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5534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4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docx

小学常识第册教案浙教版21

楼塔小学常识学科教学计划

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

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对传统习俗的鉴别能力,制作简单标本的动手操作能力,获得一些对家乡的自然、社会情况进行考察、调查及外出旅游等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家乡的地理知识,自然环境,知道一些与家乡密切联系的浅近的科学知识。

接受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育,培养积极探究周围环境、关心环境和虚心学习的态度。

同时知道家乡的一些实际事物,及其性质和构造和功能。

仿做怡些考察、调查活动。

初步学会、制作简单标本和阅读的平面图。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从知识内容来看,主要是继续学习第七册《常识》课文中的知识点,仍以家乡的自然、社会事物和现象作为认知对象,包括人文、矿产、植物、动物、等知识单元,对学生的认知要求有了一定的提高。

首先,对家乡社会状况的认识,已涉及到政府机关、城镇建设、工业发展和地域文化等方面,扩大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识范围。

其次,对植物的器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丰富了学生的的植物知识。

再次,再动物知识单元,不但出现了鸟、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等反映动物分类的概念,而且要求学生认识不同动物的运动、摄食、自我保护等生活习性与它们自身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对动物的认识。

技能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热乃家乡,激发探究家乡自然、社会和现象的兴趣,唤起它们假设家乡的责任感。

 

本册教材可以分为这几个单元:

地理篇、植物篇、动物篇、综合单元等知识单元,其中地理篇的量比较多。

在地理篇中涉及了家乡的工厂、政府、县城和城市、家乡的名胜古迹、家乡的特产、风俗等等。

再植物篇中主要包括植物的叶、标本、花、种子等课文,。

再这一单元中主要继续学习上一册的内容,把植物中剩下的部分叶、花、种子学习完,并学习怎样制作标本。

动物篇中主要学习两栖动物、鸟、哺乳动物等分类的概念,而且认识动物的生活习性。

在综合篇中,课本知识不介绍了怎样认识岩石、煤和石油,而是进一步揭示了人们用获得的知识制造各种工具,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两个班的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好,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气氛良好,只有个别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差,作业不认真。

由于本人是初次任教这两个班,具体情况并不十分明了,只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认真施教,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措施

1、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

2、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培养学生情感,以科学的态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4、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常识第7册实验教学计划

(1)、

(2)(3)班2002年9月2日

序号

课次

实验名称

所需器材

能力培养

实验类别

1

7.怎样认识岩石

常见岩石的识别

岩石、胶布、放大镜、小刀、盐酸、滴管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分组

2

8.煤和石油

煤和石油产品识别

煤和石油制品的标本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演示

3

植物的叶

1.观察叶的形态、组成、叶缘、叶脉

2.植物排水实验并观察气孔

植物的叶、盆栽植物、塑料袋、显微镜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操作能力

分组

演示

4.

11.制作叶的标本

制作叶的标本

植物叶、台纸、胶带、标签等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分组

5.

12.植物的花

花的构造

植物花、镊子、放大镜等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分组

6.

13、植物的种子

1、种子的构造

2、种子的发芽实验

种子、放大镜、玻璃杯、菜豆种子、土壤、吸水纸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分组

7.

14、两栖动物

观察青蛙

饲养小蝌蚪的器皿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组观察

8.

15、鸟

观察鸟的外形等

鸟的标本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演示

9.

16、哺乳动物

观察哺乳动物外形

各种图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演示

10.

动物怎样运动

1、观察动物运动方式

2、蹼的作用

录象(有条件进行)水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根据学校实际栽种

11.

37.

物体浮沉规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根据学校实际栽种

12.

38.

