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6438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4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docx

本科毕业设计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立项节能评估报告

 

江西奉新颖盛纺织服装有限公司

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

 

节能评估报告

 

江西奉新颖盛纺织服装有限公司

年产3万吨喷气纱、3万吨气流纺纱生产线

 

节能评估报告

 

第一章概论

一、评估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6号令)精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规划、新、改、扩建)的节能评估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源头上把住能源、资源节约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及《关于在全省发改系统先行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请示》,江西奉新颖盛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需要进行节能评估。

节能评估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定的要求,针对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对项目工艺、技术、设备、综合能耗、材料的下一级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等进行评估,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项目建设意义

纺织服装业自从人类文明社会产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飞速发展着,美化每个人的生活,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人们追求时尚不可缺少的物质需求。

2009年3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纺织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09年以来,国家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为我国纺织行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国内发展环境,使行业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困境中得到了缓解和恢复。

纺织行业的产销增速稳步回升,呈现明显的“V”型回升趋势。

全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7979.89亿元,同比增长10.3%。

主要大类产品中,全年纱产量达2405.62万吨,同比增长12.71%,增速高于上年同期4.61个百分点;化纤产量达2726.06万吨,同比增长14.31%,增速高于上年同期高12.01个百分点;布产量达567.44亿米,同比增长5.27%,已基本接近上年同期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1-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纺织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253.40亿元,其中纺织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693.83亿元,占纺织全行业的60.48%;服装鞋帽行业完成7895.99亿元,占26.99%;化纤行业完成3086.98亿元,占10.55%;纺织机械行业完成576.61亿元,占1.97%。

由于纺织工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对改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产生积极效果,形成向大企业集中、向沿海地区集中和向产业集群集中的格局。

国务院于2009年4月24日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规划提出,2009年至2011年,我国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有八:

稳定国内外市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区域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此规划可以作为促进建设纺织强国的重要促进剂,有利于纺织行业战胜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其最根本、长远的意义在于促进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010年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东部地区通过兼并重组或新增投资等方式将纺纱、缫丝、织造、制品等部分制造环节转移到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支持有订单的纺织企业通过采购和经营合作等方式,加强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纺织企业合作;鼓励优势纺织企业加强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纺织企业的对接。

国务院2010年12月24日全文公布《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提出了八大主要任务和十项具体的政策措施。

2009年至2011年,我国纺织产业的八大主要任务有:

稳定国内外市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区域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规划》的发布有利于纺织行业战胜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其最根本、长远的意义在于促进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规划》明确提出优化区域布局要求。

东部沿海纺织工业发达地区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行业和产品。

鼓励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服加工基地。

《规划》明确提出优化区域布局要求。

东部沿海纺织工业发达地区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行业和产品。

鼓励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服加工基地。

喷气纺纱是最近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独特纺纱,是当今国内纺织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喷气纺的最大优势除了省去几道工序外,就是产量特高,纺纱速度可高达300米/分,是环锭纺的10倍,8台喷气纺就相当于1万锭环锭纺。

它附有十分可靠的接头小车可自动接头,这些就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工业走向技术智能密集型连续自动化生产开辟了道路,更为古老的纺织工业的技术更新作出了范例。

人们所幻想的"无人纺纱工厂"将可变为现实。

 

  气流纺纱有速度大、纱卷大、适应性广、机构简单和不用锭子、钢领、钢丝圈的优点,可成倍的提高细纱的产量。

在国际经济全面复苏的大环境的背景下,江西奉新颖盛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及时抓住未来发展机遇,依托企业在纺织行业的雄厚实力,充分利用国际上一流的纺织生产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在江西省奉新县建设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

本项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市场结构,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我国中部地区适时建设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的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而且可以极大的吸收当地富余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

该项目位于江西奉新工业园区,项目总占地面积320566m2,总建筑面积228468m2。

三、评估工作范围

根据上列依据材料和江西奉新颖盛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后面简称“奉新颖盛纺织公司”)委托要求,本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主要咨询研究范围为:

奉新颖盛纺织公司“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相关的章节及项目投产运行用能状况进行节能评估,通过项目用能情况分析、建设方案节能评估、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以及节能措施评估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项目的节能情况,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完成本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四、评估过程

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我公司组织相关人员于2010年12月3日与建设单位的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广泛交流,开始对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编制所需的基础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并组织节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工作,着手编制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五、评估原则和注意事项

(1)评估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技术标准的内容要求进行评定。

(2)节能评估工作坚持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和合法性的原则。

(3)严格遵守保密制度,评估过程中的情况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透露给与评估无关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评估依据

一、合理用能法规、标准、节能设计规范

(一)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国家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77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计量法》;

8、《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1999]第7号);

9、《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

10、《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11、《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第15号);

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

13、《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14、《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

15、《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

16、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

17、《关于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

18、《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

19、《“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6]1457号);

20、《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999.3.10);

21、《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国家发展计划委[2000]1256号);

22、《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31号);

2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93号);

24、《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1989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准);

25、《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2004年17号令);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1987年4月15日国务院颁布)。

(二)江西省有关规定

1、《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6]24号);

