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0472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图题专项训练.docx

作图题专项训练

作图题专项训练

1、重力作图题:

(1)如图1所示,物体重20N,依照所给的标度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示用意。

图4

图3

V

图2

图1

 

(2)如图2所示,做出足球被运动员踢出后受到的力的示用意(不计阻力)

(3)图3系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的轨迹图。

画出其受力示用意(不计空气阻力)。

(4)如图4所示,一个探空气球带着探测器一路匀速上升。

探测重视600N。

做出其重力的示用意。

(5)如图5所示,重为3N的小铁块被竖直的磁性黑板吸住不动。

请做出铁块受到的重力的示用意。

图8

A

图7

图6

图5

磁性黑板

图9

 

(6)如下图,重力为100N的物体A受到4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试在图中画出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的示用意。

2、压力和支持力作图题:

(1)如图7所示,物体甲重20N,放在水平桌面上。

做出该物体所受的支持力的示用意。

(2)如图8所示,做出物体A对支持面所受的压力的示用意。

3、拉力作图题:

(1)如图9所示,物体甲受到30N水平向右的拉力的作用,沿着水平方向匀速运动。

做出该物体所受的拉力的示用意。

(2)如图10所示,物体乙受到50N与水平面成20°的向右的推力作用,静止不动。

请做出其所受的推力的示用意。

图11

图10

图12

4、浮力作图题:

(1)如图11所示,重30N的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40N的浮力作用。

做出浮力的示用意。

(2)如图12所示,重为10N的物体静止在水面不动。

请做出现在物体所受的浮力的示用意。

5、作力臂和画出滑轮组绕线作图题:

⑴如图13所示,请做出重力G的力臂,并在D处做出所用的最小的力的力臂。

B

O

A

L

G

图14甲

G

D

C

B

A

图13

图14乙

 

图15

⑵如图14甲所示,杠杆AOB的右端挂有20N的重物G,在力臂为L的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请在图中做出力F的示用意,并做出重物G的示用意。

⑶如图14乙所示,做出使油桶滚上台阶的最小的力的示用意,并做出桶的重力的示用意。

⑷利用图15的滑轮组,用300N向下的拉力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轮组上绳的绕法。

⑸如图16所示的汽车陷入泥中,现要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拉起该汽车,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图16

⑹依照图17中的省力要求,画出绕绳索的方式(不计摩擦及滑轮重).

图17

实验探讨题专项训练

一、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若是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能够忽略,物体的下落也能够近似地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探讨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窗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材料

下落高度(m)

下落时间(s)

1

铁球

20

2

铁球

30

3

铅球

20

⑴为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_____和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你帮忙小明验证猜想三:

①器材:

的铁球A、1kg的铁球B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敏同窗也对那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两片完全相同的纸(一张平展,另一张对折)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觉两片纸___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着地,此下落进程中两片纸作的______(填“是”或“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华同窗用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来“估测大气压的值”,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将蘸水的吸盘按在滑腻的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按住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上的挂钩,缓慢往上拉,记录吸盘方才离开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再测量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如图16所示。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是:

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1只,底面积为3cm2的吸盘,滑腻的玻璃板。

实验时,他发觉当弹簧测力计拉至读数最大时,吸盘仍未离开玻璃板,实验室又没有量程更大的弹簧测力计,他以为可运用其它器材结合所学物理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1)请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要求:

先确信所需的其它器材(除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1只、底面积为3cm2的吸盘和滑腻的玻璃板外),再简要说明你是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这一问题的?

(不增加弹簧测力计的个数)

[方案一]

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

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只能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结果并非精准,请指出你所设计的方案一中产生误差的要紧缘故有哪些?

(写出2点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窗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如此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数刻度的长度为_____cm,计算取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cm2.

(4)计算取得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Pa.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窗的实验误差普遍专门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进程中致使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

4、某爱好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形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

由于时刻关系,那时并无及时整理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整理时,惊奇地发觉原先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

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

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致使马铃薯下沉;

猜想2:

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致使马铃薯下沉;

猜想3:

要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致使马铃薯下沉;

通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以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_______。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别离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2)配制一大杯盐水;

(3)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觉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别离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如下表:

马铃薯的编号

质量/g

体积/cm3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A

44.8

39.2

40

33

B

56.1

48.8

50

41

C

77.3

67.9

69

57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2是_______的;你以为致使马铃薯下沉的缘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

那个实验涉及到的研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那个探讨实验的结果你能取得什么启发?

五、小红用一个木块别离在一块木板、一条毛巾上做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实验,用到的器材还有一个弹簧秤和一个钩码.如下图。

图中数字表示实验序号。

(1)那个实验要研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的关系;

(2)实验进程中,弹簧秤始终水平拉着木块运动.而且数据的读取都是正确的,记录结果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发觉其中一次弹簧秤读数不可能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请指出其实验序号 ;

(3)在实验2中,假设把弹簧秤拉力增大.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将如何转变?

