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819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docx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5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录

中国古代史

重要提示:

1、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

以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为例,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有:

(1)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2)统治者推行重视经济发展的政策;(此处可替换,如,民族交流频繁的原因,即可将此处“经济”换成开明的民族政策)(3)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5)文化科技发达;(6)人民的辛勤劳动;(7)前代良好的经济基础。

(这是中古史归纳原因的一般公式,务请牢记)

2、使用时注意结合课本,“阶段特征全录”只起梳理和归纳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将相关课本的知识充实进来。

第一单元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

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

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1)   原始民主制。

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

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   分封制和井田制。

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加速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

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

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石器为主的简单劳动工具。

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逐渐发展起来,人们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在奴隶社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夏朝开始了原始的水利灌溉农业;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金属工具用于农业生产;春秋后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初步发展起来。

3、思想文化方面:

半坡氏族的彩陶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文化代表,它蕴藏着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

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出现了繁荣局面。

a思想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b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c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展;d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中,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东方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4、民族关系方面:

我国的原始人类不仅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北起辽河,南至珠江也都有远古人类的遗迹。

传说中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构成了以后华夏族主干。

春秋战国时期,诸候争战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但客观上加强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渐趋统一,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条件。

第二单元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阶段特征】秦汉时期是结束春秋战国诸候混战局面之的“大一统”时期。

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当时社会政治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社会经济上从停滞倒退状态到初步恢复发展的时期。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

(1)   政权总体稳定,但有不安定因素。

本阶段先后经历了秦朝、西汉、东汉三个时期(公元前期221年至公元月220年),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政权稳定,秦、西汉、东汉政权的更替都是由于统治后期阶级矛盾尖锐,在农民战争的打击下灭亡或名存实亡(即瓦解),然后被地主阶级的里带人改朝换代。

但这些王朝统治期间,也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如东汉的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

(2)   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建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构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些措施包括政治措施、经济措施、文化措施和军事措施等方面。

西汉建立后,在沿用秦朝制度的基础上,又着手采取措施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东汉时期尽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受到一些冲击,但未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政治制度。

2、经济方面:

秦朝统一后,结束了诸候混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生产。

西汉初年,统治阶级实行了与民休息,恢复生产的经济恢复措施,出现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到汉武帝时,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东汉初年,汉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经济,因此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安定局面。

3、民族关系方面:

秦汉时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有和平、有战争,和平多于战争,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和睦友好的。

(1)   秦统一后,击败匈奴,夺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

征服越族地区后,加强行政管理,移民50万到该地区,将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越族地区,促进了那里的生产事业的发展。

(2)   西汉时期,汉高祖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击败匈奴,使西北边郡得到安定。

派张骞出使西域,双方加强联系,共同发展。

汉武帝还在西南少数地区设郡,加强联系。

汉武帝时在南越设南海九郡,进行有效管辖。

(3)   东汉初年两次出兵击败匈奴,又派班超出使西域,密切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4、对外关系:

汉朝空前强大,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的文化圈,远及欧洲和非洲。

5、文化方面:

由于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得到加强,科技文化也得到迅速的发展。

科学技术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在当时世界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哲学、史学也有杰出的成就。

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阶段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上承秦汉的强盛,下为隋唐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因此是两大鼎盛时期的过渡阶段。

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江南经济大开发并开始赶上北方的历史时期。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

(1)   政权更替频繁,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

先后经历了三国(魏、蜀、吴)鼎立、西晋的短期统一、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南朝(宋、齐、梁、陈)和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对峙。

最终由北周统一北方,为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   政治制度:

士族制度。

魏晋以来,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了士族制度。

东晋时期得到充分发展。

东晋南朝时,士族的势力很大,他们在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经济上占有很多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

当时的皇帝都得依赖士族支持。

由于士族日益腐化,南朝末年,士族势力逐渐衰落,庶族地主逐渐取得政治地位。

(3)   政治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魏孝文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政治上迁都洛阳,采取汉族地主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上改革鲜卑旧俗。

孝文帝的改革,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的全面的改革,不仅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更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2、经济方面: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三国统治者都采取了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

吴、东晋、南朝各政权统治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北方在孝文帝改革后,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这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3、民族关系方面:

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三国时,蜀国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加强,吴国境内的山越族与汉族一起,共同开发江南。

西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族内迁,后分别建立政权,与汉族间的联系频繁。

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在融合。

4、文化方面:

由于各族人民大融合,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这一时期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

出现了著名的科学家祖冲之、贾思勰,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书法家王羲之,画家顾恺之,田园诗人陶潜以及民歌。

伴随着佛教的兴起,雕刻艺术也显示了辉煌的成就。

第四单元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阶段特征】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

(1)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

隋的统一,使社会秩序安定下来,隋朝开创或沿用前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府兵制对唐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唐以755年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a唐前期:

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政治比较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经济相对繁荣,民族关系和睦融洽,对外交流盛况空前,文化事业兴旺发达,出现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

b唐朝后期:

政治腐败,酿成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

此后,地方上形成藩镇割据,中央出现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政局混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唐统治瓦解。

2、经济方面:

(1)   隋朝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和开始实行租庸调制,经济曾一度繁荣,为唐的封建经济繁荣打下基础。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后来我国南北以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   a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积极发展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封建经济呈现全面繁荣的景象。

b唐后期,安史之乱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土地兼并使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两税法也没有能使经济复苏,但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

庄园经济的普遍建立则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均田制的破坏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3、民族关系方面:

(1)   隋朝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流求(今台湾),还派人去西域,使我国内地与西域各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

(2)   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

唐朝统治者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方式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共同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对外关系方面:

唐朝时,我国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政府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同亚洲、欧洲各国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一方面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推动了唐朝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唐朝高度的文明对人类文明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5、思想文化方面:

隋唐时,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隋唐时期的建筑、雕版印刷、天文、医学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哲学、史学、宗教兴盛;文学艺术光耀千古;体育活动也空前活跃。

唐文化泽被深远,促进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和西方文明的时步,是“中华文化圈”的源流,唐文化在世界史上留下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足迹。

第五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年~1368年)

【阶段特征】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

(1)   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

(2)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北宋初,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采取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措施,解决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和统治。

(3)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很尖锐。

北宋中期和元末的农民战争都说明阶级矛盾尖锐;民族战争频繁说明了民族矛盾尖锐;统治阶级中主战与主和、改革与保守等说明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经济方面:

(1)   经济中心南移,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2)   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宋辽、宋夏、宋金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各族的封建化。

(3)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都超过了前代水平,表现在外来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南北作物相互推广、种植区域扩大、手工业部门增多,除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矿冶业发达外,还出现了新兴的棉织业,城市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3、民族关系方面:

(1)   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

(2)   边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速,如契丹、女真等向封建社会过渡。

(3)   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少数民族完成国家统一。

(4)   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5)   民族矛盾尖锐,但民族融合是主流,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如边境上的“榷场”贸易等。

4、对外关系方面:

(1)   宋元时期对外贸易发展超过了前代水平,大都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对外贸易范围扩大,东至朝鲜、日本,西到东欧和西非。

(2)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四大发明也使中国科技走向世界,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5、文化方面:

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1)   科技成就突出,我国科技外于世界领先地位。

最为突出的成就是活字印刷的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这些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沈括的“十二气历”、郭守敬的《授时历》在当时世界也是最先进的。

(2)   教育事业发达。

学校制度完备,书院兴起,对人才的培养起了良好的作用。

(3)   文学史学繁荣。

词的创作达到最高造诣;关汉卿的优秀剧作鞭挞了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

史学方面,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优秀的编年体通史。

(4)   宋代的哲学主要是理学。

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5)   宋元时期的绘画和书法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

第六单元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

【阶段特征】明清(鸦片战争以前)的阶段特征:

一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

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明初废丞相,强化皇权、厂卫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清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说明了中国制度渐趋衰落。

2、经济方面:

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了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明朝中后期萌芽关在清代有了发展,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解体。

3、民族关系方面:

(1)明朝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和联系,如用战争打击瓦剌部落;设互市与鞑靼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为了加强对北方的统治,巩固北方边防,还迁都北京,修筑长城。

在乌思藏(西藏)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和土知府,后开始实行“改土归流”。

(2)清朝把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和平定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结合起来;把款待少数民族的回归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军事行政管理结合起来。

