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8382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模拟检测试题

温馨提示:

1.本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O-16H-1S-32Zn-65

1、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

1、外卖小哥雷海一路过关斩将,勇夺《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冠军。

下列古诗词描绘的变化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C.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D.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考点】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直击中考】此类题型主要考查了如何解释诗句的含义方面的知识,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类型题。

本题判断的关键是根据物质变化的特征,进行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看变化的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2、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考点】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来分析;

D.根据蒸发结晶的操作来分析。

解:

A.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冷水倒流炸裂试管,故错误;

B.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需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应从长管进入,故错误;

D.蒸发食盐水时,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受热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正确。

故选:

D。

【直击中考】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3、新华社合肥2017年12月25日报道,泾县湛岭钼矿中伴生稀有“超级金属”铼,现已探明铼储量达30吨,实属罕见。

金属铼硬度大,熔点很高,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铼原子的质量是186.2

B.铼元素的中子数是75

C.伴生铼的钼矿属纯净物

D.Re2O7和ReO4-中铼的化合价都是+7价

【考点】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C、钼矿中伴生稀有“超级金属”铼,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

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而不是铼原子的质量是186.2,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5,表示原子序数为7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75,而不是中子数是75,故选项说法错误。

C、钼矿中伴生稀有“超级金属”铼,则伴生铼的钼矿属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元素显-2价,设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2x+(-2)×7=0,则x=+7价;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ReO4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铼元素的化合价是y,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

y+(-2)×4=-1,则y=+7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直击中考】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已知升温、提高浓度、加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均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现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试管外壁用手一摸感到发烫而且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情况和反应进行的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B.t1-t2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

C.t2-t3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

D.t2时恰好完全反应

【考点】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把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试管外璧发烫,说明反应放热,能够加快反应速率;

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减小,溶液酸性减弱,pH升高;

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越来越小,会导致反应速率减慢。

解:

A、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这是因为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减小,酸性减弱,该选项说法正确;

B、试管外璧发烫,说明反应放热,因此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该选项说法正确;

C、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D、从图象可知t1~t3反应一直在进行,故t2时恰好完全反应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

D。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推进器采用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O2

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N2O4中N的化合价为+4价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3:

4

【考点】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B、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C、根据化合价原则进行分析;

D、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6、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正确;

C、N2O4中氧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可知,N的化合价为+4价,正确;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

3×(14×2):

4×18=7:

6;错误;

故选:

D。

【直击中考】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图示中x的数值为3

C.四种粒子代表的物质中共有两种具有可燃性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

7

【考点】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A、该反应有单质氢气生成,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故说法正确;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知产生氢气分子的个数是3,因此x=3,故说法正确;

C、四种粒子代表的物质中共有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三种物质具有可燃性,故说法错误;

D、反应中甲烷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是1:

1,因此质量比为:

16:

28=4:

7,故说法正确。

故选:

C。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能根据提供的图形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分清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特点,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7、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考点】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结合蜡烛熄灭的顺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常温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约为0.17g,进行分析判断.

D、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

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解:

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所示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

B、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观察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故选项所示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

不可能配制出20%的溶液,故选项所示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

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故选项所示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C。

【直击中考】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酒精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发光放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B、根据单质的定义及含一种元素的物质的种类分析;

C、根据微粒的电性解答;

D、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解答。

解:

A、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碳元素。

故A正确。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是一种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

故B错误;

C、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例如中子,故C错误;

D、发光放热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发热,故D错误。

故选:

A。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类推,完成此题,要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

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定义的理解和记忆,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9、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所示正确的是为(  )

【考点】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

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等;

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

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解:

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

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氧化反应包括燃烧、火药爆炸、缓慢氧化等,轮胎充气发生的爆炸不是氧化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包括酒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直击中考】化石燃料日趋枯竭,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

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B.t2℃时,A、B的溶液蒸发掉等质量的水,A析出的晶体多

C.将C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到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从B的溶液中得到B,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考点】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B、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蒸发掉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相等,故B错误;

C、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到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

D、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从B的溶液中得到B,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

C。

【直击中考】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化学方程式书写2分)

11、新型材料纳米级 Fe 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 Fe 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加回收利用的物质是氮气,在制备纳米级 Fe 粉的工艺流程中,其作用是保护气,防止铁被氧化.

(2)纳米级 Fe 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此黑色固体的化学式为Fe3O4.

(3)上述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化学方程式H2+FeCl2Fe+2HCl,其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4)研究人员发现最后制得的纳米级Fe粉样品中混有少量的 FeCl2 杂质,为了除去样品中的杂质,在无氧环境下,先加水溶解,然后再过滤、洗涤、烘干.

【考点】物质的制备.

