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0246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汉市届高三年级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魏晋时期,儒家思想被抛弃,信仰大厦崩塌,导致了三百年战乱。

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更强大的思想武器——唯物辩证法,但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围绕它形成的责任文化与家国情怀,依然是现实社会重要的支点和动能。

 

(摘编自荆培运《儒家思想的本质是“责任”》)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儒家思想的本质问题,答案有“仁”“和”“中庸”等看法,但其合理内核应是“责任”。

B.儒家看重“人”在天地间的地位,与这高定位匹配的是儒家对待“人生”设计的严肃态度。

C.儒家认为,刑法对人的私欲的约束,不如礼的约束力大,所以儒家特别强调礼的教化作用。

D.现存的能供我们研究儒家“礼”的资料并不多,《礼记》一书至少能让我们知晓礼的底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基于人性具有复杂性这个前提,探讨儒家的“礼”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B.文章指出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并就两者的价值取向进行论述。

C.文章运用了例证法,以“尧舜”“大禹”为例,揭示了儒家思想本质的来源。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作者对儒家思想本质的全新见解。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因为它具有其它的思想都没有的人性化特征。

B.儒家的“礼”的规矩十分详备,除了“先王”“先贤”外再无人能达到“礼”的要求。

C.文中用一个字“家”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实际上是对“责任”的进一步补充。

D.无论是个人修身,还是国家治理,儒家的“责任”思想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生成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容。

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

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

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

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为了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紧随着西方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成功实践,近几年来,把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的报道也主要是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摘编自《机器人新闻:

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

材料二:

最先出现的腾讯梦幻写手,第一次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新闻生产中;

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的先河;

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2.0的时代。

其它的如阿里巴巴与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等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用机器人生产新闻过程的大潮中,并推出了自己的新闻机器人“DT稿王”和机器人“小南”。

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促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以及内容结构的深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

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大。

同时,机器人新闻可以用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轻松地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

那些重大的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比如初发地震、突发性洪涝灾害等专业新闻媒体可能无法实时记录的场景,对于机器人新闻来说并不值一提,通过实时数据检测和数据分析,算法会自动识别、筛选和数据处理,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并且精准、有效。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将被普遍应用》)

材料三:

目前的AI写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它背后的潜力依然让“靠写字谋生”的笔者不能平静。

如今,业内都在讨论AI的“奇点”,“奇点”可以理解为AI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变成强人工智能。

李开复认为,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如同人类可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AI)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从强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智慧)可能仅仅需要一天的时间。

虽然当下,写作者还可以惴惴度日,但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

如果奇点真的来临,作为写作者的人的价值真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了吗?

雨果科幻文学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给出了她的思考:

“在未来,工厂机器流水线留给机器人,人会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

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

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

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和协作精神;

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

”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差别不是计算能力和文字转化,而是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

你给AI再多次的训练,它也只不过是更改一个个值对应的函数和概率,却理解不了这些值背后的含义,更不用说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新作品的题材了。

创造者的个性化思考才是文字作品的价值所在!

(摘编自《机器人书写时代到来,营销行业将被彻底颠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机器人新闻起源于西方国家,广泛运用于国内新闻生产领域,俨然成为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B.人工智能的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机器人新闻的优势还将持续扩大,但目前人工智能还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C.人工智能可充分利用其数据处理能力的优势,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从而生产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阅读产品。

D.人工智能的出现意味着写作者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但写作者的人的价值依然存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机器人新闻,具有“多、快、好”的特点,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正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B.人工智能不仅可将人从日常繁重的写作流水线上解脱出来,而且还可以促进人以更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

C.“奇点”的来临虽然对写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它不理解“值”背后的含义,更缺乏写作者的个性化思考。

D.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写到了国内媒体对机器人新闻的重视,但前者重在介绍机器人新闻写作新样态,后者重在介绍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情况。

6.机器人新闻有哪些优点和局限?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乡愁是棵乌桕树

乐祥涛

鸟桕树的叫法,是我在书本上看到的,原来我把它叫做木梓树。

就像知道我生长的那个小山村,也叫故乡一样,当初叫的时候并不习惯,是经过多次反复的尝试,这才慢慢改口。

不过,在我情感深处,依然保留了它原有的名字。

许多年后,由于工作、生活和离开家乡等诸多原因,乌桕树的身影几乎淡出了我的记忆。

那种踩着时间的节点,四季变换色彩的轮回,没有在我的生命里继续交替。

反而是在我闲暇的时候,乌桕树走进了我的梦里。

开始时,是模糊的,接着,一点一点变得明晰起来。

坦率地讲,我在乌桕树身边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它的特别之处。

相反,是在多年之后,那些碎片似的梦境,才把它重新串联到了一起。

后来,经过不断地回忆和细致的梳理,乌桕树才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印象。

春季,对于乡村来说,那是产生烂漫的时刻。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乌桕树并不显眼,因有那些桃花、杏花之类的花树,夺走了众人惊喜的眼球,谁也没有太留意乌桕树的存在。