平定漠西蒙古贵族噶尔丹的叛乱、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接待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在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和设立驻藏大臣、在云南平定“三藩之乱”,大西南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

明清时期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最大特点是:

加强与少数民族关系与反对外来侵略相联系,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4、对外关系方面:

(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对亚非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密切了我国同亚非许多国家的联系,显示了国力的强盛。

华侨对南方的开发,促进了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明朝中期以后一方面受到倭寇的侵扰,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殖民者的挑战,如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2)清入关时遭到沙俄的入侵,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的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为了捍卫边疆,清康熙帝组织了自卫反击性质的雅克萨之战,最后同沙俄经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3)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进行雅克萨之战等取得了胜利,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捍卫了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但明清时期,我国对外政策趋向闭关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5、文化方面:

明清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科技巨著;文学艺术具有高度的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强的色彩。

 

中国近代现代史

重要提示:

中国近代史:

1840年-1949年9月

中国现代史:

1949年10月1日开始

中国民主革命:

1840年-1949年9月。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年-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1949年9月)

1924年初-1927年7月15日:

第一次国民革命、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7-1937:

第二次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

1937-1945:

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

1945-1949:

第三次国民革命、解放战争

1949-1956: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6-1978:

徘徊时期

1978至今: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单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1860年)

【阶段特征】从1840年至1860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阶段特征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1)经济上: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中国经济开始走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近代化开启。

(2)政治上: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很多主权丧失;“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统治阶级外交政策也开始调整。

矛盾聚合促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

(3)思想上:

“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

【基本线索】

本单元包括从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的基本史实。

从17世纪开始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19世纪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穷途末路,清王朝统治集团反动腐朽;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为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船坚炮利敲开中国长期闭关的国门。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世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对外掠夺以商品输出为特点,同是地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并成为它的附庸,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1856年英法两国双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如果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的是沿海地区的话,那么前后持续4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冲击到中国社会的中枢。

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使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从而导致了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心,以反封建为主的全国人民大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同时还反映出了社会性质剧变的新趋势,具有以往农民起义所不曾有过的新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但是由于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阶级无法抵御封建思想的侵蚀,跳不出封建制度传统的束缚;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终于以失败告终。

太平天国运动极大地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它的悲剧命运则表明:

农民阶级是反封建的主力军,但由于落后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阶级局限,他们不可能找到解救中国的正确出路。

第二单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860-1901年)

【阶段特征】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40多年历史呈现出的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列强侵华加剧,出现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瓜分狂潮,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随之,中华民族以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为主的救亡高潮兴起。

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维新变法。

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政治领域的抗争探索发生重大变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进一步发展,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整体而言,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基本线索】

本单元的重大史实可分为两条主线加以归类。

第一条线索:

伴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最终形成。

其过程是:

(1)   19世纪60年代,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出现暂时“和好”局面,清政府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建立了总理衙门。

列强通过总理衙门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和外交,通过海关管理权便利了经济侵略,进一步把中国变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

(2)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加紧对于中国边疆和邻国进行侵略。

a法国挑起中法战争,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还取得了修建铁路的权利,为列强开了资本输出先例。

b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割地狂潮和资本输出的竞争,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c同时,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不但扩大了其侵华势力,还暂时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d1901年帝国主义国家虽绞杀了义和团,但也认识到“瓜分”为“下策”,于是通过《辛丑条约》的签订,转而完全操纵清政府实行间接的殖民统治,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最终形成。

(3)   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体现在清政府政策的调整(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成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第二条线索:

抗争与探索。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

(1)   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虽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2)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他们把抵抗侵略、挽救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与学习西方相结合,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但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

(3)   无产阶级诞生早、来源广、革命性强,虽然尚未形成独立的力量,但仍不断开展斗争。

(4)   农民阶级反侵略斗争风起云涌,义和团运动最终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但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5)   清朝统治者既破坏了维新变法运动,又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了义和团运动。

从此以后,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目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全国迅速兴起。

 

第三单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901-1912年)

【阶段特征】本单元的阶段特征,概而言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阶段。

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政治领域变化极大。

一方面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深化;在《辛丑条约》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