热空气比同体的冷空气轻

土块、烧杯、玻璃、棒、酒精灯、三角铁架、石棉网

操作能力

分组

13

38

热气球

 

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题

20、家乡的医院

教时

7-22

1.了解医院及医院的内部设施;知道医生给人看病治病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2.初步学会自己到医院看病。

3.培养尊重医护人员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和难点:

认识各种交通运输,了解各种运输的特点。

学法指导

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图片

培养了尊重医护人员的思想感情。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引入。

1.了解医院及医院的内部设施;知道医生给人看病治病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2.初步学会自己到医院看病。

3.培养尊重医护人员的思想感情。

教师板书课题。

三、新授。

1.教师出示“人民医院”挂图提问

你认识这个地方吗?

(1)你知道什么是医院吗?

医院有什么作用?

(2)请同学们观察课文中的四幅插图并思考:

下面的四个医院有什么区别?

(3)请学生讨论:

下面的医院哪家是乡办的?

儿童医院是专门为哪部分人看病的?

口腔医院是专门看什么的?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2、说一说我们海盐县城有哪些医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介绍:

人民医院、中医院、富亭卫生院等。

3.请问哪位同学最近生病进过医院看病?

你去医院看病时是不是你每次多是到同一个房间去看病的?

 (不是)

    那你发现了什么?

 4.医院的科室

  去医院看病是根据你得的是什么病才进什么室的。

(1)你知道我们海盐人民医院有哪些科室吗?

  请学生介绍。

(2)你知道海盐人民医院路的南面和北面有什么不同吗?

(3)为什么你生病每次总要先到北面去看然后才去南面?

(4)医院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门诊部和住院部。

它们的区别是门诊部是专门用来检查和诊断的,而住院部是专门用来治疗的。

(5)教师介绍各科室的功能。

然后,让学生来举例说说学生随意报一些疾病,由另一些同学回答应到的科室。

5.看病、治病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说说自己到医院看病,医生是怎样给自己看病、治病的,然后由教师归纳,并朗读课文中一段话,关于针灸、推拿、放射疗法可由教师介绍。

(2)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现代化医疗仪器,要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会越来越先进,目前的一些疑难杂症,一定会被治愈。

6.到医院看病的一般步骤。

(1)启发学生说说自己到医院看病的一般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边看课文中的图和文字,边讨论。

(2)让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医生、挂号员、化验员等,做个的医院看病的游戏。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7.尊重医护人员

教师提问:

为什么人们把医护人员称为“白衣天使”?

我们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应该怎样?

四、课堂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五、板书。

20、家乡的医院

一、医院是看病、治病和进行体格检查的场所。

二、医院:

中医院、西医院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

三、冶病过程:

询问病情---检查病情---确定病因---进行冶疗

四、去医院治病过程:

挂号-----看病-----划价、付款-----取药

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题

1、简单的平面图

教时

7-1

1、了解看简单平面图的方法,知道平面图的一些用途。

2、初步学会看简单的平面图。

3、激发学看简单平面图的乐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和难点:

看简单平面图的方法。

学法指导

教师结合图例和实际,指导学生了解看简单平面图的方法,知道平面图的用途。

教具准备

相关教学内容的图片和投影片。

这篇课文比较简单,学生一般都能很快掌握。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引入。

教师出示文具盒,提问:

同学们,这是什么?

从旁边看它是怎么样的?

从上面看,它是怎么样的?

如果我们的教室从上面看,他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主题:

这样的图形,我们叫它平面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简单的平面图形。

三、新授。

1、简单平面图的用途。

(1)要到一个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例如到某一个县城去作客,游览,最好能带上一件什么东西?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2、到比较大的公园去游览,最好有什么?

3、我们这里如果要建设住宅新村或大工厂,要有一张什么图?

4、解放军叔叔行军,打仗也要有一张图。

以上这些图都可以称它们为平面图。

平面图在生产、生活和军事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每个人学会看懂平面图,今天,我们先学习看简单的平面图。

2、怎样看懂图例?

1、平面图一般都有图例,图例是平面图上各种图形的说明,是把地方的实物用比较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大家拿出自己的桷皮,平放在桌面上,站起身来从橡皮的正上方往下看,这时看到的图形是怎样的?

