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108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docx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电子版

结构抗震

1、填空题

1、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三水准”是:

小震不坏、忠贞可修、大震不倒。

2、建筑抗震设计的三个层次是指:

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和验算、抗震构造措施。

3、液化地基根据液化指数划分为:

轻微、中等和严重三个等级。

4、框架按破坏机制可分为:

梁铰机制、柱铰机制。

5、建筑物在平面布置时,应尽可能使质量中心(质心)和刚度中心(刚心)接近和重合。

6、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延性,通过内力组合得到框架结构的设计内力,还需进行调整,以满足: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

7、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

规则、对称,建筑的质量和刚度变化宜均匀(避免楼板错层)。

8、地震按其产生的原因分为: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诱发地震。

9、多层砌体房屋求水平地震作用可采用:

底部剪力法。

10、钢筋混凝土房屋根据:

烈度、结构类型以及房屋高度划分为四个等级。

11、场地类型是根据:

土层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五类:

岩石、坚硬土或软质岩石、中硬土、中软土、软弱土。

12、场地的土层刚度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是影响场地地震动的两个因素。

13、我国地震烈度水准有:

多遇烈度、设防烈度和罕遇烈度。

14、柱净高与柱截面边长宽度之比:

小于4的柱是短柱。

15、抗震设防标准时依据:

建筑物按用途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采用:

标准设防。

16、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宽度应符合:

防震缝的要求。

17、地基液化抗震措施有: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18、常用的结构隔震装置有:

叠层橡胶垫隔震支座、滑移摩擦隔震支座、滚动隔震装置、混合基础隔震。

19、地震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形式:

地表破坏,建筑物破坏,次生破坏。

20、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抗震等级划分考虑了:

技术要求和经济条件。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

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21、底部剪力法:

步骤:

先计算出作用于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也就是作用于结构底部的剪力,然后将总水平地震作用按一定的规律分配给各质点(即求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22、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计算过程的主要步骤:

计算简图的确定,计算及分配地震剪力,进行薄弱墙端验算。

23、在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圈梁后,可以对砌体结构起到约束作用,提高墙体抗剪能力,提高结构的极限变形能力。

24、为抵抗不同方向的地震作用,框架结构应设计为:

双向抗测力体系。

25、框架抗震主要计算框架梁截面设计,为了保证梁在设计时达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原则,首先使梁端先于柱端产生塑性铰,并使塑性铰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其次,应防止梁端接尿先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

设计步骤:

梁正截面设计,梁斜截面设计。

26、框架抗震主要计算框架柱截面设计,步骤:

柱端弯矩设计值应按强柱弱梁的叶泽进行调整;柱端剪力设计值的调整应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按强剪弱弯的原则进行调整;柱截面尺寸限制于梁端截面设计相同,当剪压比较大时,将降低箍筋的抗剪效果,要限制柱端截面的剪压比。

27、结构隔震的基本原理:

利用隔震系统使结构物隔震层上下部分分开,延长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结合适当的阻尼,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弱。

同时,结构的变形能力主要由隔震系统承担,结构自身承担的地震能力则很小,结构自身的地震破坏减轻,安全性提高。

28、消能减震框架结构消耗地震能量是由消耗装置和框架结构共同完成。

29、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消能部件和阻尼器首先进入非弹性状态,消耗大量地震能量,使主体结构避免进入明显的非弹性状态,进而保护主体结构。

二、判断题

1、地震震级大小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对)

2、建筑场地类别有四类,其中四类场地比一类好。

(错)(一类的好)

3、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错)(轴压比越大延性越差,抗震性能越差)

4、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对)

5、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竖向高耸结构按静力法,大跨水平结构按竖向反应谱法。

(错)(竖向高耸结构按底部剪力法)

6、当结构的自振周期与场地的特征周期相同或接近时,结构的地震反应、最大。

(对)

7、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错)(先采用横墙承重,避免纵墙承重)

8、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多质点体系的高振型发挥的贡献比低振型小。

(对)

9、砌体结构房屋的地震破坏,主要是墙体破坏和转角破坏、内墙连接处的破坏。

(错)(不止,还有书本108页)

10、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相同。

(错)(不同)

3、名词解释

1、反应谱:

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最大绝对反应与其自振周期关系。

2、烈度:

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某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3、薄弱层:

抗侧刚度分布不均匀框架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集中地某一或某几个楼层。

4、地震系数:

场地地震加速度峰值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反应场地烈度情况。

5、延性:

结构承载能力无明显降低的前提下,结构发生非弹性变形的能力。

(或结构或构件在屈服以后的变形性能。

6、震源: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

7、地震波:

地震时,地下岩体断裂、错动产生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外传播。

8、地震波的特性:

分为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和面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体波有纵波和横波,纵波其介质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

