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8413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5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XXX有限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编号:

AY01-07

版序:

2013A

代替:

——

XXX有限公司发布

2013-08-08实施

2013-08-01发布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批准书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7号令)的要求,公司组织专业人员修订了《XXX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并通过了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审议和外部专家评审,现予以公布,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此预案作为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性指导性文件,在公司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急指挥部应迅速判断事故状态及事故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级别的事故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各应急救援组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要求以及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所列的有效措施,迅速控制或消灭事故,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健康安全,将事故对环境和财产造成的损害降至最小程度。

公司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应急预案或岗位应急处置方案的培训及演练,应急响应人员应熟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具备完成任务所需的响应技能;公司员工应熟练掌握相关应急器材的正确使用技能,熟知应急逃生疏散路线,学会自救与互救方法;做到准备充分、处置得当、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妥善处理好应急救援工作。

 

公司总经理:

2013年8月01日

目录

1总则3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3

3组织机构及职责3

4预警与预防3

5应急响应3

6信息发布3

7后期处置3

8保障措施3

9培训与演练3

10奖惩3

11附则3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提高事故防范和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职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5)《关于印发青岛市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细则的通知》(青安监〔2009〕136号)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X有限公司范围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突然发生的火灾爆炸、机械伤害、高空坠落、触电等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产生较大影响或破坏力的生产安全突发性事故。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组成。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的程序,是对应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综合应急预案与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同时启动、同时结束。

专项应急预案针对具体的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具体、简单、针对性强,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主要包括:

机械伤害、高空坠落、触电、电梯、变配电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5应急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生产单位经营概况

公司位于xxxx,厂房面积约10000平方米,东北侧为xxx总办公楼,办公楼东为昌邑路;南侧为xxx维修公司;西南侧为xx路;西北侧为xx路,路北为xxx小区,大门位于北侧,通向xx路。

公司主要从事xx机械制造业务。

主要产品为装封箱机、条烟提升机等,主要原材料为各种金属配件、钢管、槽钢、金属板材,焊接和切割过程中使用氧气、乙炔和氩气。

单位年产装封箱机30台,条烟提升机40台。

截至2012年底,公司拥有从业人员174人,其中一线生产人员约90人。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危险源识别

2.2.1.1火灾爆炸

引起火灾、爆炸的点火源主要有:

(1)单位进行切割切割作业时使用乙炔和氧气,纯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如因意外出现气体泄漏,在压力下高速泄漏的气流极易产生静电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办公区纸张、家具等可燃物较多,吸烟等点火源管理不严格,电气线路老化也可引起火灾。

(3)装封箱机在加电运转测试时存在电气火灾危险,纸箱等包装物亦可燃烧。

2.2.1.2压力容器爆炸

可移动式空压机所附储气罐,氧气、乙炔、氩气气瓶,如果因管道、管路阀门或其它管件连接处损坏,可能出现容器压力过高现象;或容器本身存在缺陷,或操作不当,或安全阀失效,均可能造成容器爆炸事故。

空压机如果长期积碳,维修维护不及时,是压缩空气中含油量过大,可能发生燃爆危险事故。

2.2.1.3机械伤害

(1)剪板机进行板材下料,容易造成肢体伤害。

如果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效,且多人作业配合不当,缺少统一指挥,或未使用工具夹持工具,将手部伸入到危险区域内;或工作台废料堆积过多,剪切过程中未进行清理;或正常过程中出现电气故障,刀具意外下落。

都可能造成伤害事故。

(2)使用车床、牛头刨床、各种铣床、钻床、磨床等金属机械加工设备。

如果这些设备的运动部位无安全装置,或机加工运转部位缺少箱盖,对人体极易造成机械伤害。

在剪板机、折弯机、车床、刨床、各种铣床、钻床的传动部位和改向位置,都是危险易挤夹部位。

如果缺少防护罩或箱盖,或者防护罩不牢,当人体的某一部位与危险易挤夹部位距离靠近,容易发生机械伤害。

在作业时进行清理、排故障时,或因现场空间狭小,都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机加工设备电机传动时高速旋转,如果联轴器的防护罩缺少、或设备故障时已造成危险。

