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3689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docx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docx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

2012年中国发展报告·政治社会

2012年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关键词

2012年是中国的又一转折点,新的一页已经开启,美好未来值得期许

2012年即将步入尾声。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这一年都是值得记忆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大事件多,大变化多。

这些事件和变化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回望过去,在一个个抽象数字中、一个个关键词间,在一幅幅发展蓝图里,2012开始变得鲜活起来:

这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是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关键一年,也是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攻坚一年。

在这一年间,中国完成了领导集体换届,为13亿人民的全面小康制定出“时间表”和“路线图”。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迈开新的征程。

换届:

人事交替日益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2012年,换届之年。

这一年中国最重大的政治事件无疑是党的十八大,十八大最受瞩目的关注点无疑是领导集体换届。

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实现了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新老平稳交替。

11月15日,习近平等7位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作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华民族、对中国、对人民、对未来的宣示与庄严承诺。

随着换届工作的顺利完成,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鲜面孔已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肩负起治国理政的重任。

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有两位为“50后”,总书记习近平生于1953年,李克强生于1955年,他们都是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则有两位“60后”,孙政才和胡春华都生于1963年。

此前,孙政才主政吉林,胡春华主政内蒙古。

十八大后,孙政才调任重庆市委书记。

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后,新风扑面,显得务实、亲民。

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认为,此次换届工作的顺利完成,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执政,已日渐成熟。

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一系列人事安排顺利完成,发出一个清晰信号:

中国共产党在完成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过程中,进一步走向了成熟,人事交替日益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也说明我们党的内部十分稳定团结,这是未来中国共产党兴旺发达的重要政治保障。

换届的规律是由下到上进行。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的诞生基于中央委员会的换届。

11月14日,2300多名党的十八大代表和特邀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由376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和130名中央纪委委员组成的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透过中央“两委”的产生,可以观察到执政党的高级干部和领导集体是如何炼成的。

在部署新一届“两委”人选时,中央强调,必须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按照治党治国治军政治家集团的要求选拔“两委”人选;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充分走群众路线;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既充分借鉴近几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尤其是十七届“两委”人事准备工作的经验,又体现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完善。

执政党换届之后,人大、政府、政协五年一次的换届随之启动。

县乡级的换届已早于2011年上半年开始,而全国层面的大交班,尚待2013年春天的到来。

“换届工作的顺利完成,也意味着中国新一轮的发展即将铺开。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在短短的时间里,经济、政治、社会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部署和新规划,这令群众感到非常期待。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党的十八大召开是中国经济社会的转折点,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又开启了新的一页。

中国梦:

道路决定命运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13亿个中国梦有一个共同的底色,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的,民族复兴这个伟大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如何用实干托起中国梦,将蓝图变为现实?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具体指标。

这为13亿人民的全面小康,制定出“时间表”和“路线图”,使关系着亿万人民福祉的未来,变得更加清晰而可期。

道路决定命运。

十八大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方向和战略目标。

“中国已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年了,30年来,我们究竟走出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全面、权威的总结和阐述。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说,十八大报告基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判断,鲜明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奔向什么样的目标”这些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

“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的再一次重申,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再一次明晰,有着深刻的内涵,引人关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八大从思想理论、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三个方面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丰富内涵,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并要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全面展开,形成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格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报告总结提出的“三大成果”、“四个特色”、“八大要求”等重要论述,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总结,又是对理论的创新,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

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24字社会主义价值要素,要求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循序渐进的实现路径。

要把蓝图变为现实,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因此,党的十八大为全党全国提出了既具理想感召力又有现实可行性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中华民族最为久远的美好理想,也是当代中国最为直接的发展目标。

制度化:

立法为民

一个国家根本大法,一个执政党根本大法,宪法和党章两根制度大梁,共同支撑了改革开放的几乎全过程,今年都迎来了它们的诞生纪念。

特别是在过去的30年内,它们都几经修改,构成中国制度化建设的主脉络。

“1921年党的一大宣告党成立,通过了第一个纲领,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党章,自此党的全部创建工作始告完成。

”叶笃初说,2012年正值首部党章诞生90周年纪念,以此为契机重申党章的基础地位和最高约束力及最大制衡力,在全党加强党章意识,亦即加强党性意识、党员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干部守德、党员守义,均以是否遵守贯彻党章和遵守贯彻程度之大小为最后的依据。

