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7925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201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语第五单元导学案

题遨游汉字王国时10主备人

导学目标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字做贡献意识。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导学

重难点重点1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的兴趣。

2.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难点1.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导学准备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关于汉字的资料。

导学过程

第一时

导学内容制定计划。

活动板块学案导案个性修改

一、预习检测1.导语:

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都离不开汉字。

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

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打开书,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3.揭示内容。

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这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

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化,并为纯洁祖国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板书题 遨游汉字王国)

学生谈自己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二、合作探究介绍活动内容:

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感受汉字的有趣。

 例“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月日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

成果展示:

 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

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小组成员分分工合作。

三、展示交流组长:

组员:

分工:

 

主持:

搜集资料:

编辑:

抄写:

插图

日期:

月日四、学习收获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闯关

各小组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第二时

导学内容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板块学案导案个性修改

一、预习检测我能在下列词语正确的读音后打上“√”

  1、兴高采烈:

   ⑴ xìnggāǎiliè  (  )

   ⑵ xīnggáǎiliè  (  )

  2、字不量力:

   ⑴ zìbùliánglì   (  )

   ⑵ zìbùliànglì   (  )

  3、一掷千斤:

   ⑴ īzhēngqiānīn (  )

   ⑵ ízhìqiānīn  (  )

  4、设身处地:

   ⑴ shěshēnhǔdì (  )

   ⑵ shēshēnhǔdì(  )

 

学生交流完成情况

二、合作探究1.激趣:

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

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

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这里是两幅画:

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

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

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3.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

(1)日

(2)香(3)立(4)曼()休斗(6)林 杜 刘 孟

.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字谜,-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

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6.补充谜语。

1)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

(郭)

2)有水可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

(也)

3)一点不出头。

(术)

4)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七)

)十个哥哥力量大,一切困难都不怕。

(克)

6)一口咬掉牛尾巴。

(告)

7)多出一半。

(岁)

8)一只小帆船,载着一粒米,向东又向西,不知到哪里。

(迷)

9)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当中坐。

(匹)

10)一人住在旁边,从没有见过面。

(仙)

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三、展示交流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

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

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

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

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一连三座庙──

B石头蛋腌咸菜──

隔着窗户吹喇叭──

D关公打喷嚏──

()宣布答案:

A妙(庙)妙(庙)妙(庙);B一言(盐)难尽(进);名(鸣)声在外; D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出题?

(7)补充歇后语:

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高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老鼠爬秤钩──自己称自己

老虎拉车──谁敢(赶)

膝盖上钉掌──离题(蹄)太远

骑自行车下坡──睬(踩)都不睬(踩)

(8)小结:

歇后语是中国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

(2)交流:

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

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讲述:

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3、补充歇后语

老鼠搬家---调动(洞)

瞎子点灯笼——前途无量(亮)

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抱木头投河——不成(沉)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4、汉字谐音的对联

上联:

和尚过河,手掣荷花何处插?

下联:

侍郎游市,眼前柿树是谁栽?

上联:

先生磨墨,墨溅先生两脉墨。

下联:

枚香烧煤,煤爆枚香双眉煤。

上联:

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下联:

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上联: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下联: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对联:

刘伶饮尽不留零(刘伶) 贾岛醉非假倒(贾岛)

六七八九 二三四五 横批:

缺衣

(一)少食(十)

 

互对歇后语

补充歇后语

欣赏汉字谐音的对联四、学习收获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闯关我能写出下面歇后语中的本的字

  1、天下雨不戴帽──临(  )到头上

  2、胸口上张草──心慌(  )

  3、旗杆上放炮──想(  )的高

  4、森林里生火──就地取材(  )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第三时

导学内容汉字的起

活动板块学案个性修改

一、预习检测1、检查生字的读音。

外甥舅舅锥子鸿鹄迂回字典剖开

虫蛀恭敬搁板

2、我能用线将歇后语的左右两边恰当地连接起

  此地无银三百两           有口无心

  胡子生疮              底子差

  鸡爪子烩豆             大材小用

  小和尚念经             不打自招

  卖豆芽不带秤            毛病

  热锅上的蚂蚁            没有多少油水

  麻袋上绣花             乱抓

  电线杆当筷子            坐卧不安

小组汇报

二、合作探究

(一)、学生读。

(二)、关于“册、典、删”的历:

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的,然后说一说

1.指名讲述:

《仓颉造字》的故事。

2.介绍: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

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

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创造活动。

3.交流:

关于汉字的起,还有许多传说呢!

