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风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3038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州风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梅州风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梅州风俗.docx

《梅州风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州风俗.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梅州风俗.docx

梅州风俗

梅州客家文化史

 

客家人作为古代中原人的后代,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集中概括为艰苦奋斗、热情好客、尊师重教、爱国爱乡。

客家人从中原迁移到闽粤赣地区,由于平原地区已被原住民占据,一般只能定居在贫瘠山区,因而生活艰苦,必须奋斗。

客家人的拓荒精神、白手起家能力也就十分突出。

尤其是客家妇女,以勤劳贤淑闻名天下,农活家务都出色,家庭观念特别强,有“铁汉”之称;早期客家人作为移民,居住在人烟稀少、落后偏僻的山区,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和团结互助共同克服困难的意识也就特别强,虽然生活艰苦,但养成了热情好客的文化传统;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下”,大多数都有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因而文化素质较高,历来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

其中梅州表现最为突出,被誉为“文化之乡。

我们作为梅州人,作为客家人我们应该更深入地了解客家文化的方方面面。

历史篇

  客家,是中华民族中汉族的一支特殊民系,两千多年来,中原地区的汉人因逃避战乱、饥荒、迫害或因政府调迁大量南迁,集中定居在闽、粤、赣地区,又进而扩散至四川、广西、海南、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各地。

相对于这些地区的原居民而言,他们是客,因而称为“客家人”。

从目前掌握的历史资料看,古代中原人发生过六次大规模南迁。

第一次是秦始皇时期派兵50万驻扎南岭地区;第二次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和三国两晋时期;第三次是唐朝中时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第四次是南宋时期金兵南下汉人南渡;第五次是清兵南下客家人抗清失败而迁移;第六次是清代雍正年间“移湖广,填四川”,大量客家人向广西、四川等地迁移。

近一两个世纪,客家人向海外的迁移逐渐增多。

在客家人的迁移历史中,梅州是最主要的集散中心;由于元代梅州的原居民畲族人起义抗元失败而大量外逃,至明代梅州已不设“畲官”,几乎全为客家人所占据,成为客家人主要聚居区(现在仅在大埔有少量畲族人居住)。

从集散中心和主要聚居地这两个方面而言,梅州成为客家文化的代表区域,被誉为世界的“客都”。

(福建龙岩、江西赣州也是客家主要聚居区。

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源头出自古代中原的河洛文化。

古代,我国都城多在中原,洛阳、开封等是多个朝代的古都。

古代中原经济较繁荣,交通较发达,名人荟萃,文学艺术奇葩竟放。

优越的条件,造就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影响深远的古代中原文化。

绚丽多彩的客家文化,是继承中原文化和融合当地土著文化的产物。

客家文化是在唐末至明清期间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和完善的。

第一,唐末至宋末的移民运动,是客家文化形成的直接动因。

一方面,汉民们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入这一地区,迅速改变原来那种“人烟稀少、林菁茂密、野兽横行、瘴疠肆虐”的面貌;另方面,汉民们与畲瑶族等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在一起,导致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最后发生同化。

第二,赣闽粤三角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客家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客家先民由北南迁,从平原转入山区,虽远离战火动乱,但面临生存问题,不得不对原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作出适应新环境的调整,久而久之形成新的风俗习惯。

如山多地少,男子谋生多怀四方之志,而家事多由妇人操持。

故乡村妇女耕田、采樵、缉麻、缝纫、中馈之事无不为之,挈之于右,益女工男工皆兼之矣。

一方面,继承了中原“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另方面,又形成了与中原地区传统的“男耕女织”差别很大的习俗。

同时,也造就了客家妇女吃苦耐劳、精明强干的优良品格和不缠足、不束胸的健劲习气。

又如闽粤赣山区不宜种麦磨面,客家人就在豆腐里塞上肉馅做成酿豆腐,形似饺子,与北方人吃饺子是一种承传和变异。

又因经常迁徙移居的原因,家禽无法带走,便运用中原的腌制技术腌制家禽,便于携带和食用,如盐焗鸡,就是这样逐渐演变成的。

另外,客家大本营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为客家文化保存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系个性创造了条件。

