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0501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docx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第一篇:

《老鼠娶亲》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有节奏朗诵儿歌。

2、幼儿能愉快和教师、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3、幼儿能有节奏朗诵象声词“吡呖叭啦、吡呖叭啦、蹦叭”。

活动准备:

鞭炮一串与儿歌内容有关的图片若干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鞭炮引导幼儿模仿鞭炮声教师念象声词”;吡呖叭啦、吡呖叭啦、蹦叭”并引导幼儿有节奏朗诵。

2、学习儿歌《老鼠娶亲》

(1)教师出示老鼠(戴着大红花穿着新郎的衣服)图片引导幼儿回忆《还珠格格》中娶亲的场面。

(幼儿回答:

有鞭炮、吹喇叭、跳舞、敲锣打鼓、花轿等)

(2)教师有表情朗诵儿歌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朗诵儿歌并引导幼儿拍节奏。

(4)教师念儿歌每句前半段幼儿念后半段并交换一次。

(5)师幼一起边拍节奏边朗诵儿歌。

3、游戏《猫捉老鼠》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教师和幼儿扮老鼠配班老师扮老猫老鼠有节奏朗诵儿歌当念到“蹦叭”时老鼠全体蹲下老猫出场当老猫念到:

”;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时老鼠则立刻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老猫去捉老鼠当老鼠上位后老猫则不能抓。

(2)师幼共同游戏2-3遍(次数视当时幼儿情况而定)。

4、师幼一起去户外游戏。

附儿歌:

《老鼠娶亲》

八只老鼠抬花轿呀抬花轿

四只老鼠来吹号呀来吹号

两只老鼠放鞭炮呀放鞭炮

吡呖叭啦、吡呖叭啦、嘣叭。

老猫听了来贺喜“恭喜!

恭喜!

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第二篇:

《小灰鼠食物历险记》

【活动目标】

1、在尝尝、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内容;

2、学会运用火辣辣、酸溜溜、甜蜜蜜来形容食物的味道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故事情节中蕴含的趣味性发展幼儿想象力。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灰鼠导入活动。

1、出示小灰鼠引导幼儿和小灰鼠打招呼。

2、(播放录音)提问:

小灰鼠要去干什么?

二、品尝三种食物感知故事第一段。

(一)出示三家店引导幼儿猜想。

师:

小灰鼠走着走着看见了3家食品店你们猜猜这3家店会卖什么?

(二)分组品尝辣、酸、甜三种味道。

1、出示辣椒、酸醋、糖幼儿分成3组品尝3种味道。

2、教师带领幼儿集体分享品尝后的感觉。

3、教师小结:

原来小灰鼠来到了火辣辣的辣椒店你还吃过火辣辣的什么呢?

原来小灰鼠来到了酸溜溜的酸醋店酸溜溜的还有什么呢?

原来小灰鼠来到了甜蜜蜜的糖果店你还知道甜蜜蜜的什么呢?

(三)讨论小灰鼠到底喜欢哪家店。

1、问:

火辣辣的辣椒店、酸溜溜的酸醋店、甜蜜蜜的糖果店小灰鼠到底喜欢什么店?

不喜欢什么店呢?

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录音完整讲述故事第一段)

2、引导幼儿讨论小灰鼠到底喜欢哪家店并说理由。

三、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故事第二段。

1、师:

来到糖果店小灰鼠开心极了他一口接一口吃着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只甜鼠。

变成甜鼠后的小灰鼠会遇到谁发生什么事呢?

让我们到书里去寻找答案。

(教师个别指导播放轻音乐)

2、问:

谁来说说变成甜鼠后的小灰鼠遇到了谁发生什么事?

四、完整倾听故事。

1、小灰鼠回家以后把这一天发生的事写成了一个故事叫《小灰鼠食物历险记》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吧。

(根据图片讲述故事播放音乐)

2、小灰鼠变回了原来的自己可是小河却变成了甜河这条甜河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我们回去以后和好朋友一起创编一下好吗?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第三篇:

《老鸭的店丢了吗》

目标:

1、学习倾听故事尝试按顺序和倒序说出故事中的老鸭分别经过的方。

2、了解、利用路边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可以帮助认路。

3、体验标志性建筑给我们认路带来的方便。

重难点:

尝试按顺序和倒序说出故事中的老鸭分别经过的方。

准备:

PPT、幼儿园附近图、标志性建筑、标志等

过程:

一、欣赏故事

1、教师讲故事前半段(一边讲便出示单个场景的PPT):

提问:

(1)老鸭的店真的丢了吗?

(2)他为什么觉得自己的店丢了呢?

