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7125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新备教案.docx

二年级新备教案

第十二课时

综合练习课

上课时间:

____备课人:

万春红(总16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练习五第8-14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点:

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2、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3、德育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25+28+36=  78-59-1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怎样笔算?

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只?

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多少支铅笔?

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

问:

怎样计算?

二、检查复习情况:

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自己探讨研究。

学情预测:

例如:

67-25+28= 67+28-25

如何计算。

先算什么?

学情预测:

(1)分着列竖式。

    

(2)简便写法。

在用简便写法时要注意:

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10,要进位。

做一做:

56+24-30=80   78-24+39=93

指名板演:

5 6       7 8

      + 2 4     -2 4  

         8 0       5 4

                   +3 9

                     9 3

引导学生想一想,第一题为什么只写一个竖式?

第二题为什么列两步算式?

2、学生说后,教师归纳小结:

是呀,我们在计算时,像第一种情况要再减30,整十数的加减我们完全可以口算,所以只需一步即可,第二种情况出现了进位情况,我们就要细心的再次计算。

3、做课本8、9题进行课堂练习,发现错误当堂纠正。

三、拓展运用:

1、笔算下面各题。

45+35-48  24+15-29  65-43+19  54-28+19

2、比一比看谁先得到小红旗。

26 +43   -54    +48    -39

 

   4、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有7人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5人。

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四、布置作业:

1、课本9、10、11、12做一做。

 2、试着做一下31页的思考题,鼓励学生养成动脑习惯。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十三课时

加、减法混合应用题

上课时间:

____备课人:

万春红(总17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点: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能力点:

1、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德育点:

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估算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主题图,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家今年分了大庆区的房子,我们要搬新家了。

妈妈要去商店去买一些日常用品。

出示暖壶、烧水壶、茶杯。

你能算一算它们共用多少钱吗?

热水瓶28元 烧水壶43元  茶杯24元。

(学生自主运用连加知识进行计算)

2、计算下列各题。

85-40-26    90-58-24

 26+( )-20=30     73+5+( )=98

46+25+17   75-28-19

二、自主探究:

出示课本32页例题5: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学生少5人。

男生有多少人?

美术兴趣小组共有多少人?

1、让学生自主提出第一个问题:

应该先算谁的人数?

学生反馈解决问题一:

14‐5=9(人)

引导学生自主提出第二个问题:

再算出谁的人数?

学生反馈解决问题二:

9+14=23(人)

2、课堂中提倡学生运用多种思维的方法学习:

还可以直接写出加减混合算式:

14‐5﹢14=23(人)

三、课堂总结。

其实,加减混合应用题并不难,同学们做的时候,静心想一想,理清关系就好了。

四、拓展运用:

  1、二年级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一班39人,二班42人。

二年级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

学校准备了62个座位够吗?

  2、做练习六第1题。

 

开放题:

我们班有45人,大家要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租金51元,限乘40人。

中船每条租金38元,限乘25人。

小船每条租金17元,限乘8人。

应该怎样租船?

请你设计一个乘船方案,再预算一下大约要花多少钱?

哪一种方案较为经济合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

练习多些、少些的问题

上课时间:

____备课人:

万春红(总18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点:

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 能力点:

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

 3、 德育点:

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理知识:

小组交流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笔算加法、笔算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用数学。

把自己找到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

二、自主探究,发散思维:

1、学生自己编题,复习笔算的方法。

小组自编计算题,自己笔算。

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

减法呢?

他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

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做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2、18+23 70-41  58+29  89-34  6+48  68-65

 46+23 91-83  43+19  17+79  92-56 90-54

 90-60+24  43-8-30  50+27-9  17+26+18

3、数学医院。

  8 2       3 9       9 5       2 7

-1  7    + 4 8     -1 6     +7 3   

  7 9       7 7       7 9      9 0

说说错在哪里?

4、看课本33页第一题,学生自学并解答。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育才小学一共有多少名教师?

蓝天小学有45名教师,比育才小学少多少名?