【分析】

(1)根据工艺流程图以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考虑;

(3)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4)根据铁不溶于水,氯化亚铁溶于水进行混合物的分离.

解:

(1)由工艺流程图可知,氮气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为氮气没有参加反应,在制备过程中,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来做保护气,防止铁粉氧化;故填:

氮气;保护气,防止铁被氧化;

(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故填:

Fe3O4;

(3)在高温的条件下,氢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和氯化氢,该反应是由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4)铁不溶于水,氯化亚铁溶于水,所以加水溶解,再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即可;故填:

过滤.

【直击中考】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铁燃烧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能够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知道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1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及检验相关性质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指出①④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XY

集气瓶

(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需要选用的发生装置是②(填装置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3)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可选用⑤,二氧化碳的检验装置可选用⑥,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甲烷气体。

要制取并收集甲烷 (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依次是①③或①。

【考点】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据图即可知道有关仪器的名称,根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

(1)据图可以看出,X是酒精灯,Y是集气瓶,故填:

酒精灯;集气瓶。

(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是固液常温型反应,故需要选用的发生装置是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②;

(3)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故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可选用⑤,检验二氧化碳使用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故二氧化碳的检验装置可选用⑥,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填:

⑤;⑥;Ca(OH)2+CO2═CaCO3↓+H2O。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甲烷气体,是固体加热型反应,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故可以使用排水法或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要制取并收集甲烷,可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依次是①③或①④,故填:

①③或①④。

【直击中考】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3、利用太阳能可以推进节能减排。

晶体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原料。

如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备注:

粗硅中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硅的化学式为Si)。

(1)写出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二氧化硅或者一氧化碳。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Cl4+2H2Si+4HCl。

(3)步骤②要隔绝空气,因H2与O2混合高温下可能发生燃烧而引起爆炸,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4)副产品CO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工业上可以将之回收用来冶炼金属或者做气体燃料。

【考点】物质的制备.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直击中考】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

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14、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

如图1为硫的价类图,例如E点可表示+6价的硫酸铜。

请回答:

(1)A点对应物质的类别是单质;请写出C点表示的物质化学式SO3。

(2)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它代表的点是D(填字母)。

(3)如图2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①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

15mL

9mL

 

15%

②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装置二(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能让空气更以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③能否用硫粉替代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判断并说出你的理由否,硫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硫气体,装置内气压不变。

【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单质化合价为零进行分析;根据化学式的写法写出化学式;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燃烧物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然后生成物几乎不占空间,从而造成气压差,则进入的水就是消耗的氧气的量进行分析。

解:

(1)单质化合价为零,由图示可知A点物质的化合价是零,所以物质类别是单质;C点对应的是+6价硫元素的氧化物,其化学式为SO3;故填:

单质;SO3;

(2)H2SO4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

(+1)×2+x+(-2)×4=0,x=+6,H2SO4属于酸,所以位置为D;故填:

D;

②为了能让空气更以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选择装置二;故填:

装置二;能让空气更以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③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主要是根据物质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气体造成气压减小,减小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故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用硫代替铜粉,硫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硫气体,装置内气压不变,活塞不运动;故填:

否,硫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硫气体,装置内气压不变。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探究,并且注重了实验方案的评价,了解实验注意事项等才能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1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CO2通入 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两组实验。

请你和同学一起探究井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步骤一

步骤二

实验1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

往步骤一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实验Ⅱ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

往步骤一所得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的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请写出步骤二产生上述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反应原理可以用字母表示:

AB+CD=AD+C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注意:

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4分,总分不超过60分】

【拓展延伸】表格中给出了20℃时NaOH和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物质

溶解度(s)/g

NaOH

17.3

Na2CO3

<0.01

根据表格,可以设计实验Ⅲ,操作为:

【反思】检验二氧化碳不用氢氧化钠溶液,而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现象,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现象明显。

【考点】科学探究.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故设计探究中两种方法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解: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的现象,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则生成的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产生上述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填:

有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H2O+CO2↑。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是生成的碳酸钠与加入的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故填:

CaCl2+Na2CO3═CaCO3↓+2NaCl。

【拓展延伸】根据表格可以看出,碳酸钠在乙醇中不能溶解,故可以设计实验Ⅲ,操作为:

将CO2通入NaOH的乙醇饱和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反思】检验二氧化碳不用氢氧化钠溶液,而用澄清石灰水是因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现象,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现象明显,故填: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现象,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现象明显。

【直击中考】无现象的实验显现明显现象从而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三、本大题6分。

16、某同学利用废旧1号电池拆下的锌片制取氢气,他取20g这种含杂质的锌片,放入98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

求这种含杂质的锌片中金属锌的含量是多少?

【考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依据反应的稀硫酸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