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7286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docx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

一、目的

3T8o8h1I2$E9J'D

为检验机组大修后调速保安系统的性能,为机组创造安全、可靠的启动条件,特制定本试验规定。

6p/N"u#W!

C

二、引用标准:

7Q$V4DN/~-W0K

DL5011—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

JB37—1990汽轮机调节系统技术条件

$$K:

}0K6o;u;v

JB1273—1986汽轮机控制系统性能试验规程

DL/T711-1999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

5H3],Z/A:

?

T9860型xx汽轮机厂资料

三、试验项目,C&^+t1g:

{&v+`*F9P"z6U"Q

1、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包括静止试验、空负荷试验、带负荷试验)和保安系统试验。

2、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试验。

!

h7M7C(H3q5}/[8e&_

四、试验测量项目及仪表精度

4~!

c:

^5T'I(H$x*S!

m'R

"g9C$i'E2y9a4`/

表1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的测量变量和仪表精度

序号测量变量仪表精度

1功率±0.2%

2转速±0.1%

3蒸汽流量±0.5%

4主蒸汽压力±1%

Y"A-z)m:

Z#I

5主蒸汽温度±5℃

6调节级后蒸汽压力±1%

7抽汽蒸汽压力±1%

8调速汽阀油动机行程±1%

1T8G2M1w:

O3D(U

9可调整抽汽油动机行程±1%

u+c9u6A9a/m&L0S*E

10抽汽速关阀行程±1%

7j(B,d.u-g

11调节系统主油压±0.5%

12调节系统调节油压±0.5%

4zu,r'f.E5]+P,d!

s

13保护系统安全油压±0.5%

7\'L*|0F&s-J%J

14调节、保护系统油温度±1℃

15同步器±1%

表9调节系统动态特性试验的测量变量和仪表精度

序号测量变量仪表精度

1发电机定子电流±2%

9b.q$y9I7U

2发电机有功功率±0.5%

+N!

^;d5i#_8r8w

3转速±0.1%

8o4p+E4G%C6\+M%P0@*u

4同步器±1%

5主蒸汽压力±1%

4E%P)b(h"{%V"d3

6主汽调节汽阀油动机行程±1%

-A)P)q,a6Z;q4E2b

7可调整抽汽油动机行程±1%

u$O5s,S9m)c3{+{

8抽汽速关阀行程±1%

7#i%V/C&L'X

9调节系统调节油压±0.5%

10保护系安全油压±0.5%

五、试验

;e1x-a1J)\-s5w,\-M:

L8d$K1Q

3s)d/_4]4e%e

一、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

⑴静止试验

试验方法:

;t4l6@*~&|.A6H6o

①将同步器(转速给定)分别设定在额定转速、105%额定转速和95%额定转速的位置上,连续变化(不得停留或反向操作)转速模拟信号,控制调节汽阀油动机开启至最大,再反向连续变化转速模拟信号,控制调节汽阀油动机由最大关至最小,记录相关数据。

"N3|,a(R(v/x$L6K5`#n*m

②在无法实现模拟转速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与转速相关的部套环节量取代。

③除进行凝汽工况的试验外,还要进行抽汽工况试验。

连续变化抽汽压力模拟信号,控制抽汽调节阀油动机开启至最大,再反向连续变化抽汽压力模拟信号,控制抽汽调节阀油动机由最大关至最小。

记录相关数据,测取调压器特性、压力不等率和抽汽调节系统静态特性。

④根据试验测量结果绘制特性曲线:

+U7Ez$x$G.^0H+I

-部套相关特性曲线:

X=f(n),S=f(X)。

N$d)D"C$^#P2l

-静止无蒸汽条件下的调节系统静态特性曲线:

S=f(n)。

3M,t8@9h/}7C'f⑤根据特性曲线计算特征值:

+X!

n#!

x0d9x;m

调节系统转速不等率和调节系统迟缓率。

⑵空负荷试验

获取调节系统如下性能:

-调速器(转速敏感机构)特性;

-传动放大机构特性;

-调节汽阀油动机行程与转速相关特性;

-同步器工作范围;

-调节系统转速不等率;

-调节系统迟缓率;

-转速稳定性。

试验条件:

发电机与电网解列、汽轮机在空负荷无励磁条件下运行。

试验过程中蒸汽参数、真空尽可能保持在额定值上。

保安系统试验完毕,并符合要求。

空负荷试验方法:

;L;r:

p6L0F(}3^7m

①将同步器分别设定在额定转速、105%额定转速和95%额定转速位置上,连续、缓慢、单方向减少蒸汽流量,使转速降低,控制调节汽阀油动机开至最大。

之后,再连续、缓慢、单方向地增加蒸汽流量,使转速升高,控制调节汽阀油动机由最大关至最小。

记录相关数据。

+Y6s'I0b5R②根据试验测量结果绘制特性曲线:

-调速器输出与转速关系特性曲线,X=f(n)。

4h#V*L6V1y%I2_"B3}

-传动放大机构(或其他变量)特性曲线,S=f(X)。

-调节汽阀油动机行程与转速关系特性曲线,S=f(n)。

③根据特性曲线计算特征值:

\6p:

b0i0@2?

3w,V,D

-调速器迟缓率;

-调节系统迟缓率(忽略蒸汽作用力的条件下);

-r'],i;f1S0I

-调节系统转速不等率(在已知油动机行程与发电机有功功率关系的设计工况下)。

④同步器工作范围的测定

&m)Z,Q7g(}#C'N!

j

调整同步器(转速给定)从下限位置到上限位置,改变转速,记录空负荷最高控制转速和空负荷最低控制转速。

⑶带负荷试验

.R&Q-o4X-R1Q%G4e

-通过试验获取调节系统在有蒸汽作用下的特性:

-配汽机构特性;

-调节汽阀重叠度特性;

'F)i*a3U8@&`/A

-调节汽阀提升力特性;

Y4?

%n"n*c8aU;^

-调节汽阀油动机迟缓率;

-负荷稳定性。

"])e*Z1|3K!

i-s3w.\

试验条件:

汽轮机在额定参数下稳定运行,主蒸汽压力偏差不超过额定值的±1%,主蒸汽温度偏差不超过±5℃;给水回热系统正常投入运行;电网频率尽可能保持稳定。

*|0d6Q9sc2S3|6`

负荷试验方法:

4g/D3J9K#v;W

①负荷试验在初始负荷(或实际可能低的负荷)至额定负荷之间进行。

负荷试验点的间隔不大于5%额定负荷,在最低负荷和额定负荷附近,要适当增加负荷试验点。

尽可能选择每一只调节汽阀开启的位置作为负荷试验点。

(f.g5J7ZZ

②在每一负荷试验点下,应稳定5min~10min,记录3次~5次。

记录间隔为2min~3min。

③记录项目:

负荷设定值、发电机有功功率、调节汽阀油动机行程、调节汽阀开度、调节汽阀油动机油缸内油压、功率摆动值和蒸汽参数。

(Q2d*U.B"OO④根据试验测量结果绘制特性曲线:

*a1H"]/V%K7h7l)l7\(y9n

-调节汽阀油动机行程与发电机有功功率关系曲线(配汽机构特性),S=f(P)。

-调节汽阀油动机行程(负荷或蒸汽流量)与调节汽阀位移关系曲线(调节汽阀重叠度特性),h=f(S)。

*P%`7h%a;@,o2U#[#Y5P

⑤调节汽阀油动机提升力

1I1e,t0H:

?

%G,b9X(j

在连续、单向、稳定的增加负荷的过程中,在每一负荷试验点上,记录调节汽阀行程和油动机活塞上、下油压差。

根据油压差计算调节汽阀开启过程中的提升力,绘制调节汽阀升程与提升力关系曲线(调节汽阀提升力特性)。

⑥调节汽阀油动机迟缓率

.z+v/L)^1f&M!

f!