2、用同样的方法看我们的课桌,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

3、如果把一本书竖起来放,从它正上方看下去,它的形状又是怎样的呢?

请大家试一试。

4、黑板不是横向联合着平放的,而是竖着的,如果从黑板的正上方看我们的教室的黑板,大家想一想,看到的图形是怎样的呢?

5、反地面上的房子、树、河、路、桥等画在纸上,能画成和原来一样大吗?

6、有的平面图也可以一用图例,直接在图上用文字说明各种图形的实物名称。

7、教师出示“冬冬画的教室平面图”这是冬冬画的教室平面图,说说有哪些图形。

利用常识配套材料进行解讲说明。

3、怎样看懂平面图的各个方向?

1、学习看简单的平面衅,不仅要会看图例,还要看懂平面图的各个方向。

2、大家仔细观察冬冬画的教室平面图,冬冬用什么方法告诉我们这张平面图的各个方向?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冬冬在平面图的左上角画了一个指向标,双在

指向标的止方写了一个“北”字,这表示什么

意思呢?

我们已经知道图的上方是北画,那

么,图的下方是什么方向?

图在左面和右面各

是什么方向?

3、有的平面图不画指向标,通常也是以图的上方为北面,那么,其他各个方向可以怎样确定呢?

4、说说冬冬画的教室平面图。

(1)现在分组讨论冬冬画的教室平面图:

教室里有哪些物体?

冬冬和同学们上课时是朝什么方向坐的?

冬冬的教室门是朝什么方向的?

冬冬的教室里最多可以坐多少学和生?

然后分组汇报。

(2)再把自己的教室和冬冬的教室比一比,说

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课桌凳的数量相同吗?

排列的方法相同吗?

教室门朝向相同吗?

门、窗的数量的相同吗?

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四、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我们怎样来看懂平面图?

平面图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五、课堂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六、板书。

一、简单的平面图

1、简单平面图形的用途。

浏览、导游、生活等

2、怎样看懂简单平面图。

看懂图例。

3、如何确定平面图的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题

2、我家在学校的何方

教时

7-2

1、知道怎样根据平面图认方向、识路线。

2、学生初步会看学区的平面图。

3、激发学生看平面图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和难点:

根据平面图认方向、识路线。

学法指导

教师借助平面图,通过讲解、讨论、分析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教学投影片、平面图等。

学生在书面上都能让方向,识路线,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一点难度。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引入。

教师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师出示一张平面图,说说这些图例是什么?

在平面图上,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

学习了教室、学校等比较简单的平面图,今天要学

习地区大一点,比教室、学校平面图要复杂的平面

图。

教师出示课题。

三、新授。

1、学会看光明小学学区平面图。

(1)教师出示“光明小学学区平面图”的投影片或放大的挂图。

提问:

这是一张什么地方平面图?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图上画着些什么?

然后分组说说“光明小学学区平

面图”。

(2)说说从林林家到学校怎样走?

先朝什么方向。

经过哪些道路及路旁的主要建筑物?

2、学会看冬冬画的平面图。

(1)教师出示“冬冬画的平面图”的投影片。

提问:

这张平面图上画着些什么?

然后分组说说冬

冬从家到学校去先朝什么方向走,再朝什么方向

走,路旁有哪些主要的建筑物?

(2)冬冬家在学校的何方?

3、自己家到学校怎样走?

(1)教师出示本学区的平面图。

(2)分组讲座下面几个问题:

我们学校在图的什么方向?

自己的家大致在什么地方?

从自己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道路和路旁有哪些主要建筑物。

(先组织教学生讨论、再请个别学生进行回答。

四、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学习什么?

平面图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说说你家到学校是怎样走的?

五、课堂作业。

见课堂作业。

六、板书。

2、爱在学校何方

1、确定平面图方向:

(1)看指向标

(2)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学会看学区的平面图。

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题

3、昆虫

教时

7-3

1.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

2.培养观察蟋蟀等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的能力。

3.培养观察和研究动物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昆虫的共同特征。

难点:

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

学法指导

教师通过标本、图片、讲解来指导学生了解昆虫。

教具准备

雌蟋蟀若干只;收集昆虫的图片或照片;收集昆虫的录象片;有关昆虫的标本。

学生对制作昆虫的标本十分感兴趣。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问:

什么地方能够捉到蟋蟀?

