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宝石.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6954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宝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博物馆宝石.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物馆宝石.docx

《博物馆宝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宝石.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博物馆宝石.docx

博物馆宝石

博物馆宝石—红宝石

广义的宝石泛指一切美丽而珍贵的石料,中国学者用“贵美石”一词替代。

狭义的宝石则专指可用于制作贵重首饰的石料。

一般认为它应具有瑰丽、稀罕和耐久三个特性。

宝石自古以来就具有保值和装饰等作用,并具有许多美好的象征寓意和研究价值。

天然宝玉石绝大部分都是自然界产出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每一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矿物在上述任何一方面的特征都可以作为鉴定矿物的依据,因而宝石矿物鉴定的方法有:

①肉眼观察鉴定(颜色、形态、光泽、解理等)。

②物理性质测试鉴定(相对密度、折射率、硬度)。

③以晶体光学性质为依据的偏光显微镜下鉴定。

④晶体结构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

⑤化学成分分析(化学简分析、化学全分析、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等)。

从理论上讲,任何鉴定矿物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用于宝石的鉴定,但事实上宝石鉴定有其特殊性,因为宝石是珍贵的,不能随意刻划、破坏、侵蚀,必须保持检测的无损性。

在宝石鉴定中还必须依据宝石的内在特征判别该宝石是天然的,还是经人工优化处理的,或是人工生产的,这是宝石鉴定工作所独有的特点。

然而,随着宝石人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宝石鉴定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常规宝石鉴定方法遇到困难时,就会经常利用现代大型仪器进行鉴定,如电子探针、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等。

我校地质博物馆宝石主要有萤石、红宝石、赤铁矿、紫水晶、蛋白石、石英、玛瑙、碧玉、岫岩玉、南阳玉(独山玉原岩)、翡翠(手镯)、孔雀石、海蓝宝石等各种宝石。

以下详细介绍红宝石。

红宝石概述

红宝石是色美、透明的宝石级刚玉。

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红色来自铬(Cr)。

自然没有铬的宝石是蓝色的蓝宝石。

天然红宝石大多来自亚洲(缅甸、泰国和斯里兰卡)、非洲和澳大利亚,美国蒙大拿州和南卡罗莱那州也有一点。

天然红宝石非常少见珍贵,工业用红宝石都是人造的。

红宝石是指颜色呈红色、粉红色的刚玉,红宝石的英文名称是Ruby,来源于拉丁文“Ruber”,意思是红色,进入民间以来,红宝石分别跻身于世界五大珍辰石之列,是人们珍爱的宝石品种。

世界宝石学界定红宝石为七月的生辰石。

红宝石物理化学性质

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因含微量的杂质元素Cr而呈红色(其它品种的红色宝石不能称作红宝石)。

折射率:

1.762~1.770,双折率为0.008~0.010;密度:

4.00g/cm3;具典型的吸收谱线;硬度与蓝宝石并排在钻石其后,为第二大硬度9,因此只有钻石才能在其表面刻划,用它的一个棱角可以很轻松的在玻璃的表面划一道线(玻璃的硬度为6以下);裂理较发育,常见的红宝石其内部有很多的裂纹,即所谓红宝石的“十红九裂”;具有较明显的二色性,有时肉眼从不同角度就能看出其颜色变化;加工之前的红宝石原形为桶状,板状。

红宝石—物理化学数据

晶系:

属三方晶系。

结晶习性:

晶体形态常呈桶状、短柱状、板状等。

集合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

透明度:

透明至半透明。

光泽:

亮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折射率:

1.762-1.770。

双折射率:

0.008。

色散:

低0.018

多色性:

二色性明显,常表现为:

紫红/褐红,深红/红,红色/橙红,玫瑰红/粉红。

特殊光学效应:

星光效应,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或十二射星光,变色效应。

莫氏硬度为:

9。

SG(相对密度):

3.99-4.00。

解理:

无解理,底面裂理发育。

发光性:

