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668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

蜈蚣病虫防治及饲养管理技术

寄生线虫病

常常寄生于蜈蚣体内的线虫又叫铁丝虫,这种病主要来源于带虫的饵料动物。

该虫寄生于蜈蚣的消化道内,甚至穿过肠壁,在肠外盘曲如铁丝状,因此而得名。

该虫在蜈蚣体内吸食蜈蚣体液,造成蜈蚣大量营养物质损失,因而阻碍了蜈蚣的正常生长,造成蜈蚣体重瘦小。

  尽管该病不会呈暴发性发生,不会对蜈蚣养殖造成大面积危害,但随着人们对动物药品质量要求的提高,该病可能会成为影响蜈蚣商品质量的因素。

  防治该病主要是减少或不喂蝗虫、蚱蜢等昆虫之类饲料,而改蚯蚓、蝌蚪等多汁饵料,保持饮水不被虫污染。

  频繁发现蜈蚣群中有铁丝虫寄生病时,可用0.1克驱虫净粉碎后拌入5克全脂奶粉中,共同溶解于100毫升热水,用海绵吸取后供蜈蚣吸吮即可将该寄生虫驱除.

蜈蚣粉螨病

1.发病原因

粉螨是一种体长不到1毫米的螨类动物,当它寄生在蜈蚣体表时,则引起蜈蚣粉螨病。

在夏季高温天气里,如果饲养室或饲养池湿度过大,很容易造成粉螨在此安家落户,大量繁殖后代,此时,若有蜈蚣正在蜕皮或有仔蜈蚣存在,由于它们皮肤裸露,无保持,很容易造成粉螨寄生。

粉螨寄生后,一方面由于它们吸食蜈蚣体液,消耗蜈蚣大量的营养物质使蜈蚣消瘦、衰竭而死亡,另一方面,粉螨还产生毒素刺激蜈蚣,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摄食饮水等生命活动同时,由于粉螨咬破了蜈蚣的皮层,使蜈蚣容易被病原菌感染而继发传染病。

因此,在粉螨病发生时,如处理不及时,常常诱发其他疾病。

  2.发病症状

  被粉螨寄生的蜈蚣极度不安,常常在活动场或饲料土上独自漫无目的地快速爬行,有时回头试图舔背部,即使不向前爬行时,有些附肢也有“刨、扒”的动作这种现象最先发生于刚蜕皮的后的蜈蚣或当年出生的幼蜈蚣,随病程发展,其他蜈蚣也开始发病,患病蜈蚣消瘦,衰竭而死,有时继发其他病原菌感染而死亡。

悉心观察饲养土上能发现其中有螨形动物活动。

检查被感染蜈蚣的体表,也可以发现螨形动物活动,这即是粉螨。

  3.防治

  本病尚无很好的药物可以防治,因为能杀死粉螨的药物,往往对蜈蚣也有害,只能从管理上加以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搞好饲养舍的通风透光、防暑降温工作保持室内良好的饲养环境。

(2)搞好饲养室内堆放家什杂物,工作服应经常性的浆洗耳恭听暴晒,必要时进行高温处理以杀死其上可能附生的粉螨或螨卵。

  (3)发现有粉螨发生,应将全池蜈蚣悉数清理出来,清除原有饲养土,全池、全

舍喷洒除螨药物,如敌百虫、氯杀螨醇。

并将饲养舍封闭一段时间再启用。

  (4)发病蜈蚣群清出后,应将处于脱皮期的蜈蚣、幼嫩蜈蚣及可疑蜈蚣与健康蜈蚣分开,分别放入小面盆中,间断性的放于太阳下暴晒,以驱赶粉螨。

每次暴晒时间在30分钟左右,每隔30分钟一次,暴晒后,快速将蜈蚣逐条捡入另一面盆中,原有盆消毒后使用放于紫外灯下照射,似乎也有一定的效果。

其做法与太阳下暴晒一样。

  (5)把一块带肉晒致半干的猪骨头,白天放入饲养土上或活动场中,每2——3小时清除一次,有很好的诱杀效果,但此法不能用于未发病蜈蚣的预防,否则,有弄巧成拙的危险。

蜈蚣咽喉部溃疡病

该病是近年来才被发现的一种蜈蚣急性暴发性传染病,由广西农业大学的梁家权等专家首次报道。

1.发病原因

  本病由一种名叫“铜绿色假单胞菌病菌”感染蜈蚣所致,本病多发于高温季节。

  2.发病症状

  主要表现为口腔不能启闭,口内流出分泌物粘液,病蜈蚣不能采食、吞咽,精神萎迷不振,最后衰竭死亡。

  3.防治

  关于本病的防治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中,但加强蜈蚣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不喂带菌饵料动物,仍是预防本病的得力措施。