如客家方言中就保留着较多唐宋时期的中原古音和古汉语词汇。

第三,闽粤赣三角地区土著居民的文化对客家文化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由于民族间文化的影响和融合是双向式的,中原汉民在进入客家大本营地区后,以自己的优势文化去融合、征服土著居民;土著居民也以自己固有的文化去迎接外来文化,双方在不断的碰撞中相互交融,最终孕育出一种新文化,即客家文化。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

现辖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500多万人,享有“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和“中国金柚之乡”、“中国单丛茶之乡”之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有“世界客都”之称。

梅州地方一级的行政区划建置,始于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945)即后晋开运二年,升程乡为敬州,领程乡县。

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

熙宁六年(1073)废梅州复置程乡县,隶属潮州。

元丰五年(1082)复置梅州,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

绍兴六年(1136)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属湖州。

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为梅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隆为梅州,领程乡县,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尉使司。

元贞元年(1295),梅州隶属潮州路,延祜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司。

明洪武二年(1369),废梅州复置程乡县,属广东布政使司潮州府。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格为直隶嘉应州,统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4县加上本属的程乡县称“嘉应五属”,直属广东省辖。

嘉庆十二年(1807)升嘉应州为嘉应府。

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

宣统三年(1911),嘉应州复名梅州。

民国3年(1914)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于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1950年1月26日,国务院发文成立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

1952年底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

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分为惠阳、汕头两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

   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

1979年3月,原梅县所辖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后,梅县地区辖7县1市。

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后,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

   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3月正式挂牌),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

1994年6月,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即辖6县1区,并代管兴宁市。

风俗篇

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

  汉族文化历史悠久,风俗源远流长,已有上下5000年连绵不绝的历史。

这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历史优势,使得汉族的风俗,无论哪一种、哪一类,都格外丰富而迷人。

  客家保留的传统风俗,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

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客家的风俗具有凝聚力。

客家作为汉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

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尽管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

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客家人后裔,都无一例外。

客家人的岁时习俗大致上包括:

全国性的传统信仰,地方性神明和杂审的崇拜,以及传统的岁序节俗。

因时间及空间的影响而又有所差异。

透过这些民间习俗,可以探索到客家民系文化的渊源,还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祭祀礼俗

客家人数千年来,历经丧乱,艰困播迁,而仍能团结相亲,守望相助,子孙繁衍,拓展进取,究境靠的是什么呢?

是一种什么力量吸引客家人,共信共守,以滋养生息呢?

这种力量是维系全族的精神信仰。

这信仰在世界各民族都是靠的宗教,而客家人靠的是大家共同遵守维护的礼俗。

客家人以对天地祖先圣贤的祭祀来代替宗教,完成人生寻求精神寄托的伟大使命,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一个独有的创制,值得每一个客家人自豪。

   祭礼为人生寄托的中心,而所有公私祭祀,其崇拜对象都是有来历、有意义的。

如祭天之隆重与普遍,乃由于天与人之吉凶祸福息息相关,尤其农业社会,收成丰歉,要靠天,因之婚丧喜庆,小孩出生,均须拜天,以天为生命寄托的中心,而构成天地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客家人传统所供奉的神有

(1)土神:

乃最先开发地方者,表示饮水思源与注重生产。

(2)门神:

乃注重家宅平安的表示。

(3)灶神:

最先发明熟食之人,表示重视卫生。

(4)农神:

表示重视农业生产。

其它祭祀的对象,均为历史上有伟大功绩,伟大人格的人物,如孔子、关公、岳飞、文天祥、郑成功、韩愈(内埔有全省唯一的祭祀韩愈的昌黎祠)等,他如有功乡梓的先贤,忠义可风的先烈,均立庙致祀,藉以激发人们的仰慕之情,以发扬道义,敦厚风俗,鼓励向善。

