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与国民产出决定理论.docx
《总需求与国民产出决定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需求与国民产出决定理论.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总需求与国民产出决定理论
第四章总需求与国民产出决定理论
上一章已经谈到,现代宏观经济分析中将总需求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上。
在介绍了总需求的两个重要变量:
消费和投资理论之后,我们将在本章进一步分析总需求的变动是如何影响国民收入与国民产出的。
同时,我们将上一章介绍的均衡模型拓展,引入总需求中的另两个变量:
政府支出和进出口因素,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框架。
第一节萨伊定律与凯恩斯革命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关于国民产出的决定理论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
一种是以萨伊定律为核心的古典经济理论,这种理论强调竞争性市场的价格调节作用,认为通过提高或降低产品市场或要素市场的价格可以消除市场供需双方存在着的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达到供需的平衡。
在西方经济学术史的大部分时期,这种古典理论占据了支配地位。
20世纪30年代全球爆发的严重而持久的经济大萧条,宣告了古典经济理论的失败。
人们意识到纯粹的市场机制实际上对解决经济周期性危机的能力十分薄弱。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从理论上抨击了古典经济理论的观点。
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理论所有的假设条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价格的变动是滞后的,工资是刚性的,依靠价格调节已经难以使宏观经济达到理想中的供需平衡,因此必须重新建立新的宏观经济学体系。
从那以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占据了牢不可破的主导地位。
70年代后,随着美国经济的巨额财政赤字和经济出现“滞胀”(stagflation)现象,人们开始怀疑凯恩斯理论的长期有效性,从而导致古典理论的重新抬头,形成了新古典主义理论。
萨伊定律与古典经济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1767-1832)于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
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Supplycreatesitsowndemand)。
这一理论命题的涵义是:
任何产品的生产,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外,其余部分总是用来交换其他产品,从而形成了某一产品对其他产品的需求。
如果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那么任何参与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除去自身的消费外,其剩余部分都会用于储蓄,并且任何储蓄的数量都会由于人们对非自己生产产品的需求而将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李嘉图曾经进一步论证到:
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消费或出售,任何人出售产品的目的都是为了购买对他直接有用或有助于未来生产的某种别的商品。
他认为,需求是无限的,只要资本还能带来某些利润,资本的使用也是无限的。
他认为,由于需求只受生产的限制,所以任何数量的资本在一个国家都不会得不到利用。
以萨伊定律为基础的理论所得出的一个重要推论就是:
尽管由于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的结构不尽一致,部分商品的过剩和部分商品的生产不足会同时存在,但所有商品都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发生的。
萨伊定律之所以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一百多年被众多经济学家所接受,是因为这一定律与当时的经济背景是相吻合的。
这一定律的存在实际上有三个重要的假设的前提条件,如果这三个前提条件不复存在,那么萨伊定律也必然失灵。
(1)萨伊定律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是:
投资恒等于储蓄(I≡S)。
这一命题实际上涉及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利率理论。
自亚当·斯密以来,利率是如何决定的这一问题,在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中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资本的利率是由资本供给(储蓄)和资本需求(投资)共同决定的。
这一观点在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有过完整的表述。
如图4-1所述,纵轴代表利率,横轴代表储蓄与投资,S代表资本的供给曲线,它表示与任一利率相对应的储蓄者愿意提供的资本。
利率越高,储蓄者愿意提供的资本越多。
I代表资本的需求曲线,它也与每一利率相对应,投资者根据利率的高低愿意借入资本的数量。
资本需求曲线与利率呈反比关系,利率越低,投资者愿意借入的资本就越多。
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是:
储蓄与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
正如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波动使商品的供给与需求趋于平衡,在资本市场上,通过供求不平衡而引致的利率的升降,也会使储蓄与投资趋于平衡。
R
利IS
率
投资与储蓄
图4-1资本的供给(储蓄)与需求(投资)与利率的决定
(2)萨伊定律的第二个前提条件是:
劳动市场的均衡可以由工资率进行调整。
古典微观经济分析中的工资理论证明,当商品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时,其就业水平就可以达到充分就业。
如图4-2所示,Ls代表劳动的供给曲线,它表示实际工资(W/P)越高,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就越多。
Ld表示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这一曲线描述劳动的边际产品,它表示劳动的边际产品随就业量增加而递减。
