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模块 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7593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89 大小:19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9页
拓展模块 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9页
亲,该文档总共1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拓展模块 教案.docx

《拓展模块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拓展模块 教案.docx(1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拓展模块 教案.docx

拓展模块教案

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的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

情感目标:

分析当地的民居特色和民居文化,为当地的传统文化保护献计献策。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赋予胡同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教学方法

1.教法:

点拨法

2.学法:

任务驱动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分三组布置任务:

第一组网上搜集北京胡同的图片和资料,制作成《北京的胡同》ppt文件,课上展示。

第二组搜集关于“胡同文化”的相关文章,提炼观点,准备课上发言。

第三组调查当地的民居特色、民居文化及保护现状,试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入

课件显示──北京天安门图片,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以天安门为中心展开联想。

谈谈自己对“现代北京”的印象。

(二)播放音乐《前门情思大碗茶》和几张有关“老北京”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老北京的氛围。

(三)老北京之韵──北京胡同。

第一组展示《北京的胡同》ppt文件。

(四)总结:

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大都市。

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一样也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呈现)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他当过教师、编辑。

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他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

而且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整体感知,明确学习内容

(一)提问:

什么是文化呢?

利用多媒体总结明确: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二)从文章中找出作者谈“胡同文化”的相关语句。

然后用多媒体呈现相关语句: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等。

四、厘清思路,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一)齐读1-4段,谈谈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

方法:

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自己板书:

布局,名字,数目,环境)

(让学生走上来在黑板上填写有关特点的字词)

胡同的特点:

1.布局──方正

2.名字──市民气息

3.数目──多

4.环境──静

(二)齐读5-12自然段,谈谈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

方法:

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用多媒体呈现:

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4.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5.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三)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

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呢?

其精义又是什么?

封闭的文化,精义是──忍。

关键句: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明确:

课文先写人们的生活习惯,再写他们的人际交往,然后写到处世哲学及精神面貌。

在这种封闭的文化氛围中,作者剖析了人们的心态:

一是说北京人平常日子过往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二是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只求过得去的自我满足的心态。

三是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所以,作者用一个字准确地抓住了这种封闭文化的核心──“忍”。

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证明老北京的“忍”劲。

“睡不着眯着”这句话形象地活画出一个“忍者”的形象。

“眯着”,就是本来睡不着但又非得把眼睛微微闭上装睡。

作者对胡同文化持有批判的态度,胡同的没落,四合院的衰败,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时间前行的结果,是时代变迁的结果。

但是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住在胡同里的作者又是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呢?

请同学齐声朗诵13-15自然段,在朗诵中体会作者表现和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分组讨论)

分析:

作者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

但他又同时清醒地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

所以作者结尾时在“胡同”之前加了“再见吧”三个字,幽默地表达了一种乐观超脱的态度。

(四)对于“胡同文化”还有其他的论述吗?

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请第二组同学发言。

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多角度、多侧面地考虑问题。

例:

1.毫无疑问,北京胡同文化是一种传统,传统的东西自有其生存、发展的理由。

当然,我们说胡同文化是良莠不齐的,理应抛弃其弊,保护弘扬其优。

2.北京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胡同,正面临着消失,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究竟要留给世界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需要我们思考。

北京胡同里有许多独特的艺术成就,有许多创造性的杰作,它至少能为一种已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文明提供独特的见证。

重视胡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祖先馈赠给我们的珍宝,将它们保护好,传递给我们的子孙,是我们的责任。

3.其实老北京的历史并不都在博物馆里,胡同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博物馆,藏着很多故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发掘了,所以在北京老胡同即将被现代文明侵蚀殆尽的今天,保护北京老胡同,保护胡同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五)请第三组谈自己的调查情况,并为传统文化保护献计献策。

例:

如何既保留民居文化,又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情况的确是这样的,我们常常陷入一种简单的争论之中,我们为何不能换一种思维方式,“不是用开发商的推土机的思维方式”,我们可能就会发现“保留胡同与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是可以并存的,并不是黑白对立”。

五、作业

(一)本文的语言既平实又雅致,还有浓郁的北京方言,口语感强,极富表现力。

课下反复阅读,仔细品味。

(二)拓展性练习

考察家乡人们的生活形态,探究其中的文化意味,指导学生仿照本文风格写一篇文化探究的短文。

可以集中一点来写,如赶集文化、摆渡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等等。

 

废墟的召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品味赏析语言:

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情感目标:

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学重点

品味赏析本文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的语言特点;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法学法

1.教法:

点拨提示法、情绪调动法

2.学法:

朗读法、质疑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分三组布置任务:

第一组网上搜集圆明园废墟之类的图片和资料,制作成ppt文件课上展示。

第二组搜集关于“废墟”的相关文章,提炼观点,准备课上发言。

第三组搜集有关“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的资料,或搜寻一些蕴涵丰富历史底蕴的材料,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试谈谈在当今时代,中专生应该尽的责任是什么,如何尽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二)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

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情绪调动法)同步解说:

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

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最想说些什么?

