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5857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docx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

世界地理知识经典汇总

一、 总论

1、 大洲分界线(注意南美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范围) 

A、南美洲、北美洲自然分界线;北美洲、拉丁美洲政治分界线。

B、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C、亚欧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D、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大、地势最高的洲;欧洲是地势最低的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

2、 四大洋的位置(被哪些大洲包围);及大洋中著名的岛屿。

A、分别被哪些大洲包围B、岛屿:

太平洋------夏威夷群岛、新西兰南北二岛 太平洋——夏威夷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南北二岛  大西洋------格陵兰岛、冰岛印度洋------科伦坡岛、马达加斯加 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大的大洋。

3、 世界主要的交通要道及其地位(包括运河、海峡)。

 

A、苏伊士运河:

通航能力26万吨;巴拿马运河------通航能力为5—10万吨。

B、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麦哲伦海峡、非洲南端好望角、曼得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白令海峡。

4、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亚洲的日本。

发展中国家:

150多个,绝大部分是亚非拉国家。

 二、亚洲

1、季风气候显著:

(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大陆性季风、海洋性季风)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分析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2、日本:

(1)自然环境特点:

 

 先熟悉地名:

四大岛、濑户内海、日本海、太平洋、关东平原、东京湾、富士山、北海道渔场。

A、岛国,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

如横滨(最大港口)、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

 B、3/4为山区;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

)------森林覆盖率世界第一(68%);水力丰富。

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3776米活火山,1995年阪神地震)D、矿产贫乏------工业所需的燃料、原料需大量进口。

 利用优越的海洋运输条件进口铁矿石、石油、煤炭:

 铁矿石------由澳大利亚、巴西、印度进口石 油------中东、东南亚 煤 炭------中国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A、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多港湾、多人力资源优势、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不利条件:

矿产贫乏、市场狭小。

C、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大力开拓国家市场。

冶金、石化、汽车、造船、电子等工业是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

D、日本工业遵循“接近消费市场,接近对外贸易的海港”布局原则,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四大工业区:

京滨区、阪神区、名古屋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

3、东南亚:

 

(1)熟悉东南亚各国的位置 

(2)熟悉东南亚的物产:

天然橡胶、金鸡纳霜、锡(马兰西亚)、石油。

------“单一经济” 

 A、分析东南亚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湿热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 B、分析东南亚单一经济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低廉,因而在国家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3)新加坡似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A、扼马六甲海峡咽喉位置,且地处东南亚中心,成为东南亚各国相互贸易的集散地和转口中心。

B、针对资源匮乏,面积小市场狭小的缺陷,充分利用本国人口多,技术先进的优势,发展转口贸易(加工型贸易)。

C、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优势(“世界花园”城市)

新加坡成为“世界花园“城市的原因?

A、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热带树木、花草的生长。

B、市政规划合理:

重工业集中在西部,有污染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

C、环保工作做得深入、细致。

4、印度的位置 

(1)熟悉南亚的位置: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河、恒河三角洲、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新德里

 主要物产:

煤、铁、锰、棉花、小麦、水稻、黄麻

(2)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

 

 一年分三季:

 4—5月为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气温很高,降水稀少。

) 6—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沛,常出现洪涝灾害。

)10—次年3月为凉季(盛行东北季风,天气温暖干燥。

 由于热季和凉季同属干季,因此,一年也可分为干季(10—5月)和雨季(6—9月)两季。

(3)印度耕地面积1.73亿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寒较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5、中亚 

(1)中亚位置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是亚欧大陆东西交通的必经之地。

 

 中亚深居大陆中心地区,远离海洋。

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从中亚南部穿过。

“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和渭水流域,向西经河西走廊、新疆、阿姆河和锡尔河中上游,直到地中海东岸。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洲、亚洲和非洲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

在现代,中国新疆境内的铁路已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轨,从而形成从我国江苏连运港向西横穿中亚,直到西欧的铁路线------亚欧第二大陆桥。

(2)中亚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地:

乌兹别克斯坦有“白金之国”之称。

(棉花) 