只要实际工资低于已就业的劳动的边际产品,厂商增加所雇佣的劳动力总是有利可图的。
这一模型的假设条件是,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工资会随着劳动的供需状况上下波动。
这样,随着货币工资的涨跌,总会有一个实际工资,使劳动力愿意提供的就业量恰好等于厂商愿意雇佣的人数。
在图4-2中,与实际工资(W/P)﹡相对应的就业为0N﹡,表示劳动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的就业量,这个就业量被认为是充分就业,因为它表示愿意按实际工资就业的人都已经就业。
如果事实上还有一些人没能就业,即图4-2中从0N﹡至N1的那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失业则被认为是“自愿失业”,因为他们所要求的实际工资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边际生产力,所以不可能为厂商所雇佣。
实际工资
LdLs
(W/P)1
(W/P)﹡
N﹡N1劳动量
图4-2劳动市场的均衡
(3)萨伊定律的第三个前提条件是:
货币呈“中性”状。
这一前提条件是从第一个条件中推导出来的。
储蓄必然全部转化为投资这个命题,实际上是指人们以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总是要花费掉的,这种花费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投资,而不会把货币作为资产的一种形式贮存在身边。
因此,萨伊定律实际上对货币的职能作了这样一个假定,即货币的职能只有两种,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货币不具有价值贮藏的职能。
这种假定是与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互不相干的“两分法”(dichtomy)相一致的。
所谓两分法,是指在考察商品的价值和生产要素价值的决定因素时,商品的均衡价格(价值)和商品的均衡产量是决定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决定因素。
在这方面,货币实际上只起着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的作用,而对商品的价值决定不具有任何作用。
货币供应量的多寡及其增减变化,既不影响商品供需量,不影响商品的供需结构,也不影响商品的交换比率。
货币及其供应量只能决定商品价格的名称及其商品的绝对水平。
这一特征被称为货币“中性”。
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理论是在人们普遍感到古典理论已经不能解释现实经济,认为必须对古典理论进行彻底的评价和修正的时候产生的。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
这一著作的出版不仅选择了最合适的时机,而且通论中提出了一整套以全新观点系统阐述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体系,在经济学界形成了强烈的理论冲击波。
因此,凯恩斯理论的诞生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认为,从短期看,工资和价格并不像古典经济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具有弹性,现实经济生活中工资和价格实际上是不易变动的。
凯恩斯将这种呆滞的工资和价格称为“工资刚性”和“价格粘性”。
产生这种粘性价格和刚性工资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在多数行业中,工人是根据长期合同工作的,一般的合同期为3年。
在合同生效期间,工人的货币工资就是合同中规定的工资。
而合同一旦签订生效在短期内是不会随意改变的。
其次,为限制垄断和恶意竞争,政府实际上控制了很多产品的价格。
如70年代中期,美国的电话服务、天然气、石油、水、电、铁路、航空和海运的价格都是固定不变的。
这种价格的变化只有在成本发生重大变动是才会得到调整,而且即使调整其时滞也会很长。
再次,由大公司或经济组织规定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价格的粘性。
许多跨国公司必须召集大型会议才能决定重要的价格变动,类似石油输出国组织等跨国机构要改变其价格,必须召集各成员国进行协调。
正因为如此,市场价格的变动就会比想象中慢得多,市场的供求变化要经过多种程序才能反映到价格上来。
理论的差异导致政策的差异
比较凯恩斯理论与古典经济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两种理论至少在以下四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
(1)古典经济理论假定,货币工资会根据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进行自动调节,因此具有弹性的工资率会导致充分就业。
凯恩斯则认为,工资是呈刚性的,并且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固定不变。
(2)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储蓄是利率的函数,即S=S(r),由于储蓄被定义为收入扣除消费以后的余额,因此这一函数实际上暗含着另一假定,即消费也是利率的函数,即C=C(r)。
再加上投资是利率的函数,即I=I(r),因此利率成为人们计划储蓄与计划投资相一致的最重要的变量。
凯恩斯则引入了消费函数这一崭新的概念,认为消费倾向主要取决于收入而非利率,其推论是储蓄也取决于收入,储蓄与投资相等的趋势是通过收入的变化实现的。
(3)马歇尔认为,利率的决定取决于资本的供求,而资本的供求是利率的函数。
凯恩斯则认为,利率是由货币的供求决定的,从而建立了新的利率理论。
(4)由于利率的高低是由货币供求决定的,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通过利率的变化导致投资的变化,进一步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
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变化,通过利率这一中介,影响到经济中的价格水平,也影响到实际国民收入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化。
因此,货币不再呈“中性”。
不同的理论体系导致不同的经济政策。
由于古典经济理论崇尚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因此反对政府对经济运行的任何干预。
古典经济理论认为,由于市场机制能够通过自身的稳定器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仅对产出水平和就业水平不会有影响,反而会引起价格水平的波动。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即使在萧条时期,政府的任何支出增加中会产生“挤出”私人投资的效用。
