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查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938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科查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神经科查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经科查体.docx

《神经科查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科查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神经科查体.docx

神经科查体

神经系统检查是为了判断神经系统有无损害及损害的部位和程度,即解决病变的“定位”诊断。

检查应按一定顺序,并注意和一般体检结合进行。

通常先查颅神经,包括其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各个功能;然后依次查上肢和下肢的运动系统和反射,最后查感觉和植物神经系统。

检查亦应根据病史和初步观察所见,有所侧重、尤其在危重伤病员的检查时,更为重要。

此外,意识、失语、失用、失认等大脑皮层功能障碍,也属于神经系统检查的范畴。

  一、意识

  参阅第十三章意识障碍一节

  二、颅神经

  

(一)视力和眼底

  [解剖生理]

  视网膜视觉纤维→视乳头→视神经/孔入颅视交叉(仅视网膜鼻侧纤维交叉)

  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视觉皮层(视觉径路)→视束→中脑顶盖前区和上丘→E-W氏核→动眼神经(瞳孔光反射径路)

  [检查方法]

  1.视力:

先排除眼球本身病变,两眼分别检查。

通常用视力表,粗测可嘱病人阅读书报,并和正常人对比。

视力显著减退者,可让其辩认眼前不同距离处手指数或手指晃动情况,或以手电光试其有无光感。

分别用“失明”、“光感”、“指动感”、“XX公分内可辨指数”表示。

  2.视野:

眼球正视时所能看到的注视点以外的空间范围称视野。

正常单眼视野颞侧约90°,鼻侧及上、下方约为50-70°。

精确的视野检查使用视野计,粗测常用对照法:

病人背光与医生相对而坐,嘱闭左眼,医生手指从上、下、左、右周边部逐渐向中心移动,嘱病人见到手指时立即说出。

同法再测另一眼。

根据正常视野即可比较出病人视野缺损的大致情况。

  3.眼底:

  用眼底镜进行检查。

正常眼底视网膜呈现桔红色,视神经乳头位于视网膜靠侧方向,园形,边缘清楚,色淡红,中央有色泽较淡之生理凹陷。

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穿过视乳头中心,分上、下二支及许多小支,彼此不吻合。

动脉色鲜红,较细而直,静脉色暗红,较粗而曲;动、静脉管径比例约2:

3.黄斑位于视乳头颞侧稍下方约两个视乳头距离处,范围有一个视乳头大小,色较视网膜深,中央有很亮的中心凹反光点。

  注意观察:

视乳头颜色、大小、形态,边缘是否整齐、有无隆起,中心生理凹陷是否扩大;动静脉精细比例弯曲度和管壁反光强度;有无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受压;视网膜及黄斑区有无渗出物、出血、色素沉着及水肿,黄斑中心凹是否存在。

  [临床意义]

  1.视力、视野改变见定位诊断及有关疾病章节。

  2.视乳头水肿:

为颅内压增高使眼静脉回流受阻引起。

早期视乳头充血、变红,边缘模糊,生理凹陷消失。

进而视乳头隆起,静脉充盈,搏动消失。

严重者静脉怒张、迂曲,视乳头及其附近有火焰状出血及渗出。

  3.视神经萎缩:

视乳头色白,伴视力减退或消失,视野向心性缩小,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原发性者视乳头边丝清楚,若为一侧性,多系视神经直接受压所致。

继发性者视乳头边缘模糊,由视乳头水肿或视神经炎所致。

  4.视网膜动脉硬化:

早期动脉变细,管壁增厚,反光增强,似铜线状;严重者动脉呈银丝状,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受压变细甚至中断。

  

(二)眼外肌和瞳孔

  [解剖生理]

  1.眼外肌:

眼球运动由动眼、滑车、外展神经支配。

由各自核发出后,分别经中脑腹侧、背侧及桥脑腹侧出脑,穿过海绵窦并经眶上裂入眼眶,分别到达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叙肌、上斜肌及外直肌,支配提睑和眼球运动。

  2.瞳孔:

  

