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4092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我们自己》单元之一

《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意图]

《我们在呼吸》是《认识我们自己》单元的第一课。

“我们在呼吸〞一课教材由“我们的呼吸器官〞“比拟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一呼一吸〞,“制作呼吸模型〞“测量我们的肺活量〞五个活动组成。

为了让同学们在体验呼吸的活动中更好地认识呼吸器官,感知呼吸过程;我们把活动一“我们的呼吸器官〞活动三“一呼一吸〞“制作呼吸模型〞整合为第一课时.即本课《我们在呼吸》,目的在于通过学生有梯度的自身呼吸体验,在取得感性认识的同时,通过模仿制作模型,观察模型的变化,从而将不直观的现象呼吸变得直观,加深学生对呼吸机理的理解,更好地促进学生呼吸系统的概念的构建.

[教学目标]

1、〔1〕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

〔2〕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

〔3〕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了解呼吸过程;

〔4〕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和作用进行推测

2、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肯定的了解;了解呼吸实际上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

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完成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

[教学打算]

“制作呼吸模型〞:

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暑假里,,很多同学都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学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

(提示学生不可憋得太久),

学生活动,谈感受。

〔出示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感知呼吸

1、刚刚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实在比拟难受,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

你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汇报.

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

〔出示一张呼吸挂图或课件〕

2、我们了解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

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教材P1图上标出进出的路线

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小结: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肺是气体交换的园地,其余的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

肺分左肺、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有7.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外表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

肺气泡外表密布毛细血管网,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都在这里进行交换呢

3、学会提问:

关于我们的呼吸,你还想了解什么?

谁了解我们的呼吸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体会呼吸

1.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胸部腹部,再做2次深呼吸,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腹部的如何变化。

请你谈谈吸气的时候,你的胸腔腹部有什么变化,呼气的时候呢?

那么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商量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2.你认为呼吸是怎样形成的?

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3.呼吸时胸腔是怎样变化的?

这与呼吸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

吸气——→胸廓腹部扩大

呼气——→胸廓腹部缩小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教师汇报

〔三〕、制作活动

1.学生按教材P6步骤进行制作

(可以将饮料瓶先为学生开个口或者直接提供剪好的半成品)

2.学生手拉和放开橡皮膜,你有什么发觉?

思考为什么手拉橡皮膜,气球就扩大?

而松手,橡皮膜回缩,气球则缩小?

学生商量分析

3.请同学们再对比我们前面的分析,你认为我们的饮料瓶相当于我们人的什么?

气球呢?

通过形象直观的媒体动画和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胸廓扩大——→外界气体入肺——→吸进新奇空气

胸廓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呼出废气

三、课堂总结;

大家一起回忆本节课的学习,关于人的呼吸,我们还了解些什么?

四、课外延伸

1.对于我们的呼吸,你已经了解了些什么?

还想了解些什么?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们将进行继续研究。

2.如果较长时间呆在人多而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会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

[板书设计]:

我们在呼吸

鼻→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泡

吸气——→胸廓腹部扩大——→外界气体入肺——→吸进新奇空气

呼气——→胸廓腹部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呼出废气

[资料]:

x疆年会:

〔张鹏〕“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我们自己》单元之二

《比拟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教学设计

万州区枇杷坪小学李勇

[教学设计意图]:

用资料法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初步的探讨,在学生对空气这一混合物有肯定了解的根底上;再引导学生采纳比照的方法比拟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发觉与问题进行交流,以训练学生的比拟思维.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阅读资料及实验分析,初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

2、学习比照探究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比照实验与分析推理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发觉的乐趣,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含量变化的发觉和推理。

比照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教学难点]:

比照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理解呼出的气体比吸入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多,而氧含量少〔不是没有〕

[教学打算]:

 分组材料:

水槽、容积相同的两个集气瓶、两片毛玻璃、等高的两根蜡烛、火柴、大小一致的气球、打气筒、等量的两份澄清石灰水。

演示材料:

呼出与吸入气体对比表。

[教学过程]:

一、资料引入,

(1)谈话:

同学们喜欢做实验吗?