(条件:

我校有21名男教师,38名女教师)提醒学生运用正确的解答方法:

师问:

条件:

男教师21名女教师38名问题:

共多少人?

生讨论解答:

①21+38﹦59(人)

答:

育才小学一共有59名教师。

②59‐45=14(人)

答:

比育才小学少14人。

5、依次做课本练习六2、3、4、5、6、题,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自己的错误,并找一找错误的原因。

三、拓展运用:

1、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列式计算。

把题改为:

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让学生多讨论,说一说解题思路。

 2、 开放题:

小明有50元钱,它可能买了下列哪两种物品?

应该付多少钱?

(至少写出两种可能)并列出算式。

   伞14元 钟表26元  足球35元  茶杯10元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知道了加减运算时的规律,数学要会动脑,你看到一道题时静心去思考了吗?

五、课堂作业:

课本34页7、8题做一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整理和复习

第二课时

练习用加减混合法解决实际问题

上课时间:

____备课人:

万春红(总19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点:

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 能力点:

培养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德育点:

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理知识:

1、小组交流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说后教师小结:

我们这段时间学习了笔算加法、笔算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把自己找到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

3、

我吃了16只害虫。

我比你多吃14只,猜猜我吃多少?

学生讨论后解答:

16+14﹦30(只)

提醒学生解答后要答。

(让学生自由总结运算规则后教师小结)

二、教师小结:

①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②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怎么写?

③笔算加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照齐。

④笔算加减法都要从个位加起。

三、发散思维、引导运用:

1、计算。

45﹢19﹢18﹦61‐21‐6=37+50‐47=

45+(19+18)=61‐(21‐6)=37+(50‐47)=

师:

同学们先算一算,再说一说每道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学生讨论后互相说说。

2、引导思考:

把1——9这9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中间添上一些“+”“‐”,可以使计算的结果等于100.

例如:

12﹢3‐4+5+67+8+9=100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七的1、2、3、6、7题做到本上。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上课时间:

____备课人:

万春红(总20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点: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能力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3、德育点:

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三角板、活动角、三角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图,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学们都在做早操,同住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抽出实物中的角,问:

你们认识他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二、自主探究:

1、找角。

师:

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找一找,把你看到的告诉你的同桌。

2、角的概念。

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仔细观察,角是什么样的?

生:

有一个点,有直直的线。

师解释边和顶点。

问: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和边?

3、判断下面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4、做角。

利用学具自制角。

交流做法,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边不一样长的角,让学生判断哪一个角大。

怎样判断?

师生共同操作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5、用尺子画角。

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学生画角。

三、拓展运用:

1、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2、自由用角做画。

动手画画,动脑想想就会做。

在下图中增加两条线段,使它有4个角。

四、课堂总结:

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画角时先画一个点和从这点出发的一条线,然后从这个点向不同方向再画一条线。

五、布置作业:

做43页1、2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认识直角

上课时间:

____备课人:

万春红(总2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点: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 德育点: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教学难点:

会判断直角,掌握直角的画法。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

问:

这个角和你刚才的角有什么区别?

师:

我们就把像这样的角叫作直角。

二、自主探究: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得是不是直角。

3、画直角。

学生试画。

师:

怎样才能画出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呢?

老师给大家提供一样画图工具,三角板。

找出三角板的直角。

学生试着用三角板画角。

指导画法:

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平平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这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

4、用纸折直角。

三、拓展运用:

 1、做43页第3、4、5题。

   思考题、一个正方体的盒子的表面上一共有多少个直角?

2、说说有直角的物体。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今天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今天我们认识了直角,对直角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学会了画直角。

五、布置作业:

数学书44页6、7、8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认识钝角、锐角

上课时间:

____备课人:

万春红(总2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4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点: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锐角、钝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

   锐角、钝角。

2、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 德育点: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 锐角、钝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教学难点:

会判断直角,掌握 锐角、钝角画法。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锐角三角板、钝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

问:

这个角和你刚才的角有什么区别?