中亚主要的出口物资:

小麦、棉花、畜产品(细毛羊、羔羊皮)

6、分析西亚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 (三洲五海之地、丰富的只有资源)

(1)熟悉西亚地图,掌握主要产油国、海湾、霍尔木兹海峡等。

 

(2)西亚成为战略要地的原因:

  A、处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 B、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多、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地区。

 

储量占世界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1/3,出口量占世界60%。

西亚石油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和西欧。

(3)西亚发展农业离不开灌溉。

(灌溉农业) 

 三、非洲

1. 熟悉一组地名:

四大河流、沙漠、几内亚湾、埃及、南非、尼日利亚、开普顿等。

 

2.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 成因:

属于地堑构造,由板块张裂作用造成。

(或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大断裂)

3. 非洲的气候特色:

 A、“热带大陆”------3/4以上面积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200C以上。

B、“干燥大陆”------干旱半干旱面积广大。

C、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并大致对称于赤道

*分析气候类型南北对称的原因先看图,熟悉南北对称的气候类型------自然带。

(1)赤道横贯中部

(2)地形起伏不大,海岸线较平直。

但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因地势高,而出现了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居世界第一。

4. 非洲尤其是东非、中非、西非粮食匮乏的原因 

 

(1)人口增长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大洲中居首位,约为28‰。

(欧洲5‰,中国11.2‰)1978—1988年十年中,非洲人口增长了34%,粮食只增长了24%。

人口增长超过了粮食增长。

 

(2)农牧业生产落后,产量很低。

 因为:

长期的殖民统治 长期地发展单一经济。

 原始落后的耕作方式,使自然环境恶化。

 (3)国家政局不安定,影响生产发展。

5、“富饶的大陆”----黄金和金刚石产量长期以来居世界首位。

 尤其是南部非洲区是世界罕见得矿产富集区,主要有金、铀、金刚石河多种稀有金属。

6、埃及:

(属于北非,属于白非洲)

(1)熟悉地名:

开罗、尼罗河(世界最长6600KM)、阿斯旺大坝、苏伊士运河 

(2)盛产长绒棉。

 

条件适宜:

A、肥沃的沙性土壤 B、便利的灌溉条件 C、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

 *埃及最大的港口亚历山大港是著名的棉花市场。

 (3)首都:

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附近有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7. 南非:

 

(1)开普顿港口:

属于地中海气候。

 

(2)黄金之国,其他主要矿产有铀矿、煤炭等。

 

 四、欧洲

1、海岸线最曲折 多半岛、岛屿、海湾。

(地名:

四大半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 

 冰岛、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巴伦支海、挪威海、英吉利海峡。

) 使欧洲大陆深受海洋的影响,与同纬亚洲地区相比,冬季比较温和,夏季较为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挪威峡湾------冰川侵蚀形成。

2、面积第六(1000万平方公里);地势最低(平原地形为主)。

3、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1)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的原因?

(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A. 欧洲大部分地处盛行的西风带 (复习有关气压带、风带的知识) B. 西部沿岸海域有势力强盛的北大西洋暖流,直达北冰洋巴伦支海西部。

西风吹过暖流上空,将温暖湿润的空气带入欧洲大陆内部,使之温和多雨。

 C. 欧洲海岸曲折,山脉多呈东西向延伸,有利于西风和海洋影响的深入。

 

(2)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有雨,秋冬较多,雨日多,日照少。

 由于日照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3)分析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主要分布在南欧地中海一带)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复习有关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质坚硬。

 盛产油橄榄、柠檬、无花果、柑橘等

4、熟悉欧洲各分区主要国家

看图时,注意河流与流经的国家,河流与流经的城市,河流与流经的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著名的河流------莱茵河、多瑙河、塞纳河、泰唔士河。

5、简介欧洲联盟

原称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是欧洲国际性经济组织,成立于1957年,成员国有爱尔兰、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荷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和英国等12国。

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

该条约1993年11月生效,原欧共体改称欧洲联盟。

1995年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已成为国际上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