(2)实验可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好方法,我们先来看看英国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请同学们阅读P5普里斯特利的发觉,思考普里斯特利做了一个什么实验,他有什么发觉?

拉瓦锡又有什么发觉呢?

学生阅读,汇报,小结

(3)谈话:

在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我们的呼吸离不开周围的空气,可人把空气吸进去又呼出来了,那为什么还要呼吸?

〔引导学生推测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变化〕

(4)今天,我们就来用实验的方法比拟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板书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探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

1.商量搜集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方法

(1)我们吸进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呢?

你能搜集一瓶这样的气体吗?

(2)我们再来看看呼出的气体,你能搜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气体吗?

(3)分组商量:

这样搜集来的气体怎么保存?

你能利用桌上的这些材料搜集到呼出和吸入的气体吗?

(4)生汇报商量情况,师引导学生利用排水法来搜集呼出的气体

〔学生分组搜集不同的气体〕新-课-标-第-一-网

2、比照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商量:

我们有了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比拟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1)阅读教材P3,实验中那些条件相同呢?

不同的条件是什么?

(2)交流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学生实验,汇报

商量:

蜡烛在哪一种气体中燃烧得久?

原因是什么?

(二).探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含量

(1)请同学们观察P4中间的图,紫色气球里面打进的是什么气体?

橙色气球呢?

那么,我们把他们分别放进澄清的石灰水里,你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分组实验,师检查指导。

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3)谈话: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三、课堂小结

(1)我们已经能够对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进行比拟

出示:

下面是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表〔附后〕

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拟

(2)观察上面的表,你又有那些收获呢?

学生汇报,比照,填写p5的实验结果

四、课外延伸〔实验操作和课外活动〕

[板书设计]:

比拟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吸进的气体78%21%0.4%0.6%

呼出的气体78%16%4%2%

[教学后记]:

[资料]

x疆年会:

福建省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陈华珠运动与健康

教学设计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我们自己》单元之三

《测量我们的肺活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意图]

以比赛吹气球的游戏,让学生利用简易的工具和材料测试自己肺活量的大小,组织商量肺活量的大小跟自己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之间的紧密关系,了解运动可以使人的肺活量增加,让身体更加健康,指导学生制定参加体育锻炼的方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经历测量自己肺活量的过程,对肺活量大小进行比拟,了解不同的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是不同的。

2、了解什么是肺活量,掌握测量肺活量的正确方法,并能测量自己的肺活量,通过设计制作小报来宣传如何做好自我爱护。

3、了解体育锻炼对呼吸和心脏带来的好处;认识到清新的空气,合理的运动,有助于我们的健康,意识到个人对自身的健康负有责任。

[重点难点]

分析比拟我们的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可能与上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打算]

5L油瓶一个、水槽、有刻度烧杯或量筒、胶带、吸管、记号笔、

电子肺活量测量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游戏:

吹气球比赛。

要求:

猛吸一口气,全部吹入气球,比一比谁吹的气球大

(1)谈话:

刚刚,同学们猛吸一口气,全部吹入气球的气体总量就是你们的肺活量(板书:

肺活量)

(2)你能比拟谁的肺活量大吗?

谈话:

根据上面的活动你还有那些问题呢,?

(凭什么我的肺活量小呢?

到底小多少?

为了更好的进行比拟,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肺活量,今天就来我们测量肺活量

(板书:

测量)

二、探究过程

〔一〕测量肺活量,

(1)谈话:

要测量我们的肺活量,就必须有一个测量肺活量的仪器.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5L油瓶一个,水槽,有刻度烧杯或量筒,胶带,吸管,记号笔等制作一个简易的肺活量测量计;我们怎样做呢?

(2)指导学生制作,用我们〞先-----在----“汇报

(3)指导学生一组,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计测量,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a、强调尽力吸,尽力吹完一口气b、卫生c记录时,视线与水平)

(4)介绍电子肺活量测量仪使用,强调(尽力吸,尽力吹完一口气)把测量的结果填写在P7记录表上,反复测几次?