而凯恩斯理论则认为,由于价格的滞后性,市场经济从不平衡到平衡将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并且会伴随着经济的剧烈波动。
而且,实践也证明,由市场供求力量自发调节的经济,往往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经济,这一经济会始终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徘徊。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由政府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经济推向充分就业的水平。
根据这一理论,政府可以利用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刺激需求,从而提高产出水平,减少失业。
也可以通过压缩政府开支或增加税收以抑制过旺的需求,从而降低产出水平,以消除通货膨胀。
而且,在萧条时期,政府开支的增加会通过乘数效应刺激更多的私人投资,不会起挤出私人投资的作用。
同样,政府也可以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产出水平。
增加货币供给,可以降低利率,以提高投资需求,从而促使产出水平的提高。
而减少货币供给,利率就会上升,这样就可以压缩投资需求,以抑制通货膨胀。
凯恩斯理论对战后的西方各国经济的恢复、增长和稳定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然而,进入70年代后,尤其是两次石油危机后,凯恩斯提倡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始显现其弊端,那就是由于政府的过分干预,形成了过高的财政赤字,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持续高涨。
同时,这种持续的通涨还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失业率的上升,这就是8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的“滞胀”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后凯恩斯主义者”开始吸纳古典经济理论中的优点,对凯恩斯理论进行改造,形成了目前众多的经济学流派。
尽管如此,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国民产出决定理论仍然是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
第二节乘数原理
上一章我们已经介绍了一个简单的需求均衡模型,这一模型假定总需求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
这一章我们将模型进一步拓展。
在模型拓展前,我们先引入乘数原理。
乘数原理(multipliertheorem)是凯恩斯国民产出决定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所谓乘数原理,简单地说,就是每增加一笔需求支出(如增加投资△I),由此而引起的国民产出的增加量并不仅限于这笔支出,而是原来支出的若干倍。
这一原理是我们理解凯恩斯理论的重要方面。
乘数过程
我们首先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乘数的变化过程。
假如由于利率的降低导致投资增加10亿元,这10亿元的投资增量对国民产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最初,这10亿元的投资由于增加了需求,导致国民产出增加10亿元。
由于国民产出的增加会使国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如果一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增加的10亿元收入中有8亿元用于消费,这8亿元新增的消费又会使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8亿元。
这是经济对增加投资后的第二轮反应。
接着,第二轮增加的8亿元收入按0.8的边际消费倾向,会再增加6.4亿元的消费,从而使GDP和可支配收入再增加6.4亿元。
这是经济中的第三轮反应。
这个反应过程会一直继续下去。
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因此随着这种连锁反应过程的继续,GDP的增量和消费的增量会一轮小于一轮,直到趋于零,所以GDP增量的总和将收敛于一个常数。
表4-1展示了这一过程。
表4-1投资变动的乘数过程单位:
亿元
反应的轮次
初始投资数量
国民产出增量
增量的计算过程
1
10
10
1×10=10
2
8
0.8×10
3
6.4
4
5.12
5
4.096
6
3.2768
…
…
…
合计
10
50
上述乘数过程表明,乘数的大小实际上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在每一轮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重就高,乘数的值就大。
上述乘数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4-1)
上式中,△Y表示收入的增量;
△I表示投资的增量;
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其公式为
。
上式中
就是乘数。
由于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储蓄倾向,因此投资乘数也可以表示为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投资乘数就越小。
乘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解释国民产出的波动和用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方面。
由于乘数的作用,任何支出的自发波动会引起国民产出更大幅度的波动,所以国民产出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支出的自发波动。
另一方面,当国民产出的均衡水平偏离充分就业水平时,经济会出现失业或通货膨胀现象,政府力图通过对经济的干预使国民产出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会采取扩张性经济政策,如增加政府投资或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从而起到刺激总需求,减少失业的目标。
但是,支出应该增加到什么水平才能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呢?