6、德国

1. 熟悉德国的位置;德国1990年10月统一,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柏林。

 

2. 分析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德国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贸易额与美国不相上下。

鲁尔区是欧洲和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有利条件:

A、煤炭资源丰富(褐煤产量世界第一)B、地处东欧和西欧、南欧和北欧铁路交通枢纽,莱茵河流贯全区,水源充 足,航运便利。

C、雄厚的科技力量。

工业部门中以煤炭、钢铁、化工有名。

德国的新兴工业正在向南部发展。

如慕尼黑------宇航、飞机和电子工业。

7、英国与法国:

1. 英国与法国的相对地理位置:

英吉利海峡 2. 比较英国、法国的主要自然特征 

 英国法国

首都(流经的河流)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最大海港伦敦马赛(地中海岸)主要工业区和工业中心英格兰中部区、苏格兰地区(电子)、伦敦(新老工业中心)、伯明翰(钢铁)、曼彻斯特(纺织)、阿伯丁(石油)巴黎盆地(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敦刻尔克、福斯(钢铁)在欧洲的经济地位是欧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海运发达。

工业占绝对优势;农业产值和谷物产量仅次于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出口小麦)

主要特产 葡萄酒(香槟、白兰地

8、俄罗斯

(1)了解其邻国;掌握莫斯科、摩尔曼斯克(冬季不冻港,受暖流影响)的位置。

邻国:

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朝鲜

(2)重要的地理特色:

 A、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B、拥有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

C、摩尔曼斯克濒临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北,终年不冻。

D、西伯利亚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E、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核工业、宇航工业占绝对优势)。

轻工业不发达。

农业不稳定,谷物需大量进口。

F、主要工业区:

莫斯科综合工业区、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军事)。

 G、目前工业、人口正向乌拉山脉以东迁移。

 9、巴尔干半岛上各国的相对位置。

五、北美洲(自然地理意义)

1、熟悉四组地名:

(1)海洋、海湾、半岛、岛屿(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墨西哥湾、拉布拉多半岛、阿拉斯加半岛、佛罗里达半岛、纽芬兰岛。

(2)主要地形区(落基山脉、海岸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3)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科罗拉多河、五大湖(美洲大陆地中海)冰蚀形成、尼亚加拉瀑布)(4)著名城市(华盛顿、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休斯顿、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温哥华)

2、北美洲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1)分析三大地形区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A、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是北美洲大陆重要的气候分界线。

) 使太平洋和西风带的影响难以深入内陆。

(使北美洲的降水来源主要来自大西洋。

)使山系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呈南北延伸分布。

B、中部广阔的大平原:

(西部称大草原)冬季,北方寒潮可不受阻碍地南下。

夏季,南部暖湿气候可长驱北上。

 大面积地区夏热冬冷,气温年较差大。

大陆性特征显著。

 C、东部低矮的山地高原:

由于地势低矮 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一直影响到东海岸。

夏秋季节,飓风常常袭击东南部。

3、美国:

(1)美国是世界石油产量最大,进口最多的国家。

A. 工农业高度发达,生产消费量大。

 美国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农业属“石油农业”,能源消费量大。

B. 人口多,高消费,高浪费。

 

(2)美国三大工业区:

*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高度发达的原因?

A. 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B. 矿产资源丰富。

如阿巴拉契亚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铁矿。

 C. 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

如纽约、费城等。

 D. 五大湖水运便利。

(保证了铁矿石、煤炭与主要城市高效率的运输联系) E. 平原肥沃,临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农业基础好。

 F. 拥有庞大的市场。

(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场潜力巨大,发达的工业、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本身就是重工业产品庞大的消费市场。

) G. 东北部地区是美国数量技工和科技人员集聚的地方。

 

东北部主要工业城市:

纽约------美国最大的工业中心、港口和金融中心。

芝加哥------美国第二大工业中心,机械制造有名。

也是国内最大的交通枢纽。

底特律------四大汽车城之一。

匹兹堡------著名的“钢都”。

波士顿和费城------是重要的工业中心。

**小结:

一个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规律。

a.历史基础;b.矿产资源;c.交通运输;d.农业基础;e.消费市场;f.科技力量;g.劳动力。

(运用以上分析规律,学会分析日本、德国、英国工业发展的条件。

*分析美国西部、南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原因?