   客家礼俗中,对于祖先特别重视,除掉四时八节的祭祀之外,还有墓祭祠祭,有要事出外远行,必先拜祖先,新娘入门,必先拜过夫家祖先,方为家中成员之一。

新谷登场,必须荐于祖先而后敢食。

所谓「事死如事生」,差不多把祖先当作一位有意识的主宰,活的大家长,一方面以我们自身来源的祖宗来作寄托,一方面复将这寄托推及于天下,由亲而疏,由近及远,条贯分明,这种精神的崇高伟大与平易近情,可以此美世界其它各大宗教,可以说是仁孝的宗教。

   孝道的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因此,不管居家或出外,供奉祖先牌位,按时祭奠,晨昏献香,便愈觉其重要性。

藉此可以启发子女的孝敬心理,培养子女爱护家庭的热情,示子女以为人处世要饮水思源,荣宗耀祖为本,所产生的影响是至深且远的。

   简单的木制祖先牌位,可于客厅悬空搭一小架,恭书「x(姓)门堂上历代祖先之神位」贴在正中,旁书对联「祖功垂福泽、宗德衍家声」横额书「祖德流芳」,备好各种陈设,如小型香炉、烛台等。

年节拜祭,晨昏奉香,遇上家中较大的事件,也都备置果饡,上香礼拜祝告。

子孙从小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必能敦亲睦族,克尽伦常孝道。

   祭祀最重要的,是要敬要诚,所谓「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在形式上一定要极敬与诚之能事,方能「诚则灵」,得到天之护佑,先贤先烈之沐化,列祖列宗之庇荫。

所以凡是参加祭祀的人,一定要克敬克诚,心神专一。

还有祭器的陈设,祭品的丰盛整洁,祭乐的典雅感人,仪式的肃穆隆重,也是「诚」「敬」的表现,不能忽略

 

客家人的待客礼节

客家人是汉民族中的一支优秀民系,自古以来以重礼、讲礼貌著称。

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保持着良好的人际关系。

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属之间,邻居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都有一定的礼节。

这种礼节人人都得遵守,若不,就会被人耻笑,甚至会骂你“早死爷爷少教导”。

      客家人的礼节很多,很繁杂。

由于笔者的知识浅薄,加之在一篇短短的文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略举几例。

      待客。

客人光临,男客人由男人陪坐,敬烟,女人奉茶。

不能“打赤膊”、“穿内裤”接待客人,亦不能随意弯腰曲背、架“二郎腿”,抠鼻子、玩脚丫。

奉茶也很有讲究,单独奉茶给客人时要用双手端,客人多时用托盘端茶。

客人接茶坐着要起身,不起身要说对不起,我没有起身。

主人回答不用客气。

用右手五指,左手四指,寓意“五湖四海皆兄弟,人生何处不相逢”。

      进餐。

主人与客人进餐时,要客人或长辈坐上席,宴席上给客人斟酒要按座席的大小顺序。

以方桌、圆桌为例:

陪客的在方桌坐8号位、圆桌坐10号位,斟酒则按座位的大小顺序。

这些规矩目前仍很讲究,尤其是广大农村。

主人要给客人盛饭,请客人吃菜,不能侵占客人座位,不能脚踏别人的凳子横木,夹菜时只能夹自己一方的菜,不能目中无人乱夹乱挑。

同一席的人吃饱时,不得离席,要把自己的筷子搁在自己的饭碗上表示等候之意(如遇有全席人把筷子搁在饭碗上,则表示不满或表示没有吃饱)或说一声某某请慢吃,对不起我没有等你。

待客人回答:

别客气,才能离席送客。

      送客。

当客人提出要走时,主人要先挽留,客人确实要走,主人应为客人拿物、开门、送出大门。

客人说请留步,主人才与客人拱手或握手告别。

多人同行的,客人长辈或老者先行。

      客家人还有很多礼节,如子女早晨起来、晚上临睡要向父母或长辈问安,晚辈外出回来要给长辈打招呼,这是不可违逆的礼节。

亲友有了红、白喜事都能主动相帮,互送礼物,就是平时有了什么新鲜食品,均要与邻里共享等等。

 

民居建筑篇

围龙屋e!