  (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序号

弹簧秤读数(牛)

1

2

3

 

6.在探讨“压力的作用成效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如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看图(a)、(b)后得出“压力一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成效越明显”的结论。

尔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觉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成效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

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成效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依照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依照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成效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缘故是。

(3)设图(乙)(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b,图11(乙)(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那么PbPc(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7.小刚利用如图装置探讨“斜面的机械效率”,记录的数据如下:

斜面倾

斜程度

小车重

G/N

斜面高

h/m

拉力

F/N

斜面长

L/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J

机械效率η

较缓

10

3

1

1

3

33%

较陡

10

4

1

最陡

10

6

1

4

6

67%

(1)实验进程中应注意:

(2)斜面较陡时:

有效功W有=J,机械效率η=。

(3)分析表中的数据,能够得出:

斜面是一种的机械;其他因素相同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

8.某实验小组在探讨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取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上图:

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74%

甲乙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2)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数据。

(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利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

(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

利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九、在观看如图25小球摆动时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中,

小涛发觉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刻似乎都相同。

于是他产生了猜想,

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刻t:

1可能跟小球质量m有关;

图26

图25

②可能跟绳索长度l有关;

③可能跟小球移开的距离s有关;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竖直的木板上画出方格,用瓶子

代替小球,并在瓶内装大米以改变质量,那么:

(1)除图26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

(2)在测出不同条件下,瓶子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刻t后,

瓶质量

m/g

移开距离

s/格

悬线长度

l/格

来回时间

t/s

1

20

3

12

2

40

3

12

3

60

3

12

4

60

2

12

5

60

1

12

6

60

3

9

7

60

3

6

取得表中的数据。

那么:

为了研

究t与l关系,应选择序号为

的数据进行分析;

(3)通过度析表中的数

据能够得出初步的结论:

t与

无关,与有关

(填写字母)。

(4)实验中发觉,瓶子摆

动一次所用的时刻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式:

10、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

(1)为保证明验成功,每次都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作__________运动,并在此进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乙和甲相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说明在__________一按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3)丙与甲相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说明在__________一按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有关。

1一、如下图,把不同质量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别离读出它们的大小记在下面的表格中,并计算出每次重力和质量的比值,依照上述实验与数据,得出结论如下:

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和质量的比值

1二、在研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如下图,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别离停在图中所示位置,请回答:

(1)什么缘故要使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滑下?

(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什么?

(3)从那个实验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13、下表是小莉同窗用如图8-2-20所示装置别离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形。

深度h

(mm)

压强计

左液面

(mm)

右液面

(mm)

液面高度差(mm)

1

30

186

214

28

2

60

171

229

58

3

90

158

242

84

4

盐水

90

154

246

92

(1)分析表中序号1、2、3三组数据可取得的结论是:

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可取得的结论是: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有关。

(2)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不是相等,他们应操纵的量有和,要改变的是。

(3)小莉同窗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g=10N/kg),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Pa,由此她发觉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以为造成的缘故是什么?

答:

14、小明同窗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别离装有必然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讨.如图表示探讨进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有关.

(2)分析图____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_____N.

(4)小明还想探讨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不是有关,请你简述实验方式.

计算题专项训练

一、质量为千克的物体的重力是多少?

 

二、质量为76Kg的滑雪运动员,其脚下的每块滑雪板长2m、宽m,重12N,求运动员站立时,水平雪面受到的压强。

(g取10N/Kg)

 

3.某液面下深处液体压强是784帕,求:

(1)深处液体压强是多少帕?

(2)该液体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

 

4.一钢制水壶的质量为1kg,平面壶底的直径和壶底深度均为20cm,容积为4×10-3m3,壶中装满水置于水平桌面上。

(g取10N/kg)

求:

(1)水对壶的压强.

(2)壶底对桌面的压强.

 

5.一个重为的实心物体,浸在某种液体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6.有一个重为5N、体积为300cm3的物体。

问:

(1)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的浮力多大?

(2)该物体在水中是上浮,仍是下沉、悬浮?

 

7.有一木块放入水中,当上面放有质量为的重物时,木块恰好全数浸入水中,假设拿去重物,那么木块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

(1)木块的体积。

(2)木块的密度。

 

8.“曹冲称象”是众所周知的典故。

某校爱好小组仿照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

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下图。

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30cm2,高度为15cm。

(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求:

⑴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

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

⑵现在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⑶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

 

9.如下图,某人用一根轻质木棒挑着为120N的物体站在水平地面上,木棒维持水平,棒AB长为,重物悬挂处离肩膀距离BO为,那么手在A端对木棒竖直向下的作使劲大小为多少N?

 

10.一辆重为6×104N的载重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上一个长为500m的斜坡,已知汽车的牵引力为×103N,求:

(1)汽车从斜坡底端开到顶端所需的时刻.

(2)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

 

11.一辆重为200N的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推力作用下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了100m,假设小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求:

(1)水平推力对小车做了多少功?

(2)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12.一人用如下图.的滑轮组匀速提升物重为200牛的物体,现在人对绳的拉力为120牛,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若是人的体重为600牛,那么他们用此滑轮组所提升物体的物重不能超过量少牛?

 

13.某人用如下图的滑轮组匀速提升500N的重物,所用的拉力F为150N,绳索自由端被拉下2m,在此进程中,求:

(1)拉力F所做的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假设提升重为1000N的物体,求拉力大小.(不计摩擦和绳重)

 

14.一辆汽车不警惕开进了泥潭中,司机取来一套滑轮组欲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下图,假设车重为8×104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3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问:

(1)该司机至少需用多大的力才能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

(2)假设拉动汽车时,汽车前进的速度为0.1m/s,那么司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