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施工施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8061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施工施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明施工施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明施工施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明施工施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明施工施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文明施工施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文明施工施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明施工施管理制度.docx

《文明施工施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施工施管理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明施工施管理制度.docx

文明施工施管理制度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工程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试验室和施工队领导组成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

下属各施工队也要成立相应组织,班组长指定为文明施工负责人。

2.对参建职工按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进行教育,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当地文明公约的有关规定。

使文明施工成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

3.工人在上岗前必须经过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教育培训,未经培训的工人,不得使用。

所有参加施工人员经常进行施工安全、法纪和文明教育,增强文明施工意识。

4.正确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搞好工地文明建设。

施工中必须有计划组织职工学习有关文明公约的规定,争做文明公民。

5.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修建生产和生活设施,合理布局。

施工机械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的位置和线路设置,不得任意侵占场内道路。

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

6.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应当佩戴证明其身份的证卡。

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消防管理制度

1、施工现场要设消防组织结构,有专人负责,责任落实到人,指定消防措施,坚持日检制度。

2、严格实行动火审批制度施工现场建立安全防火组织和防火制度。

明确责任和目标,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现场动火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派专人监护,采取防火措施。

3、施工现场未经批准不得动火。

焊割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十不烧”规定。

4、油漆间,木工棚及危险品,仓库等易燃易爆场所和禁火区域内严禁吸烟。

5、非电工严禁擅自装接用电器具,拉设电线。

6、禁止使用非生产性电加热和煤炉等明火器具。

7、消防器材要配齐完好,不得随意挪作它用,周围不准堆物,保持道路畅通。

8、五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生产、生活用火,义务消防人员上岗,防止火灾发生。

 

办公、生活管理制度

1、禁止乱接乱拉电线和电灯。

2、禁止在电线上搭晒衣物和拴铁线。

3、禁止使用电炉子,碘钨灯等。

4、禁止大声喧哗和打闹。

5、不准在床上吸烟和随地扔烟头。

6、不准随地扔纸和倒污水。

7、不准私自留非工地人员在宿舍内过夜。

8、不准损坏公共设施。

9、不准放易燃易爆物品。

10、不准赌博、偷盗公有财物,传播淫秽书刊,搞封建迷信等。

11、不准乱贴乱画

12、不准随地便溺。

13、不准堆放垃圾。

14、五级以上大风禁止用火。

15、剩下的饭菜应倒在食堂设定的指定位置。

16、卧具和用具应摆放整齐,不准随意乱摆乱放,搞好个人卫生。

17、工地人员外出必须取得宿舍负责人的同意后,按时返回。

18、夜间不工作人员,晚九时必须就寝。

19、违返以上规定的罚款50-200元。

环境保护制度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和《哈尔滨居民居住环境保护办法》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2、施工现场设置的办公、作业和生活设施,应当符合环保的有关规定。

3、对产生污染的振捣棒、搅拌机、龙门架、混凝土泵等污染液应当在开工15日前向环保部门进行排放噪声申报,经环保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并提出便民不扰民措施。

4、搞好居民委组共建活动,做到文明施工。

在居民区内施工,白天噪音不超过规定要求,夜间于二十一时到次日早八时停止扰民的施工作业。

保证居民很好地休息。

如因生产、工艺要求,连续施工,必须报环保部门批准。

5、不准在居民区内露天熬制沥青,焚烧垃圾等以防止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的物质扬尘对环境的污染。

6、从遵守环保有关规定,增强做好环保工作的意识,自觉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营造优良环境为人类造福。

门卫管理制度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工作卡,方可入内。

2、外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在门卫室登记领取安全帽,戴好后方可进入。

3、进入现场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4、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车辆携带物品出场时,要经现场负责人批准。

5、运送材料,构件的车辆应有手续或有现场人员押运。

6、对驶出现场的车辆要进行清洗,不准将泥土带入城市路面。

7、现场门卫人员应着装整洁,礼貌待人。

升降安全旗制度

1、施工现场要设置国家标准的旗杆,旗面按照《安全生产法》及国旗标准采用二号旗面。

2、根据企业规定同时悬挂国旗、企业旗,旗杆基础采用国家标准尺寸。

3、每周一早八点全体干部职工统一着装,列成方队参加升旗。

奏国歌,举行升旗仪式。

4、升旗手每周轮换,选用上周表现突出的干部、职工、民工担当。

施工现场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1.高空作业时,施工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准邻边堆放,必要时进行加固,防止高空坠物,防止过往车辆刮碰。