(1)缩瞳:

Edinger-Westphall核→动眼神经→瞳孔扩约肌。

  

(2)扩瞳:

神经纤维发自下丘脑交感中枢,下行至脊髓C8-T2侧角(睫状脊髓中枢)发出交感神经,随颈动脉入颅再随三叉神经眼支到瞳孔扩大肌。

  此外,交感神经通路也支配同侧睑板肌(协助提起同侧上睑)、球后平涌肌(使眼球稍突出)、面部汗腺(泌汗)和血管(收缩血管)。

  [检查方法]

  1.眼裂宽度:

观察两眼裂大小,有无眼睑下垂(应排除眼睑本身病变)。

附带可检查眼球是否突出或下陷。

  2.眼球位置和运动:

①斜视:

嘱病人正视前方,观察有无眼球偏斜;②眼球运动和复视;双眼随医生手指向各方向移动,观察何侧眼球活动受限及其程度,并询问有无复视;③同向偏斜和同向运动麻痹;双眼不同时向一侧注视(侧视麻痹)或向上方、下方注视(垂直运动麻痹);④辐辏反射:

嘱病人注视前方自远而近的医生手指,观察有无双眼内收障碍。

  3.瞳孔:

①外形:

观察瞳孔位置、大小、形状,边缘是否整齐,两侧是否相等。

正常瞳孔为园形,两侧等大,自然光线下直径2-5mm.②对光反射:

用电筒光从侧面照射瞳孔,可见瞳孔缩小,称直接光反射;对侧瞳孔同时也缩小,称间接光反射。

③调视反射:

作辐辏反射检查时,在双眼内收同时,双侧瞳孔也见缩小。

  [临床意义]

  1.眼动神经麻痹:

参见定位诊断一章。

  2.同向运动麻痹:

见于动眼神经核和外展神经核以上的同向运动中枢及其通路的病变,表现为双眼不能同时侧视,或不能同时上视或(和)下视。

刺激症状则出现双眼同向偏斜或双眼上视痉挛,详见定位诊断一章。

  3.瞳孔异常:

一侧或双侧瞳孔异常扩大或缩小、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等,可分别由动眼神经、视神经或交感神经病变引起。

后者见于脑干以下颈咬感神经径路损害,除同侧瞳孔缩小外,并有眼球内陷、眼裂变小、结膜充血、颜面无汗的症状,称Horner综合征。

(三)面部感觉和运动:

  [解剖生理]

  1.面部感觉:

头面部和五官感觉纤维组成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下颌支,分别经眶上裂、园孔、卵园孔入颅到半月神经节后,再到桥脑相应神经核,发出纤维上升交叉至对侧丘脑及中央后回下部。

  2.面部运动

  

(1)表情肌运动:

主要由面神经支配,此外,面神经也传导舌前2/3味觉等。

  面神经核上组核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下组核仅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

  

(2)咀嚼肌运动:

由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的颞肌和咬肌完成。

  [检查方法]

  1.面部感觉:

根据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分别用大头针、锦丝测试痛觉和触觉,两侧及上中下三支对比。

  2.面肌运动:

查上组面肌时,注意眼裂有无变大,嘱作抬额、皱眉和闭眼动作,看有无额纹消失、变浅以及闭眼无力或不能。

查下组面肌时,注意鼻唇沟有无变浅;作示齿、微笑动作时,有无口角偏斜;吹哨和和鼓腮时有无漏气或不能。

  3.咀嚼运动:

观察颞肌、咬肌有无萎缩;测试咀嚼运动时两侧肌力是否相等;观察张口时下颌有无偏斜。

  4.角膜反射:

嘱向一侧注视,以棉丝从另一侧轻触角膜,引起眼睑敏捷闭合。

同侧反应称直接反射,对侧为间接反射。

  [临床意义]

  1.颜面感觉减退和三叉神经痛,见头面神经痛一节。

  2.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核或(和)面神经的损害,引起同侧上、下组面肌均瘫痪,称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核以上损害,即一侧前中央回或皮质脑干束的病变,则只引起其支配的对侧下组面肌瘫痪,称“中枢性面瘫”。