问些什么?

……导入本节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设计思考问题: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

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

“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三)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师生共同明确: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自然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面对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1自然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三、学习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一)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

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

冬日,心情沉重。

(二)“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

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

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三)“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

1.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

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四)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

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

为什么?

明确:

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

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四、拓展延伸

(一)领悟:

题目《废墟的召唤》中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

明确:

号召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

“内容”就是指方法和环境。

与年轻人的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二)品味赏析语言。

问题设计:

落日赏析

提示:

凭吊是在冬日午后,文章多次提及冬日。

请画出有关冬日的景句。

明确:

1.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

(斜阳的“无力”与心情的沉重吻合。

2.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3.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4.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

那娇红中又透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的摸得着的寒意。

5.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

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

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

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6.我们仍然看落照。

通红的火球消失了。

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

浓处如酒。

淡处如梦。

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五、课堂小结

宗璞的文章讲究诚和雅,大家读的时候,觉得很难读懂,因为有很多隐讳的句子,其中富有寓意的议论也是解读文章的重点。

六、布置作业

巴尔扎克说:

“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课下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顾所学知识并情境导入。

放映有关圆明园遗址的幻灯片,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文思如潮。

文中既有满含悲怆的叙述,也有寓意深刻的议论,还有对比鲜明的景色描写,细细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

二、深入探讨课文,领悟主题

(一)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明确:

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

其中蕴涵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二)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明确:

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

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

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三)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明确:

铺天的锦霞,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的前程,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

同时,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了什么呢?

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明确: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着历史,更呼唤一切爱国志士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三、品味赏析

(一)“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

能否再举几个例子?

明确:

体现了简约含蓄的语言特点。

(二)拟人手法的运用

“远瀛观的石柱……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把废墟几十年来未能刻上一点时代运行的痕迹的现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使人感到历史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三)“我”与年轻人的对话

对话情景是假设的,但对话内容却是作者和当代“年轻人”真实心境的写照。

作者希望年轻人在时代大变革之际,积极投身变革,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

当然,面对时代的变革,不是每个人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满足的,也不是每个人的愿望都可以实现的,况且承担社会责任就意味着要牺牲和放弃一些个人利益。

但是,为了民族的腾飞,青年人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所以作者写年轻人的笑介于冷和苦之间。

四、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特色

(一)融情于景是本文主要的写作特色。

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含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前一部分的景物描写,作者着重渲染荒凉衰败的景象,将内心渴望改革的激情蕴含在其中,这种感情甚至贯穿全篇。

后半部分的景物描写,情调和色彩有了明显变化。

如作者描绘西山落日的景象:

远景近景互相配合,色彩互相映衬,构成一幅色调凝重、意旨深远的油画。

画面中远处娇红艳丽的晚霞和如酒如梦的朦胧山色,与近处的枯树残荷、断碣寒冰,在色调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

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了废墟的荒芜和清冷。

这里,绝不仅仅是逼真形象的客观描绘,它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迫切心情,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可谓是有景有情,有物有我。

这种寓意深远的景物描写把自然属性的美引向了一种更深更高的境界。

(二)作者在写景中还多次穿插了富有寓意的议论。

如结尾处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废墟的议论,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

特别是作者借那位年轻人之口说出的“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忧虑的心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绵长的思索。

五、迁移与拓展

辩论:

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

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

那衡量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提示:

复建派:

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保留派:

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六、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七、拓展练习

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引导同学们谈谈在当今时代,中学生应该尽的责任是什么,又该如何尽责。

培养学生要有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搜集有关“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的资料,或搜寻一些蕴涵丰富历史底蕴的材料,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

 

过万重山漫想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厘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体会联想与想象在扩展思路,勾连上下文中所起的作用,学习运用联想、想象开阔思路,活跃思维。

情感目标:

学习知难而上、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激励学生为征服“新三峡”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厘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赞美的内在精神;文中的联想和想象;本文富有哲理性的语句。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时艺术化地涉及“音、画”,强化朗读、情境模拟表演、即兴演说、系列组图欣赏等综合实践方法。

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尽量有机插入与课文主旨有关的新信息,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点拨分析理解一些关键语段,让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发散思维,主动探讨,各抒己见,给“表现”的机会,体验研读文本后的成功的喜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这样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杂志、音像资料等去了解“三峡文化”的有关信息,在墙报上开辟《三峡园地》栏目,或作手抄报,介绍三峡风光、三峡工程以及有关三峡的诗文。

教学过程

一、美文诗话导入

开讲引入相关美文、诗话,营造出“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敲响学生向“新思维”进军的第一个情感音符。

(一)先用多媒体跳出一段字幕背景:

三峡,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三峡,华夏文明的一处摇篮!

