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135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docx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五检测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第1课时 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

1.知道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重点)

2.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

(重点)

3.学会运用资料分析我国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的成因、时空分布。

(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我国的干旱灾害

阅读教材P35~P37活动思考题,完成下列问题。

1.

2.成因

(1)降水方面

①降水量低于平均值。

②在季风气候区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长江以南地区

7、8月份伏旱

华北、东北地区

春旱、春夏连旱

西南地区

冬春连旱

③降水年际变化大。

(2)水资源方面: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水土资源的不平衡。

(3)社会经济方面:

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提高

①耕地复种指数的增加,灌溉面积扩大。

②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③我国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大,而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不断增多。

正误判断:

(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是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方。

(  )

(2)我国北方地区平均受旱率、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  )

(3)我国江淮地区的伏旱主要受亚洲高压控制。

(  )

【提示】 

(1)× 华北地区是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方。

(2)√ ①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

②我国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③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春季农田需水量增大。

(3)× 我国江淮地区的伏旱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教材整理2 我国的洪涝灾害

阅读教材P37第7行~P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成因

(1)自然原因:

由降雨尤其是暴雨所形成的。

①夏季的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

②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

(2)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

①水土流失加重,造成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

②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流域汇水速度大大加快

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

2.分布

(1)空间分布:

南方地区由于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

(2)时间分布:

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

正误判断:

(1)我国西北地区没有洪涝灾害。

(  )

(2)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的成因与春初秋末宁夏、内蒙古河段的洪水成因相同。

(  )

(3)地形的空间分布与洪水的空间分布高度一致。

(  )

【提示】 

(1)× 有,主要是夏季冰雪融化形成的洪水。

(2)× 不同。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主要是由于暴雨或长时间降水造成的;而春初或秋末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段的洪水则是由于冰凌堵塞河道造成的。

(3)× 暴雨的时空分布与洪水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我国的干旱灾害

2015年7月起,中国多地出现旱情,山东省、辽宁省、河北省等多地干旱严重,多地主汛期平均降水量为1956年以来主汛期降水最少的一年。

预计今年夏天(7~8月)多地降水量偏少1~2成,发生气象干旱的可能性很大。

探讨

从气候因素推测2015年7~8月份山东、辽宁、河北出现干旱的原因。

【提示】 夏季风势力弱,降水少。

探讨

华北地区干旱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提示】 春季(春旱),夏季(夏旱)。

1.发生机制

2.我国旱灾的地区差异

分区

旱灾类型与特点

东北区

在盛夏季节,特别是辽河与嫩江流域,常有久晴高温天气,引起“三天一小旱,五天一大旱”的旱灾

华北区

全国旱灾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特别是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长江区

旱灾多发生在7~8月,故称“伏旱”,有时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水电和城市供水

华南区

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

桂西则以春旱为主。

沿海地区的旱灾频率与强度均超过内陆

西南区

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

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

伏旱发生在7~8月,以东部更为严重,四川盆地西部与北部是夏旱(5~6月)出现的高频区

1.我国最容易发生旱灾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南地区D.东北地区

【解析】 第1题,华北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

【答案】 B

2.下列关于干旱的谚语与地区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旱

B.“春雨贵如油”——华北地区的春旱

C.“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长江地区的伏旱

D.“三天一小旱,五天一大旱”——东北地区的夏旱

【解析】 第2题,“黄梅”是指芒种节气,A项的意思是“三九”期间如没刮过东风,或东风很少,则芒种节气降雨量也将偏少。

【答案】 A

我国的洪涝灾害

2015年11月1日至12月上旬,江南南部、华南大部降水量有100~4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4倍,广西东北部偏多4倍以上。

广西、江西、湖南、浙江的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多个地区降水量突破11月历史极值。

探讨

说明此次强降雨易引发的自然灾害。

【提示】 洪涝以及滑坡、泥石流等。

探讨

结合气候等因素推测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区?

【提示】 南方地区。

1.我国洪水的类型

洪水灾害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出现时间

其他特点

暴雨洪水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

降水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类经济活动不合理;

4~9月

(1)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

(2)主要有台风暴雨和梅雨锋面雨两类

(3)暴雨的时空分布与洪水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

(4)地势低平的中下游平原危害最大

融雪洪水

西北、东北高纬度山区

受气温升高影响形成

4~5月融雪洪水,7~8月融冰洪水

(1)洪水受气温影响较大

(2)主要在高纬度山区容易发生

冰凌洪水

河流从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段

受河道流向制约,下游先封冻,上游河水水流不畅溢出两岸或低纬度的上游河段先行开冻,下游河段仍封冻,上游河水和冰块堆积并溢出两岸形成

初冬河流结冰或初春河流融冰

(1)受气温影响较明显

(2)受河道流向制约明显

(3)只发生在有结冰期的河段

(4)我国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及松花江的部分河段

2.以长江为例,分析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因素

原因

自然因素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

地形→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地形→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

上游→滥伐森林

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既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中游→围湖造田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减弱

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占据河道的建筑物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分洪区的占用不仅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还无形中使洪水成灾的可能性及灾害损失增大

3.读下图,回答

(1)~

(2)题。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 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 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2)我国洪涝灾害集中发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 第

(1)题,图示地区是我国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且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变率大。

(2)题,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

【答案】 

(1)A 

(2)B

 我国洪涝分区

探讨

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提示】 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探讨

我国哪些地区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

【提示】 在东部季风区的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

其中海河中下游、淮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的多洪涝区。

第一,明确我国洪涝多发区东部多、西部少,与降水的空间分布一致。

第二,明确东部季风区的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

第三,明确气候异常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第四,明确东南沿海的洪涝还受台风雨的影响。

4.依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安徽简图。

材料二 淮河水系图。

简述凤阳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解析】 洪涝灾害的发生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包括气候(降水)、地形、水系等方面。

人为原因主要是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

【答案】 凤阳地处淮河流域属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夏季降水集中;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大,无天然入海河道;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我国的干旱灾害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2001年中国干旱灾害空间分布图,图乙为2006年中国干旱灾害空间分布图。

图甲

图乙

(1)2006年与2001年相比,中国干旱灾害空间分布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试分析图中华北地区春旱发生的成因。

【解析】 第

(1)题,两图对照即可得出答案。

(2)题,华北地区春旱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从降水量和蒸发量方面叙述,人为原因主要是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大。

【答案】 

(1)总体范围扩大;春旱、夏旱和秋旱叠加发生的区域变小且位置分别向西、向南偏移等。

(2)春季升温快,蒸发增强;缺乏降水;水源不足;农作物生长快,需水量大等。

(答出三个要点即可)

对点训练2 我国的洪涝灾害

2.下图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

试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方面分析原因。

(2)以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少。

现今,同样的洪灾,死亡人数少,财产损失却巨大。

简要分析其差异的成因。

【解析】 第

(1)题,长江流域洪涝多发的原因有自然方面的,也有人为方面的,本题考查的仅是人为原因。

主要从中上游植被破坏、中游围湖造田、下游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占据河道等方面分析。

(2)题,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可从经济发展水平、防抗灾能力差异方面分析。

【答案】 

(1)乱砍滥伐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河床抬升;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使湖泊蓄洪、行洪能力降低。

(2)以前经济落后,对灾害监测、防御和抗灾能力低;现今,经济发达,防灾、抗灾能力强,对灾害监测、预防能力提高;但社会财富积累多,受灾后财产损失增大。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