师:

我们就把像这样的角分别叫作锐角、钝角。

二、自主探究: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锐角、钝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得是不是锐角、钝角。

3、学画锐角、钝角。

学生试画。

师:

怎样才能分别画出一个锐角钝角呢?

老师给大家提供一样画图工具,三角板。

找出三角板的锐角、钝角。

学生试着用三角板画角。

指导画法:

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平平的边――把三角板的锐角放到这条边上,比这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就好了。

4、用纸折锐角、钝角。

三、拓展运用:

 1、做45页13题。

   思考题:

这个图形有多少个直角、锐角、钝角

2、说说有锐角、钝角的物体。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锐角、钝角的认识和画法想想它们和直角有哪些区别?

我们身边你见到哪些地方有锐角、钝角呢?

五、布置作业:

数学书44——45页第10、11、12、13题做一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一)

第一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

上课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备课人:

杨晓莉(总1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点: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德育点: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实物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情景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场吗?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游乐场去看一看。

2、观察画面。

仔细看一看,你喜欢玩什么?

在游乐场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1)、小飞机里共有几人?

(2)、小火车里共有几人?

(3)、过山车里共有几人?

学生汇报,板书: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3、引出课题。

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相同点:

每一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乘

法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写出乘法算式,教学读法。

2+2+2+2+2+2+2=14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2×7=14×是乘号,读作乘。

读作2乘7等于14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

例如:

2+2+2+2+2+2+2=14

(1)看,相同加数是几。

2

(2)数,有几个相同加数。

7个2

(3)乘,把相同加数和它的个数相乘。

(关键)2×7或7×2

你能把上面的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吗?

三、巩固练习。

1、判断能否用乘法计算,能的改成乘法算式。

5+5+5+5+5+56+8+2100个5相加2+2+2+2

7+8+10a+a+a+a+a+a

2、连一连。

5+5+54+4+4+4+44+43+3+32+2+2+2+2

2×53×33×43×54×5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

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

上课时间:

____备课人:

杨晓莉(总1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点: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进一步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的意义。

能力点: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养成探索、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看图列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3×2=6 读作(       ),表示( )个( )连加等于6。

2、6+6+6=()×()7+7+7+7=()×()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

1、出示气球图。

讨论: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怎样列式计算?

先列加法算式:

5+5+5=15

还可以怎样列式?

列乘法算式5×3=15或3×5=15

相同加数是(),有()个相同加数。

2、介绍乘法各部分名称。

5×3=15

乘数乘数积

三、巩固练习:

1、写成乘法算式,在读出来,并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1)3个4相加是12

(2)6个3相加18

2、48页做一做的第1题,小组合作摆一摆,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3、做一做2、3题,指名口答。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你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5的乘法口诀

上课时间:

____备课人:

杨晓莉(总1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能力点:

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难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

(2次)。

那一个星期一共要做多少次眼保健操呢?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如果我们每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到积的位置上,真是太麻烦了,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他们的积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只要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会又对又快。

板书:

乘法口诀

、填写5连续加5,每次加得的结果。

 +5    +5    +5    +5

5    ()    ()   ()    ()

二、探究新知:

1、填写5连续加5,每次加得的结果。

 +5    +5    +5    +5

5    ()    ()   ()    ()

2、出示一盒福娃。

问:

一盒几个福娃?

是几个几?

用乘法怎样表示?

1×5=5或5×1=5口诀:

一五得五

2盒有几个福娃?

是几个几?

怎样列式?

2×5=10或5×2=10口诀:

二五一十

3盒福娃有多少个?

是几个几?

怎样列式?

3×5=15或5×3=15口诀:

三五十五

3、小组讨论,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和上面的三组算式有什么规律?

(每一次都比前一次多5)

4、4盒呢?

5盒呢?

板书:

4×5=20或5×4=20口诀:

四五二十

5×5=25口诀;五五二十五

五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齐读口决

三、巩固练习:

1、课本52页做一做第1题,请三组同学对口令。

2、做一做第2题,指名口答。

3、练习十4、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的乘法口诀,你们都学会了吗?

请一位同学来背一背。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