现行党章于1982年9月的十二大通过之后,历次党代会都会修改党章。

今年11月14日,党的十八大审议并一致通过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党章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此次党章修改,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以及一些党建新成果等方面的内容也被写入党章。

提出近十年后,科学发展观位列党的行动指南,再一次清楚地表明,我们党所强调的发展,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正如十八大关于党章修正案的决议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此次党章修改的另一备受瞩目的地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升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

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说,这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的提升,其实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居环境的改善等方面,二者都具有逻辑一致性。

如果说“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等是过去十年中具有相当新意的提法,同样在本次党章修正案中突出的“改革开放”则是一个用了三十多年的旧词,显得别具深意。

谢春涛认为,这其实是中国共产党对于未来发展道路的政治宣示。

此前对于未来中国向何处去,有过一些杂音,通过此次修改党章,有利于全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

“通过党章修改,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在新阶段所赋予的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方面明确了党带领人民群众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明确了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的原则。

这对于稳固我们的执政目标,发展我们的执政目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

作为党的总章程,党章修改之后,必将带动新一轮党内法规制度的建设。

叶笃初介绍,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以党章为基本法,下面还有准则、条例、规定、办法等多个层级。

可以预见,今后几年时间内,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将加快创新和完善的步伐。

放眼更长时间,在保持基本原则和总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党章还会根据发展而与时俱进地作出修改和调整。

30年前的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

30年后的12月4日,首都各界举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讲话。

他说,纪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事件,就是要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推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

与此同时,宪法也在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以保持持久生命力。

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全国人大分别对宪法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使我国宪法在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与时俱进。

2002年的12月4日,胡锦涛同志曾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施行2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

执政党表达对国家根本法权威的敬重,既是国家走向法治的象征,也是执政党本身进步转型的表现。

国家根本大法的权威,也是其他法律法规的正当性来源,今年两部法律的修改或制定可为其例。

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10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精神卫生法,都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定写下注脚。

人权,正是法治精神的精髓,是一切制度化建设的最终价值取向。

“幸福”:

这是一个真命题“你幸福吗?

如果你正在街头行色匆匆,面对这样突然的提问,会给出怎样的回答?

结束了一天的纷繁忙碌,夜深人静时分,你会不会问自己:

“我幸福吗?

”答案又会是什么?

如今,“幸福”俨然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全民标准。

国家的发展成果,日益具象于每个人的切身感受,无疑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四次提到“幸福”,这表明党和国家层面对民生政策和社会管理方式的实际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各地方,提升居民幸福感也成为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抓手。

中央党校教授林喆说,可以发现,有关幸福的施政目标越来越多地写入各省市的官方文件,力图从经济收入、社会关系、社会公平和充分就业等方面努力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

然而,中央高层提出的“幸福”目标,要投射于中国13亿人细微点滴间的幸福感受,其间要穿越多少个层级和环节,细化为多少项政策和方案,落实于多少人尽职尽责的坚守之中?

民生政策“求落地”,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好手段。

2012年,教育、医疗、社保、安居等多个最贴近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政策,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这一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实现了占GDP4%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更加细致妥帖的政策陆续实施——4月,国务院发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要求校车优先通行,确保学生乘车安全,化解家长后顾之忧;9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破冰,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施方案将于年底前上报。

这一关注度颇高、涉及面甚广的民生问题得到积极回应,被专家评论为“异地高考一小步,教育公平一大步”。

这一年,国家对于医疗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各级政府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以上。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8月在全国推开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在极短的时间内给一大批因患大病而陷入困境的家庭,带来了生的希望。

新医改摧城拔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了看病难、看病贵等老大难问题的缓解。

这一年,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填补了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块基石。

年初,中国连续第8年调高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当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月均基本养老金达到2002年的2.8倍,并明确将随CPI涨落形成“正常调整机制”。

11月,人社部就“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这意味着,未来新农保、城居保满足条件时将可转为“职保”,意在弥合城乡之间的社保制度裂隙。

这一年,“住有所居”的梦想也在日益接近。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介绍,2012年,我国计划安排开工700万套保障性安居住房,基本建成500万套;截至8月底,已新开工650万套,基本建成420万套,分别完成了计划的87%和84%。

“照此进度,完成全年任务没有问题”,朱中一说,十八大之后,保障房建设的体制、机制将更加完善,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将继续得到改善,老百姓“住有所居”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社会管理“求变化”,是温暖民心的好方法。

