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名句名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7139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默写名句名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默写名句名篇.docx

《默写名句名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默写名句名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默写名句名篇.docx

默写名句名篇

默写名句名篇

[命题解题]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

名句名篇的考查自1990年高考开始,只在1999、2000、2001年停考过,从2002年恢复至今,每年必考。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

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就是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应注重两个字(词):

①“名”;②“常见”。

第一,“名”,就是要我们掌握那些或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了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炼涵义深刻传唱千古的语句。

第二,“常见”,就是要我们掌握那些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至今还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被经常运用、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能激励人们积极进取的语句。

这两个字(词),实际上,是提示我们平时诵读的范围,默写的语句不是漫无边际的,而应该是有重点和针对性的。

一般说来,考纲规定的高中生古诗文背诵篇目以及所补充的名句名篇,要进行有重点的记忆。

对近几年高考语文考查到的名句作一简单剖析,我们不难发现下列特点:

①朝代——侧重于先秦和唐宋;②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尤其是近体诗和先秦诸子散文;③内容——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如2002年:

①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②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两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2003年:

①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2004年江苏卷:

①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杜牧《阿房宫赋》)③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05年江苏卷:

①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②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③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大部分是来自背诵篇目内。

鉴于此,我们一定要做到:

(1)强化两条措施,提高识记效果。

对精选出来的名句名篇,必须熟记。

为了提高识记效果,可采取如下的两条措施:

①自我筛选,确保重点记得准。

我们可以先将精选出来的名句名篇,进行筛选,确立重点、难点。

筛选时注意层次,逐步将掌握的名句名篇淘汰,提高针对性。

②定期检查,强化落实不间断。

在背诵、默写时注意加强自查自测,同桌间互测,同时对错题进行重新编组,并注意对错记的原因(特别是同音字,古今不同而易混的字,更要有重点地进行识记)进行分析,便于下次默写,注意错题的过关。

(2)注意五个环节,确保书写准确。

高考中考生错写名言名句的反例可以引以为戒:

①张冠李戴。

如:

[1996年]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

(高适《别董大》)下句应填“天下谁人不识君”,而有的考生却张冠李戴“天涯何处无芳草”。

②添字漏字。

如:

[1994年]老吾(添“之”)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上》)[1977年]学(漏“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③写错别字。

如:

[1994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误写“蹊”成“溪”)。

(《史记·李将军列传》)[2005年江苏]别有幽愁暗恨生(误写“幽”成“忧”)④笔画不清。

如:

[1998年]玉不琢(“琢”字右边笔画不清),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要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必须强化如下五个环节:

①领悟含义。

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

如:

“为人性僻耽(dān入迷)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②圈点强记。

对名言名句中的同音字、繁笔字、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引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

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跬”“至”,“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三顾频烦天下计”中的“烦”,“小人常戚戚”中的“常”,“山居秋暝”中的“暝”。

③边诵边写。

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

④规范书写。

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⑤看清要求。

高考中有的时候要求“任选两句”——考生在答题时可以全答,而且阅卷时也以答对的句数计分;有的时候要求“只选两句”——考生只能选答两句,否则,阅卷时以前两句中答对的句数计分。

名句名篇的考查一般采用默写的方式,即给出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默写相邻的句子。

[真题详解]

例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2005年全国卷一)

  ⑴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岂文章著,______________。

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⑵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

    江南好,______________。

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______________,此情无计可消除,

______________,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例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2005年全国卷二)

(1)舍南舍北皆春水,。

,。

盘飧市远无兼味,。

肯与邻翁相对饮,。

(杜甫《客至》)

(2)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

例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2005年江苏卷)

 ⑴西风紧,北雁南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西厢记》)

 ⑵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

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⑶子在川上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

例4.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任选4句)(4分)(2005年上海卷)

(1)越人语天姥,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猿则百叫无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

    (3)江流天地外,                      。

    (王维《汉江临泛》)  

    (4)江山如画,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青山遮不住,                      。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6)君子坦荡荡,                      。

    (《论语·述而》)

例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小题)(4分)(2005年浙江卷)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隔叶黄鹂空好音。

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3)流水落花春去也,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浪淘沙》)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例6.默写。

(6分)(2005年福建卷)

(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小题)(4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古迹》)

③想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根据下面的问题,用课文原文回答。

(只选一小题)(2分)

④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认为,父母应该怎样爱子女?