面波有瑞雷波和勒夫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

9、减震:

通过采用耗能构件以消耗地震传递结构的能量为目的的减震手段。

10、轴压比:

指柱或墙轴力设计值与全截面混凝土抗压能力的比值。

11、辫梢效应:

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它们的震害比下面主体结构严重。

这是由于出屋面的这些建筑的质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地震反应随之增大的缘故。

这种现象就是辫梢效应。

12、高宽比:

结构总高与截面宽度的比值。

13、地震反应:

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等统称为地震反应。

14、结构动力特性:

由结构质量和刚度决定的结构特性,如周期、振型、阻尼。

15、概念设计:

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16、场地:

是指建筑物所在地,在平面上大体相当于厂区、住宅小区、自然村的范围。

17、场地土:

是指场地范围内的地基土。

18、场地覆盖层厚度:

愿意指从地表至地下基岩面的距离。

当相邻的两土层中的下层剪切波速比上层剪切波速大很多时,下层顶面至地表的距离则看做覆盖层厚度。

19、地震作用:

在振动过程中,作用在结构上的惯性力。

20、重力荷载代表值:

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所考虑的重力荷载。

21、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是指结构底部1-2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沿横向布置部分抗震墙,上部各层是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结构房屋。

22、地基土液化产生机理:

地震时,饱和砂土或粉土颗粒在强烈振动下发生相对位移,颗粒结构趋于密实,颗粒间孔隙水来不及排泄而受到挤压,则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

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与土颗粒所受到的总的正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土颗粒间因摩擦产生的抗剪能力消失,从而土颗粒上浮形成液化现象。

四、简答题

1、为什么抗震设计截面承载力可以提高?

答:

基于两个原因:

(1)动力荷载下材料强度比静力荷载下高;

(2)地震是偶然作用,结构的抗震可靠度要求可比承受其他荷载的可靠度要求低。

2、简述影响地震反应谱形状的主要因素。

答:

影响因素有:

(1)地震烈度,其他条件相同,地震烈度越高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越大;

(2)阻尼比,阻尼比变化对曲线形状有一定影响,其值越大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降低;(3)场地和震中距,影响曲线形状峰值出现的区域。

3、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

(或在抗震设计中,建筑根据其重要性分为哪四类?

它们的抗震设计中包括地震作用、抗震构造措施,应分别符合什么要求?

答: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1)甲类建筑是指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建筑。

在6-8度设防取应按设防烈度提高一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构造措施。

9度区应做专门研究。

(2)乙类建筑是地震时其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按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上应提高一度。

(3)丙类建筑指一般的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工业和民用建筑,抗震计算和构造措施应按设防烈度进行。

(4)丁类建筑指次要建筑,按其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计算,但抗震构造措施可适当降低(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再降低)

4、何种情况下课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

答: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米,质量、刚度分布均匀,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结构地震反应计算。

5、简述抗震框架中箍筋加密区位置和作用?

答:

抗震框架在两端、柱端和底层柱、节点区以及短柱、角柱等抗震不利构件需要箍筋加密。

箍筋加密提高加密区抗剪能力、约束混凝土的变形,提高了结构整体变形能力。

6、圈梁和构造柱在砌体结构抗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1)圈梁:

可以加强纵横墙的连接、增强房屋整体性,可以箍住楼盖、以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可约束墙体的开裂,抵抗由于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造成的破坏。

(2)构造柱的作用:

可以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增大墙体或房屋的变形能力、加强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7、“抗震规范”中,“三水准”、“两阶段的设计方法”是什么?

答:

(1)三水准:

小震不坏(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中震可修(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即可恢复正常使用),大震不倒(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见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于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

(2)两阶段:

第一阶段设计方法:

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的弹性形变。

(小震作用以满足第一水准要求。

)第二阶段:

按罕见地震作用下,验算结构薄弱层的弹性形变,以满足第三水准的要求。

8、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梁、柱端加密箍筋的原因?

答:

(1)梁:

一般情况下,梁端塑性铰区纵向钢筋屈服的范围可达1.5倍梁高,为了保证梁有足够的延性、提高塑性铰区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值,并防止在塑性铰区最终发生斜裂缝破坏,提高梁变形能力,因此在梁端要加密箍筋。

(2)柱:

在地震反复作用下,柱端钢筋保护层往往先碎落,若无足够的箍筋,纵筋就要向外膨曲,柱端破坏。

同时箍筋对柱核心混凝土起着有效的约束作用,提高配箍率可以显著提高受压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从而有效增加柱延性,故在柱端要加密箍筋。

9、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有:

地质年代,土层中土的粘性颗粒含量,上方覆盖的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地下水位深度,土的密实度,地震震级和烈度。

土层液化三要素:

粉砂土,饱和水,振动强度。

因此,土层中粘粒度愈细,愈深,地下水位愈高,地震振动愈剧烈,越容易发生土层液化。

10、为什么要强调概念设计?