叫生给大家讲一讲?

4.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默读《“册”“典”“删”的历》。

你还知道其它汉字的历吗?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6.认读后的十个生字。

 

关于“册、典、删”的历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的,然后说一说三、展示交流补充资料:

汉字历的故事:

“被”是一个形声字兼会意字。

如果从形声字的角度看,“被”字左边的“衣”字旁表示意义,说明被子是属于衣物一类,右边的“皮”字在造字的时代和“被”的读音相似,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皮”和“被”的读音变得不一样了,逐渐失去了它表读音的功能。

如果从会意字的角度看,用皮做的衣物就是“被”。

被的最初意义指的是一种小被子,到了后代,在被的本义基础上又引申出“蒙受”等意义

 

学生自己搜集的补充资料

四、学习收获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闯关一、趣味歇后语。

四两棉花——()

八十岁的老太——(

一连三座庙—()

石头蛋腌咸菜——()

关公打喷嚏——()

二、字行小魔术

给“日”加一笔,看能变成多少个字,越多越好。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第四时

导学内容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化。

活动板块学案导案个性修改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

1.教师谈话:

前面几节,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对综合性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

2.导入新: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化呢!

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相信大家一定会了解到更多的历史。

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历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

请大家一同走进本。

 

二、合作探究材料1—7”,具体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化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思考:

这七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化的?

活动一:

汉字历史、趣事知多少

1.猜一猜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

2.说一说

甲骨是怎样发现的,听我介绍。

3.看一看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

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甲骨是殷商时代的字;金又叫钟鼎,盛行于西周;

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以上甲骨、金、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种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

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4.故事串

①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

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

(讲解“监”、“国”、“女”等汉字故事)

2.除了上述七个汉字的历史和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②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最后和同学交流一下读了这篇的感受。

(4)关于“街头错别字”:

学生仔细观察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

三、展示交流小小故事会──“一字之差”的教训四、学习收获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闯关按提示填空 

1、________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的人。

2、古代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__。

3、汉字的演变由甲骨→(   )→(   )→(   )→(   )→(   )→(   )

4、甲骨盛行与______时期。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第五时

导学内容开展调查活动及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活动板块学案导案个性修改

一、预习检测

交流自己整理的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

二、合作探究1、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

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3)提出整改建议。

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2、提出展示社会调查成果的要求:

(1)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打算怎样活动;

(2)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

(3)在小组内进行预演;

(4)小组合作在全班汇报。

3、展示的形式要多样:

A、实物类:

书籍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

B、照片类:

大型招牌广告、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种食物菜谱、各种商品信息……

、记录类:

电视字幕、各种公、信函……

D、其他。

3、展示的内容要全面:

A、不规范的字与规范字对比表

B、简单的调查报告

、给有关部门的建议书

D、有关部门的回信或答复书

E、不规范用字单位的整改意见及整改反馈书。

 

交流调查报告一般的制定

三、展示交流1、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实践活动。

2、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四、学习收获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闯关啄木鸟门诊(改正下面一段话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星其天,我或爸爸一起去公圆完,新尝了许多鲜花,还看了许多又趣的动物──猴子、胡里、老虎、大像……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第六时

导学内容感受书法艺术美书法作品赏析

活动板块学案导案个性修改

一、预习检测

你知道的书法家有哪些?