消化道炎症

 1.发病原因

  引起蜈蚣发生消化道炎症的原因可有如下几条:

  

(1)饲料腐烂变质,这是引起蜈蚣消化道炎症最常见的原因,尤其在高温季节,由于蜈蚣饲料都是一些高蛋白的小动物,而且富含水份,多汁液,投喂前一般要处死,如处死后存放时间过长,极易腐烂变质,蜈蚣摄食后,便会引起急性消化道炎症。

  

(2)饵料动物身体带毒,一般情况下,蜈蚣的常规饵料动物自身不会产生对蜈蚣有毒的毒性物质,饵料动物带毒主要是生长环境中存在有毒物质,侵入饵料动物体表,而饵料动物对该毒物不敏感或尚未侵入体内,因而尚未引起饵料动物的反应而使饲养者很难察觉,投喂后引起蜈蚣急、慢性消化道炎症。

  (3)饵料投喂量掌握不好,偶尔投料过少,造成有些蜈蚣过度饥饿后,次日投喂量又猛增,致使这些饥饿的蜈蚣摄食过多,此时,若温度骤降,则这些摄食过量的蜈蚣必然会消化不良,食物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过长,发酵而引起炎症。

  2.发病症状及特点

  受致病因数影响的蜈蚣同时性病是这种病的特点,患病蜈蚣先是消化不良,腹部胀大、疲软,继而出现腹泻,食欲废绝,然后随着炎症产生有毒物质侵入全身组织内,蜈蚣发生内中毒,头部充血呈紫红色,全身瘫软无力,行动迟缓,毒钩全张,最后无力爬行,死于瓦片之下或其他隐蔽处,很少死于饲养土中,解剖检查死蜈蚣,可见其肠膜温暖潮红、溃烂,腹腔内有淡黄色液体,肠内粪便稀而且恶臭。

  3.防治

  

(1)严格控制饲料质量。

饲养蜈蚣最好投喂新鲜活饵料动物,应做到现采现处死现喂,喂不完的活饵料可存放,而处死后的饵料动物最好丢弃,发现饵料腐烂变质,决不能投喂。

  

(2)对于配套自繁自养的饵料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饲养环境、饲料、饮水等中不要使用一些可能致蜈蚣生病的药品,如重金属性药物、某些消毒药水等,同时要保证饲养土、饵料、饮水甚至空气不被病源体污染,一旦发现染病饵料动物应分析检查致病原因或病原菌的种类、可能的感染范围,以决定该批饵料动物是否能使用。

  (3)对于野外捕捉饵料动物来说,应尽量在那些没有农药、化肥及其他一些有害物质污染的地域捕捉饵料动物,捕捉时,还应检查该区域是否有同类动物死亡,以确定捕捉的饵料动物是否已患疾病等。

  (4)清池。

将患病池中的蜈蚣全部清理,放于若干小容器内,根据具体症状表现,将它们分为健康群、可疑群与患病群进行隔离养殖,而池中的饲养土则全部清除出去更换新土,池中所有用品,如饮料盘、水盘或水槽、瓦片等全面,消毒、暴晒后再用。

  (5)在气温暴升陡降的季节,气温陡降的时候,应关闭门窗,必要时适当开启升温设施以保证气温相对稳定,但升温时注意不要造成饲养舍内烟尘污染或煤气污染。

  (6)药物治疗。

对于患病蜈蚣或可疑蜈蚣,下列药方可供参考:

①磺胺咪0.5克,多酶片0.6克,饵料200——300克搅碎,三者拌匀,每日投喂1次,连喂3日。

②黄连粉2克,多酶片1片,全脂奶粉5克,溶于100毫升温开水中,拌匀后,用海绵吸收,让蜈蚣吸吮,每天1次,连喂3天,注意海绵应每天更换,这种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小蜈蚣。