2、《江西省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赣发改投资字[2007]09号);

3、《江西省节能监察办法(试行)》(赣工信办发[2009]44号);

4、《江西省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

5、《江西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

6、《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7、《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8、《江西省纺织行业“十一五”结构调整与发展规划》。

(三)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

1、《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

3、《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计交能[1996]905号);

4、《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等》(国家发改委令[2005]65号);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

6、《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7、《中国棉纺织行业“十一五”科学与技术进步指导意见》;

8、《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

(四)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导则

1、管理及设计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1)《棉纺织工厂设计规范》GB50481-2009;

(2)《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

(3)《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4)《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5)《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1993;

(6)《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2、合理用能法规、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1)《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2)《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

(3)《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GB/T7119-1993;

(4)《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B13471-1992;

(5)《工业锅炉经济运行》GB/T17954-2007;

(6)《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技术通则》GB/T11790-1996;

(7)《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8174-1987;

(8)《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

3、工业设备能效方面的标准

(1)《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5;

(2)《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06;

(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153-2003;

(4)《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

(5)《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2005;

(6)《工业燃料加热装置能耗限值》JC569-1994。

4、能源评估计算依据的国家标准

(1)《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7166-1997;

(2)《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5316-1994;

(3)《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

(4)《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5)《企业节约能源计算方法》GB/T13234-1991;

(6)《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T6422-1986;

(7)《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

(8)《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GB/T16614-1996;

(9)《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B/T16615-1996;

(10)《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GB/T16616-1996;

(11)《企业能流图绘制方法》(GB6421-86)。

5、建筑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6)《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7)《建筑给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8)《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9)《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二、相关工程资料和技术合同

1、江西奉新颖盛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提供的《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纱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江西奉新颖盛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纱生产线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编制委托合同;

3、江西奉新颖盛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提供的设备技术参数及其项目的相关技术资料。

第三章项目概况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项目建设单位:

江西奉新颖盛纺织服装有限公司。

2、法人代表:

吕瑞麒(董事长)。

3、所有制形式:

外商自然人投资。

4、单位地点:

江西奉新工业园。

5、主营业务范围:

纺纱、织布、服装生产及销售。

6、注册资本:

308万美元。

7、成立时间:

2010年9月25日。

江西颖盛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是由台商投资兴建的工业项目,于2010年6月10日与奉新县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总投资2亿人民币。

目前项目方已和机械设备供货商签订设备供应合同,年后到货进行设备安装,第一批设备投资约3500万元。

项目第一期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万吨纺纱规模,实现工业总产值1.8亿元,创造税收800万元左右。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建设地点、项目性质及类型

1、建设地点:

江西奉新工业园;

2、项目性质:

新建;

3、项目类型:

纺织服装。

4、建设周期:

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

(二)建设规模及内容

1、建设规模:

年产3万吨喷气纺(2880头)、3万吨气流纺(2400头)。

2、主要建设内容:

联合车间、科技大楼、员工宿舍、供水供电系统、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建设,同时引进日本村田喷气纺纱机、瑞士立达梳棉机、并条机,德国锡来福气流纺纱机等相关生产加工配套设备使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规模配套的要求。

(三)项目产品及工艺方案

1、项目产品方案

项目产品方案如下图所示:

表3-1项目产品方案

序号

产品品种

年产量

头数

备注

1

喷气纺纱

30000吨

2880头

用于针织纱

2

气流纺纱

30000吨

2400头

用于梭织、牛仔、床上用品

上述产品方案为设计代表品种,投产后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对加工品种随时进行调整,建议在以天然彩棉为主要原料基础上积极采用不同的新型化纤,如莫代尔纤维、竹纤维等差别化粘胶短纤维,生产市场欢迎的高附加值产品。

2、项目工艺方案

年产3万吨的喷气纺和年产3万吨的气流纺,这两条生产线的前端工序是相同的,只有后端工序有所区别,因此在论述项目的工艺方案时采取综合论述的方法。

本项目的工艺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流程:

清花、梳棉、并条、喷气纺/气流纺。

1、清花

清花(开清棉)把原料按选配的比例从棉包中抓取出来,混和均匀,开松成小棉块和小棉束,除去部分杂质和疵点,然后集合成一定宽度、厚度或重量的棉层,卷绕成棉卷。

开清棉是用开清棉联合机的一系列机械来完成,具体包括:

往复式抓棉机——手动配棉器——多仓混棉机——单轴开棉机——气动配棉器——震动棉箱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等。

2、梳棉

经过清花流程加工而成的棉卷或棉层中,纤维多数呈散棉块、棉束状态,并含有带纤维杂质、带纤维破籽和棉结等,梳棉机把纤维块和纤维束用针齿表面分梳成单纤维、平行状态,同时除去较细小的或粘附在纤维上的杂质疵点,也除去一部分短绒,最后制成较为均匀的棉条(生条)输出。

梳棉流程的工艺过程主要为:

分梳——除杂——均匀混合——成条——预并——条卷。

3、并条

为了纺制均匀且强力较高的细纱,把6-8根棉条并列喂入罗拉式并条机,经牵伸把棉条拉细并汇集成一根棉条,圈入条筒。

棉条的并合使条干和结构都获得改善,制成更均匀的棉条,同时使纤维伸直平行。

并条工序一般有2-4道。

并条制得的棉条俗称熟条,由于并条时将几根棉条并列喂入,所以有混合作用。

以不同的纤维条按规定比例在并条机上混和,称为条子混和,简称混条。

并条工序主要流程包括并合——牵伸——均匀混合——成条。

4、喷气纺

如下图所示,经过并条流程的棉条经牵引装置牵伸后,牵伸成一定线密度,由前罗拉输出,倚靠加捻器(喷嘴)的负压,被吸入加捻器。

加捻器是由第一和第二喷嘴串联而成,两个喷嘴的气流旋转方向相反。

加捻成纱后由引纱罗拉引出,卷成筒子纱。

图3-1喷气纺流程图

5、气流纺

如下图所示,棉条经过喂给集合器,由喂给罗拉和喂给板缓慢喂入,被表面包有金属锯条的回转分流辊开松成单纤维状态后,经输送管道被杯内呈负压状态的纺纱杯吸入,纤维沿杯壁凝聚成纤维须条,生头时先将一根纱线送入引纱管出口,由于气流的作用这根纱立即被吸入杯内。

纱尾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被抛向凝聚槽,获得捻回,与凝聚槽内的须条传递,二者合一便于剥离,引纱罗拉将纱条自纺纱杯中引出,直接绕成筒子纱。

图3-2气流纺流程图

图3-3项目工艺流程图

(四)总平面布置

在满足生产工艺、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执行现行的有关规定、规范,合理布置,节约用地。

按照规范设计条件的要求,结合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交通运输等,充分考虑各工序之间的产业链接和物料流线,兼顾今后发展方向,尽可能使物料流向顺畅、有利消防、有利环保。

合理确定厂区标高,尽可能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做到与周边场地和道路衔接合理。

考虑常年主导风向,对照平面布置原则。

根据以上这些原则,本项目的总平面布置考虑划分以下区域:

1、主要生产区:

联合生产车间;

2、辅助生产区:

仓储区、机修车间等;

3、附属生产区:

办公楼、员工宿舍、门卫室。

为缩短物流距离,节约物流运输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项目拟将车间内的空间根据实际需要划分出仓储区、生产区。

车间内墙面及天花板选用不吸水、耐温、浅色的材料覆涂或装修易于清洁并能有效防止及减少污垢积存、水汽凝结。

项目总占地面积320566m2,总建筑面积228468m2。

(五)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表:

表3-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喷气纺

万吨/年

3

气纺纱

万吨/年

3

2

原棉

万吨/年

6.48

3

用水量

万t/年

33.38

新鲜水

4

用电量

万kWh/年

2195.65

5

汽油量

t/年

100

6

用工人数

1000

7

建设面积

M2

320566

8

项目总投资

万美元

8638.36

其中:

项目建设投资

万美元

6093.41

流动资金

万美元

2544.95

9

年营业务收入

万元

95600

10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74457.82

11

年利润总额

万元

16457.62

12

年所得税

万元

4114.41

13

年净利润

万元

12343.21

14

财务评价指标

其中:

投资利润率

%

20.92

盈亏平衡点

%

28.63

(六)项目进度计划等

2010年12月~2011年1月:

确定项目建设地点,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环境影响报告、节能评估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等项目申请的必备文件,审批、技术准备等项目其它前期工作。

2011年2月~3月:

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2011年4月:

工程招投标。

2011年5月~2012年3月:

土建工程开工建设。

2012年3月:

设备招标采购。

2012年4月~2012年5月:

设备安装及调试。

2012年6月:

技术培训、项目试运行投产。

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的70%时项目验收。

表3-3实施进度表

建设内容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12月

1月

2-3月

4月

5-12月

1-2月

3月

4-5月

6月

项目前期工作

━━

施工图设计

━━

━━

工程招标

━━

土建工程建设

━━━━━━━━

设备招标采购

━━

安装与调试

━━

培训、试运行

━━

项目建设期19个月,投产期1年,正常生产经营期12年。

三、项目用能概况

(一)主要用能设备

本项目耗能设备包括主要生产、辅助生产、附属生产,其中生产设备主要是指喷气纺、气流纺两条生产线;辅助生产主要是指空压机、车间除尘系统、冷气机、加湿器;附属生产主要包括科技楼、员工宿舍、机修及其他。

1、设备选择原则

(1)在满足工艺技术要求下,优先选择技术含量高、先进可靠、操作方便、维修简单、节省动力、备品备件容易解决的设备。

(2)关键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

国内设备无法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引进国外设备。

(3)选用的设备要注重:

生产高质量的产品需要高度稳定的设备;高效率的生产需要高速、高效、大卷装、大牵伸,又能减轻劳动强度的设备。

2、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

 

表3-4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

设备名称

数量

设备功率

总功率

功率单位

1、喷气纺纱生产线

日本村田喷气纺纱机

40台

22.3

896

kW

郑纺机清花机

2套

32.3

64.6

kW

立达C4梳棉机

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