红宝石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红色及暗红色萤光。

吸收光谱:

Cr的典型的吸收光谱。

688nm690nm吸收双线668nm659nm有吸收弱线以550nm为中心的吸收宽带(黄绿区吸收)蓝区476nm475nm468nm紫区吸收。

红宝石-历史

早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被用来装饰清真寺、教堂和寺院,并作为宗教仪式的贡品。

它也曾与钻石、珍珠一起成为英帝国国王、俄国沙皇皇冠上和礼服上不可缺少的饰物。

红宝石-产地

世界红宝石产地不多,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越南、印度、坦桑尼亚、中国的云南、安徽、青海等省也有产出,其中以云南产红宝石质量较好。

而且,通常有种说法“十宝九裂”,意思是指大多数红宝石均有裂缝、瑕疵、绺裂等,特别纯净、完美的红宝石非常少见,但就宝石质量而言,以缅甸、斯里兰卡质量最佳。

[1]天然红宝石大多来自亚洲(缅甸、泰国和斯里兰卡)、非洲和澳大利亚,美国蒙大拿州和南卡罗莱那州也有一点。

天然红宝石非常少见珍贵,但是人造并非太难,所以工业用红宝石都是人造的。

红宝石的日文名称为ルビー。

红宝石的矿物名称为刚玉。

因含微量元素铬(Cr3+)而成红至紫红色。

(注:

粉红色的刚玉不是叫做红宝石,而是叫做粉红色蓝宝石。

)只有由Cr致色的红色的刚玉才能够叫做红宝石。

而粉红色的刚玉不是Cr致色的。

红宝石-象征意义

红宝石的英文名为Ruby,在圣经中红宝石是所有宝石中最珍贵的。

红宝石炙热的红色使人们总把它和热情、爱情联系在一起,被誉为“爱情之石”,象征着热情似火,爱情的美好、永恒和坚贞。

红宝石是七月的生辰石。

不同色泽的红宝石,来自不同的国度,却同样意味着一份吉祥。

红色永远是美的使者,红宝石更是将祝愿送予他人的最佳向导。

红宝石的红色之中,最具价值的是颜色最浓、被称为“鸽血红”的宝石。

这种几乎可称为深红色的鲜艳、强烈色彩,更把红宝石的真面目表露的一览无余。

遗憾的是大部分红宝石颜色都是呈淡红色,并且有粉红的感觉,因此带有鸽血色调的红宝石就更显得有价值。

由于红宝石弥漫着一股强烈的生气和浓艳的色彩,以前的人们认为它是不死鸟的化身,对其产生了热烈的幻想。

传说左手戴一枚红宝石戒指或左胸戴一枚红宝石胸针就有化敌为友的魔力。

红宝石象征着爱情,这颗天下无双的红宝石里也饱含着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

2004年美国富翁皮特·巴克以其妻子卡门·露西亚·巴克的名义将其捐赠给斯密逊博物馆。

卡门·露西亚出生于巴西,在美国留学时邂逅了皮特·巴克,1978年与皮特·巴克结婚。

红宝石历史

公元前585年修建的缅甸“瑞光大金塔”就镶嵌了2317颗红、蓝宝石。

很多国家帝王的王冠都以红、蓝宝石作为装饰品,如英国女王、伊朗国王、俄国沙皇的王冠;伊朗的纯金地球仪也镶嵌了大量的红宝石。

在中国,《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记载,当时称其为“光珠”,表明我国在东汉时期就已辨识红、蓝宝石了。

明清两代,红、蓝宝石大量用于宫廷首饰,民间佩戴者也逐渐增多。

著名的明定陵发掘中,得到了大量的优质红、蓝宝石饰品。

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红宝石朝珠一对,红宝石佛27尊,红宝石杏60枚,红宝石枣40枚其他各种形状的红、蓝宝石首饰与小雕件3790件,其中68ct的大粒蓝宝石18粒,17ct左右的蓝宝石更是为数众多。

