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340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1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docx

教师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

201905第五讲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训练

1、请思考提到降水你会联想到哪些相关的概念、影响因素、或原理和规律?

相关概念

降水

原理和规律

降水与人类活动

影响因素

概念:

降水:

从天空的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水或固态水,如雨、雪、雹等,总称降水

降水的衡量指标:

大气降水通常用降水量、降水时间、降水强度以及降水量季节变化和降水变率等指标来表示。

①降水量②降水季节分配(变化)③降水年际变化④降水类型:

对流雨、锋面雨、台风雨、地形雨⑤降水量分布规律⑥天气系统(锋面、气旋)

1、大气受热过程

2、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

3、不同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冷锋与天气

暖锋与天气

准静止锋与天气

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与天气

影响因素: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地形、海陆位置、洋流

1、大气环流: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主要影响降水。

2.地形地势对降水的影响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3、海陆位置:

同纬度陆地夏季气温比海洋高,冬季低;内陆降水少。

同纬度海洋冬季气温比陆地高,夏季低;近海一般降水多。

4、洋流:

暖流经过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寒流经过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5、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也可调节局部气候。

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

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分析

①分析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决定着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②看是否受季风环流影响。

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量有季节差异。

③分析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不同,受海洋影响的程度就不同,降水的分布存在差异。

④分析下垫面。

山地坡向:

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存在着明显差异。

海拔:

在一定海拔范围内,降水是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多的,但当达到一定的海拔后,降水也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森林和水域(湖泊等):

有森林和水域的地方降水较多。

人类活动:

人类通常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来影响降水。

4.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

(2)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风坡、背风坡)的影响。

(3)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原理和规律:

降水形成的条件:

 降水的条件是在一定温度下,当空气不能再容纳更多的水汽时,就成了饱和空气。

大气降水时必有云,但有云未必有大气降水。

组成云体的云滴、冰晶等体积很小(仅相当于雨滴的百万分之一),随着气流的运动会不断冲撞合并增大,当云滴体积增长到足够大,以致气流不能支持时才能形成水滴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不被蒸发才会形成降水。

①有充足的水汽

②有气温降低导致的水汽凝结(往往气流的上升会导致降温,水汽答到过饱和)

③有凝结核

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湿热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暖湿空气前进途中,遇到地形阻挡,被迫沿山坡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暖湿空气在锋面上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暖湿空气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时,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气候要素之降水基础试题解析

命题角度1 大气受热过程

1.(2015·高考广东卷)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解题技巧]审题干

(1)题干关键词“地表”温度下降,“火山爆发”导致。

(2)火山爆发后,会有大量的火山灰物质进入大气层,这些物质能反射太阳短波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从而使地表温度下降。

[尝试解答] D

读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3题。

部分城市某日天气预报

城市

天气现象(白天/夜间)

最高温/最低温

北京

28℃/18℃

上海

25℃/19℃

哈尔滨

24℃/11℃

西宁

22℃/3℃

2.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  )

A.①②    B.①③C.③④D.②④

3.据表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日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

B.该日上海的降水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

C.该日哈尔滨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寒潮降温所致

D.西宁昼夜温差最大与日落晚、日照时间长有直接关系

解析:

第2题,读天气预报表可知,上海该日温差最小,为6℃。

原因是上海为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强,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④强,故D对。

第3题,一天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而不是正午12时,故A错。

从气温可以判断,此时上海为夏季,其降水可能是受台风影响,故B对。

哈尔滨昼夜温差加大,水汽易凝结,易形成雾,故C错。

西宁因海拔高,天气晴朗,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保温作用弱,因此,昼夜温差较大,故D错。

答案:

1.D 2.B

(2018·潍坊一模)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4~5题。

4.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5.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4.A 5.C [第6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

第7题,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

(2017·温州模拟)读我国4月某地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室内、外气温的变化图,完成6~7题。

6.温室内、外的气温(  )

A.阴天时大致相同B.温差与天气状况无关

C.晴天时相差不大D.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7.温室内温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A.阴天B.多云C.晴天D.无法确定

解析:

第6题,从图中可知,阴天室内气温高于室外,A错;晴天时温差要大于阴天,B、C错;从图中看不同天气的曲线变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D对。

第7题,从图中可知,温室内温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阴天。

答案:

6.D 7.A

(2017·成都模拟)读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8~9题。

8.该山地可能是

A.大兴安岭  B.雪峰山

C.长白山D.太行山

9.下列关于该山地年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坡降水量平均变化速率小于西坡

B.东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持续增加

C.东西坡降水量800m附近差异最大

D.西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递减

解析:

第8题,由图可知,该山地降水量超过1000mm,属于湿润地区,应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故选B。

第9题,因东坡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西坡,故图中虚线为东坡,实线为西坡。

东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速率大于西坡,故A错;两侧山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特点,故B、D错;在海拔800m附近,两坡降水量差异最大,东坡约为1750mm,西坡约为1350mm。

故选C。

答案:

8.B 9.C

大气运动与降水

命题角度1 热力环流

1.(2015·高考四川卷)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解题技巧]1.审题干

北半球某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2.析图表

 

[尝试解答] 

(1)D__

(2)A

命题角度2 大气的水平运动

(2013·高考课标Ⅰ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图,完成下题。

2.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

A.偏东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解题技巧]1.审题干

(1)这是一幅我国某地等压线分布图。

(2)甲地6~9时的风向。

2.析图表

[尝试解答] B

 

命题角度3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3.(2013·高考课标Ⅱ卷)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

(1)~

(2)题。

(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2)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

[解题技巧]1.审题干

题干材料“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可知雾的形成条件:

水汽充足;大气降温。

2.析图表

[尝试解答] 

(1)C__

(2)D

[方法规律]

1.形成热力环流的五个关键点

2.大气的水平运动

3.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

(1)气流的上升与下沉:

气流上升区多雨、气流下沉区少雨。

(2)风向:

风从海洋上吹来,多雨;风从陆地上吹来,少雨。

(3)地形:

干旱地区的高山相对降水较多,形成雨岛;干旱地区的盆地内部降水较少。

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4)洋流:

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5)纬度:

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如西风带)多雨,由高纬流向低纬(如信风、极地东风)少雨。

(6)地表状况:

水库、湖泊和森林有增湿作用。

(7)人类活动:

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加降水。

4.降水多少的成因分析

多雨区

少雨区

气流上升

气流下沉

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

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

低压槽控制

高压脊控制

锋面控制

单一气团控制

山地迎风坡

山地背风坡

迎岸风

离岸风

暖流沿岸

寒流沿岸

夏季风影响

冬季风影响

5.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

高考中经常根据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具体的差异等材料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

(1)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

(2)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

(3)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

(4)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风坡、背风坡)角度去分析。

生活现象解释:

1.巴山多夜雨的原因

“巴山夜雨”是因为四川盆地多夜雨而得。

四川盆地潮湿,云层厚,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层空气容易升温,加之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气流多,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气流上升较旺,形成夜雨。

2.室内制冷空调多布置在高处,而暖气则在低处的原因

热空气密度小,易向上流动,促进房间内空气流通,使房间气温升高。

冷空气密度大,易向下流动,促使室内热空气相对向上升浮,空气的自然循环使室内温度均衡。

 

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热力环流专题基础解析

(2018·贵阳高三检测)用实验模拟某一大气运动形式(见下图):

在密封的长方体容器内放入两个碗,一个碗内放入热水,另一个碗内放入冰块,从容器上方一小孔放入一支点燃的香。

据此完成1~2题。

1.该实验模拟的大气运动形式为

A.气旋      

B.热力环流

C.季风环流

D.反气旋

2.关于该实验模拟的大气运动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且气压较低

B.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且气压较高

C.近地面气温低,该地近地面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D.近地面气温高,该地的高空等压面向地面凸出

1.B 2.C [第1题,由图可知,该实验模拟近地面和高空由气温差异形成的大气运动,即热力环流。

第2题,近地面气温低,则空气下沉且气压较高;近地面气压较高,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

(2018·浙江联考)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

hPa),回答3~4题。

3.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A.O→P→M→N→O B.P→O→M→N→P

C.M→N→P→O→MD.N→M→O→P→N

4.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思维流程]

3.A 4.A [第3题,读图可知,M、N为近地面两点,O、P为高空两点,且气压M高于N,O高于P,故O、P分别对应于N、M上空,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M流向N,O流向P;M地气压高,说明是近地面气温较低处,气流由P下沉至M;则N为近地面气温较高处,气流由N上升至O。