Y9C

在连续、单向、稳定的增加和减少负荷的过程中,在每一负荷试验点上,记录调节汽阀油动机位移,根据对应于某一负荷设定点的油动机位移差,按空负荷试验结果油动机行程与转速关系曲线,计算在有蒸汽作用力影响下的调节汽阀油动机迟缓率。

⑷调节系统静态特性

'x7`1`'X0F5a2l

①根据调节系统静止、空负荷、带负荷试验结果,绘制调节系统静态特性曲线。

$P6m$y/o3p%N/~

②根据调节系统静态试验结果绘制调节汽阀重叠度特性曲线,h=f(S)。

③根据调节系统静态试验结果绘制调节汽阀提升力特性曲线,F=f(h)。

④根据调节系统静态试验结果计算特征值:

-调节系统转速不等率;

1B7u3l8m%Z

-局部转速不等率(为静态特性曲线上各负荷点的切线斜率);

'P/b0x1S8X5K-m5Y!

v-调速器迟缓率;

(v%{4d'W)k,{0e6|

-油动机迟缓率;

-调节系统迟缓率。

二、调节系统动态特性试验

%O;Q+T.N!

i1~-^-a

⑴常规法(甩电负荷)甩负荷试验

负荷试验方法:

①试验准备工作就绪后,由试验负责人下达试验开始命令,由运行值班人员进行甩负荷的各项操作。

②断开发电机主开关,机组与电网解列甩去全部负荷,记录有关数据,测取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

③背压式汽轮机甩负荷试验,一般按甩50%和100%额定负荷两级进行。

当甩50%额定负荷后,转速超调量大于或等于5%时,则应中断试验,不再进行甩100%额定负荷试验。

④可调整抽汽式汽轮机,首先按凝汽工况进行甩负荷试验,合格后再投入可调整抽汽,按最大抽汽流量进行甩负荷试验。

⑤试验应在额定参数、回热系统全部投入等正常系统、运行方式和运行操作下进行。

不得采用发电机甩负荷的同时,锅炉熄火停炉、汽轮机停机等运行操作方式。

/u7H3Z3m"U1f)S

⑥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在甩负荷试验之前,对设备的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的控制方法等,可以作适当的操作和调整。

⑦试验过程中应设专人监视转速的变化,注意锅炉汽温、汽压和水位的变化。

⑧机组甩负荷以后,在调节系统动态过程尚未终止之前,不可操作同步器。

⑨甩负荷试验过程结束、测试和检查工作完毕后,应尽快并网接带负荷。

xx

①机组甩负荷后应使锅炉不超压、汽轮机不超速、发电机不过压,维持机组空负荷稳定运行。

%o6OE!

^#W2|

②机组甩负荷后,当转速飞升未达到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时,待甩负荷过程结束、测试工作结束后,速将转速降至3000r/min,进行如下检查:

-主蒸汽母管压力上升及锅炉安全门动作情况。

}2a7k;H:

v#~9@1M

-汽封压力、除氧器压力、除氧器水位和凝汽器水位。

3r8a6w.x0@4E+u#Y(b-串轴、胀差和排汽压力。

*R(~2A3a!

w

-开启汽轮机本体及抽汽管道疏水。

1}6x!