清代亲王与大臣等官衔以顶戴宝石种类区分。

其中亲王与一品官为红宝石,蓝宝石是三品官的顶戴标记。

红宝石-最大的红宝石

卡门·露西亚红宝石,斯密逊博物馆(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是目前展出的最大的优质刻面红宝石。

世界最大的红宝石:

卡门露西亚它重达23.1克拉,是一颗无与伦比的宝石,卡门·亚30年代来源于缅甸,以后颠沛辗转于欧洲,80年代被美国一位宝石收藏家收购。

红宝石—特征

红宝石(Ruby)集中体现了高级宝石的三个主要特征:

迷人的美丽、优秀的耐久性和极高的稀有性。

红宝石(Ruby)的美首先体现在其独一无二的红色上。

虽然在自然界中红色的宝石有很多种,但唯有红宝石(Ruby)的红色能够给人带来最震撼的视觉冲击。

在一幅缅甸的古画中,一位富有的欧洲人来到缅甸寻找传说中的红宝石(Ruby),一位当地的酋长拿出了一颗用绢布包裹的红宝石(Ruby)并将之摆在桌上。

当他还未打开布包时,红宝石(Ruby)的光芒就已经将布包染上了一片红晕,而当他将要打开布包时,他对欧洲贵客说,“请坐稳!

红宝石要出来了。

”语音刚落,布包被打开,整个殿堂都被布包中的红宝石(Ruby)所散发出的红色火焰所照亮,而看客此时睁大了双眼,一只手悬在空中不知所措,另一只手则紧抓着桌沿,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红宝石(Ruby)的耐久性主要源于其卓越的硬度和耐高温的特性。

红宝石(Ruby)的摩氏硬度为9,仅次于钻石,是自然界中第二硬的物质。

同时它可以承受约2000摄氏度的高温而不熔化,这要比钻石不到1000摄氏度的燃点高出许多。

因此,不管将其镶嵌为珠宝首饰来佩戴,还是作为私家的收藏,它都可以无惧环境的变迁,历久而弥新。

优质的红宝石(Ruby)是极其稀有且极难获得的。

在缅甸,平均每400吨红宝石(Ruby)矿石,只能筛选出1克拉左右的红宝石(Ruby)原矿,而对这些红宝石(Ruby)原矿进行再次精选之后,每1000颗这种矿石仅能够挑选出一颗——在颜色、净度、重量等各方面均达到宝石级的红宝石(Ruby)。

红宝石—分布

红宝石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拜林地区、印度克什米尔、澳大利亚、美国蒙大拿州、中国等地。

下面分别一一介绍:

1、缅甸红宝石:

颜色纯正,色泽鲜艳,饱和浓烈,其“鸽血红”品种为世界上最珍贵的红宝石,如图,市面上几乎很难见到。

另外在缅甸的孟索矿区新近发现的一种红宝石矿,其颜色呈暗红、褐红,中间呈不透明的乳白色、蓝色色调,通常它们都要经过热处理后,颜色变得较鲜艳,市场上有很多这样的红宝石。

2、泰国红宝石:

红宝石颜色较深,透明度较低,呈暗红色调。

3、斯里兰卡红宝石:

颜色品种多,包括各个系列,从浅红到红,透明度高,其中的樱桃红也很有名,它是红色中略带一点粉色调。

4、越南红宝石:

颜色呈紫红色、暗粉紫色,总体颜色介于缅甸红宝石和泰国红宝石之间,是八十年代发现的。

裂隙发育。

5、坦桑尼亚红宝石:

颜色为红到紫红,较暗,具黄色色调。

裂隙发育。

6、中国红宝石:

