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167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天品花园幼儿园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GD220206

天品花园(幼儿园)

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编写:

审批:

 

天品花园幼儿园项目监理部(盖项目章)

年月日

 

1工程项目概况和专业工程特点

1.1工程项目概况

1.1.1工程名称:

天品花园(幼儿园)

1.1.2建设地点:

中山市神湾镇宥南村

1.1.3投资概算:

9939.50万元

1.1.4总工期(日历天):

910天

1.1.5工程规模:

3910.9㎡

1.1.6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结构

1.2专业工程特点

1.2.1本分项工程特点:

1本工程按结构抗震7度设防,建筑等级为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一级,建筑耐久年限二级。

2单位工程的混凝土工程量大,一次性浇筑量为5000-10000M3,特别是在地下室和有特殊要求的结构,要求混凝土具有结构自防水要求,抗渗等级为P6。

3为了更好地保证供货质量、供货能力,规范化管理,以适应本建设项目的需要,本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均为预拌混凝土。

4由于现场使用的混凝土为预拌混凝土,现场使用的混凝土输送设备均为泵送。

5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工程量大,混凝土中的水泥所产生的水化热的控制是对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

6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C50,在地下室底板或结构施工中,混凝土的厚度为0.1-2.0(M)不等。

特别是在电梯井位的基础.

7工程现场用地条件较好,施工场地比较开阔。

2编制依据

2.0.1已审核批准的监理规划。

2.0.2与专业工程相关的工程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

与专业工程相关的主要工程标准有(不限于):

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GB/T50319—2013,2014年3月1日实施)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5《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6《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8《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9国家其地方颁布的与专业工程相关的规章制度。

2.0.3已审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专项施工方案。

2.0.4建设单位的其他有关专业管理规定。

2.0.5同类工程项目的相关资料。

 

3监理工作的内容和流程

3.1监理工作内容

3.1.1审查施工单位各项准备工作。

3.1.2组识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

3.1.3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

3.1.4对承包单位施工质量进行有序控制:

1、审核承包单位提出的分包工程项目及分包单位资质。

2、审查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按规定对其进行测试和监控。

3、检查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对每一个检验批进行检查验收,对隐蔽工程进行复检签证。

4、审查混凝土浇筑方案,旁站监理混凝土的浇筑。

5、必要时组织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到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商品混凝土质量、供应能力等进行考察。

6、见证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试块取样制作,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混凝土试块的同条件的养护和浇筑混凝土终凝后的养护。

7、对混凝土质量进行评定的审核。

8、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

3.1.5督促施工单位整理工程竣工技术资料,组织分部分项工程验收。

3.2混凝土工程监理工作流程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如下图:

 

4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和目标值

4.1监理工作质量控制要点

4.1.1人的控制

1审查承包商的资质,对施工技术人员、检验实验人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资质进行验证。

2特殊工序、关键工序的施工操作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4.1.2材料的控制

1施工所用材料符合设计文件、图纸、规范、标准、看样定板的质量标准要求。

2材料进场验收质量控制

1)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混凝土,进场时必须对来料单进行书面检验查、并按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外观检验观察、及塌落度检测。

书面检验查时必须查看出厂的时间,强度等级,设计塌落度等。

如与设计强度,塌落度检测不符要求,材料不得进场使用;

2)工程中所用的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及相关质保资料;

3)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一般材料,由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决定应对其进行一定比例的材料取样送检,需要进行追踪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确定是否用于本工程;对于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必须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检,取样方法应符合《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理规程》,必须按规定的部位、数量及采选的操作要求进行;

4.1.3方法的控制

1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以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检查组织体系特别是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

2)施工现场总体布置的合理性,是否有利于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及保证质量;

3)工程地质特征及场区环境状况对质量和安全有何不利影响,有无应对方案及措施;

4)主要的施工组织技术措施是否具有其针对性、有效性。

2审查专项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

1)施工方案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组织管理是否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2)对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进行分析,工艺是否先进、措施是否得力;技术是否可行,操作方便,经济合理;

3)施工顺序的安排,是否满足保证施工质量、工艺标准的要求;

