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848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1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赣州教育发展联盟十二月联考

高二化学试卷

命题人:

会昌三中魏娟会昌三中曾金玲审题人:

会昌三中康龙飞

本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Cl:

35.5Fe:

56

一、选择题(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溶液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放热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A.有的放热反应需要高温条件发生;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形式有热能、光能、电能等等;

C、焓变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高低.

D、醋酸钠水解显碱性,水解过程吸热;

【详解】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有的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或高温的条件才能发生,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高温条件,故A错误;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形式有热能、光能、电能等等,不只是热能,故B错误;

C、焓变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高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故C正确;

D、醋酸钠水解显碱性,加热时碱性增强,说明水解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形式、焓变等,解题关键:

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易错点A,反应条件与吸放热没有必然联系。

2.常温下,一定浓度的某酸HA溶液的pH=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取该溶液1.00mL,加水稀释至1000mL,所得溶液pH=8

B.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A固体,若溶液pH不变,则HA为强酸

C.加入等体积pH=9的NaOH溶液,若所得溶液pH>7,则HA为弱酸

D.若该溶液导电能力弱于等体积pH=5的HCl溶液,则HA为弱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A、酸溶液稀释不能变为碱性溶液;

B、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A固体,若溶液pH不变,说明HA不存在电离平衡;

C、HA为弱酸,溶液中酸的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

D、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带电粒子的浓度有关;

【详解】A、一定浓度的某酸HA溶液的pH=5,该溶液显酸性,酸溶液稀释不能变为碱性溶液,所以稀释后溶液的pH<7,故A错误。

B、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A固体,若溶液pH不变,说明HA不存在电离平衡,所以HA为强酸,故B正确;

C、HA为弱酸,溶液中酸的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所以加入等体积pH=9的NaOH溶液,酸过量,溶液显酸性,所得溶液pH<7,故C错误;

D、某酸HA溶液的pH=5,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10-5mol·L-1,pH=5的盐酸中氢离子的浓度为10-5mol·L-1,所以两种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pH的计算,解题关键:

明确弱酸的电离特点,易点A,酸溶液稀释不能变为碱性溶液。

3.龋齿是有机酸使牙齿中的Ca5(PO4)3(OH)溶解造成的。

饮水、食物里的F﹣会将其转化为Ca5(PO4)3F,后者更能抵抗酸的腐蚀。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度:

Ca5(PO4)3(OH)<Ca5(PO4)3F

B.Ca5(PO4)3(OH)电离出来的OH﹣、PO43﹣均能与H+反应

C.牙膏中添加NaF可发生反应:

Ca5(PO4)3(OH)+F﹣═Ca5(PO4)3F+OH﹣

D.上述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只有复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A.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转化的角度分析;

B.OH-、PO43-均能与H+反应生成水HPO42-、H2PO4-等;

C.牙膏中添加NaF,可生成Ca5(PO4)3F;

D.涉及反应为Ca5(PO4)3(OH)+F-═Ca5(PO4)3F+OH-,为复分解反应。

【详解】A.饮水、食物里的F-会将其转化为Ca5(PO4)3F,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即Ca5(PO4)3(OH)>Ca5(PO4)3F,故A错误;

B.Ca5(PO4)3(OH)为弱酸的碱式盐,OH-、PO43-均能与H+反应生成水、HPO42-或H2PO4-等,故B正确;

C.牙膏中添加NaF,可生成Ca5(PO4)3F,发生Ca5(PO4)3(OH)+F-═Ca5(PO4)3F+OH-,故C正确;

D.上述过程涉及的反应为:

有机酸使牙齿中的Ca5(PO4)3(OH)溶解和Ca5(PO4)3(OH)+F-═Ca5(PO4)3F+OH-,都是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

A。

4.某科研团队研制出“TM﹣LiH(TM表示过渡金属)”双催化剂体系,显著提高了在温和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合成NH3的效率,原理示意如下: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状态Ⅰ,吸收能量并有N≡N键发生断裂B.合成NH3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是100%