目前发现的红宝石总体来说,质量较差,无论是颜色、粒度,还是透明度。

相比较而言,云南的红宝石质量较好,颜色有紫红色,玫瑰红色,浅红色,但是其裂隙较发育,因而影响其透明度。

红宝石—开采

火成岩和变质岩是刚玉宝石形成的关键因素。

次生矿床来源于这些主岩最易成矿的地方。

如果是这样,人们能够在如此广阔的地方的某一个更具体的地方寻找宝石。

历经时间考证的淘洗技术是最常见和有用的探矿方法之一。

基本上,它由探寻河流砂砾组成。

由于刚玉高度明确的重力,它更普遍集中于河流和小溪河床中。

勘探包括河流砂砾层取样,开始于河流的下游。

当即使是非常细小的刚玉被发现时,人们有规则地由下游向上游工作,沿途取样。

终止于任何东西没有被发现。

然后下一步就是折回定位于宝石起始痕迹的准确地点。

从这儿,更进一步取样将确定于刚玉所产自的适当的河流和小溪的岸边。

工作于上游将很有希望把一块刚玉带到原岩中。

然而,理论往往比实践更简单,这样一种方法已经贯穿于整个历史被使用来定位矿床。

世界上的红宝石大多被发现于冲积矿床小范围。

越珍贵的东西其生长环境越苛刻,同样,红蓝宝石的开采条件十分艰苦,比如,产于缅甸的红宝石,通常需要剥去厚达15英尺覆盖层才能达到含宝石的砾石层。

然后,才能真正进行采矿。

采矿作业是怎样完成的呢?

首先,把巨大的漂砾去掉,然后把含宝石的砾石集中到某一地点,用一套金属丝网筛进行筛选,主要步骤分为三步:

第一步,除去最高层筛子上最大尺寸的石头;第二步,除去第二级筛子上的中等大小的砾石;第三步,留下第三级筛子上尺寸最小的砾石。

砾石已经选好,如何拣选宝石呢?

一般的操作方法是:

一只手拿着某种工具剔除砾石,而另一只手拣选宝石。

把挑选好的宝石放在竹篓里,把经过拣选的砾石从台子上推下去。

因为丢弃的砾石中可能还有小块宝石,可以继续手选。

随着红宝石需求的上升,重型设备和复杂的探矿方法被应用。

在有关刚玉开采和勘探方面澳大利亚是世界领导者之一。

这一系列过程中,不仅需要耐心仔细筛选,更重要的也是对我们毅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的考验。

不难想象,要从大量砾石中逐步筛选出精致美丽的宝石犹如大浪淘沙般的层层积淀。

这样精挑细选的工作,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当我们最终拿到一颗颗闪着绚丽光芒的宝石时,眼前便浮现出承载着记忆长河中最美丽的乐章——宝石因此而稀有,更加珍贵。