一幕幕精彩历史在这里驻足!

一个个盖世英雄于此地流芳!

(二)再引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一段话──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

“中国最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

一个,请只说一个。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三)快速展示《长江三峡》风景导游图,随图播出李白诗歌《早发白帝城》,配乐《长江之歌》,师生共同朗诵,由末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明确课题《过万重山漫想》,简要释题。

二、专题情境实践

(一)作者是怎样描述三峡风景的?

提示:

提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欣赏一组三峡沿途风光图,使学生在听觉与视觉的感应下,对雄伟、神秘、惊险的三峡特色有所领悟,自然引入对“漫想”的理解。

(二)“漫想”是“不加拘束地想”,“三峡”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作者产生绵绵的“漫想”呢?

请同学们结合第2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

提示:

文中的排比句、比喻句、夸张句、设问句及动作描写的句子可以让学生品味。

(三)“漫想”又不能不受拘束,它得紧紧立足于眼前的景物。

课文是怎样将眼前的实境与心中的漫想恰到好处地交织在一起的?

大家能找出文中有关漫想的语句吗?

提示:

这些句子既点明游踪的线索,又交待漫想的思路,使全文融为一体,起到了过渡衔接的作用,使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漫想”随着行程展开,作者首先想到的是──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是谁?

既然是第一个,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挑战者会遇到哪些困难?

提示:

涉及“物质条件、个人素质、精神压力”等方面的困难可以引导学生用四字短语来概括。

(五)如果回到那个时代,如果大家就是旁观的、嘲笑的、反对的人,而我就是那位挑战者,请同学们作个情境模拟,想象一下你们对我会有什么样的言语举止呢?

提示:

教师尽力做好交谈环境的创设者,文本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灵,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灵动,有真情、真趣、真意,让学生的生命充满生机与活力。

(六)挑战者前行的路上,他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地形条件呢?

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写得很精彩?

提示:

指名两个学生用改写人称的方法轮换朗读第9自然段,其他同学带着问题提朗读,然后让学生交流品味语言。

(七)文中一再强调同一句话:

“他不知道,也没有想。

”你认为第一个挑战者到底有没有想过这些困难呢?

请大家发表看法。

(八)为了更好地体会挑战者当时的心情,谁愿意扮演挑战者作一番《登独木船宣言》?

(九)“只是想走出去,扩大生活的世界。

”这是支撑挑战者的理想。

于是“他用竹篙一点,船开动了”。

这里用了“一点”,而不用“一撑”、“一拨”、“一划”等词语,对刻画人物的精神有什么帮助呢?

(十)当勇士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除了崇敬和赞叹还能说什么呢?

此时此刻,作者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时间和空间飞去”,让我们齐读11自然段、男女生轮读12自然段并思考他又想到了什么?

提示:

学生明确作者由“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联想到了历史上无数个第一人。

文中的“三峡”不单单实指长江三峡,还象征人类行程中难以数计的困难。

三、扩展阅读

来自改革第一村的一份生死契约

凤阳花鼓中有句唱词: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而当时的这个“好地方”却有一半多的人在外地讨饭。

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各家的户主在村西的严立华家召开秘密会议。

20户人家除了两户仍在江西要饭,有18户到场。

会上社员们一致通过了分田到户的决定,如改革成功,择时向党如实汇报,如遇到其他变故,全部责任由干部们承担。

干部们要是为此坐牢,各家要轮流送牢饭,若被杀头,各家也要负责将其子女抚养到18岁。

最后28岁的刚刚当上小岗生产队队长的严宏昌在一张计工用的纸上写下了生死契约。

18家户主分别签下了各自的名字,并按下了鲜红的手印。

几天后土地便在悄无声息中分了下去。

虽然还是冬季,但各家的老老少少都在自己的土地上忙碌着,这是小岗村20年从未有过的。

大地脱胎换骨。

小岗村缘于求生的本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以原始连保契约的方式实行的“大包干”,第一年就显出了成果,全村粮食总产量已达到前15年的总和,人均收入也是上一年度的20倍。

自合作化以来,他们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粮棉油,还清了20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了关于农村政策的重要讲话,肯定了安徽凤阳的大胆试验。

1982年1月1日,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工作1号文件正式出台。

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这2个“双包到户”飞向神州四方,农村改革大潮势不可当,农村中出现了生机盎然的局面。

提示:

教师让学生联系所学课文,思考扩展材料所反映的主题,并阐明:

20多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20多年后三峡工程的无数建设者们,他们不都是“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的后裔吗?

他们不都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民族魂吗?

今天中国神州大地上到处不都有“三个代表”的忠实探索者和实践者吗?

四、板书设计

五、课堂小结,深化主旨

(一)课堂小结:

学生欣赏图片“历史上的第一”,教师适当小结。

“第一个”就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改革开放继续深入的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种勇做“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