2012年又被称为“社会管理创新年”,从中央到地方,社会管理的顶层设计明确方向,职能机构进行调整,为社会管理创新“对症见效”奠定了基础。

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管理问题,成为了相关部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

比如12月,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简化计划生育证件办证流程,解决群众“办证难”,“符合条件、材料齐全、即时办理”三个关键词,令几千万流动就业的育龄人群眼前一亮。

毕竟,少了一分麻烦,就添了一分舒畅。

在社会利益格局日趋多元的今天,人们对于“幸福”的判断标准也不尽相同。

也许在一些人的感觉中,“幸福”这个词还具有反讽意味。

然而,从全体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来衡量,“幸福”无疑是个真命题。

它实实在在,绝非虚无缥缈。

新中国成立63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的幸福生活是靠着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艰苦奋斗创造得来的。

同时,国人珍惜生活、感受幸福的能力也不可或缺。

在奔向共同富裕、建成全面小康的路上,中国人的幸福生活需要国家、社会和每一个人共同努力,彼此理解,相互支撑。

“纯洁性”:

提至新高度

一个“老词”,被赋予新的阐释和强化——党的纯洁性建设。

重申“纯洁性”,自反腐而始。

1月召开的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胡锦涛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阐述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是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新发展,是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纯洁性建设是反腐倡廉的新旗帜,乃至今后党性修养、党性锻炼以及党的五大建设,都要以这面旗帜统揽。

”张希贤如此评价。

自反腐而始,又不限于反腐。

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高层对于纯洁性建设的论述愈加系统,部署愈加全面。

3月的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习近平用了一个半小时对此专门阐述。

两个月后的创先争优总结大会,习近平再作相关讲话。

此间,各地党组织纷纷以“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为主题开展各式活动,取得集中教育实践活动的较多成功经验。

张希贤分析,正是因为党的自身建设到了关键时刻,所以必须把保持纯洁性作为党建一个重要目标和抓手。

“搞好党的纯洁性建设,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着人心所向,关系着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成为新抓手的纯洁性建设,既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叠床架屋”。

在党内高层的阐述中,纯洁性建设之于党建布局的位置是清晰的: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先进性是纯洁性的体现和保证。

这一位置在11月公布的十八大报告中得以进一步明确。

报告将纯洁性建设纳入党建的主线,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标志着纯洁性建设被正式提到一个新高度。

如何检验纯洁性?

试金石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最直接最现实的标尺,则是保持优良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从2010年一直延续至今年的创先争优活动,采用的就是这把衡量标尺。

在这场遍及全国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和8000多万名党员的党建活动中,各地各单位始终贯彻中央确定的“服务群众”要求,把解决党组织和党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问题结合起来,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一个重要亮点,就是改进干部作风,服务人民群众,从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叶笃初表示。

密切联系群众也是“老话”,重提却又有新意。

无论是再度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还是高层亲自垂范、改进作风,都意味着判断未来党建工作的成效,要靠群众说了算。

群众满意将成为价值导向。

这是一种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其本身也正是作风纯洁的应有之义。

风行草偃,关键仍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

时至年末,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外界称之为“铁律八条”,将最高层“新风扑面”的坚定意图和决心表露无遗。

八项规定内容非常具体,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概括而言,一是力戒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作风,二是务求脚踏实地、深入群众。

海外媒体评价,“其严细入微的程度实属罕见”,“二者同时做到,能真正赢得民心,真正听懂民意”。

习近平于12月7日视察深圳,则率先执行政治局新规。

其车队与市民车辆并行,习近平坐在车中对外微笑挥手的照片在微博用户中广泛传开。

此外,李克强、王岐山各在其主持的重要会议上要求“不念稿”,吹起清新的会风、文风。

汪玉凯认为,这一项项举措,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亲民、为民的执政新风,显示了党中央整治沉疴顽疾的决心。

中央带头转变作风对地方触动较大,会推动地方加大转作风的力度。

这正是高层示范的用意所在。

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中央政治局率先喊响了‘由我做起’、‘向我看齐’,党的纯洁性建设以更宽广的幅度、更深刻的形式跟进,深入肌理、‘入脑入心’,已势在必行”,谢春涛说。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汤耀国杨琳董瑞丰实习生丁斌斌王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