(3)原来老鸭乘绿蓬船经过了很多方现在离店很远了看不到自己的店了所以以为自己的店丢了那你们知道老鸭的绿蓬船经过了哪些方呢?

(出示老鸭经过的三个方的PPT)

(4)怎样才能找到它的店呢?

2、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是怎样的(讲故事的后半段)

提问:

(1)那小白兔和小黄狗又是怎么把老鸭送回去的呢?

先经过?

再经过?

最后经过?

(也让孩子尝试着说先......再......最后......)

(2)老鸭乘绿蓬船的时候先经过了一颗老银杏树又经过了小山坡最后漂过了一片树林小动物把它送回来的时候是先经过小树林再经过小山坡最后经过老银杏树的来的时候和回去的时候走的路有什么不一样呀?

(老师边提问边指着PPT上的图片)

小结:

哦原来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方法记住每个标志性的建筑物或标志认路可就方便了老鸭你明白了?

出去时认清路先经过一颗老银杏树又经过了小山坡最后漂过了一片树林回家时倒过来按着顺序往回走就不会迷路了。

二、回忆经验

1、看图找标志性建筑物

师:

看老师这里有我们幼儿园附近马路的图你们知道有哪些熟悉的方和标志在我们幼儿园附近吗?

裕龙四区在哪呢?

(让孩子看图说方位说完一个贴一张标志性建筑的照片

2、游戏:

回家的路

师:

来幼儿园做完游戏我们还要回家呢你们知道怎么回家吗?

该先经过......再经过......最后经过......小朋友一定比老鸭聪明谁来说说你该怎么回家呢?

小结:

记住了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我们就能找回自己家的路真方便呀!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第四篇:

《七只小鸡排队走》

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按数字大小排队和边点数边朗诵的方法。

2、感受儿歌带来的趣味性。

准备:

小鸡图片、1―7数字卡片。

关键点:

学习边点数边朗诵的方法。

环节:

一、教具导入引起兴趣

1、出示小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图片上有谁?

它们在干什么?

2、交代学习儿歌的要求。

二、欣赏儿歌理解掌握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儿歌名称叫什么?

(2)妈妈买了几只鸡?

我给小鸡起了什么名字?

(3)你们会数吗?

请幼儿边点图片边数数。

(4)啊呀小鸡走散了怎么办?

(5)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吗?

三、学习儿歌帮助记忆

1、带领幼儿轻声学念儿歌。

2、以多种形式练习儿歌。

四、组织游戏体验情趣

1、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要求。

2、请幼儿八人一组进行游戏一人扮演鸡妈妈其他幼儿扮演小鸡体验儿歌带来的乐趣。

3、小结:

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小朋友。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第五篇:

《小树叶会说话》

【活动目标】

1、理解小树叶会说话的含义体验诗歌的童趣。

2、在有表情朗读诗歌的过程中学习仿编诗歌。

3、乐意参加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活动难点】有感情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大风、小风等教学图片沙子、树叶、石头分别装入三个瓶中小树叶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诗歌理解含义。

诗歌《小树叶会说话》

你听!

哗啦啦哗啦啦!

风大了风大了

小树叶会说话。

你听!

沙沙沙沙沙沙

风小了风小了

小树叶会说话。

你听!

哗哗哗哗哗哗

下雨了下雨了

小树叶会说话。

风住了雨停了

小树叶不响了。

1、议一议

①师:

你们听说过小树叶会说话吗?

小树叶会怎么说话?

②引导幼儿猜想并表述。

2、听一听

①师: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诗歌名字叫”;小树叶会说话”。

我们来听一听诗歌中的小树叶是怎么说话的。

②配合乐曲《秋日私语》教师有感情朗诵诗歌并配以体态语及音量的变化。

3、说一说

①师:

小树叶会说话它说了些什么?

好像告诉我们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说?

②幼儿回答与诗歌有关的语句教师就将诗歌中匹配的语句朗诵出来。

二、学习诗歌。

1、幼儿跟着教师朗读。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音量的变化表现大风小风中的树叶。

2、师幼对念。

①教师: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我是小树叶你们是风和雨。

我们一起来表演试试看是不是很有趣。

②第一次教师念小树叶的部分幼儿念刮风下雨的部分第二次角色互换。

3、配上背景音乐有感情完整朗诵。

三、游戏“小树叶”。

教师发指令幼儿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1、教师做刮大风状幼儿快快跑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2、教师做刮小风状幼儿慢慢跑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3、教师做下雨状幼儿扭动身体发出”;刷刷刷”的声音

4、教师把手放在背后幼儿站在原不发声。

四、仿编诗歌。

1、启发幼儿想一想小树叶还可能会说什么话。

2、引导幼儿根据已经学会的诗歌进行仿编。

3、念一念幼儿所编的诗歌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第六篇:

《雷公公和啄木鸟》

活动目标:

1、懂得应该讲文明、懂礼貌的道理。

2、学会用不同的声音、语气表演儿歌情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知道敲门的文明礼仪。

2、物质准备:

奶奶、雷公公、啄木鸟的头饰啄木鸟和雷公公的声音。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导入活动

(1)跟幼儿一起玩红红和黄黄的手指游戏。

(2)提问:

红红到黄黄门口的时候是怎么敲门的?