T_ek3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

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

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一、围龙屋的整体布局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

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

“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

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

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

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

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

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

三栋二横围龙屋,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

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

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自然的瞭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

围龙屋的设计建筑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

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面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

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

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二、围龙屋隐含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

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

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相敬如宾。

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承传。

据考古资料表明,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

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中潜意识地蕴含了其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

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

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

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

“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

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

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排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客家人做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

要请风水先生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

迁居之日,大排宴席,祭祀神灵

|Yu_QT

 X土围楼aipR%

   

土楼直径达几十米,高三至五层。

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之分,楼内房间一模一样,不分贫富,每户人家从底层至最高层,均等分到各一间房。

客家人统一将底层作为厨房,饭厅及客厅,二层作为贮仓,三层以上作为卧室。

其中营垒式的土楼是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的墙厚一米、高十五米以上的土楼外体,具有很强的抵御性。

OVXff; 

0v2_wU6W 

中西混合式的民居建筑78@[7B+> 

顾名思义,这种建筑就是讲客家传统的房屋和西洋的建筑装饰混合。

虽然,外观上吸收了西洋的艺术装饰,但是其内部还是地道的客家民居传统结构。

比较典型的有梅县白宫镇的“联芳楼”、丰顺黄金乡的“祥耀楼”和程江镇的“万秋楼”。

wKW8nlz{{ 

J6w?

._kdW另外,走马楼、四方楼、一字屋、列杠楼、高层围楼、府第式、山寨式、五凤楼、园林式、石构建筑等都属客家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

语言篇

客家话又叫做客话,或称客家万言,或叫客方言,大体分布在我国福建、广东、江西、广西、湖南、四川、台湾等7个省、区200多个市县。

其中以广东省东部、北部地区,福建省西部地区,江西省南部地区,即传统上说的闽粤赣交界地区,客家人往得最集中,内有很多是纯客家市县,如梅州市蕉岭、平远、兴宁、五华、大埔、丰顺、紫金、新丰、惠州市、始兴、翁源、和平、连平、龙川、河源、长汀、连城、清流、宁化、明溪、上杭、武平、永定、宁都、石城、瑞金、于都、兴国、会昌、安远、寻乌、定南、全南、上犹、南康、大余、崇义。

其余纯客家市县(内含还有待于调查核实的纯客家县)分布在以下省、区的一些地区:

广东省的惠阳、惠东、宝安、龙门、佛冈、清远、从化、增城、海丰、陆丰、东莞、韶关、曲江、英德、南雄、乳源、仁化、连南、连县、阳山、乐昌等市县,台湾省的苗栗、新竹、桃园、屏东、高雄等市县,江西省的赣县、宁冈、井冈山、永新、吉安、遂川、万安、泰和、广昌、永丰、铜鼓、修水、武宁、靖安、奉新、高安、万载等市县,湖南省的汝城、桂东、酃县、茶陵、修县、济阳、平江等市县,广西省的陆海上、博白、合浦、浦北、防城、钦州、灵山、贵县、玉林、黎塘、宾阳、贺县、钟山、昭平、来宾、桂平、平南、象州、柳州、蒙山、荔枝浦、阳朔等市县,四川省的成都市(郊区东山一带)、新都、金堂、广汉(新华、小汉、金轮、兴隆)、什邡、彭县、温江(金马河)、双流、新津(兴义)、简阳、仁寿(方家区)、资中(铁佛、球溪)、威远(石坪)、安岳、富顺、隆昌、泸县、合江、宜宾、广安(花桥、天地)、仪陇(乐兴、凤仪、大风、双龙、五棚、周河)、巴中、通江(黄宗区)、达县(碑庙区)、凉山州的西昌(黄联、新河)等于0多个市县的局部地区。

