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6102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docx

心理学教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10)

1.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的著名论点是()

A.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B.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

C.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

D.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那些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

2.王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她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从而加大形近字的区别。

这是运用了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当个体专注于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地加强和减弱的变化。

这种现象心理学中称之为()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转移

4.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是()

A.遗传、社会环境、学校教育

B.遗传、社会环境、人际关系

C.遗传、学校教育、活动特点

D.遗传、学校教育、生长发育

5..下列对注意的解读正确的是()

A.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B.“一边听课,一边写笔记,一边心记忆”反映了注意的转移

C.多媒体课件必要的动画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因为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D.教师巧用课堂穿插艺术,旨在实现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

6.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这种情感是()。

A.道德

B.美感

C.理智感

D.责任感

7.小明在学习了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动物这些概念后,得出虎是胎生的这一判断。

小明的这种思维形式是()

A.抽象概念

B.关系判断

C.归纳推理

D.演绎推理

8.“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

A.思维的间接性

B.思维的直觉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思维的灵活性

9.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的,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感知到它们是方形的。

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0.“用进废退”与哪种遗忘观点相一致()

A.记忆痕迹衰退说

B.材料间干扰

C.同化说

D.检索困难

11.贾德的“水下打靶实验”说明()

A.掌握知识是次要的,训练官能才是重要的

B.两种情景相同的要素越多,迁移的程度越高

C.概括化原理掌握得越好,迁移的效果越好

D.迁移取决于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

12.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下属于中学生对惩罚的看法的是()

A.犯了过错被成人惩罚是理所当然的

B.所犯错误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可以无关

C.最严厉的惩罚是最有效的

D.有效的惩罚应该是报应性惩罚

13.下列哪种记忆类型符合俗语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14.一些学生常在经过艰苦复习通过考试后立即忘掉了所学内容,这是因为他们想尽快摆脱伴随这些内容的令人不快的情绪。

这种遗忘是()

A.消退性遗忘

B.干扰性遗患

C.抑制性遗忘

D.动机性遗忘

15.“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句话反映的是()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社会刻板印象

D.近因效应

16.心理学家用“视崖实验”考察个体的()

A.大小知觉

B.运动知觉

C.时间知觉

D.深度知觉

17.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

A.动机说

B.痕迹衰退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18.电影、电视、活动性商业广告等制作所依据的心理学原理是()。

A.动景运动

B.运动后效

C.自主运动

D.诱发运动

19.教师让学生即兴回答问题,这是为调动学生的()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逻辑思维

20.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学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21.罗杰斯说:

体会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可是却永远不能失掉“有如”这个品质。

这就是()

A.同情

B.同感

C.理解

D.真诚

22.“曹冲称象”主要反映的是()

A.抽象逻辑思维

B.聚合思维

C.动作思维

D.发散思维

23.“那个人长什么样我不记得了,但是再见面时我能认出他的模样。

”这属于()。

A.回忆

B.再认

C.想象

D.联想

24.有些残疾人通过惊人的努力而变成世界著名的运动员;有些口吃者可成功地变成一位说话流利的演说家。

这属于()防御机制。

A.抵消

B.移置

C.反向形成

D.过度代偿

2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26.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

A.具有两极对立特性

B.具有不可调和特性

C.两极是不相容的

D.其两极是绝对对立的

27.考试时,当一个学生想偷看夹带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放弃作弊,做一个诚实的人。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在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人格成分是()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现实我

28.奥尔波特将一个最典型、最有概括性并对一个人的各方面行为均产生影响的特质称为()

A.共同特质

B.中心特质

C.首要特质

D.动力特质

29.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搜集信息的能力

B.交流、协作和表达的能力

C.创新能力

D.解决问题的能力

30.人们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理智特征

B.性格的情绪特征

C.性格的意志特征

D.性格的态度特征

31.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养方式的是()

A.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经常提出明确的要求

B.倾向于拒绝和漠视孩子

C.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

D.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自己的一切行为

32.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该测验的()高。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3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

A.自我实现

B.高级

C.缺失性

D.成长性

34.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文章时,却很容易发现。

这是由于()

A.注意的分散

B.粗心

C.知觉的选择性

D.定势

35.气质的特点决定于()

A.社会生活条件

B.人的活动目的

C.神经活动的特征

D.活动的内容

36.有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即使生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智商也有很高的相关。

这说明了()

A.人的智力发展与家庭环境没关系

B.遗传对智力有很大的影响

C.人的智力发展与遗传没关系

D.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先天决定的

37.教师给学生讲努力学习可以让他们以后过上好生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

A.直接兴趣

B.个体兴趣

C.间接兴趣

D.情境兴趣

38.学生既害怕学习困难,又害怕学习不好受到处分。

这反映的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以上皆非

39.有个学生平时行动迟缓、情绪反应极慢又不表现于外,如果一旦发生情绪反应,却深刻、持久,能体验到别人觉察不出的事件。

这位学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40.下列关于教师威信的观点错误的是()

A.教师威信包括人格威信、学识威信和情感威信

B.教师的威信分为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

C.教师威信实质上是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D.教师应该树立权力威信

41.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师在不同时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一般来说,新教师最关注的是()。

