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7818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数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初步理解计数单位“十”“百”的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和数位顺序,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体会100以内各数的意义。

3.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初步发展数感。

4.学习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2.教学难点:

通过数数估数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利用直观模型“小棒和”“计数器”,帮助学生体会位值的概念。

四、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数花生

1

数100以内的数

数一数

1

100以内数的组成

数豆子

1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谁的红果多

1

数的大小

小小养殖场

1

比较大小

做个百数表

1

数的顺序

练习二

1

发展学生思维

五、教具准备:

小棒、花生、黄豆、计数器、课件等。

 

课题:

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

教学目的:

1、结合多种数数活动,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2.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3.通过数数培养数感,感受位值。

教学重难点:

1.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

2.正确理解计数单位“一”和“十”。

知道10个

一是十。

                   

教具准备:

PPT,花生若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日期:

2013年3月11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猜谜导入: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

(花生)

2.出示两袋花生,猜一猜,哪袋花生多?

3.有什么办法可以确切的知道,哪袋多?

           

(二)自主探索

同桌拿出自己准备的花生,先猜一猜,再通过数数比较多少。

1.一个一个地数花生。

                 

学生自己数花生,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指导有

困难的学生,直到大部分学生都完成。

2.换一种方法数一数。

讨论:

怎样数,能又快又准地数出来?

两个两个地数,再数一次。

五个五个地数,再数一次。

十个十个地数,再数一次。

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和同桌一起再数一次。

3.组织交流,说说哪种方法好。

你觉得哪种数数的方法好呢?

为什么?

4.口头数数。

师:

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数数接龙的游戏,每人数一个数,

从29数到34。

对接龙比较快的同学作出表扬。

再来一个难的,从57数到100,你们行吗?

     

板书设计:

数花生                

一个一个地数九十九后面是一百

两个两个地数

五个五个地数

十个十个地数

               

作业设计:

自己在家抓一把黄豆,先估一估,再数一数。

 

课题:

数一数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在动手操作、讨论的活动中,经历认识并理解10个十是一百

的过程。

2.在数数的活动中,了解计数单位“百”,感受数位的意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数100以内的数。

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一、十、百”,这道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日期:

2013年3月12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玩猜小棒的游戏,看看老师手里的小棒,猜一猜有多少根?

老师手里藏着8根,学生猜,教师描述:

多了或少了。

2.谁来猜猜这一捆有多少根?

说说你是怎么一下子猜到的。

            

二、自主探索

1.有多少根小棒,数一数,认一认。

          

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多少根小棒?

师生共同数一数。

2.认识10个十是一百。

师:

一捆是10,就是一个十。

2捆呢?

3…..,那么10捆是

多少就是几个十?

师生共同口头数一数。

10、20、30….

3.有多少个小方块?

数一数

师:

看图中乱七八糟的方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又快

又准的数出有多少个方块?

学生自己交流汇报。

               

三、总结提升

经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一数

3个十是3010个十是100

 

               

 

课题:

数豆子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培养估计的习惯和能力。

2.经历用计数器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会写100

以内的数。

3.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一、十、百”        

教具准备:

黄豆、计数器               

教学日期:

2013年3月14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我们先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请同学们从我们准

备好的黄豆中抓一把,估计一下,你抓了多少粒黄豆?

师谁来说说自己估计的结果。

小结:

我们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及格及格的数,

下面我们学习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些数。

二、自主探索

1.认识计数器

(1)看一看这个计数器有什么?

学生说一说。

(2)

你能从右往左读一读吗?

(3)这三个数位和计数器的有什么关系?

2.写数、读数。

(1)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23,?

学生说一说,并   

拨一拨。

(2)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什么?