不同的产地,开采红蓝宝石的条件也不尽相同。

有的地方含许多不连续的小型伟晶岩脉,这些岩层倾斜陡峭,在大理岩与伟晶岩互相穿插的地方,我们就能找到刚玉,还有许多蓝宝石产于冲积矿床。

并且,有些宝石产地位于偏僻的荒岛上,夏季闷热,冬季严寒,有的矿井位于悬崖峭壁上,严重影响了宝石矿床的开采,给矿工的开采带来了许多困难。

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让人们懂得更加珍惜宝石。

红宝石—区别

1、石榴石为均质体,无多色性,而红宝石多色性明显

紫外灯下,红宝石有红色荧光,而石榴石表现为惰性

放大检查时,石榴石内部较洁净,红宝石内气液包体和固态包体丰富。

2、尖晶石为均质体无多色性

折射率比红宝石低

放大检查时尖晶石具串珠状排列的八面体负晶

3、电气石具有更明显的多色性

刻面宝石在合适方向可见后刻面棱重影

4、红柱石具有肉眼可见的强多色性,颜色为褐黄绿、褐橙和褐红三种颜色

短波紫外光下红柱石具无至中等绿色、黄绿色荧光,而红宝石具无至中等红色荧光

红宝石在红区有明显的Cr吸收线

6、红玻璃为均质体无多色性

放大检查红玻璃内可见气泡、旋涡纹等现象

具有典型的贝壳状断口,棱线明显

玻璃密度小,手掂有轻感。

红宝石—星光红宝石

星光红宝石是红宝石中的一个品种,在光线照射下,宝石表面呈现三条以60度角相交的星线,

它是由于内部有天然的三组细而直的矿物包体对光线反射而形成的,这种红宝石不透明,并且加工成素面形。

红宝石—合成及处理方法

人工合成红宝石的技术已经成熟,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

焰熔法,助熔剂法,水热法。

其中焰熔法红宝石较易鉴定,通过观察内部弧形生长纹和气泡而确定为合成红宝石,市面上特别是旅游商品店出售的颜色鲜红、颗粒较大的标有“红刚玉”、“刚玉”“鲁宾石”的实则就是此种红宝石。

助熔剂法红宝石需要专业人员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特征将其鉴定出来。

水热法红宝石合成环境仿照天然红宝石的生长环境,内部特征极象天然红宝石,一般仪器都很难将其区分,常需借助其它大型仪器,如x射线仪。

市面上的红宝石大都经过了热处理的方法,经过这样的处理后原本不透明并且色泽灰暗的红宝石变得透明、颜色鲜艳。

这种方法处理后不再发生改变,并且已被人们广泛接收,在国家标准中称作“优化”,在宝石命名时可以不标注。

而另外的处理方法如扩散法、染色法在命名时则需要注明“处理”。

所谓扩散法是指用化学方法在颜色浅的红宝石表面渗入微米级的铬元素,使颜色加深,或者产生星光效果。

染色是指直接将红色染料浸入红宝石裂隙中,戴一段时间后,颜色会发生变化。

红宝石—质量评价

1、颜色:

首先,颜色要纯正,红宝石的颜色有多种,红色、橙红色、粉红色、紫红色、暗红色,其中以纯红色为最好,鸽血红就是一种纯正的红色,不含有任何的杂色。

另外颜色要均匀,特别是有色带的红宝石肉眼观察时最好看不到色带。

2、净度:

红宝石的净度是指红宝石在形成过程中,内部生成的一些矿物包体,气液包体,主要影响其出火、透明度,裂纹还影响其安全性,因此一颗好的红宝石其包体越少越好,特别是台面下的包体越少越好。

3、切工:

红宝石的切工主要从琢型、比例、对称性和修饰度等方面去考虑,琢型是指宝石切磨的形状,常见有椭圆形、圆多面形、祖母绿形等。

比例是指琢形的腰宽相对于全深的比,一般可接受的比例是60%~80%。

对称性是指腰圆是否对称,底尖是否偏心,台面是否倾斜。

修饰度是指刻面排列的整齐度,及抛光质量等。

红宝石—鉴别

影象法

此法适用与刻面型的宝石,红宝石的光学性质决定了它是唯一具有中环型,双彩虹有部分重叠的红色宝石.见到这种影象可肯定是红宝石.。

红宝石颜色艳丽,在光源照耀下,能反射出美丽动人的六射星光,俗称六道线,这是红宝石的特殊晶体结构所致,是其特有的光学现象。

硬度法

红宝石是红色宝石中唯一硬度为9的宝石,立方氧化锆的硬度为8.5,是人工合成品.只要用待测红宝石的边棱刻划立方氧化锆,划动者为红宝石,划不动者不是红宝石.此法适用于宝石原料和各种琢型红宝石鉴定.但它属于有损鉴定,对刻面宝石慎用.切不可以用立方氧化锆的尖棱去刻划红宝石台面,否则红宝石上会留下划痕。

荧光光性法

在众多红色宝石中只有红宝石和红色尖晶石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显红色--暗红色荧光,据此,对于未知红色宝石可首先用荧光法检查.不发光的红色宝石肯定不是红宝石,发光的就有可能是红宝石或是尖晶石.红宝石是非均质体,尖晶石是均质体,在正常情况下只有用简易偏光镜检测.前者在正交偏光片之间旋转360度出现四次消光和四次明亮,后者为全消光。