支出太少对产出的影响不大,支出太多则会使产出在乘数的作用下趋向过旺。
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有必要估量乘数的作用,使支出的增加既保证充分就业,又不至于产生较严重的财政赤字。
乘数图示
我们可以通过图示进一步说明乘数的概念。
假定政府为刺激需求而增加公共工程的投资,其增量为△I。
如图4-3所示,投资支出的增加使总支出曲线从C+I0向上平移至C+I1的位置,从而导致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从Y0增加到Y3。
C+I
C+I1
C+I0
△I
45°
Y
0Y0Y1Y2Y3
图4-3增加投资的乘数效应
然而,国民收入的水平并不是从Y0直接增加到Y3的,而是经过一系列的连销反应后,由原均衡点逐步趋向新的产出水平均衡点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初的投资增量使产出水平从Y0增加到Y1,其增量相当于投资的增量。
然而,Y1实际上并不是均衡产出水平,因为在第一轮投资过程中增加的收入会有一部分按b的比例用于消费,从而使消费增加了b·△I,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导致企业生产的进一步增加,从而导致国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即从Y1增加到Y2。
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下去,通过乘数作用才使国民收入最终增加到Y3的水平。
价格水平变化对乘数的影响
凯恩斯理论产生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因此在理论论证方面是假定短期内价格水平不变。
因此,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假定国民收入变化只是由总需求自发变化而引起的产出水平变动。
在经济萧条时期,国民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差距较大,经济中存在着大量未得到利用的生产资源,如闲置的设备、过剩的生产能力和失业的工人。
在这种情况下,当总支出增加时,由于乘数的作用会使国民产出成倍的增加。
然而,随着产出水平逐渐接近潜在产出水平,未利用的生产资源越来越少,总支出与总需求的增加就越来越可能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
所以,较真实地描述现实情况的短期总供给曲线AS是一条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产出水平越高,对应的价格水平也越高。
而且,产出水平越接近潜在产出,总供给曲线AS的斜率就越大,支出变化的乘数作用就越小,直到乘数作用消失。
PAS
AD1
AD0
E1
P1
P0
0Y0Y1Y2Y*Y
图4-4价格水平变化对乘数的影响
图4-4说明了价格水平变化对乘数作用的影响。
假设投资的增加使总需求曲线从AD0向右移到AD1,与短期总供给曲线AS相交于E1点。
在这个均衡点上,价格水平是P1,国民产出是Y1。
如果价格水平保持在原来的P0上,投资的增加会使国民产出水平增加到Y2,投资支出的乘数效应等于
。
但是,由于价格水平的变化,投资的增加只能使国民产出从Y0增加到Y1,投资的支出乘数等于
。
显然,
<
。
这一变化过程表明价格水平的变化会削弱支出变化的乘数作用,也就是说,支出乘数会因为价格水平的上升而缩小。
价格水平变化对乘数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引起的价格水平上升幅度就越大,支出乘数的值就越小。
当产出水平接近或超过潜在产出水平时,短期总供给曲线趋于垂直,这时,即使总需求增加,企业由于生产资源已充分利用,没有可能提高产出水平以增加总供给,因此只能使价格水平上升。
由此可见,乘数这个分析工具,只是在经济不景气或经济衰退时期有用,在经济繁荣和充分就业时期就不适用了。
专栏4-1资料:
乘数原理和乘数-加速数理论
凯恩斯1936年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当期初增加1元投资,会引起居民增加1元的收入。
居民将这1元收入消费了0.8元(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后,第2期居民的总收入为1.8元。
第2期居民增加的0.8元消费使消费品提供者增加了0.8元的收入,如果这0.8元又有0.64(0.64=0.8×0.8)元用于消费,第3期总收入为2.44(2.44=1.8+0.64)元,……,经过许多期后,总收入将为5(5=1/(1-0.8))元,是期初投资的5倍。
同样地,期初投资减少1元也会使最终收入减少5元。
期初投资的较小变化引起了若干期后消费和收入的较大变化,从而产生了经济波动,这就是乘数原理。
在乘数原理提出的前后,法国经济学家阿夫塔里昂在1913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1917年、哈罗德在1936年相继提出了大致相同的加速数理论。
他们认为,当按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生产100元的消费品需要300元的机器设备投资(资本产出比率为3∶1)时,消费支出的增加(或减少)将引起投资3倍的增加(或减少)。
期初消费和收入的较小变化会引起若干期后投资的较大变化,使经济产生波动,这就是加速数理论。
可以看出,乘数理论和加速数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经济波动的成因。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1939年发展了乘数理论和加速数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由二者交互作用形成的。
投资变动引致收入和消费多倍的变动(乘数作用),收入和消费的变动又引致了投资多倍的变动(加速数作用),二者的作用形成了累积性的经济扩张或收缩,即经济周期性运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不可以举出乘数原理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实例?
