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6788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9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萧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

项目单位证明材料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萧县广播电视局(台)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工程

(二)项目单位:

萧县广播电视局(台)

(三)项目法人代表:

张玉成

(四)项目性质:

新建

(五)项目建设选址:

萧县龙城镇虎山头(原广播电视发射台)

(六)项目编制单位:

萧县工程咨询研究所

(七)项目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安徽省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3)《萧县城区开发总体规划》

(4)《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宿州市定额站《宿州定额信息》2007年第四季度

(6)《广播电视中心建设规范》

(7)《县级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规范》

(8)《县级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标准》

(9)《县级广播电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10)《广播电视中心工艺设备安装工程定额》

(11)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技术资料

2、编制范围

本项目可研的研究范围包括: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选址与建设环境条件

(3)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4)项目总体布局方案

(5)工程技术方案

(6)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

(7)项目运营和实施计划

(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效益分析

(10)项目可研结论与建议

二、项目单位及法人代表简介

萧县广播电视局(台),于2001年8月在原萧县人民广播电台、萧县电视台、萧县有线电视台、黄口电视差转台、萧县教育电视台建制撤销的基础上,合并为萧县广播电视台,与原萧县广播电视局实行局台合并的机制,对外两个牌子,一个机构。

现有职工110人,其中财政供给70人。

办两套电视、一套广播节目,有线电视传输50套电视节目,广播电视无线信号覆盖全县90%以上的人口。

多年来,萧县广播电视局(台)在社会各界的大力之持下,几代广电人解放思想,艰苦创业,推动着萧县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

(1)新闻宣传硕果喜人

作为全县舆论宣传的主力军,多年来,萧县广播电视局始终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及时报道先进经验,不断强化典型引导,对推动县委、县政府决策的贯彻落实,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萧县人民广播站从建站初期,仅有工作人员两名,全天播音三次,共两小时三十分,主要转播中央、省电台节目,自办节目每日一次仅10分钟。

之后,随着设备和人员的增多,自办节目时间不断增加,相继开办“全县各地新闻联播”、“新闻”、“农村科技”、“法制园地”、“生活顾问”、“企业之窗”、“星期天文艺”、“广播书场”、“每周一歌”等等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栏目。

萧县电视台1993年1月1日正式开播,自办节目《萧县新闻》每周播出两档,每档约15分钟;自办节目《每周一歌》每档5分钟。

1995年增设专题栏目《五色广场》,每周播出1档,约15分钟。

1999年开办农业专题栏目《农科教之窗》,2004年改版为《走进画乡》。

2006年,县电视台自办的《萧县新闻》每周一至周五晚19:

50

首播;《萧县观察》和《新闻周刊》周六、周日播出。

全年播出电视新闻稿件播约1550篇;播出《走进画乡》、《萧县观察》、《健康生活》等专题50期。

萧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稿件约2800篇,开设专栏9个。

与此同时,县电视台还制作了《国家级森林公园—皇藏峪》、《画乡风光》一批宣传片,为省、市电台、电视台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稿件,为对外宣传萧县,树立萧县良好形象作出积极的贡献!

(2)事业建设发展迅猛

萧县广播站建立之初,广播站通过有线广播传输信号,主要设备是275扩音机,L200开盘机。

1993年萧县人民广播电台成立时,改用调频发射,主要设备有300W调频发射机,MD光盘机,背包式录音机。

采编播设备得到较大的更新。

萧县电视台1993年1月1日正式开播,其主要设备有100米铁塔一座、1000W发射机及备份机各1部、摄像机3台、3/4低带编辑线一套、编辑播出字幕机2台。

2004-2007年,先后投入了约100万元,购置了2套硬盘播出系统、6台数字摄像机、3套非线性数字编辑机等设备,完成了电视采编播设备的数字化改造,有效地提高了节目播出质量。

1993年12月8日,萧县有线电视台正式开通,播出16套节目,主要设备有播控台、调制器、解调器、卫星接收机等,开通时架设主干线约7公里,终端用户约1700户。

1997年开通多路微波电视传输分配系统(MMDS),一次性投入150万元,输出16套电视节目信号,随后各乡镇相继通过MMDS与县传输中心联网。

2001年,萧县有线电视台上划归安徽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线公司管理,成立安广网络萧县分公司。

