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8607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株洲市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

(一)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Mg-24Co-59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地沟油”制成“生物柴油”作为内燃机燃料的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酸雨以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通常都与氮的含氧化合物有关

D.“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答案】B

【解析】将地沟油经反应改性制成“生物柴油”,代替柴油作为内燃机燃料,实现变废为宝,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A项正确;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属于物理方法,B项错误;氮氧化合物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C项正确;“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故有利于减少雾霆天气,D项正确。

2.我国有着悠久的“玉文化”,古代精美绝伦的玉器,其工艺之精湛,至今为人们所叹服。

据研究,古代是以精选的河砂作为磨料对玉石进行加工的。

唐代诗人白居易留下了“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名句。

下列有关“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B.玉的硬度比河砂的大

C.玉的熔点较高D.玉是金刚砂

【答案】C

【解析】玉有软玉和硬玉两种,软玉和硬玉的成分都是硅酸盐,石灰石成分为碳酸钙,不属于硅酸盐,A项错误;河砂的成分是石英,石英成分为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具有较大的硬度,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玉石可以用河砂作磨料进行琢磨,河砂的硬度比玉大,B项错误;“试玉要烧三日满”的意思是检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说明“玉”的熔点较高,C项正确;金刚砂是人工制成的碳化硅,玉的成分是硅酸盐,D项错误。

3.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A.离子方程式H++OH-===H2O可表示所有强酸与强碱溶液的反应

B.原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l4C

C.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

D.电子式

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答案】B

【解析】离子方程式H++OH-═H2O可表示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这一类中和反应,A项错误;12C、l4C原子质子数均等于核外电子数,均为6,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项正确;根据原子半径大小可知,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但不能表示水分子,C项错误;羟基的电子式为

,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为

,D项错误。

4.下列关于反应4Li+2SOCl2=4LiCl+S+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O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Li是还原剂

B.若2molSOCl2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8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电池,则SOCl2在正极发生反应

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电池,则可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

【答案】C

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和所得到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解释或结论

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苯酚的浓度小

B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溶解

BaSO3溶于稀盐酸

C

向10%NaOH溶液中滴加1mL某卤代烃,微热,然后向其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

该卤代烃中含有溴元素

D

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黄色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该溶液中含有Fe2+

 

A.AB.BC.CD.D

【答案】D

...............

6.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下列关于萜类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b能与NaOH溶液反应D.a、b、c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D

【解析】a分子中没有苯环,所以a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项错误;a、c分子中分别有6、9碳原子采取sp3杂化,所以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B项错误;b分子中的羟基为醇羟基,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C项错误;a、b、c分别含有碳碳双键、苯环、醛基,故均能发生加成反应,D项正确。

7.常温下,向10mL0.1mol/L的某酸(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氨水,所得溶液的pH及导电能力与加入氨水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A为弱酸

B.b点对应溶液pH=7,此时HA溶液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

C.c点对应的溶液存在c(OH-)=c(H+)+c(HA)

D.a、b、c三点中,b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答案】C

【解析】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也证明HA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为弱酸,A项正确;b点加入0.1mol/L氨水10mL,HA溶液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NH4A为弱酸弱碱盐,b点对应溶液pH=7,说明铵根离子和R—的水解程度相等,B项正确;c点为等量的NH4A和NH3•H2O的混合物,其电荷守恒为:

c(OH—)+c(A—)=c(NH4+)+c(H+)以及物料守恒为:

c(NH4+)+c(NH3•H2O)=2c(A—)+2c(HA),两式相加得:

c(OH—)+c(NH3•H2O)=c(A—)+2c(HA)+c(H+),C项错误;b点加入0.1mol/L氨水10mL,HA溶液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NH4A为弱酸弱碱盐,促进水的电离,a点HA为反应完全,抑制水的电离,c点氨水过量,也将抑制水的电离,D项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

明确图中曲线含义及混合溶液中溶质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

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本题的难点是判断导电能力曲线的变化。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H+)/c(OH-)=l010的溶液中:

K+、Fe2+、Cl-、SO42-

B.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

Na+、NH4+、CO32-、Cl-

C.某无色溶液中:

Na+、HCO3-、Cu2+、SO42-

D.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

NH4+、K+、NO3-、SiO32-

【答案】A

【解析】c(H+)/c(OH-)=l010的溶液呈酸性,K+、Fe2+、Cl-、SO42-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Al3+、CO32-因能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u2+为蓝色,无色溶液不能存在有色离子,C项错误;水电离出来的c(H+) =10-13mol/L的溶液,说明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为碱性,NH4+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共存,SiO3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溶液中离子的性质和离子反应的实质的认识,并将其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解题时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①溶液中离子存在的条件,如

、ClO−、OH−等只能大量存在于碱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Fe3+、Al3+、

等只大量存在于酸性溶液,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既不能大量存在于酸性溶液,也不能大量存在于强碱性溶液,在弱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

②溶液中离子的性质,如Fe2+、I−、S2−、

等有较强的还原性,与强氧化性物质不能大量共存;