答:

建筑场地的运动特性随震源机制、震级大小、震中距和传播路径中土层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从而对建筑物形成不同的破坏作用,并且,结构形式、建筑材料、计算手段等的不同,也造成建筑物自身特性的不确定,因此数值设计无法完全解决建筑结构的抗震问题,这就依赖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概念。

11、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答:

(1)平面布置:

考虑有利于抵抗水平力和竖向荷载,受力明确,传力直接,建筑的各结构单元的平面形状和抗侧力结构的分布应当力求简单规则,均匀对称,减少扭转的影响。

(2)竖向布置:

尽量使结构的承载力和竖向刚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少,变化均匀、连续,不出现突变。

12、如何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

答:

四个原则:

(1)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且其下卧各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2)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其上部各土层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该层及其下卧各层岩土的剪切波速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3)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

(4)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13、结构抗震设计有几种计算方法?

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答:

(1)底部剪力法:

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米,质量、刚度分布均匀,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结构地震反应计算。

(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1)款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时程分析法: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烈度、场地类别分别为:

(8度ⅠⅡ类场地和7度,房屋高度大于1000M),(8度Ⅲ、Ⅳ类场地,高度大于80m),(9度,高度大于60m)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

14、结构抗震验算包括哪些内容?

答:

(1)多遇地震下结构允许弹性形变验算,以防止非结构构件破坏。

(2)多遇地震下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构件破坏。

(3)罕见地震下结构构件的弹塑性变形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其中“中震可修”的抗震要求,可通过构造措施加以保证。

15、哪些结构需要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答:

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区的大跨度屋盖结构、长悬臂结构组、烟囱及类似高耸结构和设防烈度为9度区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16、为什么要对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抗震横墙间距房屋局部尺寸加以限制?

答:

(1)层数和总高度的限制:

由于砌体墙的脆性性质,在地震作用下易产生裂缝并发生一定错动,加上砌体结构自重大,若层数多,则破裂和错动的墙体可能会被压垮,震害调研表明,同烈度区砖房破坏程度随着层数和总高度的增加而加重。

(2)抗震横墙的间距直接影响房屋的空间刚度。

如果横墙间距过大,则结构在恩空间刚度减小,不能满足楼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到相邻墙体所需的水平刚度的要求。

(3)为避免砌体结构房屋出现抗震薄弱部位,防止因局部破坏而引起房屋倒塌。

17、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主要有哪些结构体系?

各有什么特点?

答:

(1)框架结构体系:

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易于满足建筑物较大空间的使用要求,竖向荷载作用下承载力较高,结构自重较轻。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侧向刚度小,水平位移较大,使用高度受限制。

(2)抗震墙结构体系:

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对承受水平荷载有利。

结构自重大、建筑平面布置局限性较大。

(3)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

框架承受竖向荷载,抗震墙承受水平荷载。

综合了框架协和抗震墙结构的优点,增大了结构的总刚度、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又保持了框架结构易于分割、使用方便的优点。

18、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答:

(1)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砌体房屋;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一般单层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和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及与其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2)下列天然地基上构筑物,可不进行地基和基础承载力验算:

6度时的构筑物;7度、8度和9度时,地基静承载力标准值分别大于80、100、120kPa且高度不超过25m的构筑物;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构筑物。

19、建筑平面不规则的主要类型有?

答:

(1)扭转不规则:

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

(2)凹凸不规则:

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3)楼板局部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

20、建筑竖向不规则的主要类型有?

答:

(1)侧向刚度不规则:

该层戴尔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除顶层或出屋面小建筑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

(2)竖向抗测力构件不连续:

竖向抗测力构件的呢里由水平转换构件向下传递;(3)楼层承载力突变:

抗测力结构的层间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

21、防震缝的设置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

应满足最小缝宽的要求:

(1)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

(1)中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

(1)中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22、结构布置完成后形成的抗震结构体系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路径。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另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宜有多道抗震防线;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

23、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答:

(1)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建筑结构的梁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测力构件承担。

(2)有斜交抗测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离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

(4)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5)平面投影尺度很大的空间结构,应视结构形式和支承条件,分别按单点一致、多点、多向单点或多向多点输入计算地震作用。

2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步骤?

答:

确定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初步选定梁柱截面及材料强度等级,计算各层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结构刚度参数,计算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计算多遇烈度下地震作用,计算多遇烈度下结构侧移,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截面设计、构造设计,必要时还需进行罕遇地震下博日曾的弹性变形验算。

25、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计算框架内力的步骤?

答:

计算各层柱的抗侧刚度D,计算各柱所分配的剪力,确定反弯点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