2、理解乘数原理对分析宏观经济有什么意义?
第三节引入政府支出与收入因素
前面的讨论都是假设总需求只包括消费和投资。
在现实生活中,决定国民产出的实际因素还包括政府部门的支出和税收。
在开放经济中,进出口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及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趋势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支出乘数
如果我们在消费和投资的基础上加上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用G来表示),那么,从支出角度考察,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如下:
Y=C+I+G
这里我们暂时不考虑政府的收入,只考虑增加了政府支出这一项后对经济的影响。
如图4-5所示,总支出曲线在消费曲线C的基础上,加上投资I,再加上政府支出G,其支出曲线就不断的向上移动,从而导致产出水平不断的提高。
很明显,图中国民收入从Y2增长到Y3就是政府支出增加的结果。
从中可以看出,政府支出增加对国民产出的影响力同增加投资与消费的作用是一样的。
C+I+G
EC+I+G
C+I
C
45°
Y
0Y1Y2Y3
图4-5政府支出对国民产出决定的影响
政府的支出增加为什么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这是因为政府支出的增加也会产生乘数作用。
我们现在复习一下国民产出的均衡过程,就可以观察到政府支出产生乘数的原因。
在没有加入政府支出项目以前,国民产出的均衡公式为:
Y=C+I
由于消费函数公式为:
C=a+bY
因此国民产出的均衡公式可写成:
Y=a+bY+I
=
现在加入政府支出因素后,上式可写为:
在国民产出均衡的基础上,如果假定消费和投资因素不变,政府增加其消费和投资的支出后,上式可写成:
很明显,上式中国民收入的增量是由政府支出增量带来的。
那么政府支出的增量与国民收入的增量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上式可写成:
(4-2)
由于
是乘数,因此可以看出政府支出的增加也是通过乘数作用来影响国民产出增量水平的。
因此,我们将上式中的
称为政府支出乘数,其具体公式为:
很显然,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也是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b的大小,其作用与投资乘数是一样的。
税收乘数
政府税收对经济的直接影响是减少居民用于消费的收入和企业用于投资的收入。
在存在税收的情况下,GDP等于可支配收入加上税收总额。
由此可见,税收对国民产出具有负面影响。
如果假定税收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无关,即税收总额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化,那么国民生产总值、可支配收入与税收之间的关系是:
Y=Yd+T
上式中,Yd为可支配收入,T为税收总额。
很明显,税收形成的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减项。
根据消费函数,由于税收导致消费者收入减少,因此税收的增加也必然会导致消费支出的减少。
反之,如果政府实施减税政策,则能够起到刺激总需求,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
在现实生活中,政府通常根据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税率,如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就有较大差异。
同时,政府还根据收入的大小开征累进税。
这样,政府和税收就与国民生产总值紧密相联,国民生产总值水平越高,政府的税收收入也就越高。
如果税收随国民生产总值变化而变化,那么税率的变化就会改变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
假定用t表示政府的税率,则政府的税收总额就是t×Y。
可支配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由表示为:
Yd=(1-t)Y(4-3)
上式意味着,如果t=0.2,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有20%是税收,80%是可支配收入。
从边际消费倾向看,如果税率为0,那么国民生产总值的边际消费倾向就等于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税率越高,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量中,可支配收入的增量就越少,消费的增量也就越少。
假设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如果税率为0,每增加1元的国民生产总值,消费支出会增加0.8元;如果税率t=0.2,则国民生产总值的边际消费倾向为(1-0.2)×0.8=0.64,即每增加1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费支出的增加只是0.64元,其余部分为税收和储蓄所吸收。
图4-6展示了上述过程。
图中C+I+G0表示税率t=0时的总支出曲线,C+I+G1表示税率t>0的总支出曲线。
如果b表示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则曲线C+I+G0的斜率等于b,曲线C+I+G1的斜率等于b×(1-t),由于0b×(1-t)。
很显然,税率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