、ClO−、Fe3+等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强还原性物质不能大量共存。

③题干及选项中的隐蔽条件,如溶液的颜色、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等,特别强调一下,透明不一定是无色的,所有的水溶液都是澄清透明的。

9.菲斯科(FiskerInc.)公司宣布正在开发的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是现有电池的2.5倍,续航里程可达500英里(约804公里),最快充电时间可以分钟计,钴酸锂(LiCoO2)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M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

隔膜只允许特定的离子通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LixC6+Li1-xCoO2==C6+LiCoO2

B.M为电池的正极

C.放电时,N为负极,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M为阳极,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A

【解析】M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金属锂的载体),故M为负极,LixC6-xe—=xLi++C6,发生氧化反应,N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

Li1-xCoO2+xe—+xLi+=LiCoO2,B、C项错误;正、负极反应式之和等于其总反应方程式:

LixC6+Li1-xCoO2==C6+LiCoO2,A项正确;充电时,M为阴极,电极发生还原反应,D项错误。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B.已知常温下Ksp[Mg(OH)2]=1.8×10-11,则Mg(OH)2在pH=12的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约为1.044×10-6g

C.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D.用酚醛树脂制成的塑料可反复加热熔融加工

【答案】D

【解析】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需要放出能量,故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pH=12的NaOH溶液中即c(OH—)=1×10-2mol/L,c(Mg2+)=

=1.8×10-7mol/L,溶解的Mg(OH)2质量为1.8×10-7mol/L×58g/mol=1.044×10-5g/L,将此稀溶液的密度按水的密度计算,1L就是1000g溶液,故溶解度为3.24×10-7g,B项正确;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而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C项正确;酚醛树脂因选用催化剂的不同,可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类,热固性酚醛树脂等制成的塑料不能加热熔融,只能一次成型,D项错误。

11.已知反应:

2SO3(g)

2SO2(g)+O2(g)△H>0,某温度下,将2molSO3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SO3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图甲推断,B点SO2的平衡浓度为03mol/L

②由图甲推断,A点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25×10-3

③达平衡后,压缩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像可以用图乙表示

④相同压强、不同温度下SO3的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丙图所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三氧化硫起始浓度为

=0.2mol/L,由甲图可知B点SO3的转化率为0.15,根据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c(SO2)=△c(SO3)=0.15×0.2mol/L=0.03mol/L,故二氧化硫的平衡浓度为0.03mol/L,①错误;A点时,SO3的转化率为0.20,△c(SO3)=0.20×0.2mol/L=0.04mol/L,平衡时,SO3、SO2、O2的浓度分别为0.16mol/L、0.04mol/L、0.02mol/L,K=

=1.25×10-3,②正确;因此反应为不等体反应,压缩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因体积减小,各物质的浓度增大,故化学反应速率加快,③正确;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正向移动,SO3的转化率将增大,与图像(图像上根据先拐先平的原则,T1大于T2,升高温度,SO3的转化率减小)不符合,④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选择B。

12.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氢化物分子之间都能形成氢键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C.W、X、Y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D.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答案】A

【解析】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X为Na,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Z为Cl,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且W与Y同族,故W、X可能是O、S。

O的氢化物分子之间都能形成氢键,A项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故Y

点睛:

本试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首选根据题目信息判断出元素名称,再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知识的判断,这就需要掌握住(非)金属性的强弱、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等知识,因此平时中夯实基础知识是关键,同时应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审清题意如是不是最高价等。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本规律。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的规律,是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周期表排布的依据。

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都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大。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周期律变化的原因,掌握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条件、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是进行元素及化合物推断的关键。

本题难度适中,常由于物质的某个性质未掌握好导致失误、失分。

13.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确的是

A.向0.10mol/L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

c(NH4+)=c(HCO3-)+c(CO32-)

B.向0.10mol/LNaHSO3溶液中通入NH3:

c(Na+)>c(SO32-)>c(NH4+)

C.向0.10mol/LNa2SO3溶液通入SO2:

c(Na+)=2[c(SO32-)+c(HSO3-)+c(H2SO3)]

D.向0.10mol/L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

c(Na+)>c(CH3COOH)>c(Cl-)

【答案】B

【解析】pH=7,则c(H+)=c(OH-),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NH4+)=c(HCO3-)+2c(CO32-),故A项错误;溶液中Na+与S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

1,而铵根离子与部分亚硫酸根结合,故c(Na+)>c(NH4+),由物料守恒可知,c(Na+)=c(SO32-)+c(HSO3-)+c(H2SO3),溶液呈中性,由电荷守恒可得:

c(Na+)+c(NH4+)=2c(SO32-)+c(HSO3-),联立可得:

c(NH4+)+c(H2SO3)=c(SO32-),c(NH4+)c(CH3COOH)=c(Cl-),D项错误。

14.常温下,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相同浓度的一元弱酸HA20mL,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滴定分数(滴定分数=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中和热效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A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HA)/c(A-)的值减少

B.当滴定分数为1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当滴定分数大于1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是c(Na+)>c(A-)>c(OH-)>c(H+)

D.当滴定分数为x时,HA的电离常数为KHA=(10-7x)/(1-x)