4.1.4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

1机械设备选型。

机械设备的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方便和维修方便等原则,使其具有工程的适用性,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2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能满足施工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

3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4.1.5环境因素的控制

1现场自然环境条件。

现场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可能出现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时,应有充分的认识并做好充足的准备各采取有效的措施与对策,以保证工程质量;

2质量管理环境。

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自检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

3施工作业环境。

水、电、照明、安全防护设备、施工现场空间条件和通道,以及交通运输和道路条件等。

4.2质量控制要点和目标值

序号

监理工作控制的要点

目标值

1

审查混凝土施工方案

符合要求

2

混凝土的质量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全部符合要求

3

循环冷却水管密闭性试验是否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4

现场混凝土浇筑方法是否合理

每批次全检

5

混凝土养护方法是否合理

全部符合要求

6

混凝土温度监测是否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5

施工机具数量、型号能否满足混凝土浇筑工艺要求

全部符合要求

6

混凝土试件制作、养护是否符合要求

全部符合要求

7

混凝土质量检测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全部符合要求

混凝土工程目标值合格率100%。

允许偏差项目合格率98%。

5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5.1事前控制

5.1.1熟悉施工图纸,明确设计要求及结构部位的特殊处理,有关的工程设计变更,应及时在施工图上标明,避免遗忘,造成失误。

5.1.2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审查施工方案所采取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是否合理。

5.1.3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为了确保其供应质量,施工单位应了解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保证体系,提出本工程需要的混凝土的等级和标准,尚应了解混凝土配合比及其所用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情况。

项目监理部召集混凝土供应商、材料监理、承包单位召开专题会议,保证材料能按时、按质、按量供应,并提出在卸车地点的混凝土质量要求。

5.1.4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1.5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在混凝土内部布设降温循环钢管,在混凝土浇注前应进行水压实验验收,保证预埋冷却循环水管符合要求。

5.1.6审查混凝土施工前的配合比试验设计报告、混凝土到施工现场的来料通知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经审查同意后实施。

5.1.7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水电安装工程、预埋、预留均已安装完毕,经各专业会签,并经监理或质检部门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办完隐敝验收手续。

5.1.8施工临时供水、供电线路已设置。

施工机具设备已进行安装就位,并试运转正常。

5.1.9混凝土的浇筑程序、方法、质量要求已进行详细的层层技术交底。

5.2事中控制

5.2.1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商品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主要利用泵送设备送到浇注地点。

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

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80~180mm,浇筑地点混凝土坍落度不超过设计坍落度正负2毫米。

2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1)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输送混凝土的泵能连续工作;

2)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

3)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份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当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冲冼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4)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空气阻塞管道。

3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在输送商品混凝土的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坍落度过小,喂料困难时,可向搅拌筒内加入与混凝土内水灰比相同的水泥浆,经充分搅拌后再喂料。

加强旁站监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向混凝土拌合物中任意加水以增大其坍落度。

严格控制质量,随时检查混凝土坍落度。

5.2.2对于地下室底板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的浇筑,分层、分段要合理,层、段的间隔时间要计划好,在前一层、段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后一层、段的混凝土,振捣器要插入到下一层。

5.2.3竖向结构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浇筑,保证混凝土浇筑中不发生离析,并保证各部分浇筑密实。

5.2.4检查混凝土的振捣情况,不能漏振、过振,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和管道有无走动情况,发现有变形和位移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初凝前处理完成,再继续浇筑。

5.2.5施工缝,沉降缝,后浇带处的混凝土施工应按设计或规范确定。

在施工缝,沉降缝,后浇带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2;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须充分湿润和冲冼干净,且不留积水;

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5在浇筑后浇带处的混凝土前,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按要求处理,止水带或止水条按施工工艺要求安装牢固。

5.2.6对结点部位不同等级的混凝土的浇注顺序和浇注混凝土的等级要严格检查,防止低等级的混凝土注入高等级混凝土部位。

5.2.7根据混凝土施工情况,监督施工人员留置混凝土试块。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不足一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6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5.2.8检查和督促承包商适时做好成型压光和复盖保温保湿养护。