然而,乌桕树并没有在意别人赞赏或是欣赏的目光,只是在那枯树一样的枝头上,悄无声息地发芽、生叶、成长,直至开出如穗状花絮的小花。

这个时候,我们也没有闲着,在树下荡秋千,在树上掏鸟蛋,已经成为我们那帮孩子的家常便饭。

夏天,通常都是蝉们喊出来的,先是一声,两声。

不长时间,蝉们就会接连喊出“热了,热了……”

村子的东头是一片竹林,竹林的路口和池塘边各有一棵上百年的乌桕树。

炎热天的时候,那里是纳凉的好去处。

村妇们常常在这里聚集,说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还有一些打情骂俏的韵事,最后引得哄堂大笑,笑声能传很远很远。

入秋后的乌桕树,着浓妆、添重彩。

浅秋时,乌桕树先是把叶子由深绿变为淡黄,那色泽就像秋光中银杏叶一样耀眼,远远地看,就有童话般的效果。

每日清晨,薄雾中的乌桕叶会与炊烟一起醒来。

随之,伸一伸懒腰,抖一抖精神。

接着,就去享受秋日里那暖暖的朝阳和人们艳羡的目光。

熟秋里,乌桕树又把叶由黄变成浅红色或是玫瑰红色,让自己的梦境更加绚丽。

而后,选一个中午和暖阳对视,或者选一个丽日的下午与晚霞一起睡去。

其实,秋日里的乌桕树是在孕育,是在孕育着乌桕子的成熟,也就是木籽的到来。

当繁华落尽,色彩逝去之后,一树的木籽便悄然立在乌桕树的树头。

那些木籽像繁星一样,银光闪闪,给深秋里的乡村,平添了些许的魅力。

其情景,使元代诗人黄镇成有了“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

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的感觉。

木籽成熟后,队里会派出劳力,分组进行收割。

通常是三人一组,每组一个男劳力再分两个妇女配合。

男的负责爬上树,用木籽刀把木籽打下来,女的则负责收拾和整理。

木籽收完后,冬日也就尾随而来了。

最难忘的是那年的一场大雪。

雪是头一天晚上就开始下,第二天一早看,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雪压在下面,唯独特边的乌桕树高高地挺立着。

虽说树桠上、树枝上,都落满了雪,但光着身子的树,却丝毫没有被压迫的意识。

雪天里的日子,不全是代表寒冷的一面,有时,也会有温馨的事情发生。

每逢进入腊月以后,队里就会安排几位有经验的师傅,在油坊里榨油。

开始时,是榨木籽油。

木籽全身是宝,其外皮的蜡质可以提制“皮油”,是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不可缺少的物质。

而木籽内质的仁,所榨取的油,称“桕油”或是“青油”,是油漆、油墨等材料的上好原料。

“皮油”和“青油”榨好后,都会送到供销社或是集市上去卖,换得的钱队里会按分值和户头的人数进行分配,这样一来,家家都能过一个称心如意的新年。

现在想想,那些乌桕树,还有那座油坊,不仅甜蜜了一个节日,也温暖了一段记忆。

(摘编自《2016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日的乌桕树无声无息地发芽、开花体现出它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尽情绽放自己生命的淡泊从容。

B.第自然段用“深绿”等词突出了乌桕树的色彩变化,富有诗情画意,渲染了乌桕树的绚丽多姿。

C.结尾部分描写收割木籽、榨木籽油的过程将自然与人情联系起来,为我的回忆增添了温暖的气息。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四季轮回中的乌桕树,承载了作者对故乡的记忆和情感。

8.请赏析文章第自然段的文字。

9.作者为什么说“乡愁是棵乌桕树”?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完颜陈和尚,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

贞祐中,陈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所掠,大帅甚爱之,置帐下。

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斜烈事之甚谨。

陈和尚在北岁余,托以省母,乞还。

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人以秀才目之。

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

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

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

宜翁素凶悍,耻以理屈受杖,竟郁郁以死,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

妻讼陈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杀其夫,诉于台省。

以故陈和尚系狱。

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

奏上,久不能决。

未几,斜烈卒。

上闻,始驰赦陈和尚,曰:

“有司奏汝以私忿杀人。

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

汝奋发立功名,始以我为不妄赦矣。

”陈和尚且泣且拜,不能出一言为谢。

乃以白衣领紫微军都统,逾年转忠孝军提控。

五年,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

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

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名动天下。

六年,有卫州之胜。

八年,有倒回谷之胜。

九年正月,三峰山之败,走钧州。

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

陈和尚趋避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

“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

”兵士以数骑夹之,诣行帐前。

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绝,时年四十一。

是年六月,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勒石纪其忠烈。

(摘编自《金史·

忠义传》)

【注】北兵:

蒙古兵。

宣宗:

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至1224年在位。

1234年金朝灭亡。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B.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C.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D.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兄,指父亲的亲兄弟即自己的伯父、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也称“从父兄”,现在一般称“堂兄”。

B.台省,汉朝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

C.白衣,犹“布衣”“乌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

后世以此借指平民,亦用来指代无功名或无官职的读书人。

D.勒石,刻石记功,亦指立碑。

此典故出自《后汉书》“勒石燕然”,当时东汉窦宪破北匈奴后,封燕然山,刻石记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和尚出身高贵,天资聪颖。

他是金朝贵族,身为武将而有才名,雅好读书,颇受时人称赞。

B.陈和尚善于应变,处事灵活。

他被蒙古兵俘虏后,虽受赏识,但以探望母亲为借口回到丰州。

C.陈和尚守法不阿,性情刚烈。

他因误判葛宜翁案而锒铛入狱,但内心坦然,坚信自己清白无辜。

D.陈和尚能征善战,忠心报国。

他屡破蒙军,“力挽大厦之将倾”,功绩显赫,终于壮烈殉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

(2)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14-15题。

满江红·

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刘克庄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

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

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

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

晞发处,怡山碧;

垂钓处,沧溟白。

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

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

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

【注】王实之、郑伯昌,均是作者的好友。

三人是福建同乡,都有救国匡时的志向,因坚持正直操守而罢职闲居家乡。

淳祐八年(1248)三月,郑伯昌被征召至朝廷为官,他坚辞不起,改派为“近畿”(京城附近)地方官。

此词乃作者于送行时和王实之韵之作。

遗直:

指直道而行,有古之遗风。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之开篇气象宏大,作者借狂风骤雨、江面迷离之势烘托友人此去风雨兼程的坚定以及送别之际惺惺相惜的依依离情。

B.“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言明临行前词人对友人的信任与嘱托,嘱托友人拜访问讯位高权重之人以实现自己的高才雄略和济世的使命。

C.“晞发处,怡山碧;

垂钓处,沧溟白”描绘出自然界的诸多色彩,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闲居时期洒脱放浪的情趣,衬托出他们高洁的志向和行止。

D.这首送别词一扫“徬徨歧路,儿女沾巾”的俗态,既洋溢着个人情谊,更歌颂了高尚的志向,寄托了宏大的抱负。

15.词的下阙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设问句以景结情,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句子是“ 

”。

(2)屈原《离骚》中“ 

, 

”两句明确表明了当时社会中人们违背道德准绳,把苟合取悦他人奉为法度。

(3)《荀子·

劝学》中,用“ 

”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用“ 

”指出了蟹心浮气躁的结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 

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 

)。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

这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我们一般以往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别集之中很多也有评点。

明清时期,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

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

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

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

类似的例子 

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

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 

,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以复加 

举不胜举 

习以为常 

坐井观天

B.无所不至 

屈指可数 

盲人摸象

C.无以复加 

视而不见 

D.无所不至 

18.下列在括号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B.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C.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

D.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

19.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存在于主要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B.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C.以往我们一般认为主要评点存在于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D.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20.下面是五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每则有一处不当。

请根据文体特点,分别找出其不当之处并作修改。

(5分)

(1)校团委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

(校团委通知)

(2)我社向广大师生征稿,稿件要求内容积极向上,文体形式不限,提倡抒写个性。

有疑问请质询我社。

(文学社征稿启事)

(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

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

(广播稿)

(4)有位同学于11月7日上午拾得皮包一个,内有人民币500元、公交卡、手机、钥匙等,请失主到政教处找李主任认领。

(招领启事)

(5)本人爱好文学,曾获新概念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并有多篇作品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希望能得到贵校文学院的垂怜。

(自荐信)

序号

错误之处

修改为

21.下面是宗白华先生在《美的散步》中阐述的关于“美”的来源的框架图,请把该图转换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改革开放40年来,是工人不停擦拭额头汗水,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基建速度;

是农民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良田;

是创业者奋力撕下了“山寨”的标签,让中国自主品牌脱颖而出;

是科研人员矢志探索,令科技创新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千千万万全力以赴的身影。

“如果没有每一个你,中国不会这么了不起!

”正因为有你,才创造了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记忆、思考与感悟?

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