西部、南部工业区是新兴工业区,工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东北部工业区。

A. 东北部工业区已达饱和状态,且出现环境问题。

 B. 西部、南部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如南部墨西哥湾沿岸,西部加利福尼亚洲。

 C. 西部、南部环境优美,旅游业发达,属于“阳光地带”。

 D. 建立了新兴的石油、宇航、电子、飞机等工业。

 

休斯敦------石油化工、宇航工业。

是最大的石化中心和最大空间研究、发展中心。

旧金山------附近有世界著名的电子工业中心“硅谷”。

洛杉矶------西部最大的城市、工业中心和海港。

其西北郊有电影业中心好莱坞。

西雅图------飞机制造工业

“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B、气候宜人。

C.有高等院校,智力和科技发达。

(有斯坦福大学等)  D.便捷的交通,临近旧金山航空港,高速公路贯通全境。

  E.稳定的军事订货量。

(3)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A、农业现代化水平高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生产率最高的农业国。

B、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燕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中国、 美国、中亚地区是世界产量最多的三大棉花生产国)、大豆、甜菜、烟草等,畜牧业很发达,以养牛、猪、鸡为主。

) C、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但进口热带农产品) D、农业生产实行了地域专门化。

*地域专门化------指农业生产中按地区进行的社会分工,即各地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及历史地位,形成一种比较集中的特定农业部门,该部门以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投入到区际农产品的交换中去。

*地域专门化生产的好处是:

a.充分发挥地区的环境和资源优势。

b.充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缺陷:

加剧了农业生产不平衡的状况。

*主要的专业化农业区和农业带有:

(参考地图)棉花带:

位于北纬350以南的美国东南部。

得克萨斯州是美国棉田面积最大、棉花产量最多的州。

玉米带:

位于乳畜带以南广大低平原地区。

这里也是美国的大豆产区和重要的肉牛与猪的饲养区。

乳畜带:

位于五大湖以南的东北部地区。

(此处热量不足,土壤不肥沃,不宜发展种植业。

)小麦区:

位于大平原中部(冬小麦区)和北部地区(春小麦区)。

混合农业区:

亚热带作物带:

以种植柑橘、甘蔗和水稻为主。

畜牧灌溉农业区:

4、熟悉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位置。

了解中美七国的国名;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为古巴岛(甘蔗) 

六、南美洲  

1.熟悉地名:

(1)海洋、海峡、岛屿:

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 

(2)河流:

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 (3)主要地形区:

呈“K”字 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巴西高原(世界最大)、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著名的伊瓜苏瀑布。

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4)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

2.安第斯山脉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1)使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难以影响东部。

如南段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山脉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破坏了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2)山脉西侧气候类型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且南北更替。

(规律类似于北美大陆西岸) 

3.巴西

(1)掌握巴西的轮廓,和阿根廷的相对位置。

(2)主要物产:

矿产:

铁、锰的储量占世界前列农产:

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香蕉和蔗糖产量居首位。

*巴西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主要是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国。

但粮食尚不能完全自给。

(3)首都:

巴西利亚(政治职能)、圣保罗(南美最大)、里约热内卢(原巴西首都)。

 七、大洋洲

1. 熟悉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群岛、中途岛、关岛、火奴鲁鲁港的位置。

 *注意赤道、180度经线的位置。

2. 太平洋中众多的岛屿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占有重要地位。

 

(1)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之间海上、空中航线和海底电缆的必经之地。

(2)是远洋船舶的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

3. 面积最小,人口最少。

-----但人均资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如人均水资源、人均粮食等。

 

4. 澳大利亚 

(1)显著特征:

面积------768万平方千米,世界第六。

 人口------1600万地广人稀(2人/平方千米)。

(2)分为三个南北纵列的地形区。

西部高原(450~600米)中部平原(200米以下)------有大自流盆地东部山地(800~1000米)------南北延伸的大分水岭 东北沿海有大堡礁*大自流盆地的成因:

*自流井水盐度很高,不适合灌溉农田和人的饮用,可作为牲畜的饮水。

(3)气候炎热干燥,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

 ------植物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外围的北、东、南三面森林带,向内陆过渡到草原带,到大陆中央和西部沿海为半荒漠和荒漠带。

分析原因:

东部山地东侧面迎东南信风,降水丰富。

且受到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湿的影响。

南部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丰富。

北部沿海夏季(1月份)受来自海洋的西北风的影响,降水也较多。

广大的中部和内地,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稀少,且西部沿海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又起了降湿的作用。

(4)是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的国家: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羊毛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小麦出口占重要地位。

养羊区和小麦产区基本一致,属于混合农业。

 

“躺在矿车里的国家”:

东煤西铁北铀。

铀矿储量居世界首位,是世界铀原料的主要供应者。

(5)主要城市:

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海港---悉尼。

注意两者的相对位置。

 八、南极洲(纬度最高、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广)

1、熟练标注南极洲周围的海洋:

 

(1)根据大陆轮廓判断:

南极洲轮廓似“蝌蚪”,头部沿印度洋,然后按顺时针方向为太平洋、大西洋。

(2)看经度位置判断:

印度洋300E~1200E 太平洋1200E~900W 大西洋300W~200W

2、海拔最高的洲:

 

海拔:

2350米,冰层厚2000多米。

全部融化,全球海面将上升60~70米。

冰川类型:

属大陆冰川,呈盾形,厚度大,体积占世界总体积的90%。

大陆冰川向沿海伸出巨大的冰舌,进入海面时就形成在海洋飘浮的冰山,有20多万座,给海上航行带来威胁。

有些科学家提出将冰山拖到某些缺水的国家附近海域,以解决其供水合农业灌溉问题的设想。

3、南极洲气候特点:

(属典型的冰原气候)

酷寒------纬度高;海拔高;冰面的强反射;西风漂流形成的特殊“风壁”,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

干燥------处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属于极地少雨带,是全球降水最少的地方。

但由于气温低,蒸发微弱,仍较湿润。

烈风------吹极地东风,最大风速可达为100米/秒,被称为“风极”

4、资源:

 

(1)固体淡水:

冰川体积占世界90% 

(2)矿产资源:

具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和煤矿。

(但开采困难,运输不便,目前还不能大规模开发。

 (3)海洋生物资源:

磷虾(人类潜在的蛋白质来源)、鲸鱼(20多种) 

我们的原则是:

能够体现地理事物联系的经纬线最重要:

(1)穿越多个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线:

(2)重要地理事物界线性的经纬线:

(3)确定重要地理事物范围的经纬线:

举例说明重要经纬线:

(1)穿越多个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线:

 

30°N:

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最咸——死海,最咸的海——红海,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最深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大江大河入海口——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比河、阿拉伯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著名景观——黄山、庐山、长江三峡、钱塘潮、神农架;上海、四川盆地;远古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文明遗址:

金字塔、玛雅遗址,巴比伦空中花园,三星堆;石油储量最多地区——中东地区等。

40°N欧洲南部三大半岛:

伊比利亚、亚平宁、巴尔干半岛;地中海;土耳其海峡;里海;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罗布泊;纽约、北京等。

北回归线:

撒哈拉沙漠;红海;大河入海口:

印度河、恒河;夏威夷;墨西哥高原;

赤道:

刚果盆地;维多利亚湖;乞立马扎罗山;马来群岛;新加坡;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入海口等。

南回归线:

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大分水岭,大堡礁,秘鲁寒流,圣保罗

北极圈:

冰岛(过其北部海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鄂毕河(入海口),叶尼塞河,勒拿河,白令海峡,格陵兰岛等。

南极圈:

南磁极(1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