]4o'j+}5D0i,O

-机组振动情况。

*v;B"S0{;N9s8n(D

③机组甩负荷后,若转速飞升使危急保安器动作时,应及时作如下操作和检查:

2s+_"|)_1w3L*P1{&d4Q

-操作同步器至空负荷位置。

4F'm*C$y;M

-检查主汽阀、调节汽阀和抽汽逆止阀是否关闭。

2|"g#|.r/w%\8f"X!

n

-待机组转速降至挂闸转速时挂闸。

-若机组转速继续下降时,应及时启动高压油泵。

9F,l.L2^}'M+g$T2M

-设法恢复机组转速至3000r/min,并完成对有关项目的检查。

7D5~4j+o.]%j④机组甩负荷后,转速飞升至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而未动作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若转速仍继续上升时,则应采取一切切断汽源的措施,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⑤机组甩负荷后,调节系统严重摆动,无法维持空负荷运行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0N6|+o9_7N'x'B#Z

⑥机组甩负荷后,锅炉应迅速大幅降低给煤,维持低负荷运行。

当机组恢复至空负荷运行时,维持燃烧,调整参数到额定值。

机组甩负荷后,若锅炉泄压手段失灵超压时,应紧急停炉。

⑦试验过程中若发生事故,应由试验负责人下达命令停止试验,试验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

试验记录与监测

2]'{3Z$M;@4O

①甩负荷试验过程中自动记录的项目有:

发电机有功功率、转速、油动机行程和有关油压变量。

可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增加记录内容。

②甩负荷试验过程中手抄记录的项目有:

发电机有功功率、转速、油动机行程、有关油压变量、蒸汽参数、排汽压力和同步器行程。

可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增加记录内容,也可以利用机组的数据采集装置自动记录代替手抄记录。

\(s)k$}7T

③手抄项目应记录甩负荷前的初始值,甩负荷过程中的极值(最大或最小)和甩负荷过程结束后的稳定值。

)Z2Z2|9?

7C,E-y8c

④记录中若发生仪表显示异常时,也应一并记录在表格中,以便作为分析的依据。

⑤在进行甩负荷试验的过程中,除设专人监视转速外,其他监视项目均按运行规程中的有关要求设置。

⑥试验结果整理

K)f&u;g+?

)_2s!

]%U

三、保安系统试验

⑴超速试验

试验方法9O2v4|,{2X0N3L&W

①试验是在汽轮机空负荷状态下进行的。

除被试验的危急保安器外,其他保护装置均应投入工作。

超速跳闸指示装置动作,指示应正确。

#C5g4M;^"_8o5Q!

d②汽轮机冷态启动,应在带25%~30%额定负荷连续运行3~4h后再进行试验。

③试验前应手操就地跳闸装置,主汽阀、调节汽阀油动机应能迅速关闭,转速立即下降,确认工作正常。

④若机组设有不提升转速也可以使危急保安器动作的装置(充油装置),可先用此装置进行试验,当确认危急保安器动作正常后,再进行提升转速试验。

⑤用为提升转速而设置的超速试验装置提升转速,或用同步器升速到3150r/min后再用超速试验装置继续提升转速,直到危急保安器动作。

若转速达到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而未动作时,应立即手动停机。

⑥提升转速过程应平稳、缓慢,不要在高转速下停留。

升速率不大于每秒0.2%额定转速。

⑦试验过程记录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和复位转速。

⑧危急保安器一般进行两次试验,两次动作转速差不应超过0.6%额定转速。

⑨试验过程应严密监视汽轮机转速、轴承振动。

超过规定值应立即手动停机。

!

`,v;s+h+e7w8L8[

⑵汽阀xx试验

试验方法

"G5p8[*?

i.z2

①试验是在汽轮机空负荷状态下进行的。

蒸汽参数和真空应尽量保持额定。

$W(w#P/v"J/n%D+^(P.@

②最大蒸汽泄漏量应不致影响转子降速至静止。

/m1N2]*R&I&D/A

③在额定转速下调节汽阀(或主汽阀)处于全开状态,迅速关闭主汽阀(或调节汽阀),记录降速过程时间和最低稳定转速。

④试验过程中应注意汽轮机胀差、轴向位移、机组振动和缸温变化。

#i.Z-C,E5p6]0D7M5d

⑤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锅炉汽压、汽温、汽包水位。

*x"u:

C3L&H!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