(咚咚咚)你们平常是怎么敲门的?

(3)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有礼貌的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没礼貌的。

2、教师示范朗读

(1)教师示范朗读强调常规幼儿认真倾听。

(2)朗读前抛出问题:

故事里都有谁?

发生了什么?

幼儿带着问题倾听儿歌更有目的性。

(3)提问:

装雷公公和装啄木鸟的时候分别是怎么敲门的?

(幼儿敲桌子表现)你喜欢哪种敲门方式?

奶奶最后给谁开门?

为什么?

3、幼儿学习朗诵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语气来学习朗读儿歌。

提问:

(1)雷公公的声音的怎样的?

(很大声)啄木鸟啄树的声音是怎样的?

(2)朗读"我装雷公公"这一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

(语气很急敲门时"轰轰轰"的很大声)

(3)朗读"我装啄木鸟"这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

(语气比较柔和敲门时"笃笃笃"的声音比较轻)

4、幼儿了解人物前后不同的态度与效果提问:

我装雷公公敲门"轰轰轰"时奶奶开门了吗?

我装啄木鸟"笃笃笃"敲门的时候奶奶开门了吗?

为什么?

5、组织幼儿分组表演《雷公公和啄木鸟》让幼儿从中进一步体验作品。

(1)教师当奶奶全班幼儿当小朋友桌子当成是门让幼儿与教师一起边朗读边表演。

(2)幼儿分组表演第一组幼儿表演"雷公公"第二组幼儿表演"啄木鸟"教师扮演奶奶

6、小结: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像啄木鸟一样轻轻有礼貌敲门在日常生活照不仅仅是敲门要有礼貌时时刻刻都要做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1)将雷公公、啄木鸟、奶奶的头饰投在表演区鼓励幼儿表演儿歌。

(2)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要学啄木鸟讲文明、懂礼貌。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第七篇:

《小狐狸的枪炮》

活动目标:

1、倾听和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错了事情要改正。

2、通过讨论能大胆、积极、清楚表达。

3、感受与同伴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狐狸图片、挂图、视频

活动过程:

师:

池塘里会住着天上的星星吗?

小小的刺猬能扎起一个比它还要大还要重的西瓜吗?

1、出示小狐狸引出课题。

师:

你们看他是谁?

(小狐狸)这只小狐狸有点特别它呢喜欢捉弄别人。

你们知道什么是捉弄吗?

(捉弄就是捣蛋、开玩笑的意思)今天呀我们来看看小狐狸到底做了些什么?

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小狐狸的枪和炮》。

2、教师讲述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引发幼儿思考。

师:

小狐狸捉弄了谁?

他是怎么捉弄小鸭子的?

幼:

小鸭子小狐狸叫小鸭子到池塘里吃星星结果小鸭子吃了一肚子的水。

师:

小动物被捉弄之后还喜欢和小狐狸做朋友吗?

幼:

大家都不喜欢和小狐狸做朋友了。

师:

没有了伙伴和自己玩小狐狸心里怎么样?

如果你的朋友不跟你玩了你会怎么样做?

幼儿自由讨论后提出问题引起幼儿继续听故事的兴趣。

3、播放故事视频。

师:

我们小朋友猜对了吗?

小狐狸做了枪和炮想去干什么呢?

师:

小狐狸拿着枪和炮出来小黄狗是怎么样做的?

(冲在前面保护大家)打进小黄狗嘴里的是什么呀?

小黄狗吃到了什么?

(巧克力)小动物们也想尝尝我们一起来发射准备好了吗?

(边做握手枪的动作边说“叭””;叭”“叭”)

师:

小狐狸回家推出了什么?

大炮里轰出的又是什么呢?

小动物们吃得可开心了我们也来尝尝吧。

大家备好我要发射咯”;哄”、“哄”、”;哄”......

师:

你们开心吗?

那你觉得现在小动物们和小狐狸在一起开不开心呀?

(开心)大家现在喜不喜欢和小狐狸一起玩?

为什么大家又喜欢跟小狐狸玩了呢?

师:

他呀真是只聪明的小狐狸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4、看图片欣赏故事师:

小朋友你喜欢以前的狐狸还是喜欢现在的狐狸?

