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8652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试题

 

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等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文中的“她”指的是()

A.古代中国B.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D.古代雅典

2.罗马法第一条规定:

“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

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

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

”这说明()

A.罗马法是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B.罗马法的规定太啰嗦

C.罗马法影响深远D.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

3.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

下列场景在历史剧拍摄中不应出现的有()

①《封神榜》中烽火戏诸侯②《汉武大帝》中卫青出任枢密使

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首辅专权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天津条约》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5.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

”华盛顿在此强调的是

A.中央集权原则B.自由平等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D.司法独立原则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

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哪些程序

A.德国:

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

总统直接宣战

B.德国:

议会直接宣战;法国:

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

皇帝直接宣战;法国:

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D.德国:

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

总统直接宣战

7.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

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

这一机构是()

A.内阁B.议会C.首相D.最高法院

8.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

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B.实行不结盟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

9.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请判断下列情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1954年,王援朝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B.1968年,王援朝的父亲被红卫兵批斗,家也被抄

C.1985年,王援朝的舅舅从台湾直接坐飞机回来探亲

D.1998年,王援朝被村民民主选举选为村长

10.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哪些方面证明或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①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途径

③夺取中心城市是取得政权的唯一道路

④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取代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1.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

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

A.国家领土变化B.国家性质变化

C.思想文化变化D.国际地位变化

12.“这真是一条遥远漫长的道路。

这不单单指从华盛顿到北京相隔的空间距离……现在西洋头号强国的总统终于万里迢迢来到了北京进行访问。

”《朝日新闻》所描述的这一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冷战时代的结束D.日内瓦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13.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4.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云: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从社会学的角度主要反映了

A.唐代有了明确的时尚观念B.唐代服饰多姿多彩的特点

C.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D.封建制度对妇女的摧残

15.《通典》载,“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亲王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云骑尉、武骑尉各六十亩”。

这些措施

A.减少了财政收入B.实质是按照身份占田

C.阻止了土地买卖D.削弱人们生产积极性

16、“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这种生产组织方式

A.促进工厂制度的全面建立B.推动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C.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7、《白银资本》中指出:

“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造成欧洲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B.宗教改革C.新航路开辟 D.汽船发明

18、当代某学者认为:

“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

”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A.主要靠对外掠夺B.更靠其内在的发展

C.与对外掠夺无关D.更靠古罗马的法制

19、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

“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

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

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

”这一材料说明了

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索

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

20、18世纪一位英国学者针对圈地运动前后的变化指出:

“过去小土地所有者和小租地农民,靠自己耕种土地的产品和公有土地上放养的羊、家禽、猪等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几乎不必向市场购买,如果土地落到少数人租地农场主手中,他们就必须为别人劳动才能维持生活,而且不得不到市场上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

”上述材料说明圈地运动

A.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为工业革命打下基础

B.使非农产业被高效的农业种植业取代,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原材料

C.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是英国社会动乱的根源

D.使农村劳动力移向城市,迅速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

21、据史料记载:

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278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了乡村人口。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发展,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  

B.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大量外国人口流入英国城市

D.城市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大大小于乡村

22.下图为《中国境内两个历史时期的近代工业资本统计示意图》,第二个历史时期商办资本迅速增长得益于()

A.清政府经济政策调整B.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C.洋务企业的不断发展D.中华民国政府的建立

23、晚清时期,外国商品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严重滞销到逐渐打开市场的转变过程。

促成这一转变的因素有(  )

①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②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抵制外国商品倾销

③列强攫取更多的经济特权④通商口岸的增加和近代运输业的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4、郑观应认为: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

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

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

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结合甲午战争前的史实,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①列强对华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②片面最惠国待遇加剧列强侵华

③列强利用条约限制中国商品出口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5、以下史实中,反映了自然经济瓦解的是(  )

①1905年昆山县农户中佃农的比例为57.4%,1924年增加到77.6%

②20世纪初山东省棉花大部分供应济南、青岛及外地纱厂,部分出口国外

③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大布(粗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

④19世纪末受印度和日本的冲击,中国失去了长期以来的世界最大茶叶生丝出口国地位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6、1895年12月《申报》刊出《论商务不宜掣肘》指出“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舟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中国之大利归之于中国之民,而勿掣其肘”。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  )

