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重点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7693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毛概复习重点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复习重点2.docx

《毛概复习重点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复习重点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复习重点2.docx

毛概复习重点2

2015年毛概复习重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的讲有三个方面:

(1)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具体化;

(2)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3)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历史地位: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路线的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党在领导简历和巩固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得独立性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有点之一

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视其他的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必须同其他斗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但必须明确,其他斗争形式都要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战争这个主要斗争形式。

(3)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三改”一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

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2)理论依据: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改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

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保证。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路线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初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2.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设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1)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2)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阻碍依然存在。

(3)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的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

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目标和要求。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第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3)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其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其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

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

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举措:

a)增加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c)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d)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e)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whatwhy)

如何理解: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3)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

4)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主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3.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4.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内涵)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把握经济发展的常态

 

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道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

2.全面依法治国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主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保障和改善民生

 

具体措施: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6、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

重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战略的重要环节。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决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界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一,把节约资源放在。

第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第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第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3)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201页)

 

2.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3、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答:

第一,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第二,坚持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第三,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第四,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1)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2)世界意义:

中国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避免了那种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推动国际力量比对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引导国际格局演变和国际体系变革。

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原则:

⑴独立自主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⑶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⑷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切为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2.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具体265页)

 

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

 

2.全面从严治党(具体289页——)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相结合;

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

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

第一节全部、第三节全部

第二章:

第二节第一小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第三节第二小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第三章:

第一节第二小节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第三节第二小节

第四章:

第一节全部、第二节第一小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五章:

第一节第二、三小节、第二节第二小节

第六章:

第一节第一小节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与科学内涵、第三节全部

第七章:

第二节全部、第三节第二小节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第八章:

第一节第四小节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第二节第三小节全面依法治国、第三节第三小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四节第二小节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五节第一小节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第九章:

第一节第二小节、第二节第四小节

第十章:

第二节全部

第十一章:

第一节全部、第四节第一小节

第十二章:

第一节第一小节、第三节全部

考试题型: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