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4568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docx

边坡锚索加固施工方案

 

边坡锚索加固

 

 

高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设计锚索单根长度15~18m,共计10000米,该边坡为卵石土边坡,角度为45°。

二、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安排

机械设备配置:

名称

型号

数量

空压机

20m³

2台

液压张拉设备

2套

潜孔钻

6台

电焊机

2台

切割机

1台

压浆机

1台

人员配置:

名称

人数

职责

管理人员

2人

现场技术,安排

潜孔钻操作员

12人

钻、清孔

张拉人员

8人

锚索张拉

其他人员

10人

锚索制作安装及压浆

三、施工方案

(一)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边坡修整→钻机就位→锚孔钻造→成孔检查→锚索制作安装→孔内注浆→张拉锁定→封锚。

其中有两个主要环节,一是锚孔成孔,二是锚孔注浆,锚孔成孔的技术关键是如何防止孔壁坍塌、卡钻;注浆的技术关键是如何将孔底的空气、岩(土)沉渣和地下水体排出孔外,保证注浆饱满密实。

(二)施工准备

明确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艺流程、人员组织,并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位技术培训。

配备齐全机械设备,并对张拉设备及有关机具进行标定。

(三)锚索基本试验

1、试验目的:

验证设计采用的工程锚索的性质和性能、施工工艺、设计质量、设计合理性安全储备、锚索的抗拔拉承载能力、荷载—变形、松驰和蠕变等问题,以及有关搬运、储存、安装和施工过程中抗物理性破坏的能力。

2、试验方法及要求:

(1)按测量放样→钻机就位→施钻锚孔→成孔检查→锚索制作安装→孔内注浆→张拉试验的程序进行。

长度18m(具体以全部锚固段深入设计锚固地层1m以上控制),锚固段长度分别为9m、6m、3m。

用作基本试验的锚孔参数、材料和施工工艺必须和工程锚索相同。

锚固段注浆遇土或砂质强风化岩层且富水时须采用二次高压劈裂注浆法。

试验孔位置由监理和设计代表现场确定,使试验孔可代表工程孔锚固地层实际情况。

试验孔自由段不注浆,锚固段与自由段之间设置止浆袋,锚固段外侧应设引排气管,排气管伸入锚固段内5~10cm,其注浆方法与充满标准和工程孔相同,试验时应记录各级荷载及锚头位移等详细数据,并在工程锚索施工前及时向设计单位提交试验报告,以验证与调整设计。

(2)试验一般规定:

①在锚固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锚墩砼强度达到80%后进行试验;

②锚索试验加荷设备的额定压力必须大于试验压力;

③锚索试验用反力装置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必须应保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④锚索试验用检测设备(测力计、位移计、计时表等)在使用前应标定,并在标定合格后的有效期内使用,同时应满足设计要求的精度;

⑤基本试验时最大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索承载力标准值的0.9倍;

⑥锚索基本试验加荷等级与测读锚头位移应遵守下列规定:

a.首先把所有的锚筋一起拉至A×fptk的0.1~0.2倍(A为锚筋的截面积,fptk为锚筋承载力标准值),使锚筋拉直,然后按设计要求分级循环加载,每级加荷增量宜取A×fptk的1/10~1/15倍。

b.锚索加荷等级与观测时间见下表

锚索基本试验加荷等级与观测时间

加荷标准

循环数

加荷等级(A.fptk%)

加载

最大加载量

卸载

初始荷载

-

-

-

10

-

-

-

第一循环

10

-

-

30

-

-

10

第二循环

10

20

30

40

30

20

10

第三循环

10

30

40

50

40

30

10

第四循环

10

30

50

60

50

30

10

第五循环

10

30

50

70

50

30

10

第六循环

10

30

60

80

60

30

10

观测时间(min)

5

5

5

10

5

5

5

c.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少于3次;

d.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锚头位移量不大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否则需延长观测时间,直至锚头位移增量2.0h小于2.0mm时,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⑦锚索试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视为破坏,应终止荷载:

a.锚头位移不收敛,锚固体从岩土层中拔出或锚索从锚固体中拔出;

b.锚头总位移量超过设计允许位移值;

c.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超过前一级荷载产生位移增量的2倍;

d.锚索材料拉断。

⑧基本试验报告应按《锚索(杆)试验记录表》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绘制荷载——位移(Q-S)曲线、荷载——弹性位移(Q-So)曲线、荷载——塑性位移(Q-SP)曲线。

