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0500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docx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有哪些?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1和ISO14001等标准规定的管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划时代的管理方法。

GB/T28001-2001(OHSAS18001:

1999)标准是目前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唯一OHSMS标准,该标准为各类组织提供了结构化的运行机制,帮助组织改善安全生产管理,推动职业健康安全和持续改进。

随着工业科技地不断进步,职工的安全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全球安全生产事故持续增长。

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世界范围内每年约发生2.7亿起职业事故,200万人死于职业事故和与工作相关的疾病,1.6亿人遭受职业病,职工的安全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发达国家借鉴ISO9000认证的成功经验开展了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活动,以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安全。

1996年英国颁布了BS88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指南》国际标准。

以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的一些组织制定了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标准,即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实施指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作为社会发展重要标志之一的职业健康安全状况却远远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

为了尽快提高我国生产安全水平,保障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贸易发展,符合WTO规则的要求,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国家标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该标准覆盖了OHSAS18001:

1999所有的技术内容,适用于任何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寻求外部机构对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组织。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简称CQC)作为我国最大的专业性认证机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多家知名企业在我中心获得OHSMS认证证书,如: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等等。

中心在全国设有32个评审中心,拥有200多名经验丰富的OHSMS审核员,获得中国国家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33个专业大类的认可,认证范围涉及纺织、建筑、机械、民航、计算机业、物业等行业,认证企业遍布全国。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涉及的标准目录

看下面参考或者搜九洋企业管理顾问公司进入网站学习

环境

根据ISO14001的3.5定义:

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内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还包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等管理方面的内容。

可以这样描述环境管理体系:

这是一个组织有计划,而且协调运作的管理活动,其中有规范的运作程序,文件化的控制机制。

它通过有明确职责、义务的组织结构来贯彻落实,目的在于防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环境管理体系是一项内部管理工具,旨在帮助组织实现自身设定的环境表现水平,并不断地改进环境行为,不断达到更新更佳的高度。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特点

●系统化的管理机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为各类组织提供了结构化的运行机制:

职业健康安全以帮助组织改善安全生产管理,推动安全生产和持续改进,并为第三方提供了评审或审核的依据。

●遵循自愿原则

各类组织是否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是否建立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是否进行职业健康安全认证审核都取决于组织自身的意愿,不能以行政或其他方式要求或迫使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也不应改变组织原有的法律责任。

●兼容性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组织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孤立的管理系统。

OHSMS标准与ISO9000标准遵循着共同的管理体系原则,一些管理体系要素的要求与ISO9000标准较为相似,组织可选择与ISO9000、ISO14000相符的管理体系作为实施OHSMS的基础,各体系要素不必独立于现行的管理要求,可进行必要的修正与调整,以适合本标准的要求。

●适用性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凡具有下列愿望的任何组织均可实施本标准:

—实施、保持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

—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向外界展示这种符合;

—寻求外部组织对其OHSMS的认证注册;

—对符合本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

●灵活性

该系列标准没有建立职业健康安全行为标准,它们仅提供了系统地建立并管理行为承诺的方法。

它们关心的是如何实现目标,而不注重目标应该是什么。

标准把建立职业健康安全行为标准的工作留给了组织自己,而仅要求组织在建立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全过程预防和持续改进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突出强调了预防为主和持续改进的要求。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改善工作条件,消除事故隐患,控制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和方法贯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改进中。

组织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一方面适应外部相关方的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也体现了组织对安全生产的实际贡献。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区别

简单跟你说下吧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通过识别危险源,确认重大危险源后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方案(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也是处于安全的目的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从事这行已经很多年了,对ISO9001质量/14001环境/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SA8000社会责任/CCC产品认证/客户验厂等都很熟悉。

如果还不清楚,你可以继续追问!

谢谢,希望以上答案能够帮到你!