答:

,。

⑤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什么?

答:

,。

例7.补写出下列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

(4分)(2005年湖北)

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

比如: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①,送我至剡溪”;王维《②》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③《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④,”。

例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2005年天津卷)

(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陶元明《归园田居》)

(3)三十功名尘与土,。

莫等闲、,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例9.在横线上默写原句。

(4分)(2004年北京)

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

“呜呼!

,非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苏洵《六国论》:

“悲夫!

有如此之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例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2004年江苏卷)

   

(1)战战兢兢,        ,              。

(《诗·小雅·小曼》)

   

(2)                ,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杜牧《阿房宫赋》)

   (3)想当年,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解析:

一、从出处看。

这里选择的2004年北京、江苏两地的高考名句默写试题中涉及的名句,只有江苏有一句诗句来自《诗·小雅·小曼》,不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学生需要背诵的古诗文篇目中,属于课外的名句,其余的分别出自高中课文杜牧《阿房宫赋》、苏洵《六国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大纲规定的必背篇目。

2005年的8个试题中,也只有下列名句不在规定背诵的篇目之内,但也绝对是常见的名句名篇。

例如,全国卷一“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出自《论语·卫灵公》;江苏卷“子在川上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出自《论语·子罕》;上海卷“君子坦荡荡,”,出自《论语·述而》;浙江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论语》;天津卷“三十功名尘与土,。

莫等闲、,空悲切。

”出自岳飞《满江红》。

而福建卷用的《触龙说赵太后》和《谏太宗十思疏》,虽然不在大纲规定的背诵篇目中,但是,在高中课本中是要求背诵的。

那些课外的名句大多数来自先秦诸子散文,比如《论语》。

我们复习时要引起重视。

二、从要求看。

有任选两题,有任选四题;有只选两题,有只选一题;还有必须全做,没有选择余地的。

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有关这块内容的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检测要求。

三、从题型看。

总体上还是以“默写上句或者下句”这一传统形式为主,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试卷中已经出现的新变化。

例如福建卷中出现的问题回答式,湖北卷中出现的围绕一个主题将作家、作品、名句结合起来的综合式。

真题详解参考答案:

例1.

(1)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官应老病休天地一沙鸥

(2)必先利其器风景旧曾谙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

例2.略

例3.⑴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⑵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

⑶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例4.

(1)云霞(霓)明灭或可睹

(2)蝉则千转不穷(3)山色有无中(4)一时多少豪杰(5)毕竟东流去(6)小人常戚戚

例5.

(1)侣鱼虾而友糜鹿渺沧海之一粟

(2)映阶碧草自春色三顾频烦天下计

(3)天上人间思无邪

例6.

(1)①书生意气/挥斥方遒②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③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④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⑤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例7.

(1)湖月照我影

(2)山居秋暝(3)李清照(4)波心荡,冷月无声

例8.

(1)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

(2)暧暧远人村狗吠深巷中

(3)八千里路云和月白了少年头

例9.灭六国者六国也族秦者秦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例10.①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②一人之心  千万人之心也③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知识储备]

一、高中语文新教材名句

现依据《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篇目,按照体裁进行归类整理,选取了名篇中最重要的句子(加粗划线部分),以期对大家2006年高考备考有所帮助。

(一)古诗名句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诗经·卫风·氓》)

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选自《古诗十九首》)

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唐宋诗名句

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7、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8、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

9、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10、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11、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

12、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1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1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三)李白、杜甫诗歌名句

15、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李白《蜀道难》)

1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李白《蜀道难》)

1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18、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将进酒》)

19、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将进酒》)

20、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25、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2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7、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28、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客至》)

29、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杜甫《兵车行》)

30、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杜甫《兵车行》)

31、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杜甫《兵车行》)

3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33、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四)唐宋词元曲名句

34、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35、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菩萨蛮》)

3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7、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8、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39、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40、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42、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4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雨霖铃》)

44、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姜夔《扬州慢》)

4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46、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五)先秦散文

4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4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4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50、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1、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六)汉晋散文

5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浊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5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5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李密《陈情表》)

(七)唐宋散文名句

55、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

5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57、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58、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

59、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60、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杜牧《阿房宫赋》)

61、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6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苏洵《六国论》)

63、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苏洵《六国论》)

64、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