C.“TM﹣LiH”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HD.生成NH3:

2LiNH+3H2═2LiH+2NH3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流程可知氮气与TM-LiH反应生成LiNH,LiNH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和LiH,总反应为2LiNH+3H2═2LiH+2NH3。

【详解】A.状态Ⅰ为氮气生成LiNH的过程,N≡N键发生断裂要吸收能量,故A正确;

B.由流程可知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物只有氨气,原子利用率为100%,故B正确;

C.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降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能改变反应热,故C错误;

D.由状态Ⅲ可知生成NH3:

2LiNH+3H2═2LiH+2NH3,故D正确。

故选:

C。

5.一种新型的电池,总反应为:

3Zn+2FeO42-+8H2O=2Fe(OH)3↓+3Zn(OH)2↓+4OH—,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n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增大

C.电子由Zn极流出到石墨电极,再经过溶液回到Zn极,形成回路

D.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FeO42—+3e—+4H2O=Fe(OH)3↓+5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电池总反应,Zn的化合价升高,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即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说法正确;B、根据电池总反应方程式,生成OH-,溶液的pH增大,故B说法正确;C、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子从Zn电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石墨,电解质溶液应是阴阳离子定向移动,没有电子通过,故C说法错误;D、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正极反应式为FeO42-+4H2O+3e-=Fe(OH)3↓+5OH-,故D说法正确。

6.一定条件下,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B.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实验室常用排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Cl2

D.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减少了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与化学平衡移动有关,故A不选;B、H2、I2、HI混合气体达到的化学平衡是H2+I2=2HI,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混合加压后,平衡不动,颜色变深是因为体系体积减小,物质浓度增大,和平衡无关,故B选;C.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Cl2+H2⇌ClO-+2H++Cl-,由于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相当于氯气溶于水的反应中增加了大量的生成物氯离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氯气溶解量减小,所以实验室常用排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Cl2,故C不选;D.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滴加硝酸银溶液,发生Ag++Cl-=AgCl↓,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且符合平衡移动的原理。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7.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8mol/(L•min);②v(B)=0.75mol/(L•s);③v(C)=0.6mol/(L•s);④v(D)=0.5mol/(L•s)。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分析】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详解】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

①v(A)=0.8mol/(L·min),0.8/(60×1)=0.013;

②v(B)=0.75mol/(L·s),0.75/3=0.25;

③v(C)=0.6mol/(L·s),0.6/2=0.3;

④v(D)=0.5mol/(L·s),0.5/2=0.25,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③>②=④>①,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解题关键:

把握化学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易错点A,注意比值法应用及速率单位统一。

8.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H4+)相等的(NH4)2SO4、NH4HSO4、NH4Cl溶液中:

c(NH4HSO4)>c(NH4Cl)>c[(NH4)2SO4]

B.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c(CH3COO-)>c(H+)>c(OH-)

C.某二元弱酸酸式盐NaHA溶液中:

c(H+)+c(Na+)=c(OH-)+c(HA-)+c(A2-)

D.1.0mol/LNa2CO3溶液:

c(OH-)=c(HCO3-)+c(H+)+2c(H2CO3)

【答案】D

【解析】

【分析】

A、NH4HSO4溶液中H+抑制NH4+的水解;

B、酸性混合溶液,则c(H+)>c(OH-),结合电荷守恒分析;

C、根据NaHA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进行判断,A2-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其系数应该为2;

D、根据碳酸钠溶液中的质子守恒进行判断;

【详解】A、根据化学式组成可知,浓度相同时,(NH4)2SO4中c(NH4+)最大。

NH4HSO4溶液中H+抑制NH4+的水解,则各溶液中c(NH4+)相同时,c(NH4Cl)>c(NH4HSO4)>c[(NH4)2SO4],故A错误;

B、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中c(H+)>c(OH-),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CH3COO-),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CH3COO-)>c(Na+)>c(H+)>c(OH-),故B错误;

