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387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docx

钢箱梁组织设计方案

 

钢箱梁制造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工程概况

本桥理论桥跨为2x40米,为两跨等截面连续钢箱梁桥,是连接呼和浩特至锡林浩特跨线改建桥,钢桥纵向位于1.6%的上坡及R3500米的凸竖向曲线上,安装时在桥跨中部设置1.625cm预拱度;钢桥横坡由梁段绕中轴线旋转而成.如下图。

全桥钢箱梁横断面为单箱单室构造,桥顶面单幅桥宽15.5米,底面宽11.5米,梁高1.8米,主要由顶板、底板、腹板、横隔板、U肋、悬臂板等组成,如下图。

2本工程拟采用的标准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2004);

(4)《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

(5)《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228-2002);

(6)《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232-2002);

(7)《金属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229-1994);

(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

(9)《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10)《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709-88);

(11)《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5-88);

(12)《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6-88);

(13)《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12470-90);

(14)《钢熔化焊脚接焊缝磁粉探伤》(JB/T6061-92);

(1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11345-1989)。

(16)《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

 

3.施工组织安排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将合理设置施工组织结构,配置技术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进行车间和桥位现场管理;配置适合本工程特点的设备进行施工,保质保量的完成合同所涉及到的工程内容

3.1施工组织结构设置

 

3.2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管理人员

序号

姓名

职务

备注

1

叶朝清

项目经理

兼任

2

肖贵辉

项目常务副经理

3

曾伟

项目总工

4

吴运宏

质量技术员

5

李国远

质量主管

兼任

6

熊文全

安全主管

兼任

7

唐菱

生产安全员

8

马梅

财务主管

兼任

3.3拟投入的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拟投入的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序号

项目

数量(人)

配置总数

板单元制造

桥位安装

备注

1

放样、切割

10

10

2

装配工

20

10

10

3

气刨工

3

1

2

4

焊工

38

18

20

5

涂装工

20

10

10

6

电工

2

1

1

7

起重工

3

1

2

8

辅助工

20

10

10

9

小计

116

61

55

注:

人员根据实际生产进度进行动态调整。

4.拟投入本工程的设备及仪器

拟投入本合同项目的主要机械设备及仪器清单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套)

备注

1

数控火焰切割机

1

2

半自动火焰切割机

10

3

手把切割

10

4

CO2保护焊机

20

5

埋弧焊机

1-4

6

直流电焊机

5-10

7

汽车吊

25-75吨

2-4

租赁

8

龙门吊

4-40吨/19M

1

自制

9

角向磨光机

若干

10

喷砂机

2

11

空压机

4

12

无气喷涂机

2

13

冲击试样缺口拉床

1

14

手拉葫芦

10

15

水准仪

1

施工单位配合

16

全站仪

1

施工单位配合

17

长度检测工具

若干

18

测厚仪

1

19

20

21

22

23

 

5.施工总体策划

5.1钢箱梁制作安装总体思路

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及钢箱结构形式,本钢箱梁拟采取“车间板单元+现场节段组拼和安装”的方式进行钢箱梁制造。

(1)车间板单元制作

本阶段主要完成顶板单元、横隔板单元、底板单元、腹板单元和翼缘板单元等的焊接、单元件表面处理、电弧喷铝和油漆喷涂等工作。

(2)现场节段组拼和节段安装

(a)本阶段主要完成钢箱节段组装、焊接及油漆喷涂等工作。

(b)为配合钢箱节段组装、板单元卸货和吊装转运,在单幅桥的两侧布置型钢支架,支架上安装架桥机导梁作为龙门吊轨道梁,并在导梁上布置两台2-40T的龙门吊;龙门吊覆盖整个节段组拼区域和部分安装区域。