怎么计算肺活量?

为什么这样计算?

〔二〕统计分析

(1)抽一小组汇报

(2)给出区间表(表1全班在区间中的人数统计表2男女肺活量的比照),用举手的方法,统计全班数据。

(3)请同学们用统计图知识,小组合作制作统计图。

(4)汇报,全班评析。

(5)小节

〔三〕、肺活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请全班肺活量排在前面的同学与排在后面的同学站立一排进行比拟。

1.排在前面的同学有什么共同点,后面的同学呢?

(抓住体育锻炼,进行保健教育)

2.你认为肺活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商量,汇报。

三、课堂总结;

请同学汇报课堂收获

四、课外延伸〔实验操作和课外活动〕

课外阅读,或上了解网肺活量大小及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板书设计]:

测量我们的肺活量

肺活量的大小可能与体育锻炼有关

第二单元简单的机械

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生活中常用的简单工具,能对这些工具的作用提出它们的猜测。

〔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想了解、爱提问、乐于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2〕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开展有促进作用。

从而能开动脑筋利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敢于创新。

3、科学知识

了解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杆、轮轴、滑轮、传动……。

第1课生活中的“好帮手〞

一、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学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解决生活中带见问题的方法。

2、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比拟发觉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能对生活中简单的工具的作用提出猜测。

二、教学重点:

  认识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寻觅生活中的其它“好帮手〞并猜测它们的作用。

三、教学打算:

  木板、羊角锤、拧紧的螺丝钉、未开的汽水、瓶起子……。

电子演示文稿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出示汽水瓶,如何将它翻开?

出示钉有螺丝钉的木板,怎样取出这些钉子?

2.生活中工具的作用

⑴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使工作更有效,人们创造了很多工具,这些工具成为了人们的“好帮手〞。

你还了解哪些“好帮手〞,它们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⑵ 分组商量,完成表格。

我找到的好帮手

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我猜测它能……

⑶ 全班交流。

〔“注意倾听,补充致辞〞 纪律保证效率,教师得强化组织引导〕

在交流活动中对学生发觉的以下一些问题应该给予明确的肯定:

① 一种工具能干好多事情,不同的用法起到不同的作用。

〔比方榔头能拔钉子又能钉钉子,一字螺丝刀能拧螺丝,又能翻开奶粉盖〕

  ② 不同的工具能干同一件事。

〔比方老虎钳能夹小东西,镊子也能夹东西,剪刀有时也行〕

  ④ 一种工具做某件事特别专业。

〔比方剪刀剪指甲不如指甲钳夹指甲来得简单〕

  3、体验:

“好帮手〞的作用。

⑴、明确任务:

选择不同的工具,在木板上钉上铁钉和螺丝钉,然后再把他们取出来。

⑵、分组活动。

⑶、全班交流。

〔小组完成情况,感受:

工具实在能提供方便〕

4、科技史

阅读交流P21页指南车信箱,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感想科技开展之快,了解现代工具都是在简单机械的根底上开展而来,并且人们还在不断改良身边的工具,以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

〔教师也可以下载一些图片,制作成简单的演示文稿,配合图片进行讲述:

桔橰的介绍;纯粹人力-简单机械-现代工具的比照〕

第2课他能撬动地球吗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会做杠杆尺的探究性实验,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

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能够利用杠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科学知识:

能合理解释身边的杠杆工具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难点 

  分析、整理数据,发觉杠杆省力的规律。

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

器材打算

学生材料:

杠杆尺〔课前组装好〕、钩码一盒、实验记录表。

〔每组一份〕

老师材料:

学生材料一份、课件、老虎钳、镊子、小黑板。

教学建议

  本课是具体认识一种简单机械的起始课,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扶、放〞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科技史引入-阿基米德的故事

讲一讲古希腊阿基米德的大话、提出质疑阿基米德为什么说出如此大话?

他所说的是一种什么奇妙的装置呢?

2.活动一:

我们也来撬地球。

⑴给你一根撬棍,你会如何撬起地球?