红宝石是珠宝中珍贵的品种之一。

红宝石颜色艳丽,在光源照耀下,能反射出美丽动人的六射星光,俗称六道线,这是红宝石的特殊晶体结构所致,是其特有的光学现象。

红宝石石质是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

特征是宝石里面有自然形成的瑕疵,如:

棉、柳、纹、裂。

有的宝石里还有多角形或三角形水泡。

颜色分:

大红、水红、黄红、黑红等。

因为大颗宝石非常罕见,所以平常所见的颗粒较大的红宝石,一般是假的。

假红宝石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以低档的红颜色宝石冒充红宝石,而且,凡假红宝石均无红宝石特有的色形和光性。

第二种是人造红宝石。

人造红宝石在比重、硬度、颜色等方面与天然红宝石极为相似。

直观地判断,人造红宝石质地匀净,无天然杂质、色匀而正,常常颗粒较大,缺少自然感。

红宝石—相混的宝石

紫红碧玺

产于巴西。

细看能看出紫红碧玺里边的棉像棉花似的,丝丝缕缕,行话叫瓤性。

红宝石里边的棉柳是直线形、弯形和交叉形。

紫红碧玺里边的棉道细,红宝石里边的棉道粗。

雄精

是一种结晶的雄黄,也叫鸡冠石。

桔红色,红中闪黄,石质不透明,内部没有瑕疵,周身闪银白光,体重石质软,容易破碎。

炉塞石或称炉比石

是西方人制造的假宝石。

内部的棉、柳都是人工制作的,由外向里伸展的。

棉柳的道是外边大、里边小,是尖形的;有的内部有水泡,但形状是圆形或长圆形的。

红宝石—分级标准

红宝石的分级标准主要是依据1T和4C:

即透明度(Transparency)、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切工(Cut)、克拉重量(Carat)来衡量。

在红宝石的肉眼鉴定中,一般将透明度分为:

透明、亚透明、半透明、亚半透明、不透明五个级别。

透明度:

是指宝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1.透明

能允许绝大部分光透过,当隔着宝石观察其后面的物体时,可以看到清晰的轮廓和细节。

2.亚透明

能允许较多的光透过,当隔着宝石观察其后面的物体时,可以看到物体的轮廓,但细节模糊。

3.半透明

能允许部分光透过,当隔着宝石观察其后面的物体时,仅能看到物体的轮廓阴影,看不到细节。

4.亚半透明

仅在宝石的边缘棱角处可有少量的光透过,但隔着宝石已无法看清其后面的物体。

5.不透明

基本上不允许光透过,光线被物体全部吸收或反射。

颜色:

是指宝石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色彩。

由于光源会对红蓝宝石的颜色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红蓝宝石分级的观察方法明确要求如下:

1.将宝石置于白色背景下;

2.从宝石台面进行观察;

3.在自然光下观察红宝石。

通常红宝石色彩越纯正、越浓艳,品质越高,价值也就越高。

在综合影响红蓝宝石颜色的各种因素之后,我们分别将红蓝宝石分成五个级别,其中红宝石分为深红色、红色、中等红色、浅红色、淡红色五级。

消费者只需对比红宝石的五个级别,就可以对红宝石的颜色进行简单的分级。

在进行颜色分级时,需要考虑颜色分布均匀程度、反火(切工造成的内反射光)对红宝石颜色分级的影响,通常它们可以使红蓝宝石的颜色等级上升或者下降一个亚级。

净度:

是指宝石中所含内含物的多少。

红蓝宝石里面通常会含有一定数量的内含物,内含物的大小、数量、鲜明程度、位置对红蓝宝石价值有着重要影响。

在肉眼观察下,将红蓝宝石的级别分成五级,见红蓝宝石净度分级表。

下图分别对应着红蓝宝石净度的五个级别。

红蓝宝石净度分级表:

级别净度观察现象位置

一级:

极难见肉眼下极难见宝石内部有内含物,仅偶尔可见细小的针状矿物一般在亭部极难见的位置

二级:

难见肉眼下难见宝石内部有内含物,一般为无色或与宝石颜色相近的其它矿物一般在台面边缘极难见或亭部难见的位置

三级:

可见肉眼下可见宝石内部内含物,一般为较大的无色或与宝石颜色相近的其它矿物一般在台面边缘难见或亭部可见的位置

四级:

易见肉眼下易见宝石内部内含物,一般为较小的裂隙或者颜色与宝石不同的其它矿物一般在台面可见或亭部易见的位置

五级:

极易见肉眼下极易见宝石内部内含物,一般为大的裂隙或较大的其它矿物出现在宝石内部各个位置。

切工:

包括切磨的定向、类型、比例、对称、抛光程度等。

切磨的定向:

红蓝宝石的矿物晶体一般呈桶状、柱状和板状,如上图所示。

把红蓝宝石的矿物晶体竖直方向称为C轴,假设一颗刻面宝石可以切割成刻面X和刻面Z,其中X的台面是垂直于C轴的,Z的台面平行于C轴,从右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刻面X和刻面Z的区别:

刻面Z明显具有二色性。

因此我们在切磨原石的时候要尽量使宝石的台面垂直于C轴,因为不具二色性的宝石价值要明显高于有二色性的宝石。

切工的类型:

红蓝宝石的切工包括刻面形宝石和素面形宝石,其基本形状见下图。

较大颗粒的红蓝宝石一般采用的是混合切工,通常它的冠部是采用明亮形切工,使宝石呈现出迷人的反火,亭部采用梯形切工,在使宝石保重的同时获得更好的颜色。

切工的比例和对称:

红蓝宝石的颜色是其价值的体现,为了达到鲜艳的色彩,红蓝宝石的切磨角度并没有一个定性的说法,但是以下几点问题确会对红蓝宝石切工的比例和对称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很明显的不对称:

虽然说红蓝宝石的不对称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很明显的不对称会使红蓝宝石的亮光受到严重的影响。

底尖偏心:

刻面严重偏离中心会影响光线从亭部均匀的反射出来,也会对红蓝宝石的反火产生不利的影响。

亭部过深:

一些颜色较浅的刻面红蓝宝石的亭部通常会被切割得比较深,以便加深宝石的颜色,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一些颜色较深的宝石为了保重也采取这种切割方式,却对颜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宝石的价格还是以其重量乘以每克拉单价来计算的,所以购买时在考虑宝石价格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一下它们的亭深。

亭部过薄:

过薄的亭部,会使光线进入宝石后,不能反射出来,从而形成较大的窗口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漏光”,也会对红蓝宝石的价值产生较大的影响。

抛光程度:

抛光程度的好坏影响红蓝宝石的光泽和反火,因此其也是切工评价不可或缺的因素。

红宝石在同等品质的条件下,重量越大价格越高,尤其是1克拉以上的优质红宝石的价格更是以几何级数递增。

常见红宝石刻面的大小与重量对应表列出了常见红宝石刻面的大小与重量的对应关系。

表给出了标准切工的红蓝宝石重量估算方法。

常见红宝石刻面的大小与重量对应表:

形状大小(mm)重量形状大小(mm)重量

圆形2.00.04-0.05椭圆形3×50.28-0.36

2.50.08-0.094×60.53-0.64

3.00.13-0.154.5×6.50.72-0.87

3.50.20-0.235×70.94-1.16

4.00.29-0.356×81.60-1.87

4.50.39-0.507×92.37-2.92

5.00.53-0.65

5.50.71-0.90长形混合形3×50.34-0.44

6.00.93-1.154×60.65-0.78

6.51.25-1.504.5×6.50.87-1.06

7.01.50-1.855×71.14-1.41

7.51.80-2.256×81.95-2.29

8.02.35-2.857×92.89-3.56

方形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