③氯霉素0.25,复合维生素0.5克,饵料300克绞碎,药物压成粉与饲料拌匀,投喂,每日一次,连喂3天。

④腹可安0.5克,压成粉,500克饵料绞碎,两者混拌均匀,每天投喂一次,连喂2天。

绿僵菌病

绿僵霉病又叫黑斑病,绿霉病。

本病由一种绿霉菌寄生在蜈蚣体表引起发病,多发生于6月中旬到8月底的高温潮湿的季节,此时也是各种霉菌生长最旺盛的季节。

当饲养舍通风透光能力差,舍内温度过大时,由于饲养管理人员的喂食、观察等活动或投喂饲料直接将绿霉菌带入饲养舍或接触蜈蚣身体上,在蜈蚣体表大量繁殖,而致蜈蚣发病,此病特别多发于当年出生的幼年蜈蚣。

  1.发病症状

  初期在发病蜈蚣的胸板(也叫腹板)或两个体节折叠的皮膜上,或附肢的关节皮膜上出现黑色或绿色的小斑点,这便是霉菌在此寄生后,菌丝放射出的孢子。

此时,菌丝已在蜈蚣体壁大量繁殖,病蜈蚣体表失去光泽,随着病菌,进一步扩散、繁殖,病蜈蚣出现附肢僵硬、难于爬行、行动呆滞迟缓、离群且常常天亮也不归窝。

同时,不食不饮、逐渐枯瘦、腹面完全变黑,而后死亡。

死亡的蜈蚣多在饲养土表面、活动场或瓦片上。

由于发病过程中,霉菌孢子可弹射于空气中或遗落于饲养土上或运动场上,当被健康蜈蚣粘上后又可在它们身上生长繁殖,引起病变,因而本病传播速度快,常常引起当年出生的幼年蜈蚣成批死亡大蜈蚣出现部分死亡。

  2.防治

  

(1)平时加强管理。

饲喂蜈蚣的食盘、水盘、各种用具应经常性刷洗,在高温梅雨季节,这些用具最好还经常用对蜈蚣无害的消毒药品进行消毒。

  

(2)调节好饲养舍空气的相对温度及饲养土的含水量。

在长时间阴雨天里,应加强房舍通风,必要时开启排风设施,使饲养舍内外空气对流,减少霉菌繁殖的机会,应经常性贮备干燥的饲养土,如养殖池中饲养土过湿,可考虑进行部分更换,以让干土吸取湿土中的水分,达到调节饲养上含水量的目的。

  (3)细心观察,尤其在高温、梅雨季节,要加强蜈蚣群的观察,发现活动异常、体表色泽异常等一些个体,应及时捉出仔细检查,一旦确定为绿僵菌病,应及时丢弃,并将该养殖池全面清理,将所有的蜈蚣逐个清出并仔细检查,发现患病个体立即杀灭,再作无菌处理后丢弃,对剩余的个体放于盆中移出饲养舍进行隔离观察。

对该池的饲养土泼撒消毒液后,全部清除,饲养池也彻底消毒。

该池中的其他用具等物也一并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消毒药品可选用3%的福尔马林,克霉灵或1%——2%漂白粉等。

  (4)饲养池周围,饲养舍的墙壁、门窗及空气中都应用喷雾器喷洒1%——2%漂白粉,以杀灭舍内可能残留的绿霉孢子,防止再传播。

  (5)饲养人员在操作时也应注意自身的消毒,每间饲养舍门口最好设有消毒池,

每间饲养舍最好配有相应的工作服、工作帽等,从一间饲养舍进入另一间饲养舍时应消毒、更衣。

  (6)注意饲料质量,昼投喂活饵料,并且投喂的饵料不得带菌。

能携带该种病菌的饵料动物,主要是与蜈蚣一样具有外壳的昆虫等,另外,以前有资料介绍,在饲养土中,添加肉、骨头、腐熟畜粪以逗引虫子供蜈蚣食用,这种做法不可取,这些有机肥在饲养土中往往会成为霉菌的培养基地,因此,尽量避免饲养土中混入有机质,保持饲养土的“纯洁”。

  (7)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葡萄糖、维生素等,以提高蜈蚣的抗病力。

下列两个药物西方可供参考。

1.金霉素0.25克加葡萄糖5克,维生素B片0.5克,用500克饲料拌匀投喂;2.氯霉素0.25克,全脂奶粉5克溶于150毫升温水中,用海绵吸收,然后让蜈蚣吸吮,每日1次。

