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3838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docx

《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docx

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

常见的马寄生虫病防治

一、马副蛔虫病

马副蛔虫病是由马副蛔虫寄生于马的小肠内所引起的,是马属动物常见的一种线虫病,对幼驹的危害十分严重。

马副蛔虫体型大,虫体近似圆柱形,呈黄白色,雄虫长150-180mm,尾部卷曲;雌虫长180-370mm,尾端直。

马副蛔虫的发育史很复杂,马从吃入感染性幼虫后,在体内要经过很长的时间(2-2.5个月)和很复杂的移行(随血液循环经过肝脏、肺脏,再返回小肠寄生),才能发育为成虫。

1.流行病学马副蛔虫病流行甚广,但以马驹感染性最强。

老龄以马多为带虫者,散布病原体。

感染多发于秋冬季节。

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饲养管理有关,厩舍内的感染机会一般多于牧场,特别是把饮料任意散放在马厩地面上让马采食时,更能增加感染的机会。

虫卵对不利的外界环境抵抗力极强。

在温度为39℃时,虫卵可变性死亡;在温度低于10℃时,虫卵发育停止,但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活力,遇适宜温度条件时,仍可继续发育为感染性虫卵。

故冬季厩舍内蛔虫卵的存在,为早春季节的感染来源。

干燥对虫卵的生存不利。

2.致病作用马副蛔虫的致病性有下列三个方面:

(1)机械性损失。

寄生于小肠的成虫能引起卡他性肠炎和肠黏膜出血,严重时可发生肠阻塞,甚至肠胀裂和肠穿孔。

有时虫体钻入胆管或胰管,并引起相应的病症(如胆管堵塞等)。

(2)幼虫移行时,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和肺出血及炎症。

同时可带入其它病原微生物,造成继发感染。

(3)毒素作用。

马副蛔虫的代谢产物及其它有毒物质作用于黏膜时,可引起炎症并导致消化障碍;被吸收的有毒物质对神经系统和造血机能可产生严重影响。

3.症状主要危害幼驹。

病初(幼虫移行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和持续时间不等的咳嗽;常自鼻孔流出浆液或粘液性鼻液,以后(成虫寄生期)呈肠炎症状,消化不良,腹围增大,常有腹痛症状。

严重时可发生肠阻塞或肠穿孔及肠破裂。

病畜精神不振,易疲乏,毛粗干,发育停滞,黏膜苍白,甚至发生死亡。

4.诊断。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发现蛔虫卵即可确诊。

死后可在小肠内找到大量虫体。

5.治疗。

使用下列药物均有很好的驱虫效果:

(1)阿笨达唑(Albendazole),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5mg。

(2)噻苯达唑(Thiabendazole),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50-100mg。

(3)芬苯达唑(Fenbendazole),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5-7.5mg。

(4)甲苯达唑(Mebendazole),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8-9mg。

(5)精制敌百虫(Tichlorfon),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30-50mg,配成10%-20%的水溶液,用胃管投服。

6.预防

(1)定期驱虫。

每年1-2次,驱虫后3-5天内不要放牧,以便将排出的虫体及虫卵集中消毒处理。

孕马产前2个月驱虫。

发现病驹,立即驱虫。

(2)加强饲养管理。

粪便及时清理并进行生物热处理。

定期对用具消毒;饮水最好用自来水或井水。

二、马圆线虫病

本病是由圆线科(Strongylus)和毛线科(Tricho-nematidae)的40多种线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盲肠和结肠所引起的一类消化道线虫病。

这类线虫分布极广,可以说在自然界里每一匹马都有寄生。

虫体的寄生数量可从几百条至几万条,甚至10万条以上。

由于这些线虫均属于圆形亚目,故统称为圆线虫。

本病常为幼驹发育不良的原因,成年马则可引起慢性肠卡他,使役能力降低。

更为严重的是当幼虫移行时,常引起动脉炎、血栓性疝痛、动脉瘤、胰腺炎和腹膜炎,可导致死亡,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属于圆形科的致病力最强和寄生较普遍的有3种大型线虫,即马圆形线虫、无齿圆线虫和普通圆线虫。

属于毛线科的有几十种小型的线虫,通称为毛线虫。

1.流行病学。

马圆线虫在大肠内发育,雌虫产出大量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经6-14天发育为带鞘的第3期幼虫,这种感染性幼虫主要附着于草叶、草茎上或积水中,幼虫对于弱光有趋向性,于清晨、傍晚或阴天爬上草叶;温暖时活动力增强。

当马匹吃草或饮水时吃下感染性幼虫而遭受感染。

幼虫在马的肠道内脱去鞘膜,开始在体内移行;有的在血液循环系统内经过一个复杂的移行过程,甚至在肠系膜动脉根部引起动脉瘤(如普通圆线虫);有的进入肝脏,引起特殊的包囊,并在此停留4个月(如马圆形线虫)。