详见定位诊断一节。

  3.面肌抽搐和痉挛:

为一侧面肌的阵发性抽动,或面肌持续性收缩。

前者为面神经激惹症状,见于小脑桥脑角病变等;后者多为面神经炎恢复不全的遗症状。

  4.咬肌萎缩和痉挛。

前者见于三叉神经运动支毁坏性病变,除咀嚼肌萎缩外,尚有咀嚼无力,张口困难;若一侧受累,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

后者则出现牙关紧闭。

  5.角膜反射消失:

三叉神经第一支、面神经或脑干病变均可引起。

但前者角膜感觉消失,面神经病变则角膜感觉存在。

  (四)听力检查:

  [解剖生理]

  听觉由听神经中的耳蜗神经传导。

听神经中的另一神经为前庭神经,司平衡。

  一侧耳蜗核均与双侧颞叶皮质中枢联系,故一侧皮质或脑干损害一般不产生单侧听力障碍。

  2.前庭神经

  内听道前庭神经节的前庭纤维→前庭神经→内耳孔入颅→小脑桥脑角→脑干前庭核→两侧内纵束→眼动神经诸核(眼震通路)。

  此外,前庭神经分别通过与大脑顶颞叶前庭代表区、小脑、脊髓以及迷走神经的联系,产生与平衡有关的自我感觉、运动、反射及植物神经反应。

  [检查方法]

  1.听力:

常用(256HZ)音叉试验检查。

  

(1)Rinne试验:

比较一侧耳的气导和骨导时间。

将震动后的音叉柄置于耳后乳突上测定颅骨传导时间,待听不到声音时,即刻移至距外耳道口1cm处,测定空气传导时间。

正常气导长于骨导时间15秒以上,二者传导时间之比约为2:

1,称为Rinne试验阳性。

  

(2)Weber试验:

比较双耳的骨导时间。

将震动的音叉柄置于前额中央,音波通过骨传导而达内耳。

正况两耳听到的声音相等,故Weber试验居中。

  2.眼球震颤:

  嘱病人头不动,两眼注视上、下、左、右移动的医生手指(向外侧方向移动时,勿超过45度),观察有无眼震及其类型、幅度和速度。

临床上以有快慢相(以快相为震眼方向)的前庭型眼震最多见,可为水平性、垂直性、旋转性或混合性,表明前庭系统有刺激性病变。

当眼震阴性而疑有前庭系统病变时,可用迅速更换体位的方法,观察各个位置是否出现眼震,称位置性眼震试验。

详见眩晕一节。

  [临床意义]

  1.神经性(感音性)耳聋:

由内耳或听神经损害引起。

不全损害时,音叉试验气导、骨导均缩短,但比例不变,称Rinne试验短阳性;Weber试验偏向健侧。

当一耳完全性神经性聋时,由于音波自颅骨传至对侧健耳,造成骨导>气导假象,应加注意;然Weber试验仍偏向健侧,且气导消失,可资鉴别。

  2.传导性(传音性)耳聋:

由中耳病变或外耳道阻塞所致。

音波自颅骨传导到内耳后,部份音波经中耳和外耳道向外传导受阻,从而患耳骨导声音增强,呈现Rinne试验骨导>气导现象,称Rinne试验阴性,Webr试验偏向患侧。

  (五)软腭、咽喉的运动和感觉:

  [解剖生理]

  此外,舌咽神经也传导舌后1/3部份的味觉;迷走神经则传导胸腹腔的内脏感觉,其纤维分别源自上神经节和结神经节,传入脑干的孤束核。

  [检查方法]

  1.腭咽喉运动:

了解并观察有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或反流,发音嘶哑或鼻音,观察悬雍垂是否居中,软腭有无下垂。

嘱病人发“啊”声,观察软腭能否上举,两侧是否等高。

声带运动可用间接喉镜观察。

  2.咽壁反射:

观察和比较用压舌板轻触左右咽后壁引起的恶心、作哎反应情况,并了解感觉的灵敏程度。

  [临床意义]

  1.真性延髓(球)麻痹:

指疑核和舌咽、迷走神经受损时出现的一侧或双侧软腭麻痹、咽反射减弱或消失、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发音嘶哑的征象。

相当于肢体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2.假性延髓麻痹:

指支配疑核的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后出现的腭咽喉诸肌麻痹现象,但咽反射存在,可伴双侧锥体束征等。

相当于肢体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均参见定位诊断一章。

  (六)舌肌运动

  [解剖生理]

  [检查方法]

  嘱张口,观察舌在口腔中位置:

再嘱伸舌,看是否偏斜及舌肌有无萎缩或肌纤颤。

  [临床意义]

  1.中枢性舌痪:

舌下神经核仅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

故一侧中央前回或皮质脑干束损害时,引起对侧舌肌瘫痪,伸舌偏向病变对侧。

2.周围性舌瘫:

指舌下神经核或舌下神经病变,除引起同侧舌肌瘫痪(伸舌偏向病变侧)外,尚有该侧舌肌萎缩和舌肌纤颤。

三、运动系统

  [解剖生理]运动系统主要由以下结构组成:

  1.周围(下)运动神经元:

由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颅神经运动核以及两者的运动纤维组成,是各种脊髓节段性反射弧的似出通路,参与所支配肌肉的营养功能,并参与肌张力形成。

  2.中枢(上)运动神经元:

即锥体束。

起自皮层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运动细胞,发出纤维经内囊、大脑脚下行,分为两支:

  

(1)皮质脑干束:

来自中央前回上1/3部份,纤维到达两侧颅神经运动核,但面神经核下部、副神经核中支配斜方肌部分及舌下神经核只受对侧支配。

  

(2)皮质脊髓束:

来自中央前回上2/3部分和旁中央小叶,到达延髓下端腹侧时,大部分交叉到对侧(锥体交叉),终止于脊髓前角细胞;小部分下降到脊髓不同平面时再陆续交叉到对侧前角细胞。

  上运动神经元支配下运动神经元,使肌肉收缩成为受意识支配的、有目的的自主运动,并抑制和调节下运动神经元的过度活动。

  3.锥体外系统:

包括底节、黑质、红核、丘脑底核等结构,经过网状结构及顶盖的神经通路,支配下运动神经元。

系原始运动中枢,受皮层的抑制调节,并参与肌张力的形成。

  4.小脑系统:

通过三对小脑脚(绳状体、桥臂、结合臂)与大脑、底节、脑干、脊髓等联系。

支配下运动神经元主要通过红核及网状结构的下行通路,以维持躯体的平衡和自主运动的准确、协调和流利,称为共济运动。

  [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肌力:

先观察自主活动时肢体动度,再用作对抗动作的方式测试上、下肢伸肌和屈肌的肌力,双手的握力和分指力等。

须排除因疼痛、关节强直或肌张力过高所致的活动受限。

  轻微肌力减退检查方法:

①双手同时迅速握紧检查手指。

患侧握手较慢,力量稍轻。

②双手指尽力分开后手掌相对,观察两侧指间隙大小。

患侧分开较小。

③两臂前伸,患臂逐渐下垂(Barre试验)。

④仰卧、伸直下肢时,可见患侧足外旋;或双腿屈曲,使膝、髋关节均呈直角,可见患侧小腿逐渐下垂(Magazini试验)。

  肌力按六级分法记录,肌力的减退或丧失,称为瘫痪。

“0级”一完全瘫痪。

“1级”至“4级”,为不全性瘫痪或轻瘫:

“1级”一有肌肉收缩而无肢体运动:

“2级”一肢体能在床面移动而不能抬起:

“3级”一肢体可抬离床面:

“4级”一能抵抗部份外界阻力:

“5级”一正常肌力。

  瘫痪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

  

(1)下运动神经元性(周围性)瘫痪:

见于脊髓前角细胞、前根以及运动神经病变。

表现为肌力减退或完全不能活动,肌张力减低,深反射消失,肌肉萎缩,可有肌纤维或肌束震颤。

  

(2)上运动神经元性(中枢性)瘫痪:

见于中央前回或皮质脊髂束损害。

也出现肢体肌力减退或完全不能活动,但由于其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被解除,故出现肌张力痉挛性增高(上肢屈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深反射亢进,常有髌、踝阵挛,病理反射阳性,但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除废用性萎缩外,肌肉无局限性萎缩,亦无肌震颤。

但在严重病变的急性期可出现为肌张力降低,深反射消失。

  2.肌容积:

观察、触摸肢体、躯干乃至颜面的肌肉有无萎缩及其分布情况,两侧对比。

必要时用尺测理骨性标志如髌、踝、腕骨上下一定距离处两侧肢体对等位置上的周径。

  肌萎缩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亦可见于各种肌病,如肌营养不良症等。

后者称肌源性肌萎缩。

废用性肌萎缩见于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关节固定等。

  肌病时还须注意腓肠肌等处有无假性肥大。

  3.肌张力:

指肌肉的紧张度。

除触摸肌肉测试其硬度外,并测试完全放松的肢体被动活动时的阻力大小。

两侧对比。

  

(1)肌张力减低:

见于①“牵张反射弧”中断时,如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和后根、后索病变等。

②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休克期。

③小脑病变。

④某些锥体外系病变,如舞蹈症等。

  

(2)肌张力增高:

①痉挛性肌张力增高:

见于锥体束病变,系牵张反射被释放而增强所致。

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呈“折刀状”,下肢伸肌张力增高。

②强直性肌张力增高:

见于锥体外系病变,如震颤麻痹等。

伸、屈肌张力均增高,呈“铅管样”或“齿轮状”。

  此外,脑干前庭核水平以下病变还可见去大脑强直-四肢呈现强直性伸直。

皮质广泛病变可见去皮制强直,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收,日新月异臂紧贴胸前,下肢强直性伸直。

  4.共济运动:

平衡与共济运动除与小脑有关外,尚有深感觉参与,故检查时应睁、闭眼各作一次。

肌力减退或肌张力异常时,此项检查意义不大。

  共济运动检查通常沿用以下方法:

①指鼻试验:

嘱用食指尖来回触碰自己的鼻尖及检查者手指,先慢后快;②跟膝胫试验:

仰卧,抬起一侧下肢,然后将足跟放在对侧膝盖上,再使足跟沿胫骨前缘向下移动。

此外,也可观察患者作各种精细动作如穿衣、扣扣、写字时表现。

  平衡检查常用Romberg试验:

并足站立,两臂前伸,观察有无晃动和站立不稳。

  

(1)小脑性共济失调:

睁闭眼均有共济失调表现,肌张力减低。

小脑半球病变以肢体共济失调为主,小脑蚓部病变以躯干共济失调即平衡障碍为主。

  

(2)感觉性共济失调:

深感觉缺失所致,故睁眼视力代偿后,共济失调不明显。

多累及下肢,出现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震颤觉和关节位置觉丧失,行走时有如踩棉花感,为此,行走时举足过高,踏地过重,呈现“跨阈步态”。

黑暗中症状更加明显。

见于后索及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

  5.不自主运动:

不自主发生的无目的异常运动。

注意观察其形式、部位,速度、幅度、频率、节律等,并注意与自主运动、休息、睡眠和情绪改变的关系。

两侧对比。

  

(1)震颤:

为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缩的节律性摆动样运动,可为生理性呀病理性;后者按与随意运动的关系,分为:

①静止性震颤:

指肢体静止状态下出现的震颤。

如震颤麻痹症,震颤多见于手及手指,典型者呈“搓药丸”样。

②运动性(意向性)震颤:

指肢体运动且指向一定目标时出现的震颤。

震颤在肢体快到达目标时开始出现或变得更明显,多见于小脑病变。

  

(2)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

为局限于肌肉的细小、快速或蠕动样颤动,不引起关节的活动。

发生于下运动神经元变性期,肌肉极度萎缩时可消失。

  (3)抽搐:

分为两种:

①阵挛性抽搐:

阵发性发作的主动肌群与拮抗肌群的有节律的交替性收缩。

可见于颜面(如面肌抽搐facialtics)、肢体(如局限性运动性癫痫)或全身(如强直性痉挛性癫痫发作的痉挛期)。

②强直性抽搐:

阵发性发作的肌肉或肌群持续性强直收缩。

可局限于某一肌肉(如腓肠肌痛性痉挛)、某一肌群(如手足搐搦)或全身(如强直性痉挛性癫痫发作的强直期)。

  (4)舞蹈样动作:

为不规律的、不对称的、幅度不等的急促动作。

如突发的肢体伸展、挤眉、眨眼、伸舌、摆头等。

见于锥体外路病变。

  6.姿式步态改变:

  临床上最常见的为偏瘫步态:

瘫侧上肢内收、旋前、屈曲,并贴近身体不摆动;下肢则伸直,不能屈曲,行走似划圈。

见于锥体束病变恢复期。

  此外,尚有双下肢张力增高引起的剪刀(痉挛)步态,小脑病变引起的酒醉(蹒跚)步态,震颤麻痹引起的慌张步态,下肢弛缓性瘫痪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引起的摇摆(鸭行)步态等,均参见各有关节章节。

四、感觉系统

  [解剖生理]

  感觉分为特殊感觉(视、听、味、嗅)和躯体感觉。

后者又分为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深感觉(肌肉、肌腱和关节觉)和复合觉(也称皮质觉,包括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和实体觉)。

感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以躯体部分的感觉传导通路为例,第一级神经元为后根神经节,系双极细胞,其周围突终止于相应感觉感受器;其中枢突进入脊髓换二级神经元后交叉上升,但不同感受纤维交叉平面不同。

第三级神经元为丘脑外侧腹后核。

  1.痛温觉:

  2.深感觉:

  3.触觉:

  冲动传入后根后一部分至同侧后索,随深感觉通路上升;一部分至后角换神经元后交叉至对侧脊髓丘脑前束上升。

两者至脑干并入脊髓丘脑束,一起上达对侧丘脑与中央后回。

  在脊髓内,痛温觉纤维和深感觉纤维在脊髓丘脑侧束和后索内的排列见图。

  [检查方法]

  感觉检查要求患者清醒、合作,并力求客观。

先让患者了解检查的方法和要求,然后闭目,嘱受到感觉刺激后立即回答。

可取与神经径路垂直的方向(四肢环行,躯干纵形),自内向外或处自上向下依次检查;各关节上下和四肢内外侧面及远近端均要查到,并两侧对比。

  1.浅感觉:

  

(1)痛觉:

用大头针轻刺皮肤,嘱答“痛”与“不痛”,“痛轻”或“痛重”。

  

(2)触觉:

用棉絮轻划皮肤,嘱答“有”、“无”,也可以说“1,2,3,”数字表示。

  2.深感觉:

脊髓感觉纤维,脊髓丘脑束

  

(1)关节运动觉:

轻握足趾或手指加以活动,嘱说出运动方向。

检查活动幅度应由小到大,以了解减退程度。

  

(2)震颤觉:

用振动的音叉(C128或256)柄置骨突出处,嘱回答有无震动感。

  3.皮质复合感觉

  在疑有皮质病变且深浅感觉正常的基础上,始进行此项检查。

以查实体觉为主,即嘱患者指出置于其手中物品的形状、质地、材料、轻重,并说出其名称,先试病侧,再试健侧。

  [临床意义]

  1.感觉障碍可有减退、消失和过敏之分。

若同一区域内某些感觉减退,而其它感觉保留(如触觉),称分离性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的主观症状可有疼痛、发麻、蚁行感、烧灼感等,可为自发性或在激惹后引起,后者如压痛、牵引痛等,系感觉通路的刺激性病变所致。

  2.感觉障碍分布型式因病变损害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可有周围型(神经末梢型)、脊髓节段型(根型)、传导束型和皮质型之分。