  (8)由于该病多发生于当年出生的体表尚未长好的细蜈蚣,因此,当年孵出的细蜈蚣最好放入盆及小容器中与大蜈蚣分开养殖,这样一旦发现某一盆中的蜈蚣染病,可快速处理,控制病情蔓延。

蜈蚣天敌防除

野生蜈蚣的天敌很多,有蟾蜍、蛙类、鼠类、夜行鸟类、某些爬行类、蚁类等,但在人工养殖尤其是室内养殖的情况下,只有鼠类、蚁类能构成直接威胁,而其他类在室外养殖时才会构成一定威胁。

  

(一)鼠类

  在蜈蚣大量外出活动的夜间,如果有一只老鼠窜入正在觅食的蜈蚣群中,则会发生一场“遭遇战”,此时老鼠不一定能取胜,往往会落荒而逃或成为蜈蚣聚餐的佳肴。

但是,如果蜈蚣处于蜕皮期或处于冬眠期,此时老鼠窜入养殖池钻入饲养土中则会吃食大量蜈蚣,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鼠害是蜈蚣的第一大危害,防除鼠害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养殖舍的门窗,不得有破损,墙壁不得有与外界相通的砖洞,如发现门窗破损或有砖洞及根边有地洞,应立即检查室内是否已窜入老鼠,同时补好这些破损与洞口,门与墙壁、地面之间的缝隙要小,不得能容纳老鼠拱入,人离开饲养舍时应随手把门关严,窗户应安装防鼠网。

  

(2)饲养舍不得堆放家什、杂物、不给老鼠藏身之处,以便偶然老鼠闯入时能及时发现。

  (3)有条件时,最好在每个饲养池上加盖防鼠铁丝网,以防从屋顶窜入的老鼠进入饲养池中。

 (4)发现饲养舍内有老鼠应及时捕杀。

  

(二)蚂蚁

  少量的蚂蚁与健壮的蜈蚣遭遇时,它们会避而远之,但当蜈蚣蜕皮时或孵出的幼小蜈蚣,则常常成为大群蚂蚁的攻击对象,蚂蚁攻击蜈蚣时,先是少量的蚂蚁用它们的上颚钳住蜈蚣的步足,使其行动不方便,然后大群蚂蚁群一起爬向蜈蚣身上较软的皮肤处,将蜈蚣叮咬致死.蜈蚣卵更是蚂蚁向往的美味佳肴,因此,处于孵化中的雌蜈蚣是蚂蚁的主攻对象,而此时的雌蜈蚣又常常因体力衰竭而处于半冬眠状态,这使蚂蚁更易得逞.因此,孵化池更需防止蚂蚁侵入.防止蚂蚁危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饲养室周围以及室内走廊要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卫生,携带饲料或其他物品进出时应仔细,不得在地上遗留蚂蚁喜食的汁液或饵料动物尸体、饲料等,以免逗引蚂蚁.

  

(2)在饲养池的池外四周或池内沿池壁墙脚四周建一圈水沟,沟内经常性灌满水,这样既可防止蜈蚣外逃,也可防止蚂蚁爬入养殖池内。

  (3)添加或更换饲养土时,新进入池中的饲养土不得有蚂蚁或蚁卵存在,一是要选择无蚂蚁活动的区域的泥土制作饲养土地老天荒是如果怀疑饲养土被蚂蚁或蚁卵污染,可将饲养土放于火中烤干,再用清水调节含水量。

  (4)平常要仔细检查饲养舍或池内是否已有蚂蚁侵入,一旦发现蚂蚁侵入,则应立即消灭。

消灭蚂蚁可采用下述方法:

①对于饲养舍内、饲养池外蚂蚁窝,可用3%的氯丹粉撒入蚁窝及其周围,杀死蚂蚁。

②对于饲养池内蚂蚁可用食物诱杀,蚂蚁特爱甜食、蒸煮过的骨头等,可将这样物品,白天堆放于饲养池内,并点投放,每2——3小时处理一次,往往可以大量诱杀蚂蚁。

③蜂蜜、硼砂、甘水、水按1:

1:

1:

10的比例搅拌均匀,用微火加热熔化,放于纸上,投入饲养池内的活动场中,也可大量诱杀蚂蚁。

④生石灰、植物油、锯木屑,按1:

1:

5的比例搅拌均匀,围绕饲养池周围撒一圈,可以防止蚂蚁进入池内。

  除上述鼠类与蚂蚁外,鸡也会危害蜈蚣,鸡若进入饲养池,会扒开饲养土啄食蜈蚣,因此也应防止它们窜入。

蜈蚣养殖经验

1.做好防逃工作

  蜈蚣是多足动物,攀爬能力极强,池养必须用玻璃镶嵌四壁,笼养则要用尼龙网封闭喂养,若稍有不镇,一夜之间可跑个精光。

  2.必须定时喂食

  人工养殖蜈蚣因是集群性喂养,如果不定时投喂食物,蜈蚣因讥饿就会自相残食,造成巨大损失。

蚯蚓和黄粉虫都是蜈蚣爱吃的食物,每天晚上必须投喂一次。

  3.做好临产蜈蚣的隔离繁殖工作

  母娱蚁产卵之前,必须及时从饲养池里分离出来。

小蜈蚣孵化出来之后,应及时按规格大小分开饲养,因为蜈蚣有食幼仔的特性,弄不好会残食殆尽。

  4.控制好湿度和温度

  如果是室内喂养,要经常注意湿度和温度的变化。

湿度过低。

蜈蚣容易于枯而死,夏季高温高温,蜈蚣也容易暴亡,湿度以60%~70%之间为宜。

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散热,若低于零下5℃则要适当加温。

蜈蚣的冬养

由于蜈蚣是变温动物,每年必须有半年的冬眠时期这使得蜈蚣的生产周期大大延长。

近年来,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蜈蚣的养殖效益,也为了尽快将该项养殖业推向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的水平,不少地区开展了蜈蚣冬养试验,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

实验证明:

在全人工控温、控湿等条件下养殖蜈蚣可以使蜈蚣从孵出到成品的时间由原来的4年缩短为5个月,缩短了近3倍的时间。

总结现有资料,我们认为,冬季温室养殖蜈蚣必须把好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1.湿度控制

  这是冬季加温养殖的主要技术关键,由于饲养舍内外气温温差大,地温与室内温差也大,因此空气对流严重,容易使水份蒸发,尤其饲养土可以保持湿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应调节在70%左右。

保持湿度的主要设施为:

喷雾器、草帘或麻袋吊于养殖池的上方,并经常性保持湿润。

对饲养土的供湿则靠向土表面喷水,水向下渗透,让蜈蚣自由选择适宜区域栖息。

另外,由于冬养蜈蚣多采用立体多层次养殖池或养殖槽进行养殖,对上层的养殖池或槽更应注意这一问题。

 2.温度控制

  供暖是冬养蜈蚣的必要条件。

冬天温室养殖蜈蚣应保证室温控制在25——32摄氏度,并要特别注意不能使空气温度暴升暴降。

否则会使蜈蚣因消化不良和代谢紊乱而大批死亡。

  供热设施主要有:

  

(1)煤炉加导烟管,最好准备两套,以免换煤时造成温度陡降。

  

(2)烧炕加地龙或火龙。

这种方式水泵燃料较多,但对北方冬季有烧炕习惯的地区来说这则可以与烧炕习惯结合起来进行。

在设计冬养舍时可以考虑这一点。

  (3)暖气片。

对有暖气供应或有工业余热的养殖者来说,这是一个较便得的条件,因为这种方式较安全、卫生,而且方便。

 3.饵料供应

  蜈蚣冬养养殖,饵料供应是一个较困难的问题,因为在冬季,蜈蚣的饵料动物绝大多数也正处于冬眠之中,很难寻觅或捕获。

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配套养殖饵料动物,或入冬前选用专用场地储备饵料动物。

冬眠期蜈蚣的管理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11月份蜈蚣即已进入冬眠期,此时蜈蚣外出活动逐渐减少,摄食量也逐渐减少,并逐渐向饲养土的深层进发,在适当的土层中建造自己的冬眠窝。

温度进一步下降时,蜈蚣则完全进入冬眠状态,不食不动。

此期间的饲养管理如下。

 1.喂食

  根据其摄食情况逐渐减少喂料食,并最好在饲料中掺拌具有助消化功能的酶制剂、酵母片等,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2.防止饲养的温度大起大落