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欣赏教材作品

阅读本:

欣赏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二、合作探究读读背背《赞汉字》,结合诗中的词语欣赏搜集碑帖和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草书奔放,篆书隶书,古色古香等。

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

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型的意趣和哲理。

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法。

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三、展示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书法作品

四、学习收获

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闯关

古代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__。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第七时

导学内容学生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活动板块学案导案个性修改

一、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1.引语: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进行了综合性学习,大家对综合性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

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本P84页。

4.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P84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

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

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

.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

围绕“汉字的历史和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

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附表

二、合作探究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展示交流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四、学习收获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第八时

导学内容制定计划,开展调查实践活动

活动板块学案导案个性修改

一、汉字导语: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化!

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明。

她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故事。

她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她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符号。

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

让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研究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

二、合作探究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了解汉字的历史、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社会用字调查、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作品。

2.设疑。

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

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搜集笑话或趣事;调查社会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搜集书法作品,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作品……

3.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

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阅读资料。

(汉字的演变、甲骨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书法作品欣赏、我爱你,汉字)

6.小组开展调查实践活动

(学习方式:

观察了解、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等等)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

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三、展示交流交流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

四、学习收获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闯关我能选择合适的义项(把序号填在词后的括号里)

  1、举:

A、提出 B、推选 C、全 D、往上托、往上伸。

    举世闻名    (  )

    选举      (  )

    举重      (  )

    举例说明    (  )

  2、老:

A、年岁大 B、富有经验 C、很久以前就存在 D、经常 E、很

    老远      (  )

    老人      (  )

    老手      (  )

    老迟到     (  )

    老朋友     (  )

  3、白:

A、说明 B、空的 C、没有结果 D、像雪那样的颜色。

    表白      (  )

    白费力气    (  )

    一张白纸    (  )

    一份白卷    (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第九时

导学内容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活动板块学案导案个性修改

一、欣赏汉字故事有趣的字游戏

宋代,苏小妹与其长兄苏东坡的好友佛印和尚以对联的形式开了个玩笑。

苏小妹写的上联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和尚看后,晓得这是苏小妹有意在取笑于他,于是,提笔对下联,反戈一击。

联曰: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苏东坡在一旁看了,连声称妙!

一天,诗人黄庭坚应约到苏东坡住所,苏东坡随即出门迎接。

这时,苏小妹正在窗前捉虱子了。

一见长兄和黄庭坚迎面而,脱口出对联道:

长兄门外邀双月,

苏东坡笑对下联:

小妹窗前捉半风。

上联的“双月”,即“朋”字;下联的“半风”(繁体),即“虱”字。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汉字故事

二、合作探究一个个方块字,就是一幅幅跳跃的画。

细细读她,如同一段隽永秀美的小诗;用心品她,好似一则意蕴深远的故事;静静赏她,仿佛走进了多彩的历史画卷……读读诗人刘湛秋的散《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你一定会为自己面前的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1,汉字在作者眼里,一个个“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

作者还觉得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读读这14个生字,张开想象的翅膀,你从哪些字中感受到、回味到怎样的风韵?

拘束风韵浩瀚驰骋魅力徜徉抑扬

凝滑如脂沉坠撇捺造诣殷商顿挫隶书

2.感悟

交流自己静心品读的感受。

3交流

读完我最想

(有感情地读、体会热爱字的情感,摘抄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句子……)

4出手不凡

汉字多奇妙,它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它以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吸引着你,它以不同的风韵展示它的灵性,你觉得汉字带给你的是怎样的感受?

A、教师谈话:

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在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

B、学生自主读。

、检查后生字表中生字掌握的情况。

D、学生再读,注意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划下,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

张开想象的翅膀,你从哪些字中感受到、回味到怎样的风韵?

三、展示交流1、指名学生朗读。

师生共同评点。

2、全班集体朗读。

3、学生将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

四、学习收获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闯关字词积累与运用

1、我是小小播音员(看拼音,写词语):

lìèiùnū

( )书( )力风( )( )束

ì    uòpiěnàhàn

( )扬顿( )(  )浩( )如海

2、最佳搭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