A.教学情境有关问题

B.自我生存有关问题

C.学生发展有关问题

D.自我实现有关问题

4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是()

A.心理规律的掌握

B.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C.心理素质教育

D.理想教育

43.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

A.心理正常的学生

B.存在心理问题但无力自我解决的学生

C.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

D.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

44.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同时缺乏羞耻心和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A.焦虑症

B.依赖型人格障碍

C.抑郁症

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5.教师负有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纪律的责任,这属于教师的()角色。

A.教员

B.朋友

C.课堂的管理者

D.学生模仿的榜样

46.一位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是否因材施教,有没有启发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教师目前处于()

A.关注学生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虚拟关注阶段

47.()的目的是促进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A.全身松弛法

B.系统脱敏法

C.果敢训练

D.强化训练

48.学习困难综合征的表现不包括()

A.诵读困难

B.行为障碍

C.计算困难

D.绘画困难

49.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A.生活辅导

B.择业指导

C.学习辅导

D.健身辅导

50.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

A.课堂凝聚力

B.课堂控制

C.课堂管理

D.课堂气氛

51.学生在解答复杂应用题和作文时,往往在群体情景中不如单独完成效果好。

因为()

A.社会助长

B.社会抑制

C.从众

D.责任扩散

52.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53.关于知识应用与学习迁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知识的应用中都存在着迁移

B.在知识的应用中可能存在着迁移

C.知识的应用与迁移没有关系

D.迁移就是知识的应用

54.创设情境的形式主要包括()

①文字材料情境②语言描述情境③形、声、色情境④问题情境⑤实验情境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55.在物理中学习了“平衡”的概念,会对以后学习化学平衡、生态平衡产生影响,这种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56.短时记忆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为了包含更多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57.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A.学习动机

B.学习兴趣

C.自我需要

D.价值观

58.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是指()

A.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B.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C.解决怎么样的问题

D.以上都对

59.学生考试之后对试卷进行查漏补缺的检查和反馈属于()

A.组织策略

B.计划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60.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

A.模仿

B.练习

C.想象

D.学习

61.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62.迷信、巫术的流行,说明()影响社会态度的形成。

A.经验的情绪后果

B.参照群体

C.知识水平

D.社会因素

63.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A.命题

B.产生式系统

C.产生式

D.故事脚本

64.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无作用

D.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65.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是()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非特殊迁移

66.根据声音表象和动觉表象进行的思维属于心智技能的()

A.物质或物质化阶段

B.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

C.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D.内部语言阶段

67.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外在的、稳定性因素的是()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68.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

这种现象属于()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负迁移

69..学习外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开始时按照语法规则将汉语转换为英语;等达到一定深度后不再转换语法规则,而直接做出自动反应。

这个过程说明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

A.社会化

B.外化

C.内化

D.综合化

70.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71.计划安排每天自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组织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72.罗杰斯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A.需要层次理论

B.强化理论

C.自我效能感理论

D.自由学习理论

73.精加工策略的实质是()

A.重现学习材料

B.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

C.把材料归类

D.计划监控

74.对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进行逐一尝试,从中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这是()。

A.爬山法

B.启发式方法

C.算式法方法

D.手段—目的分析法

75.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

A.推理式

B.启发式

C.算法式

D.演绎式

76.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

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成年期

77.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78.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3~6个组块

B.5~9个组块

C.6~8个组块

D.7个组块

79.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80.提倡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促进道德水平向高一阶段发展的儿童心理学家是()

A.杜威

B.科尔伯格

C.皮亚杰

D.班杜拉

81.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82.下面属于断续性操作技能的是()

A.游泳

B.滑雪

C.开车

D.射击

83.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阶段。

A.依从

B.同化

C.认同

D.内化

84.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是()

A.熟悉教材

B.了解学生

C.实施启发式教学

D.采用多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并贯穿始终

85.把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86.在学生的学习策略训练中,使策略与动机相结合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A.使学生能陈述策略学习的重要性

B.让学生开展学习竞赛

C.使学生知道策略应用的适当条件

D.使学生体验到应用策略能提高学习效率

87.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A.自我学习

B.自我调节

C.自我控制

D.自我反省

88.为了促进迁移,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概括化水平,依据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关系转换说

D.认知结构迁移论

89.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90.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

A.发现学习

B.合作学习

C.观察学习

D.有意义学习

91.对客体的永久性认识属于()阶段。

A.感知运动

B.形式运算

C.前运算

D.具体运算

92.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理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93.最容易给学生在校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方式是()

A.场独立型

B.抽象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94.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

A.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聋哑盲儿童

95.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同民族、国家、地区的儿童获得语言过程的顺序都具有一致性。

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A.普遍性

B.阶段性

C.渐进性

D.适合性

96.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97.打字高手不看键盘就可以打字,这说明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

A.意识调控减弱

B.利用细微线索

C.动觉反馈加强

D.在不利条件下维持正常操作

98..一种记忆的特点是:

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的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动作记忆

99.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沃尔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奥苏贝尔

100.()认为,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个体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个体越能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则越能加以概括、推广,迁移越普遍。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

 

【感谢一直以来的陪伴~励志麻雀,陪你到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