2.感染性幼虫的抵抗力很强,在含水分8%-12%的马粪中能存活1年以上,在撒布成薄层的马粪中需经65-75天才死亡。

在青饲料内能保持感染力2年之久,但在直射的阳光下则容易死亡。

该病既可发生于放牧的马厩,也可发生于舍饲的马匹。

尤其是当马匹在阴雨多雾的清晨和傍晚放牧时,极易感染马圆线虫病。

2.致病作用。

马圆线虫的致病作用有下列两个方面:

(1)成虫寄生在盲肠和结肠上,以强大的口囊吸着于肠黏膜上吸血,引起马匹的贫血、卡他性炎症、创伤和溃疡;同时还能分泌溶血性毒素和抗凝素等,致使贫血加剧。

图1马圆形线虫发育史

•大肠中的成虫2、虫卵3、第一期幼虫

(2)幼虫在肠壁上形成结节,数量多时可影响肠管的正常功能;普通圆线虫幼虫移行时的危害更大,可引起动脉炎,从而形成动脉瘤和血栓,进而引起疝痛(通常称为血塞疝)、便秘、肠扭转和肠套叠、肠破裂。

无齿圆线虫幼虫在腹腔下移行,可形成出血性结节,引起腹痛和贫血,在腹腔内出现大量淡黄色至红色的腹水。

马圆形线虫幼虫移行可导致肝脏和胰脏损伤,肝内形成出血性虫道,在胰脏上形成纤维性病灶。

3.症状。

马属动物圆线虫病和毛线虫病所引起的症状,大致可分为肠内型(由成虫在肠内寄生引起的)和肠外型(由幼虫发育过程移行而引起的)两种类型。

(1)成虫大量寄生于肠道时,表现为大肠的卡他性炎症、拉粪带汤、贫血和进行性消瘦,营养不良,食欲不振;进而出现下痢,粪恶臭,腹痛,有时可在粪便中发现虫体。

最后可因恶病质或继发感染而引起死亡。

少量寄生时,疾病呈慢性过程,马匹食欲减退,下痢,轻度腹痛,精神不振。

幼驹发育不良,生长停滞。

若不及时治疗,病性会日趋严重。

(2)幼虫移行时所引起的症状,以普通圆线虫引起的血栓性疝痛最为常见,病马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疝痛,疝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并且间歇性地发作。

马圆线虫幼虫移行时,引起肝脏和胰脏损伤。

无齿圆线虫幼虫则引起腹膜炎、急性毒血症、黄疸和体温升高等症状。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时可取新鲜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圆线虫虫卵。

虫卵共同的特征是:

虫卵呈卵圆形或椭圆形,卵壳较薄,表面光滑,呈浅灰褐色,内含数量不等的卵细胞。

各种圆线虫虫卵难以区分,可从幼虫培养法对第3期幼虫形态进行鉴别。

当在1g粪便中发现有1000个以上的虫卵时,应考虑及时进行药物驱虫。

对幼虫移行期引起的疾病的诊断是困难的。

普通圆线虫引起的疝痛,可通过直肠检查触摸到肠系膜动脉瘤而确诊。

5.治疗。

使用下列药物均有很好的驱虫效果:

(1)阿苯达唑(Albendazole),以往的译名为丙硫苯咪唑。

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5-10mg。

(2)芬苯达唑(Fenbendazole),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5-7.5mg。

(3)奥芬达唑(Oxfendazole),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10mg。

(4)噻苯达唑(Thiabendazole),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50-100mg。

(5)伊维菌素(Ivermectin),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0.2mg;以下注射,每1kg体重0.2mg。

对幼虫引起的疾病,特别是马的栓塞性疝痛,除采用一般的疝痛治疗方法外,尚可用10%樟脑(每次20-30ml)或苯甲酸咖啡因3.0-5.0g以升高血压,并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

6.预防。

对本病的预防较为困难。

在加强饲养卫生管理的前提下,每年应对马进行定期驱虫,一年至少2次;服用低剂量硫化二苯胺(Phenothiazine)有预防作用。

三、马副丝虫病(血汗症)

