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269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docx

人教版初一历史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份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题号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四道大题,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大约距今70—2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山顶洞人   C、蓝田人D、北京人

2、下列农作物中,哪些是我国最早种植的:

①水稻②玉米③粟④花生⑤西瓜⑥西红柿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⑤⑥

3、下列哪项属于王位世袭制

A、舜传位于禹B、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C、禹传位于伯益D、禹死后,启继承父位

4、商朝建立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1800年D、公元前1046年

5、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于

A、奄B、朝歌     C、殷D、阳城

6、司马迁于公元前104年开始写《史记》,蔡伦于公元105年改进造纸术,两件史实相距

A、1年B、201年    C、210年D、208年

7、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   C、铜象尊D、大盂鼎

8、战国时期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B、灵渠     C、郑国渠D、白渠

9、春秋五霸中,齐桓公称霸最根本的原因是

A、齐国物产丰富B、齐国当时是东方大国

C、齐桓公“尊王攘夷”旗号D、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10、我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是在

A、西周B、春秋    C、战国D、秦汉

11、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    C、韩非子D、墨子

12、秦朝定都于

A、殷B、咸阳    C、长安D、阳城

13、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修筑长城B、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C、地方设县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14、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秦朝B、西汉前期   C、西汉后期D、东汉时期

15、公元前119年,带兵大败匈奴的是

A、蒙恬B、窦固    C、卫青、霍去病D、窦宪

16、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是在

A、秦朝B、西汉前期   C、西汉后期D、东汉时期

17、下列作物哪些是西汉时从西亚传入内地的:

①水稻②葡萄③黄瓜④胡萝卜⑤大蒜⑥花生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⑥D、②③④⑤

18、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主要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19、以下不能归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的是

A、曹操B、曹丕    C、刘备D、孙权

20、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A、鲜卑B、匈奴    C、羌D、蒙古

21、“风声鹤唳”的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22、南朝时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均在

A、洛阳B、建康    C、建业D、江陵

23、南朝时著名的海外贸易中心是

A、江陵B、番禺    C、成都D、建康

24、今南京称“六朝古都”,这里的“六朝”是:

①吴国②东晋③蜀汉④南唐⑤南朝宋⑥南朝齐⑦南朝梁⑧南朝陈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⑤⑥⑦⑧D、②④⑤⑥⑦⑧

25、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地理学专著是

A、《大明历》B、《水经》   C、《水经注》D、《齐民要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6、原始时代,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__________,半坡遗址和__________遗址都是氏族村落遗址。

27、_________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史称____________。

28、公元前_______年,秦孝公起用_________变法。

29、战国时期最杰出的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

30、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________________”。

31、被尊为“医圣”的是____________,其代表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2、张衡发明的____________比欧洲早1700多年。

___________精确计算圆周率数值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比欧洲早1100年。

33、_________年,鲜卑拓拔部首领拓拔圭建立魏国,史称北魏。

34、贾思勰的《______________》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巨著。

35、北朝的___________和龙门石窟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

三、材料分析题(36题5分,37题5分,共10分)

3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阅读后请回答:

①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时候的情况?

②用所学原始社会史实举例说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37、材料: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阅读后请回答:

③此材料评价哪一位历史人物?

评价的是他的什么成就?

 

④被评价的人物是哪个朝代的?

有什么代表作品?

后人怎样尊称他?

 

12、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3、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政治上:

锐意改革,任命姚崇等人为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生活上:

崇尚节俭;农业上:

兴修水利,抗灾能力增强,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水稻产量大大增加,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产地,且茶叶生产发达,饮茶之风全国盛行,大量蔬菜新品种从西域传入,发明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上:

丝织技术高超,花色品种繁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是唐朝最有名的瓷器;商业上:

长安、洛阳、成都、扬州是当时的大都市,长安既是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14、唐朝的灭亡唐玄宗后期,宠幸杨贵妃,疏于政事,任用奸臣,朝政混乱,终于爆发“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而衰,907年,唐灭亡。

15、科举制诞生:

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科举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完善:

唐朝时,科举制度日趋健全,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影响: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1905)。

16、唐与吐蕃7世纪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17、唐与回纥 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

18、唐与日本贞观年间,遣唐史规模庞大,目的是学习唐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以促进日本的发展;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大力传播唐文化,成为两国友好象征,其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a、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b、参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c、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存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19、唐与天竺贞观年间,玄奘到达天竺,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佛学大师;后回到长安,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0、隋唐文化隋朝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多年;长安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气势雄伟;唐<<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作品;唐孙思邈写成<<千金方>>,被称为“药王”;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

二、中国近现代史

1、洋务运动洋务派(领导阶级,属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洋务派,他们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内容: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安庆,最早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上海,最大的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李鸿章、上海,最早的民用工业)、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此外,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并在各地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评价:

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性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所以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积极作用: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失败的根本原因:

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2、公车上书背景: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在京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二人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宣传维新变法,后又将《万国公报》改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3、戊戌变法时间:

1898.6.11—9.21,共103天,又称“百日维新”;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又叫改良派);人物:

光绪帝,康、梁等;内容:

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训练新式军队结果: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光绪帝被囚禁,康、梁逃往国外,变法以失败告终;性质:

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结论: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4、同盟会的建立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为同盟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选举孙中山为总理,确立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5、三民主义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民族”,对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意为推翻清朝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民权”,对应“建立民国”,意为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民生”,对应“平均地权”,意为改革土地制度,使劳动者摆脱贫困。

6、辛亥革命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时间:

1911年10月10日;经过:

革命党人首先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占领楚王望台军械库----猛攻湖广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和汉阳----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最终结果:

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

7、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8、新文化运动原因:

中华民国建立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到为修身大本”。

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

兴起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称《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后二人提倡文学革命);两面大旗:

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内容:

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并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评价: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性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9、九·一八事变时间:

1931年9月18日;内容:

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进攻东北军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后果: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黑龙江、辽宁、吉林)沦陷,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杨靖宇),局部抗战开始了。

10、西安事变背景:

日军占领东北,华北告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中国共产党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间:

1936年12月12日,故又称“双十二事变”;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目的:

逼蒋联共抗日;出发点:

全民族的利益;过程:

张、杨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1、卢沟桥事变时间:

1937年7月7日,故又称“七七事变”;英雄:

佟麟阁、赵登禹为国捐躯;影响:

标志着全面抗战的爆发。

12、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3、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史称“八一三事变”。

14、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陪都),六周之内,日军共屠杀中国人达30万人以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启示:

反对战争,争取和平,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遏制反华势力,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铭记历史,知耻而后勇,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15、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山西平型关伏击,歼灭日军1000多人,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16、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李宗仁率国民党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17、百团大战目的:

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时间:

1940年8月;领导人:

彭德怀;地点:

华北;主要目标: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推毁日伪军的据点;地位:

百团大战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主要战绩:

毙伤俘日伪军四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公里,拔掉近3000个据点。

18、延安是抗日战争时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

19、中共七大时间:

1945年4月;地点:

延安;中心议题:

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内容: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意义:

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

(1)背景:

改革前资本主义都有一定发展,且受封建阻碍,具体障碍俄国农奴制日本幕府,改革前两国封建制度出现深刻危机,日本还有民族危机

(2)方式性质: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但领导者不同俄国代表封建专制统治的沙皇,而日本则是以明治天皇包括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3)结果和意义看: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日本还收回了主权,摆脱了沦不半殖民地危机。

(4)从局限性看:

两国的改革不彻底,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从而加紧对外扩张的步伐。

2、试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

答:

相同点:

(1)背景相同,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重大措施。

(4)都有昝于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

戊戌变法依靠一个实权的皇帝,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明消费品维新获得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

(此题要求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应从北京、性质、措施、结果和影响等方面去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回答时必须条理清楚)

19世纪70年代到"一战"的资本主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形成→向帝国主义过渡→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英、德矛盾激化国际关系紧张→"一战"爆发

五."一战"后到"二战"初的资本主义

1919-1922年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1924-1929年相对稳定时期→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法西斯国家形成→"二战"爆发→各国出现了反法西斯斗争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线索:

两极格局→美苏争霸→苏联解体→多极化发展趋势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经济发展情况:

战后初期: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50年代初:

西欧资本主义凭借美国的经济援助经济恢复

50-70年代: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联邦德国、日本经济发展最快。

70年代:

形成欧共体、美国、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1973年-1975年,由于中东国家提高石油的价格,引发了经济危机

70年代后期:

发展进入低速发展时期

世界史专题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史

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概况

时期经济

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14-16世纪)14、15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首先在意大利产生,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中期-18世纪末)①16世纪,英国成为资本主义暴发户②17-18世纪欧美出现了向资本主义迅速过渡的总趋势;亚洲主要封建国家闭关自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封建制度束缚下发展缓慢)③英国"珍妮纺纱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④1875年,改良型蒸汽机(瓦特发明)投入使用⑤18世纪晚期,工业革命向西欧、北美扩展。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①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世界资本主义进入了蒸汽时代②开始采用大机器生产的工业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为更广泛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以及进步思潮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七十年代-1918)

①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具体发明要识记)②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19世纪晚期的垄断组织,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列宁)③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严重的不平衡(美德后来居上,英法衰落,俄日崛起)④大战期间,亚非国家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春天)

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和经济危机时期(1918-1939)①一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日本也是大战的受益国②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24-1929年都进入相对稳定的经济恢复发展时期③1929-1933年资本主义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以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但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发展时期(1945年-今)①二战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但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起主导作用。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使经济进一步相对稳定地高速发展,其中日本和西德发展尤为突出。

③1967年欧共体成立,进一步促进西欧的经济发展。

④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滞胀,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出现多极化趋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转变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⑤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⑥知识经济的初现。

一个国家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将是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

英国经济史

1.从15世纪后半期,通过殖民掠夺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2.17世纪40年代,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3.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4.4、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进行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为何首先发生于英国)

5.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工业产值退居世界第三位。

(原因)

6.二战中经济受破坏,一战后初期经济衰退。

7.1924---1929年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出现一时的繁荣,1929年工业生产超过战前水平。

8.1929-1933年爆发经济危机,政府对经济干预。

9.二战后初期,依靠美国援助和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会经济得到恢复。

10.50--70年代初期经济飞速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11.1973--1975年引发经济危机,后期经济发展缓慢

美国经济史

1、独立战争前,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迅速。

2、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3、独立战争后,18世纪末美国进行工业革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四位(1810--1860)

4、1860--1865年美国风战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又一障碍。

5、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6、1914--1918年间,美国利用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战后以战胜国的名誉分享战利品(华盛顿会议)

7、1924年--1927年,美国经济一直向前发展。

8、1929--1933年,首先在美国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美国破坏严重,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

9、二战前中立和交战国出售军火大发战财,二战后成为胜利国促进经济发展。

10、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其成为科技大国。

11、1973--1975年爆发经济危机经济霸主地位受威胁。

12、90年代初现知识经济。

问题:

1、有人说"美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两次社会革命,两次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