故A项正确。

第4题,图中显示N地为近地面热低压区,故气温高于两侧、气压低于两侧,进而判断出N地的等温面和等压面的弯曲形状,故A项正确。

]

太阳墙是一项用于提供经济适用的采暖通风解决方案的太阳能新技术。

下图为太阳墙工作原理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太阳墙全新空调系统核心组件是太阳墙板,图示太阳墙涉及的地理原理是(  )

A.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

B.气流辐合上升C.热力环流D.大气环流

6.图示气流的动力主要来自(  )

A.气压梯度力B.太阳辐射C.风能D.地转偏向力

5.C 6.B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太阳墙主要利用了热力环流的原理。

第6题,气流运动的动力来自太阳辐射。

]

热力环流专题提高解析试题

【例1】: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

读图2,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2.图2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3.“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

A.年降水量增多B.热量交换变缓C.水汽蒸发加快D.地面风速增强

【答案】1.B2.D3.B

3.“冷岛效应”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B对;气流稳定,年降水量减少,地面风速减弱,A、D错;地面温度低,水汽蒸发减慢,C错。

考点:

“冷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影响“冷岛效应”强弱的因素。

【例2】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

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

甲图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乙图为某区域地图。

读图,回答4~6题。

4.甲图中(  )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B.②环节可以用GIS技术监测

C.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5.此次暴风雪(  )

A.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B.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C.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D.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6.乙图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

A.1月,甲地B.4月,乙地C.9月,丙地D.11月,丁地

解析:

第5题,冷空气在经过大湖湖面时,被增温加湿,温度就高于湖泊迎风岸的冷空气气温,相当于暖湿气流流向冷气团,类似于暖锋的形成过程。

第6题,暴风雪和旱灾同属气象灾害。

第7题,降雪量最大的月份最可能是冬半年的月份,而丁地既位于湖泊向风岸,又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故降雪量在四地中最大。

【例3】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

下图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0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下图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

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B.冷锋C.气旋D.反气旋

【答案】7.D8.A

【考点定位】读图分析能力、天气系统

(2017·银川模拟)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

读图,回答9~10题。

9.该日,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

A.陆风转湖风 8:

30~9:

30

B.陆风转湖风 10:

00~11:

00

C.湖风转陆风 12:

00~13:

00D.湖风转陆风 13:

00~14:

00

10.与夏季相比,冬季(  )

A.陆风转湖风提前B.湖陆风转变均提前

C.湖风转陆风提前D.湖陆风转变均推迟

9.B 10.C [第9题,陆地气温高、湖泊气温低时,陆地为低压区、湖泊为高压区,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即盛行湖风,此时湖泊上空湿润水汽吹向陆地,即吹向岳阳市,从而导致岳阳市空气湿度变大;相反,岳阳市空气湿度减小。

图中10~11时湿度发生明显增加,应为陆风转湖风时段。

B项正确。

第10题,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时吹陆风,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时吹湖风。

冬季日出较夏季晚,陆地升温时间晚,陆风转湖风时间推迟;同理,冬季日落较早,陆地降温时间早,湖风转陆风时间提前。

C项正确。

]

(2018·济南模拟)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

据图完成10~11题。

10.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A.①处为陆风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11.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10.D 11.C [第10题,此时,风从湖面吹向陆地,④为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

第11题,城市地面硬化,热岛效应增强,湖陆风增强;围湖造陆,湖泊面积缩小,湖陆风减弱;风从湖泊吹向城市,城市湿度加大,昼夜温差减小。

]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

下图示意东亚195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状况。

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13.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

A.夏季风逐年增强

B.夏季风逐年减弱

C.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解析:

12.选C。

13.选D。

第1题,根据图示指数变化,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第2题,图示1980年指数最小,夏季风最弱,锋面雨带北移最慢,雨带长期停留南方地区,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读图,回答14~15题。

14.若图一中a

A.ⅠB.Ⅱ

C.ⅢD.Ⅳ

15.若图一中a>b>c,则此时岛屿甲和岛屿乙中的②③④⑤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

A.②与③B.②与④

C.③与⑤D.④与⑤

解析:

7.选C。

8.选B。

第7题,根据图一中的气压状况,①位于低压槽附近,因此①地先进入低压槽气压降低,后远离低压槽气压升高,故C正确。

第8题,根据a>b>c可以判断图中为高压中心,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进行偏转,因此②与④地可能是迎风坡,故可能有降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