马副丝虫病又称血汗症或皮下丝虫病。

本病是由丝虫科的多乳突副丝虫寄生于马的皮下和肌肉组织间引起的。

本病的特点是常在夏季形成皮下结节,结节多于短时间内出现,迅速破裂,皮肤出血如同汗珠,故称血汗症。

1.流行病学。

血汗症是一种季节性的疾病。

雌虫在皮下和肌肉间结缔组织内寄生,移行至皮下时即形成出血性小结节;小结节的出现有季节性,每当马匹处于日光下,气温在15

℃以上时才易出现,故一般自每年的4月份有结节出现,7、8月达高潮,以后渐减,至冬季消失。

结节出现时,成虫以其头部在结节顶端形成一小孔并产卵,虫卵随血流至马体的表面。

虫卵孵化为幼虫,长220-230μm,宽10-11μm。

此后的发育需在中间宿主蝇类体内发育。

已知的中间宿主为前须黑角蝇。

2.症状。

病马的颈部、肩部、背部、体侧等处的皮肤上现出蚕头大小的结节,于中午天气炎热时,结节破溃出血,可持续2-3小时,犹如血汗。

出血停止后,凝成血痂。

夏季白天炎热时出血多,而早、晚、阴天则减少或停止,第二天可重复出现。

这种情况能反复多次,间隔3-4周。

冬季所有症状消失。

本病大多发生在3岁左右的使役马匹。

有时出血部可因感染而发生化脓或坏死。

病马有时出现贫血,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等症状。

病马一般取良性经过。

3.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和典型的临床症状即可确诊。

触诊患部可摸到肿块。

必要时,可取流出的新鲜血液1-2滴,置于载玻片上,加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作涂片镜检,可发现虫卵和微丝蚴。

也可直接压破皮肤取血液检查。

4.治疗。

可用海群生(Hetrazan)或酒石酸锑钾注射(1%-2%溶液100ml静脉注射,每隔1-2天一次)。

局部可用1%-2%石炭酸溶液涂擦,每日1-2次;或试用5%敌百虫液0.5-2ml在病灶周围分点注射或用3%浓度涂擦患部。

也可试用伊维菌素。

5.预防。

以驱避和消灭吸血昆虫为主,同时保持马厩及马匹的清洁卫生;及时治疗病马。

在昆虫活跃季节,尽量选择高燥牧场放牧,以免遭受感染。

四、马胃蝇蛆病

本病是由双翅目胃蝇科胃蝇属(Gasterophlis)幼虫寄生于马属动物胃肠道内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

病马高度贫血、消瘦、中毒、使役力下降,严重时衰竭死亡。

我国各地普遍流行。

除马属动物寄生外,还可偶尔寄生于兔、犬、猪和人胃中。

1.流行病学。

马胃蝇昆虫属完全变态。

每年完成一个生活周期。

以肠胃蝇为例,雌虫产卵于背部、胸、腹及腿部的被毛上,一生产卵700个左右。

卵多粘在毛的上半部,每根毛上附着1个卵,约经5天孵化为幼虫;幼虫在外力的作用下(如摩擦、啃咬等)逸出,在皮肤上爬行,引起痒感,马啃咬时食入,第1期幼虫在口腔黏膜下或舌的表层组织内寄生3-4周,蜕化为第2期幼虫,移行入胃内,发育为第3期幼虫。

至翌年春季幼虫发育成熟,随粪便排到外界落入土中化蛹,蛹期为1-2个月,后羽化为成蝇。

成蝇活动季节多在5-9月份,以8-9月最盛。

干燥、炎热的气候,管理不良和马匹消瘦等情况,则有利于本病的流行;多雨、阴天时不利于马胃蝇的发育。

各种胃蝇产卵的部位不同。

肠胃蝇产卵于前肢上部、肩等处;鼻胃蝇产卵于下颌间隙;红尾胃蝇产卵于口唇周围和颊部。

2.症状。

早期幼虫在口腔、舌或咽部黏膜下移行时,可损伤黏膜,引起炎症、水肝和溃疡等症状。

患马发生口炎、咽炎,出现吞咽困难、咳嗽等症状;有时饮水自鼻孔流出。

幼虫寄生于胃和十二指肠后,引起慢性或出血性胃肠炎。

幼虫吸血,加之虫体毒素作用,使马匹出现营养障碍为主的症状,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贫血、消瘦、腹痛等,甚至逐渐衰竭死亡。

3.诊断。

本病寄生时以消化障碍与消瘦为主的症状,很难与其它消化道疾病相区别。

因此,在诊断本病时,除根据临床表现外,必须考虑流行病的情况,如当地是否有本虫的流行,马匹是否引自流行区,马的体表是否有蝇卵等。

在感染早期可打开口腔,直接检查口腔及咽部是否有虫体寄生;春季观察马粪中有无幼虫,必要时还可进行诊断性驱虫。

图2马胃蝇生活史

A.红尾胃蝇B.肠胃蝇C.鼻胃蝇

4.治疗

(1)精制敌百虫(Trichlorfon),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30-50mg,配成10%-20%水溶液,用胃管投服,用药后4小时内禁饮。

(2)伊维菌素(Ivermectin),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0.2mg;皮下注射,每1kg体重0.2mg。

(3)敌敌畏(Dichlorvos),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40mg,对马胃蝇蛆有高效。