C、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c(H+)+c(Na+)=c(OH-)+c(HA-)+2c(A2-),故C错误;

D、水电离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相等,则从质子守恒的角度分析可得:

c(OH-)=c(H+)+2c(H2CO3)+c(HCO3-),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解题关键:

掌握盐的水解原理,能够根据电荷守恒、盐的水解原理、质子守恒等知识判断溶液各离子浓度大小,难点C、D,电荷守恒、质子守恒。

9.已知常温时HClO的Ka=3.0×10-8,HF的Ka=3.5×10-4。

现将pH和体积都相同的次氯酸和氢氟酸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I为次氯酸稀释时pH变化曲线

B.取a点的两种酸溶液,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次氯酸的体积较小

C.a点时,若都加入相同大小的锌粒,此时与氢氟酸反应的速率大

D.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

【答案】B

【解析】

常温下Ka(HClO)

Ka(HF),酸性:

HClO

HF,根据图像将pH和体积都相同的HClO和HF稀释同等倍数,I的pH改变值大于II的pH改变值,曲线I代表稀释HF时pH变化曲线,曲线II代表稀释HClO时pH变化曲线。

A项,根据上述分析,曲线I为HF稀释时pH变化曲线,A项错误;B项,a点HClO溶液和HF溶液的pH相同,a点c(HClO)大于c(HF),取a点的两种酸溶液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HClO溶液的体积较小,B项正确;C项,a点HClO溶液和HF溶液的pH相同,即a点两溶液中c(H+)相等,此时与相同大小的锌粒反应的反应速率相等,C项错误;D项,酸溶液中O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根据图像b点溶液的pH大于c点溶液的pH,b点溶液中c(H+)小于c点溶液中c(H+),b点对水的电离的抑制小于c点,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D项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弱酸溶液稀释pH曲线的分析、不同弱酸的对比、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分析,正确判断曲线I、曲线II代表的物质是解题的关键。

注意酸溶液中和碱的能力取决于酸的物质的量和酸的元数,酸溶液与相同大小锌粒反应速率的快慢取决于溶液中c(H+)。

10.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2mol充入某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H<0,—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2

4

10

12

n(Y)/mol

1.40

1.10

0.40

0.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3.0xl0-2mol•L-1min-1

B.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64

C.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2molZ,新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D.反应进行到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前2min,n(Y)变化了2-1.4=0.6mol,反应速率为:

v(Y)=0.6/(10×2)=0.03mol•L-1min-1,根据速率和系数成正比可知v(Z)=2v(Y)=6.0×l0-2mol•L-1min-1,A错误;

B.反应在10min时达到平衡,因此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为:

c(X)=0.4/10=0.04mol•L-1,c(Y)=0.4/10=0.04mol•L-1,c(Z)=2×(2-0.4)/10=0.32mol•L-1;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0.322/0.042=64,B正确;

C.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2molZ,在等温等容条件下,等效于加压过程,平衡不移动,新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不变,故C错误;

D.反应进行到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

综上所述,本题选B。

【点睛】针对X(g)+Y(g)

2Z(g)△H<0,反应,如果反应达到平衡后,在等温等容条件下,再充入2molZ,等效于给该反应加压过程,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如果反应达到平衡后,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再充入2molZ,等效于等压过程,与原平衡等效。

11.常温下,Ka(HCOOH)=1.77xlO-4,Ka(CH3COOH)=Kb(NH3•H20)=1.75x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mol•L-1的HCOOH和NH3•H20溶液中:

c(HCOO-)>c(NH4+)

B.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至终点,HCOOH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比CH3COOH小

C.0.1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D.pH=7的HCOOH和NH3•H20的混合溶液中,c(HCOO—)=c(NH4+)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Ka(HCOOH)>Kb(NH3∙H2O)可知,HCOOH为一元弱酸,NH3∙H2O为一元弱碱,所以电离程度HCOOH大,因此浓度均为0.1mol•L-1的HCOOH和NH3•H20溶液中,根据越弱越水解可以判断c(HCOO-)>c(NH4+),A正确;

