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79794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docx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建筑工程材料》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研究建筑工程所用材料的性能、组成结构、技术标准、检验方法以及复合材料的配合和设计的一门学科。

学生学习和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是为后继专业课,建筑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学、工程计量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材料有关技术标准的基本知识及复合材料的组成设计;熟悉各种材料的内部结构及其物理、化学、力学性能的基本理论;了解新型材料的发展方向、技术要求及其应用。

(二)技能目标

1.能操作使用一般试验仪器及设备;

2.根据试验规范要求,能正确完成建筑材料各种常规试验及数据处理并能写出试验报告;

(三)能力目标

1.具有正确完成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计算能力;

2.对各项材料科学试验检测结果,具有分析判断的能力,并能提出改善的方案措施;

3.能根据不同的工程及不同的工程环境,合理的选择和使用相关的建筑材料;

4.具有对各种新型材料能较快的熟悉和掌握其技术性能和技术标准,并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实验实训说明

(一)绪论

内容:

1.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2.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建筑材料发展历史

4.建筑材料的质量鉴定和技术标准;

5.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

重点:

1.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作用,对工程质量、造价的影响;

2.国家级行业对材料品质的要求及检验的规定、规范。

难点: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内容:

1.材料的物理性质;

2.材料与水有关和性质;

3.材料的力学性质;

4.材料的热工性质;

5.材料的耐久性。

重点:

1.物理常数中的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

2.静水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难点:

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

(三)石材

内容:

1.天然石材的分类;

2.天然石材的技术性质;

3.建筑中常用岩石的特性与应用;

4.石材的加工类型与选用原则;

5.人造石材。

重点:

1.岩石的三大成因类型;

2.天然石材的表观密度、强度与耐热性;

3.常用石材的类别及在我国的分布;

4.石材的选用原则。

难点:

石材的合理选用

(四)气硬性胶凝材料

内容:

1.建筑石灰的生产、硬化;

2.石灰的技术性质及技术标准;

3.石灰的应用及储存;

4.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

5.水玻璃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

重点:

1.石灰硬化过程及原理;

2.石灰的活性;石灰的应用;

3.石膏及水玻璃在工程中的应用。

难点:

石灰、石膏、水玻璃的硬化原理。

(五)水泥

内容:

1.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及生产工艺;

2.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特性;

3.硅酸盐水泥的凝结与硬化原理;

4.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及技术标准;

5.掺混合料硅酸盐水泥品种、技术标准和适用范围;

6.水泥石的腐蚀及防止;

7.专用水泥;

8.特性水泥。

重点:

1.水泥熟料中的矿物组成与特性;

2.硅酸盐水泥的凝结与硬化原理;

3.硅酸盐水泥的主要6项技术性质及其标准;

4.硅酸盐水泥与掺混合料硅酸盐水泥性质及适用范围的异同。

难点:

1.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原理;

2.六大水泥的特性及适用性。

实训一

内容:

1.水泥标准化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

2.水泥细度及胶砂试件成型试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重点:

1.标准稠度用水量;

2.水泥凝结时间试验

3.水泥胶砂强度试验及数据处理方法。

(六)水泥混凝土及砂浆

内容:

1.水泥混凝土的定义与组成;

2.混凝土的技术性质:

和易性、力学性质、耐久性;

3.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混凝土的外加剂;

4.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和验收规则;

5.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校核及调整;

6.其它品种的混凝土

7.砂浆的技术性质:

和易性、力学性;

8.砂浆的配合比计算。

重点:

1.混凝土对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2.混凝土和易性、力学性质;

3.配合比设计、校核、调整;工地配合比的换算;

4.砂浆的力学性;配合比计算。

难点:

1.细集料的级配;

2.粗集料最大粒径;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实训二

内容:

1.砂的物理性质试验;

2.碎石的物理性质试验;

3.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制,和易性的测定和检验及毛体积密度的测定、混凝土试件成型;