【答案】C

【解析】在弱酸HA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HA

H++A—,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c(HA)减小的倍数大于c(A—),稀释后,溶液中

的值减小,A项正确;当滴定分数为1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A,属于强碱弱碱盐,促进水的电离,故当滴定分数为1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B项正确;当滴定分数大于1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是c(Na+)>c(A-)>c(OH-)>c(H+),也可能c(Na+)>c(OH-)>c(A-)>c(H+),C项错误;HA的电离常数K(HA)=

D项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5小题,共58分)

15.“钢是虎,钒是翼,钢含钒犹如虎添翼”,钒是“现代工业的味精”。

钒对稀酸是稳定的,但室温下能溶解于浓硝酸中生成VO2+。

(1)请写出金属钒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灼烧NH4VO3时可生成钒的氧化物V2O5,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3)V2O5是较强的氧化剂。

它能与沸腾的浓盐酸作用产生氯气,其中钒元素被还原为蓝色的VO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V2O5是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钒酸盐(阴离子为VO43-),溶于强酸生成含钒氧离子(VO2+)的盐。

请写出V2O5分别与烧碱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

(5)工业上用接触法制硫酸时要用到V2O5。

在氧化SO2的过程中,450℃时发生V2O5与VO2之间的转化:

V2O5+SO2=2VO2+SO3、4VO2+O2=2V2O5,说明V2O5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答案】

(1).V+6H++5NO3-= VO2++5NO2 ↑+3H2O(2分)

(2).2NH4VO3

V2O5+2NH3 ↑+H2O((3).V2O5+6H++2Cl-

2VO2++Cl2 ↑+3H2O(4).Na3VO4(5).(VO2)2SO4(6).催化剂或催化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陌生方程式的书写。

(1)钒室温下能溶解于浓硫酸中生成VO2+,故金属钒与浓硝酸:

V+6H++5NO3-= VO2++5NO2 ↑+3H2O;

(2)根据题意灼烧NH4VO3时可生成钒的氧化物V2O5,其方程式为:

2NH4VO3

V2O5+2NH3 ↑+H2O;(3)浓盐酸与V2O5反应氯气,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钒元素被还原为蓝色的VO2+,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V2O5+6H++2Cl-

2VO2++Cl2 ↑+3H2O;(4)V2O5与强碱反应生成Na3VO4,V2O5与强酸生成(VO2)2SO4;(5)由方程式V2O5+SO2=2VO2+SO3、4VO2+O2=2V2O5可知,说明V2O5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

点睛: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该物质作还原剂,变为氧化产物;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该物质作氧化剂,变为还原产物,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等于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可利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对于离子反应,同时还要符合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

16.四氯化锡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在空气中极易水解,熔点-36℃,沸点114℃,金属锡的熔点为231℃。

分液漏斗中放浓盐酸,仪器a中放MnO2,二者用于制氯气,用熔融的金属锡跟干燥的氯气直接作用制取无水四氯化锡(此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各问题。

(1)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装置F与装置G之间连接干燥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中Sn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

当观察到________时,即可熄灭装置D处的酒精灯。

(6)已知四氯化锡遇水强烈水解,产物之一是固态二氧化锡,请写出四氯化锡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蒸馏烧瓶(其他答案如“烧瓶”不计分)

(2).直形冷凝管或冷凝管(3).冷凝(4).防止G中的水蒸气进入仪器F中(5).Sn+2Cl2

SnCl4(6).吸收未反应的氯气(没写吸收的具体气体不计分)(7).饱和食盐水(8).干燥(吸收水蒸气、干燥气体)(9).锡融化(答案合理即可)(10).SnCl4+2H2O=SnO2+4HCl

【解析】本题考查氯气的制备、对实验装置的理解与评价分析、实验操作、常用化学用语书写等。

(1)由图片可知,a为蒸馏烧瓶,b为直形冷凝管或冷凝管,起到冷凝作用;

(2)装置F与装置G之间连接干燥管是为了防止G中的水蒸气进入仪器F中;(3)装置D中Sn与氯气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Sn+2Cl2

SnCl4;因此过程会产生氯气,若直接排放在空气中,将会污染空气,故装置G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氯气;(4)装置B中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氯化氢,故B中应装饱和食盐水,因四氯化锡在空气中极易水解,故C装置为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5)锡的熔点为231℃,四氯化锡沸点114℃,故当观察到锡融化时,即可熄灭装置D处的酒精灯;(6)四氯化锡遇水强烈水解,由水解原理可知,应生成Sn(OH)4、HCl,产物之一是固态二氧化锡,说明Sn(OH)4分解生成SnO2与H2O,故四氯化锡水解生成SnO2、HCl,反应方程式为:

SnCl4+2H2O=SnO2+4HCl。

17.以含钴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Co、Fe、SiO2)为原料,制取氧化钴的流程如下。

(1)溶解:

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2~3次,洗液与滤液合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

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NaC1O3,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铁:

加入适量的Na2CO3调节酸度,生成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沉淀。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淀:

生成沉淀碱式碳酸钴[(CoCO3)2·3Co(OH)2],沉淀需洗涤,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溶解:

CoCl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向碱式碳酸钴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边加热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后,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