B.由于酸性HCOOH大于CH3COOH,所以pH相同的HCOOH和CH3COOH,二酸的浓度:

c(HCOOH)

C.0.1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生成醋酸钠,该盐为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pH>7;故C错误;

D.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HCOOH和NH3•H20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HCOO-)+c(OH-)=c(NH4+)+c(H+),由于pH=7,即c(OH-)=c(H+),所以c(HCOO-)=c(NH4+),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1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2A(g)+B(g)

3C(g);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表示的一定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D.图Ⅲ表示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V逆、V正都增大,V逆增大的多,化学平衡逆向移动,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则在该时刻V正增大,V逆不变。

与图像不符合,错误;.图Ⅱ表示的可能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正反应、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二者增大的倍数相同,所以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也可能增大压强后的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情况,错误;C.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缩短,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降低,因此图Ⅲ表示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正确。

D.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但是平衡不发生移动,因此图Ⅲ不能表示不同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错误。

考点:

考查图像法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中的作用的知识。

13.某温度下向含AgCl固体的AgCl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稀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Cl的溶解度、Ksp均减小B.AgCl的溶解度、Ksp均不变

C.AgCl的溶解度减小、Ksp不变D.AgCl的溶解度不变、Ksp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含AgCl固体的AgCl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

Ag+(aq)+Cl-(aq),当加入少量稀盐酸时,c(Cl-)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溶解的氯化银质量减小,AgCl的溶解度减小;AgCl的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AgCl的Ksp不变。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涉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和溶度积常数两个概念,解题时要注意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注意溶度积常数只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sp不变。

溶解度则随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而改变,不仅和温度有关,还和影响平衡的离子浓度有关。

14.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

KHA>KHB>K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

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

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c(HA)+c(HB)+c(HD)=c(OH-)-c(H+)

【答案】C

【解析】

A.根据图像可知0.1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的起始pH值HA最小,酸性最强,HD的pH最大,酸性最弱,酸性越强,电离平衡常数越大,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

KHA>KHB>KHD,A正确;B.滴定至P点时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B和NaB,溶液显酸性,HB的电离为主,但电离程度较小,因此c(B-)>c(Na+)>c(HB)>c(H+)>c(OH-),B正确;C.pH=7时,三种溶液中阴离子的水解程度不同,加入的氢氧化钠的体积不同,三种离子浓度分别和钠离子浓度相等,但三种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不等,C错误;D.此为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关系式,c(HA)+c(HB)+c(HD)=c(OH-)-c(H+),D正确;答案选C。

点晴:

在判断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时,要重点从三个守恒关系出发分析思考。

(1)两个理论依据:

①弱电解质电离理论:

电离微粒的浓度大于电离生成微粒的浓度。

例如H2CO3溶液中:

c(H2CO3)>c(HCO3-)≫c(CO32-)(多元弱酸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

②水解理论:

水解离子的浓度大于水解生成微粒的浓度。

例如Na2CO3溶液中:

c(CO32-)>c(HCO3-)≫c(H2CO3)(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三个守恒关系:

①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是指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电荷总浓度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电荷总浓度。

②物料守恒:

物料守恒也就是原子守恒,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③质子守恒:

由水电离出的c(H+)等于由水电离出的c(OH-),在碱性盐溶液中OH-守恒,在酸性盐溶液中H+守恒。

质子守恒的关系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到。

解答本题时,能够从图像的起始点得出三种酸的相对强弱是解题的关键。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15.在恒温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g)

C(g)+D(g)己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分数④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v(C)与v(D)的比值⑦混合气体的总质量⑧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A.③⑦⑧B.④⑤⑥C.①②⑤D.①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物质),各物质的浓度、质量、体积分数以及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选择判断化学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不再变化可以说明到达平衡.

【详解】①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容器体积不变,随反应进行压强降低,当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故①正确;

②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②错误;

③随反应进行B的浓度减小,当B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故③正确;

④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