(c)在引桥位置采用型钢焊接组拼胎架,并在抬架上组拼焊接钢箱节段。

单幅桥钢箱节段共分两轮,每轮分别组装两个吊装节段,现场基本布置如下图。

(d)钢箱第一轮节段组拼完毕后,借用原未拆除的旧桥墩作为钢箱节段安装支架,采用龙门吊依次安装吊装节段2和吊装节段1。

然后在原胎架上进行第二轮节段组拼,组拼完毕后,将节段依次吊装至现已安装的钢箱上进行短时间存放,并将靠进呼和浩特组拼区域的架桥机梁拆除并安装至吊装节段3(第三吊)的位置,然后进行吊装节段3安装;吊装节段3安装完毕后,拆除吊装节段1(第二吊)上方的架桥机梁,并安装至吊装节段4(第4吊)位置,然后进行吊装节段4安装。

(e)A幅桥安装完毕后,将起吊设备安装至B幅桥,拆除B幅桥,并按照A幅桥的方法制作和安装B幅桥。

(f)全桥全部制作安装完毕后,采用移动脚手架进行油漆补涂和面漆喷涂。

(4)施工区间交通疏导基本方案

为保证施工区间行车安全及不对交通造成大的影响,拟进行以下的交通疏导。

(a)将A幅桥车流引入B幅桥,然后拆除A幅桥,拆桥区间根据拆除位置分别对下方高速公路进行封闭和改道处理。

(b)封闭开往集宁的高速公路,进行钢箱梁起吊设备支架及起吊设备安装及组拼胎架制作。

(c)待A幅桥A1、A2节段安装完毕后,清除A1、A2下方的建筑垃圾,并将车流引入开往集宁的车道,然后进行A3、A4节段安装。

(d)A幅桥全线贯通后,将车流引入A幅桥,然后按照A幅桥的交通疏导方法进行B幅桥施工交通疏导。

5.2钢箱梁施工流程

5.3现场布置示意图

5.3.1A幅桥施工现场布置示意图

现场平面及立面布置示意图

 

安装位置横向示意图节段组装位置横向示意图

5.3.2B幅桥施工现场布置示意图

现场平面及立面布置示意图

安装位置横向示意图节段组装位置横向示意图

6.钢箱梁施工工艺方案

6.1钢箱梁施工前准备

6.1.1施工技术文件准备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施工需要进行施工图纸、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等技术资料的准备。

钢箱梁制造技术资料主要包括:

(1)钢箱梁节段划分图:

按照规范及设计的要求进行节段划分,然后报监理及设计进行审核。

(2)施工图:

按照审核批准后的分段方案进行生产图纸转化,将其转化成满足生产需要的节段总图、部件图、零件图、排料图等。

(3)焊接工艺评定方案:

按照TB10212-2009及产品接头形式拟定工艺评定方案,并报监理审批。

(4)钢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5)钢箱梁板单元制作工艺

(6)钢箱梁桥位组装工艺

(7)钢箱梁桥位满堂支架设计及计算

6.1.2工艺评定试验

(1)按照TB/T10212-2009附录C的要求制定“焊接工艺评定方案”,并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

(2)按照审批后的“工艺评定方案”制作工艺试板.并进行相关项目的检验和试验。

(3)所有试验均在监理工程师的旁站监督下完成,工艺评定试验通过后,按照工艺评定结果制定焊接、施工工艺规程。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程序见下图。

焊接工艺评定流程图

6.1.3主要材料采购及验收

(1)钢板进场验收

(a)钢板复验程序流程图

(b)根据图纸要求,本次工程主体所采用的钢材为Q345D,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的规定。

(c)根据设计图纸材料要求及工程量,编制材料统计清单,统计时充分考虑材料的套裁、搭配、消耗率,同时要做到规格尽量要少。

(d)材料到场后,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材料进场验收工作。

(e)按照《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

化学成份按GB223《钢铁及合金化学成份分析方法》进行,机械性能按照GB228《金属拉伸试验方法》及GB6397《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232《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229《金属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方法》进行检测,严格按《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8)标准进行验收。