4.混凝土试件抗压、抗折、抗拉试验;

5.砂浆的拌制,和易性的测定、砂浆试件成型;

6.砂浆试件抗压强度试验。

重点:

1.砂的筛分试验、密度试验;

2.碎石的表观密度、松装密度试验;

3.混凝土和易性及力学性质的测定。

难点:

(七)墙体与屋面材料

内容:

1.烧结砖技术性质及要求;

2.砌块类别和特征;

3.板材类别和特征;

4.屋面材料类别和特征。

重点:

烧结砖的尺寸、外观质量及强度等级。

难点:

烧结砖的耐久性。

(八)金属材料

内容:

1.钢材的分类;

2.钢材的技术性质;

3.钢材的冷加工和热处理;

4.建筑工程用钢材的技术分类及标准;

5.铝材和铝合金。

重点:

1.钢材的力学性能;

2.钢筋的冷加工;

3.钢材的牌号确定方法及其含义。

难点:

钢材冷加工原理及作用。

实训三

内容:

1.钢筋拉伸试验;

2.钢筋冷弯试验。

重点:

钢筋拉伸试验。

(九)木材

内容:

1.木材的构造;

2.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3.木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4.木材的等级与综合应用;

5.木材的防腐与防火;

重点:

1.木材的强度与变形;

2.木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难点:

木材的等级划分。

(十)防水材料

内容:

1.石油沥青分类及生产,化学组成与结构;

2.石油沥青主要技术性质及技术标准;

3..煤沥青;

4,改性沥青和高分子防水材料;

5.建筑防水制品。

重点:

1.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

2.石油沥青主要技术性质(三大指标);

3.防水材料。

难点:

1.石油沥青的结构;

2.防水卷材的技术标准。

实训四

内容:

1.沥青针入度试验;

2.沥青延度试验;

3.软化点试验。

重点:

沥青针入度试验。

(十一)建筑塑料与胶粘剂

内容:

1.塑料的组成与特性;

2.常用建筑塑料及制品;

3.建筑胶粘剂。

重点:

1.塑料门窗与管材;

2.建筑胶粘剂的常用类型。

难点:

]

各种塑料的性能及用途。

(十二)绝热材料与吸声材料

内容:

1.绝热材料的性能与类别;

2.吸声与隔声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重点:

1.吸热材料的常用类型;

2.吸声系数。

难点:

绝热、吸声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十三)建筑装饰材料

内容:

1.建筑装饰材料分类与应用;

2.建筑涂料的组成与功能;

3.建筑涂料的特点与选用;

4.墙面装饰板材类别、规格与应用;

5.墙纸与墙布的类别与应用;

6.隔墙及吊顶龙骨的类别与应用。

重点:

1.建筑涂料的特点与选用;

序号

课程内容

课时分配

小计

课堂教学

课程设计或练习

实验

1

绪论

2

2

2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4

2

2

3

石材

2

2

4

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

2

2

5

水泥

16

8

2

6

6

混凝土及砂浆

26

10

4

12

7

墙体与屋面材料

3

3

8

金属材料

3

3

2

9

木材

2

2

10

防水材料

2

2

11

建筑塑料与胶粘剂

2

2

12

绝热材料与吸声材料

2

2

13

建筑装饰材料

2

2

14

机动

2

2

15

总计

72

44

10

18

2.隔墙及吊顶龙骨的代号与尺寸。

难点:

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能。

四、课时分配、进程表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72节,具体的课时分配见下表

五、使用教材(参考教材)

1王春阳建筑材料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秀花建筑材料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张海梅建筑材料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5

六、本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学生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理论考试成绩和实操考核成绩。

其中理论考试成绩由期中考试成绩、期末成绩及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实操考核成绩由试验课表现、动手能力及试验报告完成情况三部分组成。

当其中任一部分不合格时,则该门课程成绩不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