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8609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6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 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新人教版.docx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新人教版

复习主要知识点

一、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银河系及河外星系主要是由恒星组成,银河系主要由恒星和星云组成。

2、天体系统

太阳系:

(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原因是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2)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4)金星距离地球最近

(5)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顺时针,唯一逆向自转的天体。

(6)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

木星和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

(7)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近圆形、共面性、同向性(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地球

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宇宙环境条件--------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地球自身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日地距离、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

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适宜的光照和温度(适宜的日地距离、适宜的自转周期)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的主要成分:

氢和氦

2、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

3、太阳辐射能的来源: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太阳辐射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50%的能量集中于可见光。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本身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能源为生产生活提供煤、石油等能源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外部结构的分层由里到外: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

黑子(温度比其他区域低)、耀斑、日珥和太阳风

(光球层、周期11年)(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气候

扰动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1.3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内容

中心

运动

轨道面

方向

周期

速度

地球自转

地轴

赤道面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恒星日:

360°

23小时56分4秒

真正的周期

太阳日:

360°59′

24小时

角速度:

两极为零,其余各地均为15°/h

线速度:

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两极为零。

地球公转

太阳

黄道面

自西向东

逆时针

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近日点:

1月初,最快

远日点:

7月初,最慢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1)晨昏圈: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2)晨昏线(圈)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

晨昏线的位置在不断自东向西移动。

(3)晨昏线上的时间问题:

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点.

(4)晨昏线一年中只有春分日和秋分日与经线圈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其余日期斜交。

(5)同一纬线上的点昼夜长短相同

2、产生地转偏向力

(1)地转偏向力只作用于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垂直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并随着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

(2)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

(南左北右赤无)

3、产生时差

(1)地方时的产生: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地点的时刻要早。

(2)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上地方时不同。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3)全球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4)北京时间:

东八区的区时,东八区中央经线即东经120°上的地方时。

(5)二个日期分界线:

一是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固定的):

—大体沿经线穿行的折线.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但是区时是相同的。

另一条是零时所在经线(活的)。

从零时经线向东----180°经线日期要早一天;若上述二条经线重合时(即180°经线为零点时)全球为同一个日期。

(6)简单区时计算:

某地的区时=已知时间±时区差,东加西减,即所求地点位于已知地点的东侧,用"+",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西侧,用"-"。

例:

已知北京时间为4月9日16时,求纽约(西五区)的区时,莫斯科(东三区)的区时

三、地球公转的意义(二分二至图的判断)

由于黄赤交角(23.5°)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三线图)

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26′,最南到达南纬23°26′。

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纬23°26′;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纬23°26′;春秋二分直射赤道。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在春、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2)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

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自秋分日至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3)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达一年中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达一年中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

地区出现极夜;南半球反之。

(4)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

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太阳直射点纬度与晨昏线切点的纬度之和=90度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跟着太阳直射点走,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其正午太阳高度=90度)

(1)同一纬线上的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2)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3)特殊日期的太阳高度

 a.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b.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上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c.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回归线上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总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4、四季的更替

(1)产生原因: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地球中纬度地区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3)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

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是冬夏的过度季节。

5、五带的划分

(1)北回归线:

23.5°N南回归线:

23.5°S北极圈:

66.5°N南极圈:

66.5°S

(2)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北寒带、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南寒带。

1.4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

1、判断依据:

地震波-----纵波(p):

可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传播速度快

横波(s):

只可在固体中传播;传播速度慢

2、两个界面:

莫霍面---纵波和横波到达莫霍面以后速度变大

古登堡面-----纵波到达古登堡面后速度变小,横波到达古登堡面后消失

三个内部圈层

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岩石组成。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km,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3km,高山、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km,海洋地壳厚度约为6km。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

地壳上层为硅铝层,是不连续的;地壳下层是硅镁层,是连续的。

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

在上地幔的上部,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壳和上地幔顶

(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做岩石圈。

地核---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高温高压条件下的铁和镍组成。

外核部分呈液态(地球磁场产生的原因),内核为固态。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

气的密度下降。

水圈:

按照位置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陆地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生物圈: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整个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地壳的物质组成

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

气态的矿物:

天然气液态的矿物:

石油、天然汞固态的矿物:

石英、金刚石

岩石的分类:

岩浆岩(火成岩)-----喷出岩:

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侵入岩:

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沉积岩--------特征:

具有层理结构、含有化石,典型岩石:

石灰岩、砾岩、砂岩、页岩

变质岩--------花岗岩变成片麻岩;石灰岩变成大理岩;砂岩变成石英岩;页岩变成板岩

地壳的物质循环

1、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规律:

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指向变质岩的只能是变质作用,沉积岩只能由外力作用形成,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而成,化石只能保存在沉积岩中。

2、2地表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1、分类: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比较分析

3、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4、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挤压碰撞(消亡边界):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落基山(六大板块)安第斯山脉)、岛弧(东亚岛弧)

-------彼此分离(生长边界):

海洋(红海、大西洋)、裂谷(东非大裂谷)

2、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

褶皱:

断层:

上升一块为地垒,形成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下降一块为地堑,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应用:

水库等大型工程应避开断层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3大气环境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层大气:

存在电离层平流层:

飞机飞行、存在臭氧层

对流层:

成云致雨、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受热过程

1是经大气的削弱作用后的太阳辐射2是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3是地面辐射4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结论: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下垫面因素、气象因素。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

(2)反射作用--无选择性。

(如白天有云温度不会太高)

(3)散射作用--有一定选择性。

(如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3、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夜晚晴朗大气逆辐射弱。

三、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地表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的形成:

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冷热不均)→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大气受热膨胀上升、遇冷收缩下降;热低压、冷高压)→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由高压指向低压,大气的水平运动)。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根本原因:

地表冷热不均

2、近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

(1)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状况)

(2)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近地面状况)

3、如何在等压线图上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

第一步:

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该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第二步:

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方向向右偏(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画出实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五、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分布:

(如下图)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2、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3、移动规律: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4、带来降水:

盛行西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六、季风环流

1、典型地区--东亚。

原因是东亚地处最大的海与陆之间,海陆热力对比显著,产生的气压梯度力

最大,季风最典型。

2、东亚季风-----冬季:

西北风(低温干燥)夏季:

东南风(高温湿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冬季:

东北风(低温干燥)夏季:

西南风(高温湿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1月份,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叫做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7月份,大陆上形成低压中心,叫做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七、锋面系统与天气领1、冷锋和暖锋

2、准静止锋

江淮准静止锋----江淮地区的梅雨昆明准静止锋----贵阳“天无三日晴”

八、高气压、低气压中心与天气

九、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P572-38图)

明确锋面气旋系统中冷锋和暖锋的位置,明确处于雨区的地点,明确处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明确处于冷气团控制的地点。

(规律:

图例都标在锋前位置,雨区都在冷气团一侧,锋面气旋系统图中,左侧冷锋右侧为暖锋)

2、4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

1、主要类型:

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2、主要环节(海陆间大循环):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促进陆地上水资源不断更新②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

 ③调节全球热量平 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⑤是海陆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

二、洋流(洋流分布模式图——8字形)

1、性质分类:

暖流----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水温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

  寒流----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水温较低的海区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区)

2、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中低纬度):

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中高纬度):

北逆南无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夏顺(自西向东流)冬逆(自东向西流)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①暖流增温增湿--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②寒流降温降湿--秘鲁沿岸的荒漠地带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形成著名的四大渔场

 a.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

b.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c.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交汇

 d.秘鲁渔场--沿岸上升补偿流的影响

(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a.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b.使污染范围扩大。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地理位置

分布特点

表现明显的地区

纬度地带分异

热量

纬度位置

从低纬向高纬递变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经度地带分异

水分

海陆位置

从沿海向内陆递变

中纬度地区

垂直地带分异

热量和水分

海拔高度

从基带向山顶递变

海拔较高的山地

地方性分异

地方因素

世界各地

零星斑块状分布

地貌不同的部位

主要陆地自然带分布:

(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见上图)

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分类:

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聚落分为_乡村和城市两大类型。

表现北方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多;南方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也较少。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地形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布局

形态

走向

平原

密度高

网状

限制少,造价低

山区

密度低

线状(山区呈“之”字形)

多沿河谷延伸

三、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史

地质时期: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历史时期:

期间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

近现代: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

2加剧了自然灾害。

3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4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5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一)、自然资源概述及其分类:

(1)按自然属性:

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按自我再生性质:

可再生与非可再生。

(凡矿产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利用过程)

1、前煤炭时期:

能源消费以木柴为主,被称为能源的“木柴时代”。

2、煤炭时期: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被称为能源的“煤炭时代”。

(蒸汽机)

3、后煤炭时期:

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被称为能源的“石油时代”。

(内燃机)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农业社会阶段:

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以来程度大。

2、工业社会阶段: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我国典型的矿业城市:

大庆、克拉玛依、东营、鞍山、本溪、攀枝花、金昌、铜陵、个旧。

3、后工业化社会: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迅速上升。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分类:

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

1、表现:

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2、中国的自然灾害:

种类多,频率高,范围广,且以洪涝和干旱最常见。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往往同时发生。

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气候原因:

多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高强度特点。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如夏季风的推进规律如下:

①春夏之交,夏季风开始在华南一带盛行,该地区暴雨时常发生。

②6、7月份,夏季风推进到江淮地区,该地区形成梅雨天气。

③7、8月份,夏季风推进到华北和东北地区,该地区出现盛夏暴雨季节,西南地区受西南夏季风的影响,也时降暴雨。

④8、9月份,东南沿海常受热带气旋,尤其是台风的影响,形成狂风暴雨。

(2)其他原因:

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低)。

人类活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3、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

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

非工程措施:

建设分洪蓄洪工程、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

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因素:

生物学规律、(自然资源及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

3、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

⑴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高、死亡率高、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⑵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⑶分布:

目前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2.“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⑴特点: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⑵分布:

广布于亚、非、拉几大洲的发展中国家。

3.“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人口老龄化)

⑴特点: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⑵分布: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由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已进入现代型。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2.人口合理容量:

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

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4、人口容量的特点:

1)临界性(人口合理容量)2)相对性3)警戒性(人口容量)。

5、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第三节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人口变动:

①人口自然增长②人口机械增长。

2.分类:

①国际迁移,②国内迁移。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

因素

1.影响因素:

⑴生态环境因素:

如地形、气候、土壤、水源、自然资源等。

⑵经济因素:

⑶政治因素:

如政策、战争、政治中心改变等。

⑷社会文化因素:

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

2.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原因:

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区位分析

1.自然地理区位:

影响因素

城市分布

原因

实例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节省建设投资

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阶梯上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高原地区凉爽

巴西利亚

山区

城市沿河谷分布

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汾河、渭河谷地

气候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适度的降水、气温

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

河流

供水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长江沿岸城市

运输

干支流汇合处、河口、河运起点和终点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上海、重庆、武汉

2.经济地理区位:

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

3.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

二.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

①住宅区:

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所占面积最大。

②工业区:

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③商业区:

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④其他:

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化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