详见定位诊断一章。

  五.反射

  反射是对感觉刺激的不随意运动反应,通过神经反射弧完成。

反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脑和脊髓)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和效应器(肌肉,腺体等)组成,并受大脑皮质的易化和抑制性控制,使反射活动维持一定的速度、强度(幅度)和持续时间。

临床常用的是简单的肌肉收缩反射。

  反射检查比较客观,但仍须病人合作,肢体放松,保持对称和适当位置。

叩诊锤叩击力量要均匀适当。

检查时可用与患者谈话或嘱患者阅读,咳嗽或两手勾住用力牵拉等方法,使其精神放松,以利反射的引出。

  

(一)腱反射:

是刺激肌腱、骨膜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因反射弧通过深感觉感受器,又称深反射或本体反射。

  [检查方法]

  1.肱二头肌腱反射(颈5-6,肌皮神经):

前臂半屈,叩击置于二头肌腱上的拇指,引起前臂屈曲,同时感到二头肌腱收缩。

  2.肱三头肌腱反射(颈6-7,桡神经):

前臂半屈并旋前,托住肘部,叩击鹰咀突上方三头肌腱,引起前臂伸展。

  3.桡骨膜反射(颈5-8,桡神经):

前臂半屈,叩击桡骨茎突,引起前臂屈曲、旋前和手指屈曲。

  4.膝腱反射(腰2-4,股神经):

坐位,两小腿自然悬垂或足着地;或仰卧,膝稍屈,以手托腘窝,叩击髌骨下缘股四头肌肌腱,引起小腿伸直。

  5.跟腱反射(骶1-2,胫神经):

仰卧,膝半屈,两腿分开,以手轻板其足使稍背屈,叩击跟腱引起足庶曲。

  当深反射高度亢进时,如突然牵拉引出该反射的肌腱不放手,使之持续紧张,则出现该牵拉部位的持续性、节律性收缩,称阵挛,主要见于上运动元性瘫痪。

①踝阵挛:

仰卧、托腘窝使膝髋稍屈,另手握足底突然背屈并不再松手,引起足踝节律性伸屈不止。

②髌阵挛:

仰卧,下肢伸直,以拇、食指置髌骨上缘,突然用力向下推并不再松手,引起髌骨节律性上下运动不止。

  腱反射的活跃程度以“+”号表示,正常为(++),减低为(+),消失为(0),活跃为(+++),亢进或出现阵挛为(++++)。

  [临床意义]

  

(1)减退、消失提示反射弧受损或中断,亦见于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本身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

麻醉、昏迷、熟睡、脊髓休克期、颅压增高,尤其后颅窝肿瘤,深反射也降低或消失。

  

(2)亢进多见于锥体束病变,昏迷或麻醉早期也可出现,系对脊髓反射弧的抑制解除所致;亦见于手足搐搦、破伤风等肌肉兴奋性增高时。

癔病或其它神经官能症深反射也常亢进。

  正常人深反射也可亢进,老年人跟腱反射可消失,故反射的不对称比增强或或消失更有意义。

  

(二)浅反射 为刺激皮肤、粘膜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

  [检查方法]

  1.腹壁反射(肋间神经,上:

胸7,8;中:

胸9,10;下:

胸11,12):

仰卧,以棉签或叩诊锤柄自外向内轻划上、中、下腹壁皮肤,引起同侧腹壁肌肉收缩。

  2.提睾反射(生殖股神经,腰1,2):

以叩诊锤柄由上向下轻划股上部内侧皮肤,引起同侧睾丸上提。

  [临床意义]

  

(1)减退、消失:

见于反射弧中断时。

但腹壁和提睾反射减退或消失,亦可见于锥体束损害,因其除脊髓反射弧外,尚有皮质通路。

此外,深睡、麻醉、昏迷、新生儿等,腹壁反射也常消失。

  

(2)亢进:

震颤麻痹综合征或其它锥体外系疾病时,偶见浅反射尤其腹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