⑨基本试验所得的总弹性位移应超过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的80%,且小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理论弹性伸长。

⑩试验得出的锚索安全系数KO=Ru/Nt

式中:

Ru-锚索极限承载力,取破坏荷载的95%;在最大试验荷载下未达到规定的破坏标准时,极限承载力取最大试验荷载值。

Nt-锚索设计荷载(设计轴向拉力值)

Ko-安全系数;根据福建省的地质情况,Ko值一般宜大于2.0。

(四)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1、锚孔钻造

(1)锚孔测放: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边坡修整后,采用全站仪和监理认可的坐标把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

并在四周定出十字线护桩。

(2)钻孔设备:

采用支架式潜孔钻。

(3)钻机就位:

先搭设满足承载力和稳固的脚手架,确保施工安全,根据坡面锚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认真进行机位调整。

确保锚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0mm,钻孔倾角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为±1.0°,孔位允许误差±2.0°。

(4)钻孔:

采用无水干钻,禁止开水钻进,以确保锚固工程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

钻孔速度应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5)钻进过程:

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

如遇塌缩孔不良钻进现象时,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24小时后,重新扫孔钻进。

(6)孔径孔深:

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

为确保锚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为确保锚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5m以上。

(7)锚孔清理: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得立即停钻,要求稳钻3~5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的孔径。

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以免降低水泥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锚固外,不宜用高压水冲洗。

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进行清孔,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

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安锚索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

(8)锚孔检验:

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

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方可进行锚索安装作业。

锚孔钻造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详见下表。

锚孔钻造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孔位

坡面纵向

±50㎜

用经伟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坡面横向

±50㎜

孔口标高

±100㎜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2

孔向

孔轴线倾角

±0.5°

用测角仪或地质罗盘检查

孔轴线方位

±1.0°

用经伟仪或地质罗盘检查

孔底偏斜

钻孔深度的3%

用钻孔测斜仪检查

3

孔径

设计孔径的+5%,0

验钻和尺量检查

4

孔深

大于设计深度50㎝

验钻和尺量检查

2、预应力锚索制安

(1)锚索的组装:

锚索的组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锚索为压力分散型锚索,锚筋材料采用无粘结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对钢绞线不同单元和钢筋锚接头进行醒目可靠的标记。

下料应注意各单元锚索长度不同,并采用机械切割。

挤压头的组装,挤压套、挤压簧安装准确,挤压顶推进均匀充分,施工中严格控制钢绞线挤压套挤压工艺,并抽样3%进行检测,确保单根挤压强度不低于200KN。

组装承载体应定位准确,挤压套通过螺栓在承载体和限位片之间栓接牢固。

架线环间距1~1.5m,应准确定位、绑接牢固,锚孔孔口位置必须设置一个架线环。

所有钢质部分均涂刷防腐油漆。

(2)注浆管应有足够强度(采用镀锌铁管或钢管),保证在注浆过程中注浆顺利,不堵塞、爆管或破损拉断,注浆管穿索安装准确定位,绑扎结实牢固,并深入导向帽5~10cm。

导向帽点焊固定于最前端承载板上,并留有溢浆孔,保证孔底返浆。

(3)锚索长度:

锚索长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锚固段长度允许误差为±50㎜,自由段长度除满足设计要求外,还须考虑张拉设备和施工工艺要求,本次预留150cm。

(4)锚索的储存、运输和吊装:

组装完成的锚索应顺直地分开摆放在通风干燥处,露天储存或制作时,制作台应高于地面50cm以上,并应采用覆盖措施。

水平运输时,名支点间距不大于2m。

垂直运输时,除主吊点外,其他吊点应使锚索快速、安全脱钩。

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在细心操作,不得损伤锚索及其防护介质和组成部件。

(5)锚索安装:

锚索放入锚孔前,应检查锚索制作质量,确保锚索组装满足设计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锚孔内及孔外周围杂物应清除干净。