及时在冷却循环水管中注水降低水泥水化热和浇筑入模时所产生的温度,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0C,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差不应大于250C,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

同时对冷却水温度、冷却速度与冷却时间要适当控制。

冷却水温度越低、冷却水与混凝土温差越大,冷却效果就越好,但过大温差会在水管周围的混凝土引起较大的拉应力,甚至导致裂缝,通常将冷却水与混凝土之间的温差控制在220C以内,对降温速度和冷却持续时间也应适当控制,避免出现过大温度收缩应力,导致基础底板裂缝。

督促施工单位派专人进行养护,并进行温度监测;加强成品保护,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前,不允许在其上进行作业。

5.2.9混凝土浇筑,应先清除地基或垫层上的淤泥和垃圾,基坑内不得有积水,模板面应浇水湿润,板缝和孔洞应予堵严。

5.2.10在基础底板上埋设好沉降观测点,按设计及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观测、分析,作好记录。

5.2.11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

墙、柱、梁

8

剪力墙

5

垂直度

层高

≤5

8

≥5

10

全高

H/1000且≤30

标高

层高

±10

全高

±30

截面尺寸

+8,-5

表面平整(2米长度以上)

8

预埋设施中

心线位置

预埋件

10

预埋螺栓

5

预埋管

5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5

电梯井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0

井筒全高垂直度

H/1000且≤30

5.2.12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蜂窝:

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涌出而造成。

2露筋:

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孔洞:

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一层混凝土。

4麻面:

拆模过早或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5缝隙与夹渣层:

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造成缝隙夹渣层。

6梁、柱接头处断面尺寸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其断面尺寸。

7现浇板面和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

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

5.3事后控制

5.3.1混凝土工程缺陷的检查和修补。

1混凝土结构拆模后,应检查其质量状况。

当发现混凝土结构存在蜂窝、麻面、露筋甚至孔洞时,承包商不得自行修整,应报请项目监理部检查,然后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区别对待,进行修整。

对于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会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2需修补部位必须认真剔凿,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冲冼干净。

3修补用水泥品种应与原混凝土一致,强度等级高于原混凝土等级,并适量掺加微膨胀剂。

4修补部位,应略高于原混凝土表面,待达到构件设计强度后,再将外面凿平。

5.3.2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评定

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的规定。

5.4混凝土结构验收应提交文件

5.4.1设计变更和钢材代用证件;

5.4.2原材料质量合格证件;

5.4.3钢筋及焊接接头的试验报告;

5.4.4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5.4.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4.6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5.4.7工程的重大问题处理记录;

5.4.8其它有关文件及记录。

5.5监理工作措施

5.5.1组织措施

1督促承包商按计划和要求组成各种管理架构组织,并制定好各项管理制度。

2督促承包商按计划要求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投入相应的劳动力、设备、机械、材料。

3及时收集各种工程信息,对工程进行动态管理,发现实际施工情况与预期目标产生偏差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

5.5.2技术措施

1要求监理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做好监理内部的技术交底和培训工作。

2认真审查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

3督促承包商认真熟悉图纸和施工规范,以及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4严格督促承包商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已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进行施工,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组织设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因果分析,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进行处理。

5按照法律法规和广州大学城指挥办的有关规定认真及时的审查各种设计变更,尽量使设计变更快捷准确地指导施工。

5.5.3经济措施

1认真熟悉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工程概预算对承包商提出的进度款申请书、工程结算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广州大学城指挥办的工程计量的原则进行审查。

2监理工程师在工程的实验过程中必须及时全面的收集、整理工程经济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对影响实现计划目标的各种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尽量减少客观因素对计划目标影响。

3工程质量必须与工程计量挂钩,只有经进行质量管理的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工程量则可纳入当月的工程进度款,申报表中进行计量。

5.5.4合同措施

1熟悉工程合同,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做好预防索赔和处理索赔的工作。

2根据承包商在施工合同中所定的质量目标,严格控制施工方的施工质量,防止施工质量偏离目标值。

3根据承包商在施工合同中的承诺,不定期的检查承包商在施工设备、人员、材料等方面的投入情况,如有偏差立即责成承包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偏,以确保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