目前,县城已经完成有线电视光缆网改造,有线电视传输节目达43套,节目质量明显提高。

2005年开通数字电视,传输节目上百套。

在县级广播电视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广播网也日臻完善。

1957年5月1日,县广播站通过电话线首次向全县播音,1969年全县生产队通播,全县80多个公社都建成广播站,并配备机线员、广播员。

1975-1979年全县架设通向区、乡、镇的广播专线250.31杆公里。

1992年,全县所有乡镇都建成了广播站,并有7个乡镇进行了机房改造,达到部颁乙级标准。

全县行政村通播率达88.6%。

(3)行业管理逐步规范

萧县广播电视局是萧县政人民府主管全县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视事业的直属事业单位。

1969年全县80多个公社相继建立了广播站,1989年全县乡广播通播率100%,行政村通播率98%,自然村通播率65%。

1990年全县23个乡镇广播通播率100%,行政村广播室116个。

1992年3月撤区并乡,全县13个区广播电视管理站撤销,80多个区、乡、镇广播站并成23个乡镇广播站,股级建制,属全民事业单位,对外呼号为“×××乡(镇)人民广播站”,编制数116人。

同年5月份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乡镇广播站的人、财、物三权下放,移交职工110人。

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后,保留23个乡镇广播站。

目前全县23个乡镇均建有广播电视站。

乡镇广播电视站是最基层的广播电视部门,也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媒体。

多年来,县广播电视局始终坚持对乡镇广播站的业务管理和指导。

局多次组织人员对全县地面卫星接收设施进行大清查,较好地规范和整顿了广播电视发展秩序。

(4)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为进一步转变行业作风,树立县级广播电视队伍的良好形象。

萧县广播电视局始终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行业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健全规章制度、落实服务承诺等各项措施,逐步打造一支党性强、作风正、风格高、业务精的广电队伍。

萧县广播电视台建台14年来,共有81篇稿件在省、市评比中获奖,2件作品在国家级评比中获奖;25人次受省级以上表彰。

五十年来,萧县广电人,以高度的责任心、顽强的进取心,努力推动着萧县广电事业的发展,全方位反映着萧县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发展的巨变,扩大了萧县对外宣传的广度和力度,为萧县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任法人代表张玉成,1964年8月出生,1987年毕业于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2007年10月从县杜楼镇委书记岗位调任县广播电视局(台)局(台)长、党组书记。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一)项目建设规模

萧县广播电视演播中心,计划占山荒地50亩,其中演播主楼六层,用地1100平方米,公建用地2000平方米,道路用地400平方米,露天文化广场用地5000平方米,绿地55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

(二)项目建设内容

1、按照两套电视节目的需要,可以分为节目制作区、新闻中心区、800平方米主演播大厅一个、80平方米演播室和120平方米的演播室各一座。

80平方米演播室主要用于新闻节目的演播。

120平方米演播室主用于访谈类、互动类节目演播。

800平方米演播室主要用于群众参与性、庆典性活动和大型比赛等。

2、建筑一个5000平方米的露天演艺广场,主要用于举办大型电视直播活动,县委、县政府的大型文娱活动、庄典集会等。

3、广播中心设施:

建设直播室、录播室、导播室,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

音频工作站、合成复制站、总播控室等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

编辑、播音员等办公场所80平方米。

使中心能够进行中小型节目的演出、录音和制作。

4、网络传输前端:

按照收转50套电视、4套广播节目的要求,设置专业的播控中心、播出机房、网络维护站、行政办公等场地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

5、技术服务行政管理与公共设施用房,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

6、配电动力机房,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

四、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萧县广播电视由于一直受历史和经济的局限性,一直停留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水平。

随着广播电视网络事业的不断发展,演播场地小、建筑设施差等问题,严重制约宣传职能作用的发挥。

现在的办公场地建于七十年代末,是按当时县广播站级的水平建设的,根本不具备电视节目的演播、制作要求。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县的广播电视宣传取得了较大发展。

广播的直播节目陆续上马,电视访谈性、互动性节目也陆续推出,有线网络也逐步进入城乡千家万户,这些都迫切要求尽快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广播电视演播中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作为与“三农”联系最为密切、最为广泛的县级新闻媒体,迫切需要转变职能和创新制度,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对新闻媒体的要求。

县级电视台由于受到人才、资金、设备等众多因素的制约,虽然在新闻界激烈的“争夺眼球竞争中”处于劣势,但由于它直接面对当地群众和广大农民,因此还是深受这些观众喜爱并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

纵观当前县级电视台对“三农”的报道,虽取得不少成绩,但总体上尚存不足,相对城镇受众而言,农村受众大多处在某种程度的“传媒缺失”状态中。

因此,充分发挥县级电视台在“三农”建设中的鼓劲、引导和服务作用,不仅符合党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有利于县级电视台自身的发展。

县级电视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鼓劲作用一方面来自政府,另一方面来自人民群众。

各级政府在“三农”建设中,都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或措施,这些措施鼓舞人心,可操作性强。

