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7382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docx

理论知识历年考点

第一章基础知识

●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

●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环形动物阶段,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早期行为主义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构成。

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从解剖上看,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从功能上划分,可将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

●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干。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脑干是人脑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延脑紧接脊髓,使上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

延脑中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间脑包括丘脑(大脑皮层下除嗅觉以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上丘脑(参与嗅觉调节)、下丘脑(调节内脏活动的调节中枢)和底丘脑(调节肌紧张)。

●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大脑皮层以沟和裂为界线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大脑皮层功能:

颞叶以听觉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颞中回);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极);顶叶以躯体感觉为主(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额叶以躯体运动为主(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以语言和词语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是第二信号系统,

●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

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引起,包括视、听、嗅、味、皮肤感觉。

内部感觉是身体内部刺激引起,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两者成反比。

●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对光适应快,对暗适应慢。

要保护暗适应的办法就是带上红色的眼镜。

红光能保护暗适应。

●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现象。

●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使感受器发生变化的现象。

●联觉:

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视觉适宜刺激:

波长在380-780nm之间的电磁波(也叫光波)。

●椎体细胞:

集中在中央窝及附近,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

椎体细胞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明视觉)。

●杆体细胞:

在视网膜边缘及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

杆体细胞只能分辨明暗和轮廓(暗视觉)。

●色觉有缺陷的人靠明度的差别来“辨认”颜色。

●人对1000—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

●听觉(声音)的特性:

音调(由声波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波形决定)。

人的听觉在20岁以前随年龄增长感受性逐渐提高,60岁后,随年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

●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

痛觉具有生物学意义,痛觉最难适应。

●最基本的味觉有酸(敏感部位于舌边后部)、甜(位于舌尖)、苦(位于舌根)、咸(位于舌边前部)

●影响时间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如不同的感觉通道,活动内容,对事件的态度及他所引起的情绪等。

●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必然发生,通过主观努力无法克服。

●表达性失语症:

能听懂别人说得话还能写字,认字,但说话迟钝,费力。

受伤部位为额下回(布洛卡中枢)

●接受性失语症:

听觉正常,但不能分辨语音,也不能理解字词,受伤部位是颞上回(威尔尼克中枢)

●失读症:

能看到字词,不能理解其意义。

受伤部位是角回。

●失写症:

其他运动技能正常,但不能写字、绘画。

受伤部位是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

●睡眠有四个阶段,梦出现在快速眼动阶段。

●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平常说得分心。

●自然需要有叫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

社会性需要又叫获得性需要。

●原始情绪又称基本情绪包括:

喜怒哀惧。

●心境又称心情,是一种微弱、持久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意志品质:

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

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

与坚韧性相反的是虎头蛇尾和执拗

与自制力相反的是怯懦和任性。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勒温:

B=f(P,E),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表示函数关系。

公式的含义是:

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勒温对公式的解读是: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懒的因素群。

●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又叫启蒙期,围绕着“人性”展开谈论。

经验描述阶段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

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勒温是社会心理学之父。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是: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存在于事务自身。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荣格提出集体潜意识。

●个体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较好的遗传素质。

●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

●语言社会化是全部社会化的前提条件。

●性是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性别指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角色扮演过程包含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失调包括:

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

●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詹姆士认为自我的概念包含主我与客我。

镜我:

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的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影响自尊的因素:

1家庭中亲子关系、2行为表现的反馈、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4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熟人之间出现近因效应,不熟悉人之间产生首因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又称晕轮效应,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的印象往往会对他的人格品质也倾向于给予肯定评价。

●刻板印象:

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的对某类人或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刻板印象的积极意义是有社会适应的意义,消极作用是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印象形成是把各种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原则,形成总体印象,。

●中心品种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印象管理:

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1、按照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2、隐藏自我和自我抬高,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4、投其所好。

●可控性原因:

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后果。

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可以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

对不可控性因素的归因可以做出对行为准确的预测。

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

随着时间推移,归因越具有情境性。

人们倾向于把过去很久的事情解释为背景的原因。

●影响归因的因素:

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倾向,观察位置,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越来越有情境性)

●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倒U型,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亲和起源于依恋。

影响亲和的因素:

1情境因素(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和动机越大)2情绪因素(恐惧越强烈,亲和倾向越明显;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和倾向较低)3出生顺序(同一家庭,亲和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影响成就动机因素:

1目标的吸引力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情绪唤起水平;道德发展水平;自我控制能力;社会角色与群体;大众传媒的影响。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自然环境、社会情境、时间压力利他对象的特点)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心境、内疚、人格)3利他技能。

●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

在情境的性质不清楚的时候,个体往往参考在场的其他人的反应来作出判断。

●嫉妒的特征:

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

●态度:

有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性三种成分构成。

●态度特点:

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

●态度的ABC模型:

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

一般来说态度三种成分协调一致,在他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主导地位决定了行为倾向

●霍夫兰德提出的态度转变模型涉及四个方面要素:

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情境。

●影响态度转变的情境因素是:

预先警告,分心(又称注意分散)和重复(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成倒U型曲线)

●海德的态度转变理论是平衡理论。

●态度测量一般采用间接方式,常用测量方法:

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沟通的功能:

1是获取信息的手段;2是思想交流和情感分享的工具;3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4是减少冲突和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5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与同事、朋友通过网络聊天进行的沟通是现实沟通。

●身体语言包括:

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妆饰、人际距离等。

眼睛是非常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

人对目光难以做到随意控制。

目光接触时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

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个人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深刻。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身体语言。

●人际距离---亲密距离:

(夫妻、父母)0-40cm个人距离:

(朋友)40-120cm社交距离:

(认识的人)120-360cm公众距离:

360-720cm.。

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属于社交距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自我暴露的基础上的的,自我暴露程度由浅入深。

在虚拟环境下,人们觉得对方不可能介入自己的现实生活,风险体验下降,尴尬和羞耻感会降低,会出现高自我暴露。

●人际吸引可以分为:

亲和(较低层次)、喜欢(中等程度)和爱情(最强烈的)。

影响喜欢的因素:

熟悉与邻近;相似与互补;外貌;才能;人格品质(是影响喜欢的最稳定的因素。

其中受喜爱程度最高的品质是真诚)。

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呈倒U型曲线。

●有才能的人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魅力。

●从众:

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俗称“随大流”

从众行为原因:

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

影响从众因素:

群体因素;个体人格因素;情景的明确性;其他因素(性别、智力)

●社会促进包括:

结伴效应、观众效应。

结伴效应:

结伴时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

观众效应:

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及观众多少对活动效率有影响。

●模仿的意义:

是学习的基础;适应作用;促进群体形成。

塔尔德说“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

塔尔德模仿律:

下降律;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

●暗示:

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观点,或按照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

年龄越小越易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依恋、利他、亲密。

幼儿无爱情体验。

爱情与喜欢是两种不同的情感。

爱情的形式:

浪漫式、好朋友式、游戏式、占有式、实用式、利他式。

印度学者古普塔发现,由爱情结合的夫妻婚后5年,彼此爱情开始减少。

由父母之命结合的夫妻婚后5年感情超过因爱结合的夫妻。

●个体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的强烈的情感状态是激情爱,处于此爱中的人春风沉醉,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和背叛。

●婚姻的动机是:

经济,繁衍和爱情。

现代社会注重婚姻质量,姻亲日益重要。

传统社会血亲重于姻亲。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1882年发表了《儿童心理》是第一部科学儿童心理学著作。

●心理发展的性质:

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规律性(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一生的发展不是随年龄增长匀速前进的,而是以不均衡的速率向前发展的。

●行为主义心里学派的创始人华生提出的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社会学习论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方法是:

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维果茨基将心理机能划分为两类:

一、低级心理机能(人和动物都有的,其发展受生物成熟因素制约);二、高级心理机能(它是人类特有的,其发展由文化历史因素制约)。

●维果茨基提出三个重要问题:

1、“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

学习的最佳期前提与条件:

1.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2.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

(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成熟时,进行有关教学效果最佳)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实际上是主体对客观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认知结构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其建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的。

皮亚杰认为心理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成熟2、经验,3、社会环境,4、平衡化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说,将儿童心理划分为四个年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本阶段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

处于动作思维水平

前运算阶段(2--6、7岁):

将上一阶段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具有了符号功能。

前运算阶段具体思维特点为:

1泛灵论;2自我中心;3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4思维的不可逆性;5未掌握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可进行具有具体事物支持的逻辑运算。

特征:

获得了守恒,思维具有可逆性,脱自我中心。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

特征:

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艾利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艾利森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阶段划分:

◎婴儿前期(0-2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2-4岁):

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幼儿期(4-7岁):

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童年期(7-12岁):

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青少年期(12-18):

主要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防止角色混乱。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成年早期(18-25):

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成年中期(25-50):

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成年后期(﹥50):

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或厌恶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心理发展最大的威胁莫过于安全感得不到满足。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手的抓握技能发展要点:

五指发展和手眼协调。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婴儿认知的开端。

●巴斯根据婴儿的活动倾向和行为特征将气质划分为四种:

情绪型、活动型、冲动型、社交型。

●“气质三类型说”认为婴儿的气质类型有三种:

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发展缓慢型。

●婴儿的社会性笑:

◎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不加区分的对人的面孔微笑)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主要是对熟悉的人微笑)。