锚索长度应与设计锚孔深度相符,锚索防护介质无损伤,凡有损伤的必须修复。

入孔安放锚索时,应防止锚索挤压、弯曲,并按锚索设计入孔倾角和方位平顺推进,严禁抖动,扭转和串动,防止中途散束和卡阻。

锚索安装完成后,不得随意敲击,不得悬持重物。

(6)锚索组装的允许误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锚索组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锚索组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锚筋长度

±50㎜

尺量检查

2

锚固段长度

±50㎜

尺量检查

3

塑料套管端头定位

±50㎜

尺量检查

4

注浆管

中心定位

±10㎜

尺量检查

端头定位

±50㎜

尺量检查

5

支架架线

导向帽

制作尺寸

±5㎜

尺量检查

安装定位

±20㎜

(7)锚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锚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锚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入孔方向

倾角

±1°

地质罗盘检查

方位

±2°

2

入孔深度

±200㎜

尺量检查

3、锚孔注浆

(1)注浆设备:

注浆设备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的注浆材料、方式和压力,并结合实际锚固地层情况,综合确定选用相应注浆设备。

本次施工采用活塞式UB4型灰浆泵。

(2)注浆浆液:

设计注浆材料为水泥浆,要求浆体强度不低于40Mpa。

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为0.4~0.5,具体配比由试验确定。

注浆浆液应搅拌均匀,并随搅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

在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宜用水或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路,并严防石块和杂物混入浆液。

(3)注浆作业:

锚孔钻造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锚筋体安装和锚孔注浆,原则上不得超过24h。

注浆作业必须采用孔底返浆方式注浆(注浆压力不低于2.5Mpa),直至锚孔口溢出新鲜浆液方可停止注浆。

严禁抽拔注浆管或孔口注浆。

锚固段注浆遇土质或砂土状强风化岩层且富水时须采用二次高压劈裂注浆法。

当采用二次劈裂注浆提高地层锚固力时,以浆体强度控制开始劈注时间(一次注浆浆体强度为5Mpa),注浆压力、注浆数量和注浆时间可根据锚固体的体积及锚固地层情况确定,并分段依次由下至上进行。

注浆结束后,应观察浆液的回落情况,若有回落应在30min内进行孔底压注补浆2~3次。

遇有异常情况需经业主、设计代表、监理工程师及施工单位会诊确定处置方案。

(4)注浆记录与试验:

注浆作业过程中应做好注浆记录。

同时,每批次注浆都应进行浆体强度试验,且不得小于两组,保证满足设计浆体强度要求。

4、钢筋砼

钢筋砼工程指边坡锚固工程抑制构件(锚墩)。

除符合交通部一般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及要求外,还应注意浇筑砼前,必须将锚垫板按设计要求固定在立柱钢筋上,方向与锚孔方向一致,摆放平整,再一起现场浇注、振捣,尤其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应仔细振捣,保证质量。

5、张拉锁定封锚

(1)张拉锁定设备:

锚索的张拉必须采用专用设备,并在张拉作业前对张拉机具设备进行标定。

本次施工拟采用YDCW1500B液压千斤顶。

(2)锚索张拉应遵守下列规定:

a.锚斜托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并与锚索的轴线方向垂直;

b.锚具安装应与锚垫板和千斤顶密贴对中,千斤顶轴线与锚孔及锚索轴线在一条轴线上,不得弯压或偏折锚头,确保承载均匀同轴,必要时用钢垫片调整满足。

c.锚固体与台座砼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方可张拉(如为抽验锚孔,应在达到设计强度的条件下,待验收试验结束后进行)。

d.锚索正式张拉前,应取0.1~0.2倍设计张拉力值对锚索进行1~2次预张拉,确保锚固体各部分接触密贴,锚索平直。

e.锚索控制应力不应超过其极限应力值的0.6倍。

(3)锚索张拉顺序和技术要求如下:

a.锚索张拉宜按照对角线的作业原则进行。

第二次张拉作业,即按照第一次张拉作业顺序循环张拉作业,直至张拉满足设计最大张拉荷载值。

b.锚索张拉宜采用超张拉,超张拉力值为设计拉力值的1.1~1.2值。

锚索张拉力值宜分两次张拉作业施加,第一次张拉作业力值为设计张拉力值的一半,第二次张拉作业直至超张拉力值。

每次张拉宜分为5~6级进行,除第一次张拉需要稳定30min外,其余每级持荷稳定时间为5min,并分别记录每级荷载对应锚索的伸长量。

张拉时锚索受力要均匀,发现异常情况应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解决。

(4)锚索锁定:

锚索张拉至设计最大张拉荷载值后,应持荷稳定10~15min,然后卸荷进行锁定作业。

锁定使用锚具和夹片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若发现有明显预应力损失,应及时进行补偿张拉。

(5)锚孔封锚:

锚筋锁定后,须用机械切割余露锚索,严禁电弧烧割,并应留不小于10cm外露锚索,以防拽滑。

最后用水泥净浆注满锚垫板及锚头各部分空隙,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封锚处理。

(6)锚索张拉锁定封锚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锚索张拉锁定封锚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检验项目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锚头锚筋轴线或锚垫板中心法线

±2°

±50mm

地质罗盘检测

2

锚头位置

孔口高程

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孔间距离

±50mm

3

预埋锚具

中心线偏移

±10mm

尺量检查

外露长度

±5mm

承面平整

±2mm

4

预埋螺旋筋波纹管

中心线偏移

±10mm

尺量检查

两端定位

±10mm

5

封锚截面尺寸

长度

±5mm

尺量检查

宽度

±5mm

高度

±5mm

四、质量保证措施

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构成质量管理框架、明确了质量要素和职责分工后,我们将实施如下质量保证措施:

(一)、人员保证:

明确职能、制定奖罚措施、签订责任状

(二)、制定全员质量管理职责,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

(三)、制定创优规划、开展科技攻关

(四)、建立和落实各项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1、坚持编制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制度

2、坚持“三检”、“三不交接”和“五不施工”制度。

3、坚持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制度

4、建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采购及验收制度

5、仪器、仪表和砼电子计量等检测装置的标定制度

6、严格进行施工资料管理

7、坚持与质量挂钩的奖惩制度

8、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9、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

五、进度保证措施

1、除满足上述施工人员和设备外,用网络法宏观控制,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以开工程例会的形式分析原因并制定措施,调整资源,优先考虑控制工程、关键工程的人、财、物、设备等资源配置。

2、合理安排和组织施工,消除被控制和制约因素,把被控制时间压缩到最短。

3、加强机械维修保养,提高机械完好率和生产率。

4、搞好材料供应,疏通材料供应渠道,确保材料供应不影响施工。

5、加强质量控制,消除因质量原因耽误工期。

6、学习吸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工期。

7、加强基层施工单位管理,优化劳动组合,因人派工,各显其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六、安全保障措施

1、施工现场内各种材料分类码放整齐稳固,拆除的模板、钢管及其它废旧物品及时清理,以保持现场的整洁有序。

2、变压器设在施工现场边角处,并设围栏;根据用电位置,在主干线电杆上装设分线箱。

3、在施工现场专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电气设备的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

不得在同一供电系统中有的接地,有的接零。

4、工地内架设的电力及照明线路,其悬吊高度及距工作地点的水平距离按当地电力部门的规定执行。

5、工地内的电线按标准架设。

不得将电线捆在无瓷瓶的钢筋、树木、脚手架上;露天设置的闸刀开关装在专用配电箱里,不得用铁丝或其它金属丝替代保险丝。

6、对焊接和预应力张拉等特殊工种的工人,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培训。

严禁非张拉人员站在千斤顶后。

7、施工操作人员进入现场时佩戴安全帽,作业时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七、保护环境措施

环境保护是生态平衡的保证,是我国重要国策,为了减少或避免施工对环境的破坏,采取措施如下:

⑴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执行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并认真接受建设单位和环保部门的监督指导。

⑵加强施工管理,实行文明施工。

⑶施工时注意做好排水系统,防止雨季水土流失,污染环境或河流;

⑷认真学习森林保护法,不能乱砍乱伐并做好防火措施。

⑸工程竣工后,认真清理沿线杂物,拆除临建,并将上述垃圾弃至监理工程师指定地点。

 

报价清单

项目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元)

备注

钻、清孔

10000

160

1600000

锚索制作安装

10000

20

200000

锚索注浆

10000

20

200000

锚索张拉

10000

10

100000

封锚

660

90

59400

边坡修整恢复

1

8000

总计

2167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