  国内外一些学者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的一些客话地区,如临高、定安、澄迈、万宁、永安、汕头、苍梧、长乐、建宁、邵武、顺昌、将乐、泰宁、萍乡、吉水、郴州、宜章等市县以及散布于浙江、安微等省少数市县的客方言点,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了解。

  在海外,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婆罗洲以及美洲、非洲等地的华侨、华裔也有不少是说客家话的。

  有人估计国内外说客家话的人数将近5000万。

  此外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微等省的一些地区的畲族有36万多人,大多也操客家话。

  客家话分布的地区如此广大,如此分散,恐怕是跟客家人千百年来一次又一次地迁徙流亡有很大的关系。

客家人虽然屡遭战乱、饥荒、械斗等劫难,但他们仍然勇往直前,兴家立业。

客家人一般以家庭、氏族为单位聚族而居,保持着客家人的文化风俗习惯等优秀传统,发扬勤劳朴素、勇于开拓、团结奋进的客家人精神。

客家人经常外出谋生,四处闯荡。

他们身处异乡,势薄力单,必须加强内部的团结,而客家话就是维护内部团结的最好手段。

正如客家祖训所说: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客家人把不讲客家话看成是忘本叛祖的行为。

客家婚姻习俗,往往以是否会讲客家话作为讲得来的前提,语言对联姻起了“鹊桥”作用。

正是这个习俗,使客家人的后裔顽强地保留客家话而世代相传,越是侨居国外,就越被强化,即使十代八代,前高祖已迁离客家地区,到了海外或国内非客家地区,其后裔亦能讲客家话。

如孙中山的上祖本是广东紫金客家人,后迁增城,最后迁到中山县翠亨村,待孙中山出生时,已隔七代。

孙中山出生在广府话地区,讲广府话为主,但也不忘客家话。

在革命年代,他遇到广州人来访,讲广府话;遇到客家人来访,就用客家话会话。

这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

 

  家史家话与客家民系

  一个民族或一个民系的形成一般认为有四要素:

地域,社群,语言以及文化风情。

其中共同的语言是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特征。

因此研究客家话、探讨它的形成对于客家民系的确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于客家话何时形成,近代以至近些年来,不少学者作了很多探讨,其说不一。

最近有位汀州连城籍(现在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任职)年轻学者邓晓华先生对客家方言的形成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邓先生从占有的当今客话材料里归纳若干主要特点,把现今客话音韵与晚唐五代、宋北方语音进行历史比较,粗略地勾画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客家方言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脉络。

这里介引几个主要的论点,以见一斑。

现今客家话轻唇声母字普遍存在文白异读。

白读保留双唇音念法,例如古非母字“斧、分”今念[P-],古敷母字“孵、蜂”今念[P‘-],古奉母字“吠、缚”今念[P‘-],古微母字“巫、望”今念[m-],它反映客家话保留了唐朝以前的读音。

据考证,客家先民从中原第一次迁徙开始于东晋末年,那时中原轻唇化现象还没发生,所以非母念[P-],敷母念[P‘-],不混;而现今文读非、敷、奉母字则念[f-],微母字念[V-],这是唐宋以后的读音,那时中原汉语已经产生轻唇音。

这些现象可能反映出客家先民大量的从北方南迁发生在唐末宋初,因此早期客家话字音存在文白异读,它们分别代表了客家话里的两个音韵层次。

据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研究,晚唐五代还保留一套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到宋代浊声全部清化,规律是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

客家话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不论平仄,大都读为相应的送气音。

例如,“步、别”念[P‘-],“头、道”念[t‘-],“舅、旧”念[K’-]或[t∫‘-]。

客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