及时、准确地向老百姓传递这些政策和措施,可以起到凝聚民心、形成合力的效果。

作为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如何搞好“三农”报道?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建设画乡新农村”两个栏目。

前一个栏目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与当地新近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

后一个栏目则以乡镇为板块,对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方式、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三农”建设的经验做法等进行了集中宣传。

通过宣传,让酒都人民切实认识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了解农村实情是搞好“三农”报道的前提。

把农村的实情及农民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及时予以报道,可以为各级组织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从而起到鼓劲的作用。

它有利于群众转变观念,对农村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农”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单靠政府和农民是完不成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县级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把社会力量引入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事业中。

萧县电视台深处基层、扎根群众,对“三农”建设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乡土人才、致富项目等都可以说是“零距离”接触,因此,抓住身边发生的典型向社会广泛宣传,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就能最大程度地为农民创业致富鼓与呼。

“三农”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矛盾,需要一个正确的舆论监督。

作为县级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重点是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当然也要监督基层政府和干部。

舆论监督既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又得到党政领导的认可。

在“三农”建设中,新闻媒体是科技传播、信息服务的主阵地。

根据视听监评调查和农民的信息反馈,农民群众对电视节目有以下几方面的需求:

一是需要增加新闻资讯的信息量和时效性。

因为在市场经济面前,他们只有靠信息畅通寻找致富路子,研究经营策略。

因此,县级电视台应增加信息资讯类节目,不仅要介绍本地的经济信息和市场行情,同时要介绍周边县市乃至全省、全国的经济信息和市场行情,使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外面世界,放开眼界,拓宽思路。

二是需要技术类、知识类的节目。

因为这类节目对农民致富增收直接相关。

县级电视台可开设农业专栏,提出并解答一些农民关心的问题,比如:

是否处理好了眼前效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

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合理?

是否与本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有关?

等等,以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技的欲望。

三是需要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先进典型的创业历程和成功经验,对农民群众最有说服力。

县级电视台可以多报道相关节目,讲述老百姓的致富故事。

四是需要文化娱乐类的节目。

就目前情况来看,农村的文化生活还是比较枯燥的,农民盼望媒体能带给他们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我国毕竟是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倘若家家安装有线电视,户户爱看反映自身生活的节目,那收视群体扩展的前景将十分可观。

过去,由于县级电视媒体涉农节目不多,许多与农业、农村、农民有关的广告客户不太愿意寻找其发布广告,如新农药、新种子、化肥、薄膜、劳务输出、招工信息等。

如果重点强化新农村建设宣传,广告客户就会注意到农村到达率高、收视群体广泛的节目,因而县级电视台的广告收益也会随之增加。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与经济水平分析

一、项目区城市概况

1.城市概述:

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北纬33度56分至34度29分,东经116度31分至117度12分。

主属黄淮海冲积平原,东南部分布着一些低山丘陵,其余为黄泛平原。

山丘、谷地占总面积22.2%,平原占77.8%,河流主属淮河水系。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候区。

常年平均气温24.3 ,年均积温达5678 度,无霜期206天,年降水量854.6毫米左右。

萧县总面积1871平方公里,人口130万,辖18镇5乡708个行政村。

萧县古为萧国,春秋时附属于宋,秦置萧县,萧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

萧县紧靠徐州都市经济圈中心城市徐州市,县城距京航运河30公里、徐州观音机场50公里、萧县出海口260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门”之称。

东临京沪铁路,陇海、徐阜铁路纵横穿过,连霍、合徐两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310、311两条国道和三条省道及星罗棋布的县乡道路形成的交通网络与周边地区紧紧相连,承东启西,南引北联,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名优农产品基地众多。

萧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年日照时数为2220至2480小时,年均气温24.3℃,年均无霜期206天,年均降雨量854.6毫米。

萧县植被保存完好,工业污染程度低,具有生产加工绿色食品的自然条件。

耕地面积10万公顷,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棉花、大豆、玉米、山芋及花生、芝麻等。

萧县水果面积50万亩,主要有葡萄、苹果、梨、黄白桃、巴斗杏、柿子、樱桃、山楂等。

孙圩子胡萝卜、闫集黑皮冬瓜、马井韭青韭黄、圣泉萧国圣桃、黄河故道水晶梨、龙城石榴。

新庄黄牛、黄口三元杂交猪、丁里华英鸭等名优农产品种养基地闻名全国。

矿产资源丰富,水电供应充足。

萧县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已探明煤炭储量7.5亿吨,现有17对矿井,年产能力120万吨;探明石油储量7亿吨,煤层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石灰岩储量30亿吨;铁矿石、瓷石、高岭土等储量可观。