5.预防。

流行地区每年秋冬两季进行预防性驱虫,这样既可保证马匹安全过冬,又能消灭幼虫,可达到消灭病原的目的。

五、马伊氏锥虫病

马伊氏锥虫,又叫苏拉病,是由吸血昆虫传播的一种原虫病。

病原体是锥虫科、锥虫属的伊氏锥虫(Trypanosomaevansi)。

本病的临床特征为进行性消瘦、贫血、黏膜出血、黄疸、高热、心机能衰退、伴发水肿和神经症状等。

马属动物常呈急性经过,病程一般1-2个月,死亡率很高,自然康复者极少;牛及骆驼多数呈慢性经过,少数量带虫者。

图3马伊氏锥虫

1.流行病学。

伊氏锥虫寄生在动物的血液(包括淋马液)和造血器官中,以纵二裂法进行繁殖。

由虻及吸血蝇类(厩螫蝇和血蝇)在吸血时进行传播。

这种传播纯粹是机械性的,即虻等在吸食病畜血液后,锥虫进入其体内并不进行任何发育(生存时间亦较短暂),当虻等再吸其他易感染动物血时,即将虫体传入后者体内。

本病的传染来源是种带虫动物,包括隐性感染和临床治愈的病畜。

在我国南方主要的带虫动物是黄牛和水牛。

据调查,过去广东当地黄牛及水牛带虫率为2%-25%。

曾在内蒙古阿拉善旗调查骆驼的带虫率为15.07%。

黄牛及水牛可带虫2-3年,骆驼可达5年之久,此外如狗、猪、某些野兽和啮齿动物等都可以作为保虫者。

伊氏锥虫主要由虻类和吸血蝇类机械性地传播。

除经吸血昆虫传播外,消毒不完全的手术器械及注射用具也可传播本病,还可经胎盘感染或经过消化道的伤口感染。

人工抽取病畜的带虫血液,注射入健畜体内,能成功地将本病传给健畜。

2.致病作用

锥虫在血液中寄生,迅速增殖,产生大量有毒代谢产物,宿主亦产生溶解锥虫的抗体,使锥虫溶解死亡,释放出毒素。

毒素作用的结果首先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伤,引起体温升高、运动障碍、造血器官损伤、贫血、红细胞的溶解,出现贫血与黄疸;血管壁的损伤导致皮下水肿;肝脏的损伤及虫体对糖的大量消耗,造成低血糖症和酸中毒现象。

3.症状与病变

临床症状和病变因各种家畜的易感性不同而表现各异。

马属动物常呈急性发作,潜伏期5-11天,体温变化是本病的重要标志,病马体温呈间歇热型,体温突然升高到40℃以上,稽留数日后短时间间歇,再度发热,如此反复。

发热期间,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呼吸急促,脉搏频数,间歇期则以上症状缓解或消失。

反复数次后,病马逐渐消瘦,被毛粗乱,眼结膜初充血,后变为黄染,最后苍白,在结膜、瞬膜上可见米粒大至黄豆大的出血斑,眼内常附有浆液性到脓性分泌物。

体表水肿为本病常见症状之一。

发病后6-7天,水肿多见于腋下、胸前。

疾病后期病马精神沉郁,昏睡状,行走摇摆,步样强拘,尿量减少,尿色深黄黏稠。

体表淋巴结轻度肿胀。

末期出现神经症状至死亡。

血液检查红细胞数急剧下降。

锥虫的出现似有周期性,且与体温的变化有一定关系,在体温升高时较易检出虫体。

4.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病变、血液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在流行地区的多发季节,首先注意体温变化,如同时出现长期瘦弱、贫血、黄疸,瞬膜上常可见出血斑,体下垂部水肿,强疑为本病。

5.治疗。

治疗本病的要点是:

治疗要早;药量要足;观察时间要长;病马在临床治愈后4-14周方可使役。

喹嘧胺。

商品名为安锥赛(Antrycide)。

有2种盐类,即硫酸甲基喹嘧胺和氯化喹嘧胺。

前者易溶于水,易吸收,用药后很快收到治疗效果;后者微溶于水,吸收缓慢,但可在体内维持较长时间,达到预防目的。

一般治疗多用前者,按每kg体重5mg,溶于注射用水内,皮下或肌肉注射。

预防时可用喹嘧胺预防盐,国外生产有2种不同比例的产品,由硫酸甲基喹嘧胺与氯化喹嘧胺混合而成,其混合比例为3:

2或3:

4,使用时应以其中硫酸甲基喹嘧胺含量计量用量,本品可同时收到治疗及预防效果。

6.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

尽可能地消灭虻、厩蝇等传播媒介。

在临床上较为实用的是药物预防。

喹嘧胺的预防期最长,注射一次有3-5个月的预防效果;萘磺苯酰脲用药一次有1.5-2个月的预防效果。

国外常用的沙莫林(Samorin)用药一次的预防期可达4个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