A.体现了利益分配中“一体均沾”原则B.是对《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应对

C.是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列强商战的愿望D.迫使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政治改革

27、对下表信息解读准确的有(  )

近代中国外债情况

款项数目

总额

清政府

210项

18亿银元:

为赔款借款占61%;实业借款占28.7%

北洋政府

633项

15.56亿银元:

军政借款占64.4%;实业、教育借款占35.5%

国民政府

108项

28亿银元:

军政借款占86.77%;实业、教育借款约占8.26%

①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的主体②为近代工业发展筹集部分资金

③北洋时期款项最多、数额最大④列强对华经济渗透的手段之一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8、在上海等地拆城筑路兴市模式和“总理遗嘱”影响下,1929年无锡地方政府提出拆城筑路计划。

无锡国民党县党部认为城墙是封建落后象征,拆城即革命,以建设布新。

无锡民众包括工商教育界人物以影响治安、拆让房屋损害市民利益为由主张暂缓拆城。

最后拆城计划被迫停止。

这一事件反映了

A.民生主义实践探索中的问题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遇到阻力

C.私人资本与官僚资本之争激烈            D.无锡近代工商业呈落后状态

29.1913年,中国进口的各种机器总值仅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1.4%;但到1936年,已增至3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6.4%。

其中来自英、日、美、德的纺织机械和电力设备名列前茅。

材料表明

A.中国近代化的水平大大提高B.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

C.中国进一步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D.中国已广泛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30、2012年1月商丘市期末12题)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女子应具有“三从四德”。

但到清末和民国初年,女子应享有六种权利:

(一)入学之权利;

(二)交友之权利;(三)营业之权利;(四)掌握财产之权利;(五)出入自由之权利;(六)婚姻自由之权利。

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B辛亥革命的推动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31.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妓女效女学生,女学生似妓女”,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

材料主要反映了

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32.下图中的叙述是中共在某次会议前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宝贵探索,它有利于

A.“三大改造”的启动                              B.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展开

C.“八字方针”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

33.20世纪60年代上海承担导弹研制任务后,一批传统产品生产厂,如造纸厂、纺织厂、手工工厂被改造为超高强度合金钢、特种有色金属、半导体材料等新材料生产厂、电子元器件生产厂、精密加工厂以及仪器仪表厂。

这表明导弹研制

A.增加了造纸业和纺织业的科技含量    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C.依赖于我国传统工业的发展                D.推动了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

34.从1954年起,国家重点发展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即国家通过注入资金和委派干部,同私营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内部合作。

这种合作主要带来了

A.企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B.企业管理的加强

C.企业生产关系的改变D.企业公私矛盾的化解

35.陈秉安著《大逃港》:

“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有成批地回来了。

”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

A.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      B.香港当局开始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

C.中央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中央批准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

36.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达2850万户,从业人员55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49万人。

1999年1月,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有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涉及饲料、食品、农业开发、医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行业。

这表明在中国

A.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增强D.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题,共46分)

3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代都城布局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我国古代城市布局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2分)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英国是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但英国的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巨大的人文灾难。

随着财富的积累,英国的穷人不是减少了,反而增加了,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不到家庭总数1/200的上层收入者其收入总额超过了国民总收入的1/4。

根据教会慈善机构报道,1833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7口,4个人工作,全部收入在扣除房租、工具等后,所剩只有每星期2先令,这点钱要供全家人的吃穿。

当时的英国工厂,大量使用童工,除工作时间长、工资少之外,劳动安全毫无保障,机器一旦出事故,受害童工就被赶出工厂,再也没有人过问。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材料二 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限制儿童的工作时间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

根据《工厂法》建立了检查员制度,并制定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

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在济贫院,受救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到生活必需品,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靠劳动谋生。

1920年颁布的《失业保险法》,政府扩展了1911年的计划,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

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

——《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

材料三 英国的经历给我们留下这样的思考:

工业化的目的是什么?

现代化的目的又是什么?

如果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的不是造福于人,这种工业化和现代化有什么意义?