(3)拨22.说一说这两个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3.拨一拨、认一认。

(P26的情景三)

(1)谁来说一说这个怎么写?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9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学生尝试练习拨珠并表述。

三、总结提升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不错,希望同学们继续用计数器练习计数。

拨珠时要注意,十位上珠子的个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珠子个

数表示几个一。

                     

 

板书设计:

数豆子

             百位十位个位

写作:

100读作:

一百

课题:

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数的顺

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经验,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难点:

运用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教具准备:

计数器课件

教学日期:

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运用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情境图,及文字“我有21个

红果”、“我有16个红果”学生讲述图上内容。

2、提问: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3、学生观察思考与同桌说一说。

4、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比较更大一些数的大小。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学生讨论汇报:

谁的红果多?

你是怎么想的?

2、同桌合作,把这两个数表示在计数器上,然后用“>”连接

起来。

3、写一写,比一比。

学生看图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4、看一看,填一填。

学生看图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题。

2、组织学生交流,在交流中重点指导学生说请自己的方法。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谁的红果多

数数

比较数的大小借助中间数

做一做(画图形、计数器)

数的组成

作业设计:

把下面的数按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

327564832150

 

 

课题:

小小养殖场(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在具体情境中,直观感受“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和差不多”的含义,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通过猜数游戏,初步

感受逐步逼近数学思想,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数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难点:

发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日期:

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

谁去过养殖场或在电影、电视上见过养殖场?

养殖

场里一般有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场面。

         

二、探索新知

1、教师出示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了解到

哪些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小动物的多少情况。

(你能不能用“多得

多”、“多一些”来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些漂亮的小动物,)       

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说出“多得多、多一些”使学生

通过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将逐步建立数感。

还可以怎样说?

4、应用:

让学生用以上词说说生活中多少的例子,

5、猜兔子的只数。

6、猜羊的只数。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完成书上31页的“练一练”。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小养殖场

鸡100只鸡比鹅多得多。

(鹅比鸡少得多)

鸭92只鸡比鸭多一些。

(鸭比鸡少一些)

鹅22只

作业设计:

有12个,比多得多,有多少,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

面画“√”。

15

35

20

 

课题:

做个百数表

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数一数,填一填)

1、数学王国里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娃娃们是怎样排队的?

(小组讨论)

2、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边数边填,完成百数表)

3、填完以后数一数。

二、探索新知。

(数一数,想一想)

1、这张百数表中藏着好多有趣的奥妙呢!

(1)横着选一行读一读。

在组里说说有什么规律?

[如:

41、42、43、44、45、46、47、48、49、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依次是1、2、3、4、5、6、7、8、9最后一个是整十数。

]

(2)竖着选一行读一读。

在组里说说有什么规律?

[如:

5、15、25、35、45、55、65、75、85、95个位上都是5,上下两个数相差10,第一个数是一位数,其他是两位数。

]

(3)斜着选一行读一读。

在组里说说有什么规律?

[如:

11、22、33、44、55、66、77、88、99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相同。

……]

3、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在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

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几张“魔力框”看看魔力框里的数有什么联系。

(小组交流)

4、分别出示三张框。

三、练习巩固。

课后练习1、2、3、4

板书设计:

做个百数表

横着看……

竖着看……

斜着看……

               

 

课题:

练习二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强化

数的组成与分解。

2.强化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小组合作的

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数的组成与分解及比较大小的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日期:

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想一

想:

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呢?

   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相信只要你好好

学就会有收获的。

二、自主探究。

1、怎样正确描述数据相差多少。

(课件出示书第35

页第6题第(1)小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那么96、42、35哪个数比38多呢?

   既然都是比38多,我能不能认为这两个数据都对呢?

为什么?

  2、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课件出示书第35页第8题)

  请同学们先仔细读读题目要求,想想我们首先应该做什么?

 同学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比较十位上的数,再比较个位上的数这

种方法更好。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经过今天的练习,相信你们掌握了一些技巧,

判断数据的大小,知道数的组成等等,表现得非常棒,今后

要更加努力哟!

   板书设计:

          练习二

数的大小比较  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

数就大)

        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个

位上的数哪个大,那个数就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