3、施工前,应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班组长应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交底,以保证作业人员时刻注意一侧为开放交通的道路。

4、必须对作业平台、地基承重、临时支撑立杆在施工前进行安全检验。

5、在施工现场设置专职监督员,进行安全监督,非施工作业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及穿越哈阿公路。

6、吊车作业时,设专人指挥,跨电力线施工时,操作人员应进行安全距离确认,必要时停电后作业。

吊车吊装时,对施工范围内采取封道措施。

7、施工现场专门设有交通警示标志。

交通频繁的交叉路口,设有专人指挥;

8.危险地区,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指示牌。

夜间设红灯示警。

在与哈阿高速公路及各交通交叉口等必要地点,设置照明和防护、警告信号和专人看守。

施工现场医疗制度

1、施工现场必须有医疗制度,设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的卫生人员和急救人员。

2、施工现场设医疗室并配备专职卫生员,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对工人发生的小伤,小病及时处理,对发生的伤害事故及时抢救,并迅速送往医院。

3、医疗室设保健药箱,以及听诊器,担架,氧气装置等急救措施和器材。

 

卫生管理制度

1、工地卫生工作要建立组织机构,要有专人负责,实行分片包干,落实到人。

2、办公室要刷白,经常打扫,保证清洁卫生,禁止与仓库混用,图纸资料和办公用具摆放整齐,窗明几净。

3、宿舍要有卫生制度,实行轮流值日,行李用具要摆放整齐,被褥要干净,室内及周围无垃圾。

4、食堂要有卫生责任制度,吹具干净整洁,垃圾容器要定时清除,遏制四害滋生,要有防蝇,防鼠设施。

5、厕所要定时清扫,轮流值日,责任落实到人,严禁随地大小便。

6、现场整洁,场地平整,排水良好,道路通畅,水汽管道不跑、冒、滴、漏。

7、机械保持清洁、材料工具构件堆放整齐,设有标志牌。

值班制度

1、值班值宿定时上岗,不得擅自离岗。

2、遵守工地各顶规章制度,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并汇报。

3、值班值宿人员严禁喝酒。

4、加强四防工作,强化管理,做好记录。

5、做好交接班,并每日对就寝人数检查。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办公室、宿舍实行卫生值日制度,保持办公室和宿舍等处的室内环境卫生,做到无痰迹、烟头纸屑等。

宿舍内工具、工作服、鞋等定点集中摆放,保持整洁,床下不得随意堆放杂物。

2.食堂保持内外环境整洁,工作台和地上无油腻。

食堂一切用具,用后洗净,不得有污垢,霉变物。

3.食物存放配备冰箱和熟食罩,生塾分开,专人管理,保持清洁卫生。

炊事人员持健康合格证并经培训上岗,并做到“三白”。

4.厕所卫生设专人管理,每天清扫,保持整洁。

厕所内定期下药,并做好记录。

5.工地配备急救药箱,医务人员每周一次巡视工地,做好防病卫生宣传工作。

6.卫生员要协助医务人员抓好防病卫生工作,做好记录,高温季节经常到食堂验收食品,防止食物腐烂变质,防止食物中毒。

7.工地卫生员还要做好大型传染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发现疫情要及时汇报上级卫生部门,作好必要的预防补救措施:

(1).定期进行消毒、防尘、灭蝇、灭鼠活动。

做好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常备药品必须经常发放。

(2).发现大型传染性疾病必须上报,做好控制措施等待上级的指示。

工地保证开水供应,不食用生水、茶水桶内部清洁无垢。

治安保卫制度

1.加强劳务用工人员清查,防止社会流窜人员、通缉人员及其他犯罪人员混入作业队伍形成隐患。

2.积极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建立警民共建关系,防止施工范围内的各种犯罪,确保一方的平安。

3.项目部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主的治安保卫机构,积极组织协调施工范围内的流动人员、分包单位、临时用工劳务人员性质,确保施工顺利。

4.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