模拟体验撬动地球〔两种方法〕

⑵认识它的结构〔阻力点、支点、动力点〕:

像这种撬动“地球〞的装置叫杠杆。

杠杆工作时总围绕一个点转动。

这个点叫支点。

“撬地球〞时,对杠杆用力的那点就是动力点,悬挂“地球〞的点就是阻力点。

二、活动二:

寻觅杠杆的秘密。

1.分别移动杠杆支点、阻力点、动力点的位置,再去撬一撬“地球〞,效果有什么不同?

2.看来并非任何情况下杠杆都能轻松撬起重物,怎样利用它才能使我们更省力?

下面我们借助“杠杆尺〞来进行进一步研究。

3.认识杠杆尺

⑴它的支点在哪里?

我们把挂在左边的钩码看成“地球〞,那么它挂的位置就是阻力点。

右边不用手按,也挂上钩码来显示力的大小,那么这些钩码就可就成为动力,挂的位置就是动力点。

既然这样,做实验的时候左右两边都只能在一个位置挂上钩码,不能遍地开花的到处挂。

新课标第一网

⑵要想更明晰的分析实验现象,记录是必不可少的。

怎样记录呢?

A、独立思考。

B、出示记录单:

杠杆尺不同时候的状态记录

第____小组           ____年____月____日

左〔阻力点〕情况杠杆尺的状态〔图示〕右〔动力点〕情况

钩码数与支点距钩码数与支点距

C、杠杆尺不同状态的简笔图示:

〔见下表〕

D、提示:

小组内每做一次就记录一次。

4.小组活动

⑴小组商量成员分工。

⑵领取材料进行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各组实验情况。

⑴.请各小组将材料放桌子中间,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实验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记录在小黑板上。

左边数据右边数据左边数据右边数据左边数据右边数据

⑵观察分析以上数据你们有什么发觉?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如果学生觉得茫然,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杠杆平衡状态的情况〕

期望学生能有的发觉:

A、不是全部杠杆都能省力;

B、当杠杆左右两边乘积相等,杠杆就能平衡。

C、动力点与阻力点,谁离支点近,谁就省力,谁离支点远,谁就省力。

⑶现在你能分析阿基米德所说的“大话〞必须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完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忆: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研究了杠杆,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呢?

〔独立思考后交流〕

二、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课件出示:

以下工具中哪些属于杠杆类工具〔钉锤、钓鱼竿。

压井抽水柄、剪刀、镊子、虎口钳、钢笔?

〕你能找出它的三个关键的位置吗?

2.这些杠杆类工具中,哪些可以省力?

为什么?

3.其它这些杠杆在使用中并不省力有时反而更费力,为什么我们还要使用这样的杠杆呢?

4.跷跷板〔胖爸爸和瘦女儿一起玩跷跷板,怎样坐才协调?

5.人体中的杠杆〔参见课本26页拓展〕

三、特别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

1.课件出示:

天平,它是杠杆吗?

省力还是费力呢?

2.介绍我国天平的的历史。

〔结合教材25页指南车资料〕

3.你也能制作一个小天平吗?

怎样做?

需要哪些材料?

〔参考课本26页制作方法〕

4.小组协商分工,领取材料进行制作。

5.展示、交流。

第3课轮轴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能根据自已的原认知对问题大胆提出猜测

2.会利用观察,实验,制作等方法探究轮轴的秘密。

3.认识轮轴的结构,了解利用轮带动轴转动省力,利用轴带动轮转动可以省距离

5.并能识别生活中用轮轴的实例,会分折它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

6.感受到利用科学技术制作出的工具可以改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

情愿合作交流,能积极参与有关轮轴话题的商量。

器材打算:

演示实验材料:

生活中应用轮轴工作的物品〔实物、图片、课件〕、演示用轮轴实验套材。

易拉罐瓶、吸管、线绳做成的轱辘。

分组实验材料:

硬纸板、剪刀、圆规〔或者具有不同大小的圆面的物体〕、钩码、铁架、线绳。

学生实验材料:

教学提示:

1.注意本课中有两次猜测与假设〔轮轴有什么作用,轮再大一点会更省力吗〕

2.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本节课安排了两个制作活动:

制作一个纸板轮轴、制作一个轱辘。

其中纸制轮轴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与线有较大摩擦,另在打孔过程中学生也会有困难,建议有条件的学校使用实验工具箱提供的工具,把这个活动作为兴犹未尽的孩子们的课后制作。

易拉罐轱辘教师可以制作演示,有可能也可以为没个小组制作一个,让学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轮轴的概念:

出示水龙头:

当取下自来水开关上的“圆盘〞时,我们还能轻松的拧动开关吗?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你了解轮轴有什么作用吗?

〔板书学生的猜测:

省力?

二、探究轮轴的秘密。

1.让学生简单设计轮轴机械是否省力的实验:

用一个轮轴实验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把肯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观观察样的力量可以使轮轴两端到达平衡。

〔不肯定是两边位置一样高,可以是一边高一边低,但两边的钩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在空中应该是静止不动的。

因此轮轴本身的摩擦力不能太大。

2.分组领取轮轴等实验材料〔各组轴相同,轮有大小不同的两种〕。

[实验条件受到限制的学校:

下面我们制作一个轮轴,来研究轮轴的作用,教师巡视各组完成情况,并发放其他实验材料。

]

实验记录单

轴上的钩码个数轴上的钩码个数

我们的发觉:

3.各组交流汇报实验的结果和发觉。

〔教师以小黑板板书记录数据〕

a.共识:

轮带动轴可以省力,轴带轮转费力

b.新发觉:

不同轮轴省力大小不同。

〔这是怎么回事?

4.轮的大小与轮轴作用的影响

把各组轮轴收起来,分两类放在一起。

比照它们的轮和轴。

发觉:

轴相等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设想:

如果轮的大小不变,怎样才能使轮轴省更多的力?

〔轴缩小〕

【真是有意思的发觉,为什么会这样?

可以尝试提出这个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向〔杠杆原理〕引伸,一旦学生发觉了轮轴与杠杆的内在相似之处,这将是一次思维的飞跃。

不过这个问题〔轮轴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对学生不作要求】

三、轮轴的应用

1.找一找,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轮轴。

出示图片:

方向盘、门把手、拧子、扳手、闸阀等,它们是轮轴吗?

它们的哪一局部相当于轮,那一局部相当于轴?

2.最早的轮轴——轱辘。

a.介绍轱辘的历史〔参考课本第28页资料〕

b.演示轱辘提重物。

〔好玩吗?

有兴趣下课也做一个?

第4课滑轮兄弟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研究定滑轮的作用,能够制定一个合理的动滑轮作用研究方案,并按照方案步骤进行研究。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科学知识: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通过比照分析,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不同。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试着用杠杆原理来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不同。

器材打算

  学生材料:

定滑轮和动滑轮各一个,铁架台、线、便签纸、钩码、测力计等。

〔每组一份〕

  老师材料:

图片和视频资料〔起重机上的滑轮〕、学生材料一份、实验汇报表。

教学建议

在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时,需要考虑到滑轮受到的摩擦力不能太大〔两边的钩码不能挂得太多〕,否则实验效果会受到肯定影响。

教学过程:

方案一: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升旗仪式。

  2.旗杆上有什么装置能援助我们比拟简单地把旗子升上去?

  学生观察描述:

旗帜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

〔有轮子〕

  3.教师出示轮子,并介绍:

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滑轮。

这种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旗杆顶部的轮子

  1.让我们模拟旗的装置,来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

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模拟升旗你需要哪些材料?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材料:

定滑轮、铁架台、线、便签纸〕,试一试,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挂有旗子的那局部绳子会怎样运动?

要求小组内每位学生拉一次,体会定滑轮的作用。

  3.要把旗子升上去,却把拴着旗子的绳子往下拉。

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这有什么好处?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

  4.使用定滑轮升旗或提起其他重物能不能不省力呢?

为了弄清使用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