4、什么叫安全生产指标体系

仅供参考

安全生产指标体系,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内容。

安全生产指标体系就是把安全生产纳入国家和地方、行业发展规划。

做到有指标、有项目、有资金、有措施、有支撑体系。

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中,设置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并与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一起纳入统计指标体系。

各地分解落实,并从实际出发,明确更为具体完善的安全指标,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刚性、量化的安全生产规划指标,安全生产责任的考核一直缺乏操作性,使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多停留在定性衡量和形式考核的层面上。

一些地方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重经济、轻安全的倾向。

建立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体系是促进各级政府和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需要。

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可分两大类:

一类是增长性指标,如经济增长速度、利润、GDP等。

一类是控制性指标,如人口增长率、案件发生率等。

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属于后者。

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就要科学制定安全生产规划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层层分解和落实省、市、县、乡政府和企业,评价政绩、业绩,加强考核奖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安全生产规划指标所需统计数据均有稳定的统计渠道和可靠的数据来源。

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等均可按照安全生产统计制度,从各级政府安监部门的统计汇总数据中采集。

国内生产总值、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等,均可以通过各级政府统计部门的公告中采集。

因此,指标具有科学性、操作性。

安全生产指标体系,还是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

在企业自身努力的同时,通过严格的监管、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社会监督,推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到位。

一是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

严格高危行业各类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资质管理,煤矿矿长等经培训持证上岗。

指导督促各类企业建立健全以第一责任人为中枢的安全责任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所属厂矿和车间(区队),班组、岗位,落实到人头。

二是指导各类企业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

指导督促企业健全、落实规章制度,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和职业健康等工作,认真执行新建和改扩建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和监控,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5、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有那些要求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1、安全生产标准化: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2、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创造人的安全环境,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人——机——环达到最佳统一,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的目的。

其核心是人——即企业的每个员工。

(一)建立和保持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

2、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评定和监督

1、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

2、企业应当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

3、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管理。

二、标准化建设重点内容

(一)目标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1、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员。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2、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三)安全生产投入

1、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2、投入资金充分、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对后果负责

(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识别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3、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

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五)教育培训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六)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1、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

3、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4、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

5、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

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6、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

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

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7、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8、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9、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设施。

10、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

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七)作业安全

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1.1、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

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

1.2、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1.3、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措施的落实。

2、作业行为管理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

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3、安全警示标志

3.1、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2008安全标志使用导则》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3.2、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4、相关方管理

4.1、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4.2、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4.3、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4.4、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

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5、变更管理

5.1、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5..2、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八)隐患排查和治理

企业应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1、排查前提及依据

1.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

1.2、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

1.3、排查方案应依据: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2、排查范围与方法

2.1、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2.2、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3、隐患治理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3.1、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

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3.2、隐患治理措施包括:

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4、预测预警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

1、辨识与评估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

2、登记建档与备案企业应当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

3、监控与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十)职业健康

1、职业健康管理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1.1、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1.2、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3、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1.4、企业应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2.1、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2.2、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2.3、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3、职业危害申报

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十一)应急救援

1、应急机构和队伍

1.1、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1.2、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组织训练;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2、应急预案企业应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4、应急演练

企业应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5、事故救援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1、事故报告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

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2、事故调查和处理

2.1、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

2.2、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1、绩效评定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1.1、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

1.2、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1.3、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

2、持续改进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5)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扩展资料

管理目标如下:

1.安全生产:

包括:

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指标(事故负伤率及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目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2.生产目标:

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3.生产管理:

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4.基本对象:

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5)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扩展资料参考:

网络-安全生产管理

6、安全生产三项指标是什么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安全生产三项指标是:

1、生产安全事故起数,

2、死亡人数,

3、直接经济损失。

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指工程项目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好安全工作。

他实现了安全与生产的统一,生产和安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不能分割更不能对立起来应将安全寓于生产之中;

“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

指安全生产工作是衡量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它要求对各项指标考核,评优创先时首先必须考虑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

安全指标没有实现,即使其他指标顺利完成,仍无法实现项目的最优化,安全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三同时”原则:

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和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法律制度的简称;

“五同时”原则:

企业的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订并落实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

“四不放过”原则的支持依据是《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三个同步”原则:

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

7、如何让安全生产标准化与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

1、问题提得很好,这是大部分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2、安全生产标准化与18001虽然都是安全相关,但却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管理。

要了解它们的区别。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落实安全生产法相关要求,通过机制预防规范管理,使生产运营环节符合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的一种规范化行为。

是一种政府行为。

18001是关注人的健康风险管控(不关注财产安全),包括伤害与损害(平常所说的工伤与职业病),其中人指所有进入到工作场所或受到其影响的员工、外来人员等。

是一种自愿性标准。

3、两者又有很强的关联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包括了18001中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同时又采取了与18001标准相类似的管理方式与结构,如PDCA等。

4、从管理追求目的及实际操作讲,有效融合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如何融合?

4.1方针与目标融合

4.2组织职能、教育培训融合

4.3文件、制度、记录融合

4.4公共管理要素融合,策划、运行、检查、绩效改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