如果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的只是为少数人造福而伤害多数人,这样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不是不发生更好?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人文危机的表现。

(5分)

 

(2)结合上述材料,你怎样理解工业革命与人文危机之间的冲突?

(8分)

 

39.(21分)经济转型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根本变化。

经济转型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历史上一些国家抓住机遇成功实现经济转型。

材料一 今铁官之数曰:

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

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

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

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篇》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变化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8分)

 

材料二1919年9月,当时执政的段祺瑞派人在北京石景山筹建名为“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即首钢的前身)……日本投降后,石景山炼铁厂由原国民党政府接管,正式更名为石景山钢铁厂(简称石钢)。

战争时期,石景山钢铁厂野草丛生,设备陈旧,30年仅产生铁28.6万吨。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景山钢铁厂,该厂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国营的钢铁企业。

1958年,国家投资2.4亿元人民币对石景山钢铁厂进行扩建和现代化改造,结束了这里有铁无钢的历史。

1979年首钢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进行了承包制改革,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力地促进了首钢的发展。

从1995年首钢开始实行集团化改革,建立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2010年首钢钢产量已达到3154万吨,30年来,首钢累计上缴国家利税600多亿元,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首钢集团的发展演变。

(13分)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13级阶段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15-09-28

参考答案

1—5BADDC6—10CBDCB11—15BADAB16—20BCBBB21—25BACCD

26—30CCAAD31—35DBDCD36C

37.(12分)

信息一:

不论是长安还是东京,都是三重结构,宫城或大内均居最北面或最里层。

(3分)

说明一:

象征着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皇帝至尊的政治理念。

(3分)

信息二:

唐长安城在规划时就采用明确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宋东京整个城市并未完全形成对称的布局。

(3分)

说明二:

唐代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有条件在隋都大业的基础上对长安城进行规划设计与扩建。

宋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政局不稳,积贫积弱,故宋东京城是逐步扩建形成,在扩建时也力求形成一对正对宫门的城市轴线,但始终无法形成规整的棋盘式布局。

(3分)

信息三:

唐代对商业严格限制,宋代商业经济迅速发展。

(3分)

说明三:

唐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市坊制,坊市分开。

有集中设置的商业区东市和西市,有布局严整的居民区坊。

宋代东京“坊”与“市”的界限已被打破;商业区分布很广,且有“晓市”“夜市”;城中有“瓦子”(娱乐场所)。

(3分)

信息四:

城市职能有变化:

唐长安城更多地体现为政治中心;宋东京由单一的政治中心向政治经济中心转变。

(3分)

说明四:

东京城市中,随处可见商业繁华地区,并有晓市、晚市、鱼市等专门市场,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说明东京不但是政治中心还是商业中心。

(3分)

(任答以上两点信息并予以正确说明即可得12分,言之成理即可。

38、(13分)

(1)①贫富分化;②工人收入低;③工作时间长;④工作环境危险恶劣;⑤生活艰难、童工受虐。

(5分)

(2)上述材料折射了工业革命时期物质文明与人文主义的强烈冲撞,这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时期必然经历的痛苦阶段。

(2分)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过社会立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弥补工业革命的过失,虽然时间长、代价大,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文主义灾难。

(2分)

钱乘旦的思考具有普世的人文关怀,受人尊敬;但是工业化与人文主义不是截然对立,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化解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人文灾难,而非是否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问题。

(4分)

39、(21分)

(1)变化:

手工工具、农具多数改用铁器。

(2分)

影响:

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分)

②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2分)

③分封制破坏,诸侯争霸。

(2分)

(2)解读:

(1)1919年至1948,发展缓慢,生产效率低下(1分)。

连年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破坏;首钢设备陈旧。

(2分)

(2)1949到1979年,首钢获得到发展(1分)。

由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首钢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国营钢铁企业;再由于政府的改造和扩建,首钢迎来了新生,推动了新中国工业的发展(3分)

(3)1979年至今,获得突飞猛进发展(1分)。

改革开放或扩大企业自主权(1分),1992年以后,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分)

(4)首钢经历了饱受磨难,发展缓慢;获得新生,成长壮大;改革腾飞,探索发展的历程,(1分)见证了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政治、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变化。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