萧县南北分属淮、黄河水系,地下水量为2.6亿立方米,水质优良,生产、生活用水充足。

电力供应属华东电网,设施完善,境内有11万伏以上变电所2个,生产生活供电充足。

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

萧县工业发展历史久远,历经沧桑。

公元9年,出现铸造银、铜质钱币的造钱工厂;北宋年

间,开始出现陶瓷生产,神宗元丰年间,开始出现小煤窑,苏东坡曾作《石炭歌》赞之。

改革开放以来,萧县工业在调整和机制创新中快速发展,现有48个县属工业开发商,近2万家乡镇开发商,广东锦丰、江苏维维、山东新汶、安徽古井、深圳康达尔等一批国内知名开发商相继来萧投资。

形成了煤炭开采、农副产品加工、建材、造纸、酿酒、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八大主导产业,有较强的协作配套能力。

经省政府批准,在连霍、合徐两条高速公路交汇处设立的占地500余亩的工业园区,是萧县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改革的实验区,现已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是萧县工业发展的新亮点。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萧县春秋时期为萧国地,秦置萧县。

自古有“文献之邦”之美誉,风骚人物荟翠,春秋三贤(闵子骞、颛孙子张、颜子柳)皆孔门高足;今为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萧县擅长丹青者2万余人,其中刘开渠、朱德群、王肇民、萧龙士、卓然、吴燃等为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大师,各种风格的书画作品犹如繁星璀璨,县城书画艺术一条街集书画创作、装裱、展览、交易、鉴赏于一体,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国内外书画爱好者纷至沓来,投资近亿元的书画艺术博览城已完成规划设计。

突出的人文优势同时孕育了美食的醇厚和芳香,萧县饮食文化闻名大江南北,“萧县羊肉汤”、“皇藏峪蘑菇鸡”、“圣泉寺烧全羊”等各种风味小吃成了黄淮地区城乡人们的美味佳肴。

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独具。

萧县古迹遍布,千年古刹天门寺、天一角地下溶洞、永固水库、汉墓群、宋朝的古窖群遗迹、闵之骞鞭打芦花处、三让徐州的贤人陶谦墓、南朝宋国开国皇帝刘裕故里、苏轼发现煤炭处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交相辉映;皇藏峪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审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0年被国家文物保护委员会授予“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称号,是皖北地区正在崛起的旅游热点,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万余人次。

景区内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落叶阔叶林带,动植物种类繁多,总面积20平方公里,山、水、泉、涧等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小气候明显,素有“幽谷圣地”、“淮海佳境”之称。

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有汉高祖刘邦称帝前为躲避秦追兵藏身的皇藏洞,以及美人洞、果老洞、仙人床、拔剑泉、苏轼祈雪处、闵子祠等,山中瑞云寺于1998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佛教重点寺院;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遗址蔡洼、“萧泗铜灵”抗日战争纪念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生产生活设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

萧县民风淳朴,社会治安稳定,邮电通讯发达,医疗卫生、环保、广播电视和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旅游、物流、金融、商贸、房地产等行业全面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

2003年,萧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

2.萧县农业

萧县盛产小麦,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全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20个小麦示范县之一。

年种植优质小麦100万亩,亩产375公斤,总产3.75亿公斤;优质玉米50万亩,亩产400公斤,总产2亿公斤;优质棉花25万亩,亩产皮棉70公斤,总产1750万公斤;优质无公害瓜菜30万亩。

形成了马井镇万亩韭黄、韭青基地,酒店乡、黄口镇万亩西瓜基地,杜楼镇小圩子1000亩香椿基地,龙城镇帽山万亩大棚菜基地,孙圩子乡5万亩胡萝卜基地,大屯镇芦荟基地,杨楼镇白蒜基地,沿国道两侧5万亩鲜豌豆荚基地等各具特色的瓜菜基地30多个,总产6亿公斤以上,优质花生、大豆、芝麻、山芋等50万亩;以辣椒制种为主的蔬菜制种近万亩,总产值1亿元左右。

萧县杂交辣椒种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除在国内的广东、广西、海南、北京等20多个省市销售外,还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及东南亚各国等。

林果业

萧县是闻名全国的水果大县,目前,基本形成了沿官桥-白土-龙城-圣泉-刘套等乡镇的葡萄产业带,以黄河故道为中心的苹果、梨产业带,以郑腰庄为中心的万亩萧国圣桃基地,以东南山区为主的干杂果基地,同时有早熟梨、早熟苹果、加工专用葡萄、桃、干杂果等新品种50多个。