●艾斯沃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分为:

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其中回避型和反抗型为不安全型依恋)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3—6、7岁)的主导活动。

游戏的三个阶段:

模仿性游戏(婴儿);象征性游戏(幼儿);规则性游戏(童年)。

●幼儿期儿童的记忆力有显著提高。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迅速;以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

5岁前的儿童难以运用记忆策略。

●幼儿的思维具有两大特点:

1、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2、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幼儿的提问类型从“是什么”到“为什么”转变。

●幼儿口语表达发展的两个趋势:

1、从对话语到独白语。

2、从情境语到连贯语发展。

●幼儿自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以后的情绪发展和适应性。

高自尊与以后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相关。

●儿童认同的对象通常具有较高地位、具有权威性、有较强的能力。

幼儿主要对父母产生认同;与自己年龄差别较大的哥哥、姐姐产生认同感。

●第一逆反期(2—4岁)的表现是:

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反抗对象主要是父母,其次是其他扶养者。

●童年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

学习是小学儿童的社会义务。

“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涉及要素:

学会思考;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的学习策略和记忆策略。

小学生的记忆策略:

复诵、组织、系统化、巧妙加工。

●童年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

1、童年期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逻辑思维。

2、以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3、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在9—10岁。

思维形式的发展有:

概括能力的发展、词语概念的发展、推理能力的发展。

●概括能力的发展是从外部感性特征概括转为为对本质属性的概括。

概括水平可划分三个阶段:

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推理能力的发展突出表现在:

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类比推理能力。

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特点:

1、存在年龄阶段差异(从小学生类比能力发展速度看,中年级的发展速度较快,快于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发展速度)2、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低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按同伴交往中儿童人气特点分为:

受欢迎儿童、不受欢迎儿童、受忽视的儿童。

●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第一阶段(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第二阶段(6—9岁单向帮助关系)、第三阶段(9—12岁双向帮助关系)、第四阶段(12岁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青春期心理矛盾特点:

心理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间的矛盾、心理闭锁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成就与挫折的交替。

●少年期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

●少年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其特点是:

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符号运算)。

●青春期情绪变化是特点:

烦恼增多;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少年儿童的自我中心性,可用“独特自我”和“假想观众”两个概念表征。

●第二逆反期(出现在10-11岁至15-16岁间):

1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战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3观念上的碰撞。

反抗对象主要是父母,但也具有迁移性。

●网络成瘾给青少年带来心理、生理、社会适应方面的困扰和伤害。

●影响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因素:

1.领会和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刻性和系统性2.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3.个体思维品质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

●青年期自我概念的特点:

1.抽象性日益增强2.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3.结构更加分化。

●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他把童年期的道德认知发展分成三阶段:

一,前道德阶段(儿童只能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二、他律道德阶段(规范是权威制定的,行为好坏的评价,只根据后果,不看动机)三自律道德阶段(认识到规则具有相对性,行为好坏的判断要注重主观动机和意图,不只看后果。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

服从和惩罚取向(儿童对成人采取服从态度以免受惩罚)第二阶段:

功利取向(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习俗水平第三阶段:

“好孩子”取向(通过取悦他人,儿童认识到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第四阶段:

“好公民”取向(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取向(认识到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条文)第六阶段:

普遍道德原则取向(认识超越了法律,认为还有更高的道德原则);

●中年期人格的成熟体现在:

内省日趋明显;心理防御机制日益成熟;为人处世日益圆通。

中年期“男女同化”的人格被认为是一种“完美人格”。

●老年人记忆障碍是编码和提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加工速度减慢是老年人记忆减退的主要原因。

工作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小是老年期记忆减退的另一个根本原因。

●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

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趋于保守、回忆往事。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

●心理活动存在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

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异常部分也能得到完善或完全被矫正。

●变态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分支学科。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精神分析流派认为性的冲动是精神病和神经病的重要起因。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异常是由于:

固着、焦虑、压抑。

固着会造成未来人格异常。

合理的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人本主义认为心理的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

存在焦虑。

●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三原则):

主客观世界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感觉阈限降低)、感觉减退(感受迟钝感觉阈限增高)、内感性不适(内部性质不明且位置模糊的不适感)。

●幻觉(非客观事物引起的知觉)

根据感观不同幻觉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型幻觉;

按体验来源,幻觉可分为真性幻觉(与相应感觉器官联系,形象生动)和假性幻觉(不与相应感觉器官联系,形象模糊不生动)。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奔逸:

表现为兴奋地思维联想障碍,思维量增多,联想速度加快,谈话中意联、音联、随境转移,多见于躁狂状态。

破裂性思维(词语杂拌):

在意识清楚时,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意义上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思维不连贯在:

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的破裂性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