  进入冬眠初期,最好每天夜晚关闭门窗,在温暖的中午短时间开启门窗。

气温变化过猛时,可采用采用适当加温的方式以抵消影响。

蜈蚣完全进入冬眠后,也应防止饲养舍降温太多。

在雪天冰冻季节,应绝对避免饲养土结冰,可在饲养,土上铺盖稻草,加盖泡沫板等保暖物体。

 3.保持湿度

  尽管冬眠期间的蜈蚣生理代谢功能低,但由于冬季空气干燥,尤其加热的饲养舍内空气更为干燥,饲养土的水份容易挥发,容易造成冬眠蜈蚣周边小环境过于干燥而使体内水份散失,从而造成冬眠蜈蚣的枯竭,因此冬眠期间应密切注意饲养土湿度的调整,应维持饲养土的湿度在15%——20%。

 4.防止鼠害入侵

  因冬眠蜈蚣无任何抵抗与逃避能力,容易遭受鼠害袭击,因此,饲养舍应密闭门窗,并在老鼠可能通过的出入口设置防鼠器具,严防老鼠钻入饲养土。

 5.冬眠结束时的管理

  当蜈蚣即将从冬眠中苏醒时应及时拉掉饲养土表层的铺盖物,以免蜈蚣醒后钻入其中。

同时做好饲养舍的清洁卫生,对运动场、投饲器具、饮水设施等统统进行彻底消毒,作好下一年的饲养准备。

育成期蜈蚣的饲养管理

幼蜈蚣经过第一次冬眠期后,即已具备了大范围觅食、饮水、潜伏等活动的能力,此时便以进入了育成期。

蜈蚣的育成期比较长,要经过至少3个冬季,完成6——7

次蜕皮,这需要养殖者有坚定的、持久的耐心。

此期间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1.放养密度

 育成期蜈蚣的放养密度伸缩比较大,应根据蜈蚣的大小、饲养舍的生态条件、饵料来源的丰富等确定。

一般情况下,刚度过一个冬眠期的小蜈蚣每平方米可放养4000条以上,以后随着蜈蚣的蜕皮长大,其密度相应降低,到5厘米长(完成第三次蜕皮)后,密度降为2500——3000条/平方米。

如果采用多层立体池(槽)养殖,空间小,饲养室又阴暗、潮湿,通风性能差,则放养密度应小些。

相反,饲养舍内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放养密度可适当大些,则放养密度可适当大些。

随着小蜈蚣的长大,蜈蚣的不合群性也越来越明显。

饲养环境不好,往往导致蜈蚣之间互相干扰,互相伤害。

因此随着蜈蚣的长大,应经常性的调整密度,每蜕皮1次,应使单位面积上的饲养数量下降15%——20%,经过3——4次的调整后,密度即可以相对稳定下来。

 2.饵料投喂

  育成期的蜈蚣饵料比较丰富,凡野生情况下蜈蚣能摄食的动物都可以作为此期饵料。

常用的品种有:

蚯蚓、蝇蛆、蝗虫、蚱蜢、蛙类、黄粉虫等等。

应掌握好喂料量,既不能饲喂过多,浪费饲料,造成污染,也不能经常断档,以名蜈蚣因饥饿而相互残杀。

  曾有资料介绍:

可以采取在饲养土中添加一些动物碎杂肉骨来引诱一些小动物,供蜈蚣摄食。

我们认为这不可取;因为这些下脚料不仅会引来饵料动物,更容易引来天敌与虫害,得不偿失。

室内养殖时用此法,更不会有何收效。

 3.大小分群

  应结合饲养密度的调整进行经常性分群,同一池中应尽量饲养年龄相同、个体差异不大的蜈蚣。

另外要注意,同龄期的几窝蜈蚣最好放入同池内饲养,不得无故将同一窝的蜈蚣随机分配到各个池中养殖,因为我们观察到蜈蚣间的相互干扰与残杀往往发生于不同窝的蜈蚣之间,而同窝内发生的较少。

每次分群时,只将一些蜕皮迟缓、个体特小、体质较差的蜈蚣挑出分池饲养,而健康强壮、生长快的蜈蚣仍留在原池饲养。

 4.悉心观察

  观察生长期的未成年蜈蚣可以用短期开灯的方法进行。

观察时间选择在晚上10点左右,此时大多数蜈蚣都从饲养土中爬出,在饲养土表面或活动场上觅食、饮水、游动。

此时可以观察它们的活动能力、身体发育情况、健康状态,以及是否进入蜕皮期等。

每次观察时间不可太长,灯光也不可太强,也不必每天观察,当察觉到蜈蚣群出现某些异常情况,或气温突然变化,或推测蜈蚣进入了蜕皮期,或实行了某些新措施之后,都应及时观察群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发现蜈蚣骚动不安,天亮后还有大量蜈蚣不回饲养土中,则应考虑饲养土是否出现了异常,是否需要更换。