并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

1.认识蟋蟀的外部形态。

(1)说说雌蟋蟀个是什么样子的。

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说,也可以提供准备好的幻灯片,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

(可以给学生四人一个放大镜)

(2)提问:

蟋蟀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师在学生发言,引导他们认识到蟋蟀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接着问:

每一部分上有些什么?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蟋蟀的头上有两根长须,胸部长有六只脚,腹部有尾须等.教师归纳蟋蟀的外部形态,为下节课研究昆虫的特征作准备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二、教学新授。

2.了解蟋蟀的运动。

(1)教师结合插图或投影片,提问:

蟋蟀是怎样运动的?

蟋蟀为什么能跳的很远?

引导学生认识蟋蟀的运动方式是跳跃,它的后腿强壮、有力,因此能跳的很远。

然后教师提问:

雄蟋蟀善于鸣叫,它鸣叫时,翅膀是怎么样的?

(2)分组进行斗蟋蟀或放录相资料。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提出具体的要求,做好组织工作。

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听从指挥,做到活动有序。

有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回答解决上面提问,只要学生能说出看到的实际情况就可以了。

3.了解蟋蟀的食性。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结合学生自己饲养蟋蟀的情况,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

最后教师根据各组发言的情况,作简单的概述。

三、教师小结。

简述蟋蟀的外形、运动方式和习性。

第2课时

一、导入新内容。

教师提问:

在我们校园周围,还生活着那些小虫子?

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举出一些例子如:

蜻蜓、蚂蚁等虫子。

1.昆虫的共同特征。

二、教学新授。

(1)比较蟋蟀与蜻蜓、蚂蚁等小虫子的身体外形。

教师提问:

这些虫子与蟋蟀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或教学挂图等,让学生观察比较。

(2)概括昆虫的共同特征。

教师可以从学生比较蟋蟀、蜻蜓、蚂蚁三种虫子的外形的认识中,得出昆虫的特征:

凡是成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胸部有三对脚的虫子,都叫昆虫。

同时指出,极大部分昆虫都有两对翅膀,少数昆虫只有一对翅,如苍蝇、蚊子等;也有的昆虫没有翅,如臭虫、虱子、跳蚤、公蚁等。

2.分辨那些是昆虫,那些不是昆虫。

教师提问:

课文插图中的动物中,那些是昆虫那些不是昆虫?

教师要引导学生讲出为什么,让学生懂得蝴蝶、天牛、蚊子、螳螂、七星瓢虫、苍蝇是昆虫,而蜈蚣蜘蛛不具有昆虫的特征,不是昆虫。

接着教师提问:

你还知道那些动物是昆虫,可以让学生说说当地看到的或书上可到的各种昆虫。

3.昆虫的生活习性。

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五种昆虫是怎样生活和运动的。

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那些昆虫会飞?

那些昆虫不会飞?

那些是在白天或晚上活动的?

那些会发光等。

也可以着重讨论其中一种昆虫的生活和运动。

4.了解昆虫一生的变态。

教师可以利用课文插图或有关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录象),指导学生对蚕和蝗虫的一生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了解像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叫作完全变态,像蝗虫的一生只要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叫作不完全变态。

如果某种昆虫在生活过程中像蝗虫那样没有蛹期,都属于不完全变态,例如蟑螂、臭虫等。

然后教师可出示菜粉蝶、蟋蟀、苍蝇等动物的生活史,让学生进行辨析,那些昆虫是完全变态,那些昆虫是不完全变态。

5.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提问:

那些昆虫是害虫?

那些昆虫是益虫?