为什么呢?

生活延伸:

讨论:

你有没有做错过事后来你是怎么做的?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总结:

做错了事不要紧只要勇于改正还是好孩子。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第八篇:

《懒懒的小蜗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情节并运用合理的想象来发现角色的心理变化。

2、锻炼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连贯的讲述。

3、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列并讲述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大挂图、每组一套故事图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兴趣。

1、谜语:

头上两对小触角背上一座小房子;任你怨它走的慢悠悠闲闲从不急。

(蜗牛)

2、请小朋友说一说蜗牛是什么样子的?

你捉蜗牛时蜗牛有什么反应?

为什么要把头缩进去?

二、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

(有小蜗牛、小乌龟、小蜗牛掉进水里了、小乌龟背着小蜗牛。

2、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

三、发散思维。

1、通过观察图片提问:

小蜗牛为什么睡了?

(累了不舒服......)

蜗牛是怎么想的?

会怎么做?

(爬到小乌龟背上多省劲呀看风景很舒服......)

2、小乌龟睡醒没有看到小蜗牛它会怎么想?

又会怎么做?

这时小蜗牛又在做什么?

3、如果小蜗牛没有爬到小乌龟背上而是它们比赛又会怎样呢?

(小蜗牛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小蜗牛自己不怕累爬到了前面。

4、通过观察图片你还想到了什么?

(它们俩去洗澡是好朋友。

四、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

1、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2、大家根据排列顺序进行讲述并为故事取名字。

3、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前面给全体幼儿进行讲述。

五、教师小结。

通过这件事情小蜗牛觉得很惭愧它决心向勤劳的小乌龟、小蜜蜂学习做一个人人喜爱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到户外找小蜗牛一块儿做游戏。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第九篇:

《小猫刮胡子》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词汇:

“聚精会神”、”;头破血流”并初步懂得寓意做事情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2、通过提问和有序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情节的发展变化。

3、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盲目跟别人学的道理。

【活动准备】

1、自制《小猫刮胡子》图片一套或根据寓言内容制作电脑动画。

2、小猫(有胡须)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1、教师出示小猫手偶:

我是一只小花猫我的胡须长又长。

2、师:

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花猫的胡须有什么用吗?

3、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巧妙引出寓言故事。

师:

可是有一只小花猫把自己的胡子刮掉了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教师出示教学图片有表情讲述寓言。

1、教师出示图片生动讲述寓言《小猫刮胡子》。

2、师:

小猫刮胡子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三)教师引导幼儿有序观察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理解第一幅图片的内容:

主人正在做什么?

(理解词汇:

“聚精会神”)小花猫在看什么?

2、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有序观察图片理解寓言情节。

3、师:

小花猫刮胡子后追捕老鼠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会碰得头破血流?

(理解词汇:

”;头破血流”)

(四)教师和幼儿再次看图片完整欣赏寓言启发幼儿理解寓言。

1、教师指图与幼儿共同讲述寓言。

2、师:

小花猫能刮胡子吗?

3、教师小结:

原来胡子是猫用来探路的工具它就像一把尺子在钻洞时得用它来测量洞的大小。

如果没有了这把尺子猫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钻过去。

(五)引导幼儿进行拓展谈话启发幼儿懂得做事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师:

小花猫的主人刮胡子对不对?

师:

为什么主人应该刮小花猫却不能刮呢?

(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师:

如果以后你也遇到了一只刮胡子的小花猫你会和它说什么?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第十篇:

《小蜗牛走过四季》

活动目的:

1、幼儿在扮演游戏里的角色中学会想象思考理解游戏的内容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

2、让幼儿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

3、让幼儿尝试着用完整的语言表述问题。

活动准备:

1、轻缓的钢琴曲

2、小蜗牛头饰、小蜗牛手指偶

3、图片:

四季景色各一幅、春草发芽、草莓、蘑菇、冬雪等情景

4、字卡: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叫牛不是牛背着房子走(蜗牛)

(1)、请幼儿观察并描述小蜗牛的特征(慢)

(2)、请幼儿畅想和小蜗牛有关的故事情景

2、出示题目《小蜗牛走过四季》

(1)、请幼儿畅谈四季的不同特征

(2)、讲述故事《小蜗牛走过四季》

(3)、请幼儿看图复述故事《小蜗牛走过四季》

a、个别复述

b、集体复述

c、比赛复述

(4)、角色表演《小蜗牛走过四季》

3、幼儿讨论:

小蜗牛走过了哪些季节?

都看到了什么?

它为什么什么都没采到?

4、创编故事

5、请幼儿根据自己创编故事的情节把它画下来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