如发现蜈蚣受惊或残食处于蜕皮期的蜈蚣,则应考虑是否密度过大,或环境中是否存在不安静的因素。

发现病蜈蚣时应及时处理是否下降过快、投喂时间与喂食量是否正确等。

 5.注意调节温、湿度

  二龄以上的未成年蜈蚣对温、湿度要求与种蜈蚣基本相似,由于本期时间特别长,此期间外部气候变化多,需要养殖者有足够的耐心与专心。

 6.注意防逃、防止敌害侵入、搞好环境清洁卫生。

  这几点在种蜈蚣的饲养管理中已经叙述,在此不再重复。

 7.适时采收与留种

  当蜈蚣生长到第五龄时,绝大多数蜈蚣都已达到了药用蜈蚣的体长标准而且都已进入了性成熟期。

也有人认为:

蜈蚣在第四年的夏秋季节,即已性成熟,并且大部分已经交配,雌蜈蚣体内已储备了足够的精液。

但根据我们对200多条四龄雌蜈蚣的解剖,组织观察结果,并未发现此期间雌蜈蚣体内储有精液.所以我们认为蜈蚣的性成熟与交配季节应在第五年春夏出蛰之后,此时也正是商品蜈蚣的最佳采收期。

此时,最好将整个饲养池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将所有的蜈蚣都清理出来,放于若干个容器中,从中挑选出个体肥大、健康强壮、体表色泽鲜艳、活动力强的蜈蚣,并将1:

4的雌雄比例选好雄、雌蜈蚣作为种用,其余的蜈蚣可以作为商品采收,进行初加工等处理。

幼蜈蚣的饲养管理

1.及时与母蜈蚣或种蜈蚣群分离

  前面已述及蜈蚣的胚胎孵化到20天左右时,即已具备了初步形状,包裹它们的卵膜已破裂,胚胎的身体已经外露。

按高等卵生动物的标准,此时应算完成了孵化过程,但蜈蚣则不然,从卵膜中伸出的蜈蚣幼体——仔蜈蚣,还必须在母亲的怀抱中再度过20天的时间,这一时间叫育仔期。

在此期间,虽然母蜈蚣并不给它们提供温度、湿度等孵化条件,也不给它们提供营养物质、饮水等生长发育条件,更未发现仔蜈蚣与母体之间有何血肉联系,但如果将此时的仔蜈蚣强行剥离母体,则它们就会很快死亡这可能是因为:

此时的仔蜈蚣体表的防御性外壳还未形成,体内的免疫系统也未发育完整,母蜈蚣将它们抱于怀中时,会经常不断地在仔蜈蚣团的外表面舔舐,其唾液中含有的杀菌物质在它们的外表面形成了一层防护膜,因而它们得以生成与继续发育。

  仔蜈蚣在育仔期中继续完成其胚胎发育过程,完成三次蜕皮,逐渐将卵黄吸入体内利用。

当仔蜈蚣各个系统已发育完整,外形上与成体蜈蚣已基本相似,体色由刚破卵膜时的米白色变成蛋黄色时,仔蜈蚣即爬出母体的怀抱,在母体周边活动,母蜈蚣也开始自由活动此时,仔蜈蚣即进入了幼蜈蚣阶段,它们已具备了捕捉食物、寻觅饮水、逃避敌害等方面的本能,可以离开母体独立生活。

由于此时母蜈蚣身体极度衰竭,急需营养,当受到突然刺激时,容易咬食身边的幼蜈蚣。

如在群养情况下,其他蜈蚣也易侵害刚下地的幼蜈蚣,因此要及时将幼体蜈蚣分出来。

  如孵化时,母蜈蚣住的是单间“产房”,则此时只需将母蜈蚣从“产房”中取出即可。

如果母蜈蚣采取的是群养共池的办法孵化,则可采取引诱法将幼蜈蚣从饲养土中诱出,然后转移出来。

具体做法是:

利用幼蜈蚣喜群集、爱吃甜食的习性,用几块清洁的、钻有若干小洞的人造海绵,在含有葡萄糖、奶粉的溶液中浸泡片刻,然后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