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7138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docx

马克思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一)

得分评分人

一、

得分评分人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是()

A.辩证法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A.阶级性B.先进性

C.科学性D.实践性

4.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一总和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表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C.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6.否认世界统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D.二元论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精神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8.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唯理论的错误在于( )

A.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

B.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

C.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同起来D.认为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9.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所说明的道理是(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0.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

A.阶级斗争的发展史B.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D.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推动的历史

11.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是( )

A.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力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C.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D.人们取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12.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

它们是()

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B.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13.社会基本矛盾是()

A.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B.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4.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A.社会基本矛盾B.社会文明的发展

C.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D.社会科学的发展

15.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的主要标志是()

A.劳动对象B.生产工具

C.科学技术D.生产劳动

1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和一般基础是()

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

C.私有制D.公有制

17.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

18.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

C.单位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单位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19.价格标准是由货币的(  )

A.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B.流通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

C.支付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D.贮藏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

20.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D.相对人口过剩规律

2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

C.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D.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22.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23.在生产过剩时期,产业资本循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

A.流通阶段B.销售阶段

C.生产阶段D.购买阶段

24.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

A.资本积累B.可变资本

C.剩余价值D.剩余劳动

2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2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

B.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创造劳动力价值的过程的统一

D.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7.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向私人企业采购订货的形式属于(  )

A.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B.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C.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D.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一种方式

28.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是指( )

A.银行垄断资本  B.工业垄断资本

C.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 

D.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形成的新型垄断资本

29.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

A.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B.生产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资本全球化

30..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在全世界范围建立资本主义

C.最终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全世界同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得分评分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空想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E.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2.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     )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B.反对了唯心主义的二元论

C.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E.为自然科学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

3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3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A.是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产物

C.是资产阶级国家对社会资本进行调节的一种有效形式

D.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E.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有所缓和

35.共产主义的基本的含义()

A.是一种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

B.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现实运动即共产主义运动

C.是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D.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E.是一种乌托邦

三、

得分评分人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36、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37、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主要内容

38、简述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形式及作用

39、简述马克思的“两大发现”的内涵及其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中的作用。

 

四、

得分评分人

材料分析题(共20分)

 

40、下面是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相互关系的一组材料

材料1

近代工业文明提出“向自然宣战”的口号,人类在获得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较大地破坏了环境,造成许多全球性问题。

材料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但是经济全球化也有巨大的负面作用,如加剧了全球贫富分化,南北差距愈来愈大,所以在世界某些地方出现反经济全球化运动,要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材料3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一种新的思路,它要求经济发展与整个环境发展相协调,当代人的发展与未来人的发展协调,这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不能以损害未来的发展为前提,人与环境,现在与未来应该是相协调的。

材料4

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行人类迅速前进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不可低估,消除、缓和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因素,尽可能使更多的人都能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这是世界上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

因此,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平等”的、“共存”的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与材料2,说明反经济全球化运动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7分)

(2)比较材料l、2、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理论说明可持续发展思路的合理性。

(7分)

(3)比较材料l、2、3、4,说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并说明“共存共赢”哲学依据。

(6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二)

得分评分人

一、

得分评分人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哲学B.全人类优秀哲学成果

C.德国古典哲学D.法国唯物主义

2.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C.否认静止的存在D.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的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意志论观点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句诗说明了()

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B.事物的发展是永恒的、绝对的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

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6.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质和量相互制约关系的原理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7.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

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D.能动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D.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10.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的发展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C.宗教的变迁史D.国家的演变史

11.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产品的分配方式B.商品的交换方式

C.社会的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A.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完全相同

B.社会的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和动机的影响

C.社会发展是一个自发自为的过程

D.社会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1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阶级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4.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B.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C.生产的社会化程度D.经济的开放程度

15.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

它们是()

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B.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1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和一般基础是()

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

C.私有制D.公有制

17.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

18.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D.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19.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2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

A.价值增值与价值规律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矛盾

21.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

A.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B.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C.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D.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2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

C.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D.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23.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态的规律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D.相对人口过剩规律

24.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B.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问题

C.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2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

B.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创造劳动力价值的过程的统一

D.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7.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向私人企业采购订货的形式属于(  )

A.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B.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C.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D.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一种方式

2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

A.资产阶级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国家力量逐渐增强的表现D.对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反动

29.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

A.垄断先进技术B.控制商品生产

C.操纵销售市场D.获得垄断利润

30.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

A.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B.生产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资本全球化

得分评分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含义()

A.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B.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E.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集合

C.理在事先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E.吾心即宇宙

33.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指()

A.意识是否正确B.意识是否掌握了群众

C.意识实现的必要手段D.社会实践E.是否遵循物质决定意识的原则

34.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有()

A.国家政权B.科学技术

C.人口因素D.民族气质E.地理环境

35.人的解放是指()

A.摆脱束缚而获得自由B.人在自然规律面前获得自由

C.人在社会规律面前获得自由D.消除人对人的剥削关系E.消除人与人的关系

得分评分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36、简述实践的内涵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37、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主要内容

38、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

39、简评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五、

得分评分人

材料分析题(共20分)

 

4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党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材料2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材料3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中央与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请回答:

材料1是坚持了唯物史观什么基本原理,请简述原理的名称和主要内容(7分)

材料2是唯物辩证法什么原理的具体运用,请叙述原理名称的主要内容(7分)

材料3试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如何把握矛盾观点的。

(6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三)

得分

评分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择之,每题1分,共20分)

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的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 牛顿

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

3、《坛经》中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

不是风动,不是

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物质的  B、运动的  C、实践的  D、精神的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共性与个性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有限与无限的观点

6、“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    )。

A、辩证法观点  B、诡辩论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7、“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牵动力  B、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D、事物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

8、马克思的认识论是(    )。

A、能动的反映论  B、经验论  C、先验论  D、不可知论 

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10、“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D、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1、“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C、客观真理观D、形而上学的真理观

12、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

A、自然界B、人口因素C、地理环境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

13、测度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C、劳动者的主体素质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14、划分阶级的标准是()。

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社会标准

15、马克思主义回答人的本质问题的立足点是()。

A、人的社会关系B、人的自然属性C、人类的共同利益D、人的自身需要

16、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17、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

A、价格始终同价值相等实现的B、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

C、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18、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价值的创造B、价值的转移C、价值的分配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9、垄断利润是通过()。

A、操纵市场获得的B、改进技术获得的

C、扩大投资获得的D、增加货款获得的

20、“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型企业的实际控制者是()。

A、大股东B、资本家C、高级职业经理D、中产阶级

得分

评分人

二、辨析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并说明理由。

其中,判断正确有1分,判断错误整题没分,每题5分,共20分)

 

1、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

2、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3、货币和生产资料都是资本。

4、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个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卖不掉,他的生产就无法继续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