(3)机械加工设备均有加持工具,利用机械力或气动装置握持加工件或刀具,如果因夹持力不足,或未夹持,加工过程中出现工件或刀具松脱,在高速旋转下,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项目加工设备部件的运行线速度较快,在故障或操作不当时也可能造成伤害。

(4)金属机械加工时劳动防护措施不完善也易导致伤害事故,如果操作是不带工作帽。

长发可能被旋转工作缠绕;戴手套操作车床,手臂可能被卷入造成断臂事故;作业中不停机清理异物;操作中站立不稳;袖口未扎紧或衣着扣子未系好进行排除故障时;不停机更换工件或加持工具等等。

(5)如果金属机械加工设备周边缺少必要的隔离区域明显警示标志,使非相关人员进入,在不熟悉其运动范围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因设备的线性运动而造成的直接伤害。

(6)各种设备检修、保养时其危险部件往往处于外露状态,也容易发生机械伤害。

2.2.1.4车辆伤害

公司使用的各种原材料金属件、钢管、板材等均需要使用汽车运输,并使用叉车卸车。

成品也许用汽车运输出厂。

如果车辆驾驶员不注意安全行车,违章驾驶;或不具备安全驾驶技术,无证驾驶;或超高超限运送物料阻碍视线,均可能碰撞现场作业人员,造成车辆伤害事故。

特别是夜间光线不足或恶劣天气如雨、雪时,更容易发生事故。

可能的车辆伤害事故原因有:

(1)车辆超长、超宽、超载、超速行驶,刹车、灯光、喇叭、反射镜等装置缺陷;

(2)作业环境,如场地、照明等作业环境不良,道路狭窄或不平等影响车辆视线。

(3)司机疲劳驾驶、违章驾驶或误操作;无证上岗,心理不适等。

(4)现场人员站位或行走路线不当,躲闪避让不及时。

2.2.1.5触电伤害

触电事故的种类有:

①人直接与带电体接触;②与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接触;③与带电体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④跨步电压触电。

公司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因电焊作业存在裸导体,且导电电流很大(数十——数百安培),易发生触电危险。

公司设有专用配电室,各楼层设有分配电箱,使用的各种机械加工设备均为电动,并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成品也需要加电运转测试。

如果作业人员不按照电气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或缺乏安全用电常识,或设备、工具本身故障,如:

手持电动工具缺少漏雨保护、绝缘损坏等。

均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可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因素有:

(1)输电线路故障,如电线断路、短路等造成触电事故或设备损坏。

(2)带电梯裸露、设备或线路绝缘性能不良造成人员伤害。

(3)设备、设施、线路未按规定设置或敷设,无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

(4)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的误操作引发的事故。

机械加工设备需要使用安全电压的照明装置。

如果变压系统出现故障,或安全电压值过高,出现漏电;或缺少安全隔离措施,也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2.2.1.6物体打击

装封箱机生产时,在下料、组装作业现场,各种零部件较多,在搬运各部件时,可能因意外落地、脱落或倒向人体,而发生物体打击伤害。

使用工具时,因用力不当、或摆放不规范、或违章抛掷也可能造成物体打击伤害。

机械加工时主要进行各种金属件的钻孔、车削、磨铣。

在加工设备上需要准确定位并使用夹持工具,如果夹持不当,或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均可造成零件飞出,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尤其是需要使用旋转加工的工位,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2.2.1.7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事故多是因起吊和搬运不当或安全装置失效、起重机超负荷所致。

由于起重作业具有物料势能大、运动多维性、作业范围大、作业群体性、作业条件复杂等特点,造成起重作业具有诸多危险性,常见事故有挤压、撞击、钩挂、坠落、出轨、倒塌、倾翻、折翻等。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起重机,车间内使用行车,其中最高起升高度达到4.5m,起升吊装装封箱机的半成品或成品构件;或有外协单位的汽车起重机吊装成装箱成品出厂,吊装物重量、体积均较大。

如果作业是缺少吊装方案,或不按照规程操作,或防护隔离措施不规范,或监护不到位,均可能发生起重伤害事故,具体可能的原因有:

(1)吊装机械缺少上下限位。

(2)挂钩脱落,意外打开。

(3)钢丝绳长期不进行检修更换而断裂。

(4)缺少防护栏杆或失效;吊装时斜拉钢丝。

(5)吊装时超载。

(6)用吊车进行拉断作业。

(7)吊装物进行撞击。

(8)在吊物旁工作。

(9)危险区有人或路过。

(10)锁具超限使用。

(11)控制器失灵。

2.2.1.8电梯事故

在生产车间使用货用电梯进行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运送,使用频率高,易产生事故。

电梯伤害事故多因超负荷运转、或通道门(厢门)未封闭、或钢丝绳疲劳、或安全装置失效、或违章操作所致。

有电梯运行具有势能大、运动行程高、作业频繁、系统复杂等特点,使电梯作业具有较大危险性,常见的事故有厅门打开坠入井道、冲顶撞击、电梯坠落等。

具体可能原因有:

(1)缺少上下限位;

(2)钢丝绳长期不进行检修而断裂;

(3)厅门无防止打开功能,或缺少警示;

(4)吊装时超载;

(5)安全钳、限速器、缓冲器失效;

(6)其它违章。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图1)

图1:

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图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挥中心)组成

组长:

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

公司副总经理

在应急状态下,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为中心,立即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由总经理任总指挥。

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⑴日常状态下:

①负责成立公司应急预案编写小组,组织制定、修订本公司的应急预案与应急预案的内部评审、批准、发布工作。

②负责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

③负责组建公司应急救援队伍,批准应急演练计划并定期实施应急演练。

④负责批准应急培训计划。

⑤负责检查监督公司各部门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

⑥负责保证应急救援经费的投入。

⑵应急状态下:

①启动应急响应。

②发布启动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

③评估紧急状态,升降报警级别。

④决定通报外部机构。

⑤决定请求外部支援。

⑥决定本公司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⑦负责指挥组织本公司的应急救援。

3.2.2应急办公室(24小时应急值班室)

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日常管理工作。

应急办公室设在综合部,由综合部经理任应急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应急办公室职责:

⑴日常状态下:

①组织对公司进行风险辨识、评价,确定事故类型。

②根据风险辨识、评价,确定事故类型组织编制公司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适时组织修订。

③组织制定年度应急救援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正确使用应急救援器具等内容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

④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⑤检查监督相关人员对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维护保养、维修。

⑥组织应急救援物资的筹备。

⑦检查监督相关人员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⑧负责对应急工作的日常费用做出预算。

⑵应急状态下:

①事故发生时,负责组织、指导、协助和协调进行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

②负责事故的信息接报、通知、信息传递工作。

③掌握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救援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确定应急处置、救援的对策。

④应急事故发生时协助总指挥判断分析事故状态和事故扩大的可能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⑤按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指令,及时通知联络相关部门、应急救援组,及时向区安监部门或其他监管部门报告和求援。

⑥负责上报材料的起草,负责编写现场应急处置、救援的总结报告、应急资料的归档,负责按时上报事故处理报告等。

3.2.3现场应急救援队伍组织体系

现场应急救援队伍组织体系(图2)

 

图2:

公司现场应急救援体系图

3.2.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总经理

副总指挥:

副总经理、综合部经理

指挥部成员:

各部门负责人

⑴总指挥职责

①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判断事故状态及事故影响范围,初步判断或组织相关人员判断预警级别。

②根据初步判断的预警级别负责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

③启动应急预案后负责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⑵副总指挥职责

如总指挥外出,副总指挥升任为总指挥,全权负责指挥工作,指挥各职能部门和应急救援小组共同完成应急救援工作,同时报告总经理。

⑶指挥部成员职责

按照现场应急总指挥的指令,完成各自分工的应急工作任务。

3.2.4各应急救援小组的组成、任务及职责

⑴抢险救护组

组长:

安全管理员

成员:

志愿消防队、维修电工等

任务:

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理工作;事故状态下的紧急措施。

事故现场的应急抢险、抢修工作。

指挥人员逃生疏散、受伤人员抢救、失踪人员的查找等。

职责:

负责事故应急时的现场抢险救灾,受伤人员的抢救、救护,组织未发生事故的工序停车、逃生疏散,调度事故现场保证供水、供气,联系事故现场的停送电等。

协助应急抢险、抢修等。

配备的救援器材:

消防器材、急救箱、堵漏工具材料、手电筒等。

⑵通信联络组

组长:

综合部副经理

组员:

综合部、市场部相关人员

任务:

负责各应急队伍的联系和对外通信联络,公司各种应急信号的报警等。

职责:

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预警,及时分析事故状态和事故扩大的可能性,并做好情况通报工作。

负责指挥灭火、判断火情发展情况,随时联系消防专业队伍来现场参与灭火等。

配备的救援器材:

通讯器材。

⑶治安警戒组

组长:

生产部经理

组员:

一车间主任、二车间主任、保安人员等

任务:

负责公司内外治安秩序、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引导救援车辆进入厂区等。

职责:

按事故的预警级别设置危险隔离区进行警戒,对事故现场或危险隔离区内的机动车辆有秩序的撤离,维持危险隔离区内外的治安秩序和现场秩序。

引导救援车辆进入事故现场等。

配备的救援器材:

警戒线、警示标识、手电筒等。

⑷后勤保障组

组长:

综合部经理

组员:

专兼职驾驶员等

任务:

负责抢险、抢救物质的供应与保障等工作。

负责应急器材、物资的调配、运输和伤员送医治疗。

职责:

负责事故应急所需的各种器材及其他应急物资进行及时、合理的调配;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工作;负责应急物质、器材的运输;负责烧伤和其他意外伤害人员转送医疗机构的救治工作。

配备的救援器材:

运输车辆等。

各应急救援队伍共同的职责

①事故发生后,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维护事故发生区域内治安、交通秩序。

②迅速查明事故的性质、类别、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制定救援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实施。

③疏散事故影响区域的人员到安全地带。

④配合上级救援部门开展现场抢险救灾,伤员救治及转送工作。

⑤承办指挥部负责人及上级救援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4预警与预防

4.1危险源监控

危险源的监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4.1.1建立危险源预防监控制度

⑴建立重大事故隐患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

⑵坚持值班人员定时巡回检查。

⑶建立监视设备及管理制度,如摄像头、火灾报警装置等,定期对监视设备进行校对鉴定,保证监视和报警设备达到其应有的性能。

⑷当危险源安全监控报警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警或预警。

⑸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应急培训,掌握相关应急处置技能,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加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做的人员安全和操作安全,消除任何不安全的行为。

4.1.2危险源预防控制措施

(1)防止易燃易爆事故措施

①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②坚持巡回检查、值班,对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源严密监视。

(2)防止触电

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对电气设备及时检查检修,保持电器设备外壳等接地或接零;电工作业工具要完整完好,无缺损;严格执行电气作业有关安全规程,电气设备检查检修时,要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进行电气维修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拉闸、断电、挂牌、接地、连锁等电力安全规程,电工、电焊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持特殊工种作业许可证上岗。

(3)防止车辆伤害

保持公司区域路面状态良好,禁止无关车辆进入,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不违章行使,不超速行使,厂内规定行使速度为低于5km/h。

(4)防止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事故

①加强安全设施的管理,保证设备的防护设施齐全完好。

②完善高处护栏的维护和保养,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防护栏进行整改,达到标准要求。

③加强高温管路和使用高温蒸汽装置的保温措施的维护保养。

④加强操作规程的管理,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和佩戴的管理,杜绝违章操作的发生。

4.1.3隐患整改程序

⑴在危险源排查或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按照公司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的要求,进行隐患整治并及时对整治的效果进行验证。

4.2预警行动

应急救援指挥部通过以下途径获取预警信息:

(1)通过风险评估得出的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

(2)员工日常监控上报的预警信息;

(3)通过政府新闻媒体公开公布的预警信息和政府主管部门告知的预警信息;

(4)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和专家根据预报信息分析,判定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紧迫程度和发展态势。

收到预警信息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进行分析判断确定:

信息类型、可能的危害、原因、性质、范围、初步判定的严重程度、事件对厂内的影响程度、已采取的措施和需进一步采取的对策措施并逐一落实。

4.2.1预警的级别和形式

⑴预警的级别

根据事故即将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事态和紧急情况等因素,依次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四个预警警报级别,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由于本公司属于机械加工企业,存储与使用的危险物品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通过风险分析,不易发生严重级事故、不可能发生特别严重级事故。

①一般级(Ⅳ级、蓝色)预警

在公司范围对人员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小危险或威胁,需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的情况,如:

1)天气发生重大变化,如:

雷雨、台风、高温、低温等,当气象台发布的灾害天气黄色及以上预警时;

2)现场人员发现可能发生火灾,个别人员轻度伤害等迹象;

3)报警仪发出警报;

4)设备设施出现异常;

5)其他异常情况。

②较大级(Ⅲ级、黄色)警报/现场应急

在公司内,对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危害或威胁,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需要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的事件。

③重大级(Ⅱ级、橙色)警报/全体应急

已对公司生产安全和人员安全造成重大危害或威胁,严重影响邻近单位和居民的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需要启动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调动市区的应急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处置的事件。

④特别重大级(Ⅰ级、红色)警报/市级

超出企业范围,对大范围内单位的生产安全和人员安全造成重大危害或威胁,影响范围波较大,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需要由市应急部门统一组织、调动市相关公共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联动处置的事件。

⑵警报信号的形式

①Ⅰ级和Ⅱ级:

警哨信号为:

一长一短,停5秒。

连续报警5次。

②Ⅲ级:

警哨信号为:

一长二短,停5秒。

连续报警5次。

③Ⅳ级:

警哨信号为:

一长三短,停5秒。

连续报警5次。

④应急结束信号:

警哨信号为:

一长,停5秒。

连续报警5次。

4.2.2预警信息发布与解除管理权限及内容

⑴一般灾害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应及时预警,对Ⅳ级警报其预警信息发布与解除,由本公司自主决定,同时应告知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应对措施。

⑵较大灾害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影响范围内的单位及社区居民,应及时预警,对Ⅲ级警报其预警信息发布与解除,由本公司自主决定,并立即报颐中集团公司和上级政府部门(市安监局)。

同时应告知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应对措施。

⑶重大灾害、特大灾害事故发生后,或较大灾害事故有可能升级时,立即报颐中集团公司和上级政府部门(市安监局)。

同时应告知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应对措施。

Ⅱ级以上警报其事故性质及影响范围预警信息发布与解除,由上级政府决定。

4.2.3预警信息发布与解除流程

预报→预测→预警→预警解除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信息报告、传递与处置程序

公司所有人员都应接受预警级别及判断相关知识的培训。

发生事故时应首先判断的事故级别,并进行报告与处置。

⑴一般级(Ⅳ级)预警

第一目击者发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使用最快捷方式通知附近人员或相关领导,初步判定事故级别,并进行处置;同时向应急办公室值班人员和相关领导进行报警。

事故迹象未消除前,应急办公室值班人员应通知公司应急相关人员处于应急准备状态。

事故得到控制,程序结束。

若事故未得到控制,并有升级迹象应转入下一步处置程序。

⑵较大级(Ⅲ级)预警

事故升级或第一目击者及附近报警人员报告事故级别为较重级(Ⅲ级)时,现场处置方案应立即启动;应急值班人员或相关领导接报后,应立即进行确认,协助处置。

同时报告应急总指挥,做好应急升级准备。

事故得到控制,应急程序结束。

事故未得到控制,有扩大迹象应升为重大级(Ⅱ级)的处置程序。

⑶重大级(Ⅱ级)预警

事故升级经应急总指挥确认后,启动公司相应的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处置。

同时按规定报告上级监管部门,并向周边受影响单位发出警报,做好人员撤离、疏散应急准备。

事故得到控制,程序结束。

事故未得到控制,有扩大迹象应升为特别严重级(Ⅰ级)的处置程序。

⑷事故级别为特别严重级(Ⅰ级)

发生特别严重级(Ⅰ级)由上级应急部门决定是否启动市级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当现场人员报警时应特别注意,在不能准确判断事故级别时,应该按照较高级别报告程序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