为什么?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见所闻,展开讨论。

然后提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

要让学生懂得益虫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有好处的不要伤害它们。

6布置作业。

(课堂完成)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三、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说说你知道那些是昆虫?

四、课堂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五、板书。

3、昆虫

凡是成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

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脚的虫子,叫做昆虫。

如:

蜻蜓、蚂蚁、蝴蝶、蜈蚣、天牛、螳螂等

萧山区楼塔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课题

4.软体动物

教时

2

1.知道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

2.培养观察蜗牛等动物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的能力。

3.培养探究动物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软件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

学法指导

教师通过观察蜗牛等动物的外部形态,让学生了解软件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具准备

1.蜗牛若干只,放大镜、棉线、玻璃片等。

2.一些软体动物的实物、标本、教学挂图等。

3.有关软体动物的录象。

在观察外形时还不够到位。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引入。

提问:

同学们你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说说昆虫有哪些特征?

你知道哪些动物是昆虫?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一起学习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师板书课题。

三、新授。

1.观察蜗牛的外部形态。

教师提问:

蜗牛是怎么样的?

引导学生按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进行观察,得出蜗牛的身上长着有个硬壳,头上长者两对触角。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教师先出示教学挂图了解外部形态)然后让学生将蜗牛放在小玻璃片上,仔细地观察蜗牛的背部和腹部,看蜗牛的柔软的身体。

(教师在知道学生观察时,要复习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2.观察蜗牛的运动。

教师提问:

想想看蜗牛的触角有什么用处?

让学生用铅笔尖去碰蜗牛的触角,使学生感受到她的触角和敏感,一经触碰马上就会收缩。

也可以用手电筒照射,看它有什么反应等。

教师小结蜗牛的触角在蜗牛的爬行时不停的摆动,用它来感觉周围的环境,触摸物体。

接着让学生分小组观察蜗牛在棉线上爬行的情景,再放一段录像,并且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从而了解蜗牛的运动情况。

3.蜗牛的食性。

教师根据学生在家中饲养蜗牛的情况,提问:

你们知道蜗牛吃些什么食物吗?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在饲养蜗牛过程中看到的一些情况,然后分组汇报,最后教师小结蜗牛的食性。

教师事先布置学生用广口瓶饲养捕捉来的蜗牛,在瓶中防些潮湿的泥土,压平,瓶内放一些嫩的菜叶等。

蜗牛放人瓶后,用纱布将瓶口封住,隔1—2天,换一次食物。

让学生通过饲养了解蜗牛的食性。

四、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说说你通过观察知道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引入。

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

今天继续学习软体动物。

三、新授。

1.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

(1)教师提问:

田螺生活在什么地方?

使学生了解田螺生活在池塘、水田和水沟等地方。

(2)把田螺、螺蛳与蜗牛作比较。

教师提问:

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结合课文插图,了解它们在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方面是不一样的。

看看它们外形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使学生知道田螺、螺蛳的身体都十分柔软,身上也长着一个硬壳。

(3)把和蚌与蜗牛、田螺作比较。

教师提问:

你知道和蚌生活在什么地方?

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它与田螺、蜗牛身体外形的相同之处。

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或有关图片,使学生知道河蚌虽然外形有自己的特征,但是身体外面同样长着一个硬壳,打开硬壳,可以看到里面柔软的身体。

(4)通过对蜗牛、田螺、河蚌等动物观察比较,使学生懂得:

象蜗牛、田螺、河蚌这样身体柔软,外面有壳的动物,叫做软体动物。

2.乌贼、鱿鱼也是软体动物。

(1)教师提问:

你们认识乌贼和鱿鱼吗?

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2)启发引导学生说说乌贼和鱿鱼是不是软体动物,为什么。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概述:

乌贼、鱿鱼也有柔软的身体,但它们身体外壳已经退化包入体内了。

所以它们也属于软体动物。

3.引导学生认识其他一些软体动物。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教师提问:

根据软体动物的特征,你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让学生举出例子,并说明理由。

教师放一段录象,让学生观察和复习。

四、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