萧县现有水果面积50万亩,其中梨20万亩,苹果10万亩、葡萄8万亩、桃7万亩、干杂果5万亩,其中结果面积34万亩,水果总产量达6亿公斤左右,2007年,萧县水果面积将发展到70万亩。

萧县是全国绿化先进县,林木覆盖率达32.8%,特别是近年来,农民跟着市场走,栽植杨树4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60万立方米,杨树可采量22万立方米,带动了板材加工业的兴起。

畜牧业

萧县是安徽省养殖大县。

目前,形成了波尔山羊、三元杂交猪、西门塔尔肉牛、黑白花生奶牛、樱桃谷鸭等高效品种和特禽、长毛兔、鸵鸟、土元、蝎子等特种动物及珍稀动物养殖基地。

萧县常年存栏牛17万头、羊100万只、猪40万头、禽1000万只,出栏牛8万头、羊120万只、猪50万头、禽1500万只。

形成了庄里乡、白土镇波尔山羊、皖北白山羊规模养殖,黄口镇三元杂交猪养殖,新庄镇牛肉养殖,永堌镇天牧集团奶牛养殖,杨楼、刘套、圣泉等乡镇肉蛋鸡养殖,丁里镇樱桃谷鸭养殖,大屯镇鹌鹑养殖等规模养殖小区,萧县养殖龙头开发商近50家,养殖专业协会达200多个,专业村80多个,规模养殖户达5万多户,引进新品种150多个,开展了山羊、生猪、肉奶牛的杂改推广,加强蓄禽疫病的监控与防治,确保了畜牧业的发展。

水产业

萧县水面积达11.5万亩,共有大型水库4座,可养水面3万亩,已养水面2.4万亩,开发精养鱼塘5000亩,主要引进建鲤F6、F7,湘云鲫,彭泽鲫,团头鲂,美国叉尾鲴等品种,推广种草养鱼、颗粒饲料养鱼、池塘鱼鳖混养等技术,形成了以故黄河塌陷区为主的两个养殖基地,年水产品产量达5000吨左右。

农副产品加工

近年来,萧县立足实际,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大力培育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农业龙头开发商,基本形成了8大类加工基地:

1、以荣昌板材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张庄寨板材加工基地,年产值近亿元。

2、以园艺总场、黄河故道园艺场、樱桃酒厂、古井集团等为主的水果加工基地,其中县园艺总厂的葡萄汁年加工能力达5000吨。

3、以棉花加工开发商及黄口纱厂为龙头的棉花加工开发商。

4、以县罐头厂、冷冻厂、裴顿公司为龙头的瓜果菜及蓄禽产品加工、冷藏、保鲜基地。

5、以皖王集团、锦丰集团、祥超面粉厂、金鸽面粉厂为龙头的优质小麦加工、深加工基地。

其中皖王集团日加工小麦700吨,年生产各类面粉14.7万吨;锦丰集团年加工小麦24万吨,生产方便面17亿袋。

6、以康达尔、步强饲料厂为龙头的饲料加工基地。

7、以天牧乳业集团为龙头的奶牛养殖及奶制品加工等基地。

3.萧县工业

萧县工业发展历史久远,历经沧桑,基础雄厚,门类齐全。

公元9年,出现铸造银、铜质钱币的造钱工厂;北宋年间,开始出现陶瓷生产,神宗元丰年间,开始出现煤窑,苏东坡曾作《石炭歌》赞之。

改革开放以来,萧县工业在调整和机制创新中快速发展,现有48个县属工业开发商,近几年来,美国裴顿、四川天牧乳业、广东锦丰、江苏维维、山东新汶、清大集团、安徽古井、深圳康达尔、台湾王品农产品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开发商相继来萧投资。

萧县已形成了煤炭开采、农副产品加工、建材、造纸、酿酒、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有较强的协作配套能力。

经省政府批准,在连霍、合徐两条高速公路交汇处设立的工业园区,规划面积为2平方公里,一期开发面积75公顷,是萧县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改革的实验区,现已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是萧县工业发展的新亮点。

煤炭:

主要分布在县内六个区域,即义安--汤岱区、郭庄--孙庄区、李庄区、张大屯区、永固区、孤山--白土区,探明地质储量7.5亿吨,-600m以上为4.2亿吨。

萧县范围内煤炭后备资源非常丰富,具备开发条件的矿区如下:

(1)萧县张大屯矿区,现在正在详查阶段,煤炭地质储量1.5亿吨,可建年生产90万吨矿井一对。

(2)郭庄矿区勘探资料齐全,地质储量约1800万吨,可建年生产能力21万吨矿井一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