(f)检查钢材表面锈蚀等级是否符合《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的规定。

(g)检查钢材的外观尺寸偏差是否是允许范围之内。

(h)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立即在不合格的材料上做出标识,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制作环节。

(i)制定严格的《材料管理制度》,做到分类堆放、标识明确、专料专用、随用随取。

(2)焊接材料进场验收

(1)根据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确定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的型号应与焊件材质相匹配。

(2)焊接材料除进厂时检查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外,还按有关标准进行复验,并做好复验检查记录。

(3)选定焊接材料,必须符合下表所列标准的规定。

名称

使用钢种

标准

标准号

焊丝

碳素钢、合金钢

《熔化焊用钢丝》

GB/T14957-1994

焊丝

低碳钢、低合金钢、合金钢

《气体保护焊用钢丝》

GB/T14958-1994

焊丝

碳素钢、低合金钢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GB/T8110-2008

焊条

碳素钢

《碳钢焊条》

GB/T5117-1995

焊条

低合金钢

《低合金钢焊条》

GB/T5118-1995

焊丝、焊剂

碳素钢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GB/T5293-1999

焊剂

低合金钢

《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

GB/T12470-1990

(3)防腐材料进场验收

(a)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选定涂装材料,编制采购清单。

向大型正归的厂家购买。

(b)涂装材料进厂后,检查出厂的材料质量保证书,并按文件要求进行油漆检查。

(c)验收完毕后,按油漆说明书进行油漆的保管,确保油漆质量。

6.2钢箱梁制作分段

6.2.1钢箱纵向分段

根据道路运输要求及结构本身的特点,在不改变原设计结构的基础上,对分段位置进行了调整,加长了节段长度,将部分节段进行了合并,全桥左右两幅纵桥向分别分成4个吊装节段,如下图。

节段划分示意图(仅示一幅桥)

6.2.2钢箱横向分段

综合道路运输规定、钢板供料、及标准化要求,钢箱梁每个制作节段在横向分别分成顶板单元、横隔板单元、底板单元、腹板单元和悬臂板等组成,如下图。

横向分段示意图

6.3钢箱梁板单元制作

6.3.1放样、下料基本要求

1.放样及号料

(1)放样和号料应严格按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

样板、样杆、样条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样板、样杆、样条制作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两相邻孔中心线距离

±0.5

2

对角线、两极边孔中心距离

±1.0

3

孔中心与孔群中心线的横向距离

0.5

4

宽度、长度

+0.5,-1.0

5

曲线样板上任意点偏离

1.0

(2)对于形状复杂的零、部件,在图中不易确定的尺寸,通过放样校对后确定。

(3)放样和号料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预留制作和安装时的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加工余量。

(4)号料前检查钢料的牌号、规格、质量,当发现钢料不平直、有蚀锈、油漆等污物影响号料质量时,对钢材进行矫正、清理后再号料;号料外形尺寸允许偏差为±1mm。

(5)号料时注意钢材轧制方向与拱、梁受力方向一致。

(6)钢板的起吊、搬移、堆放过程中,保持其平整度。

(7)放样流程见图4.3-1

流程图说明:

●工艺性分析:

包括单元件划分和焊接坡口设计等

●补偿量确定依据:

焊接工艺性试验、所承制的其它桥梁实测数据、零件加工要求。

●成组分析内容:

零件下料方式、零件加工方式、单元件对零件的需求、梁段对单元件的需求等

●材料利用率分析:

数控下料零件由数控编程软件自行分析、非数控下料零件以电脑放样面积比例为判断依据,对不符合条件的套料报项目总工批准后实施。

2.下料

(1)钢箱梁的主要零部件原则上采用气割切割,并优先采用精密切割、数控自动切割。

手工切割只用于次要零件或手工切割后还须再行加工的零件。

(2)气割切割零部件边缘允许偏差规定值为:

精密气割边缘:

±1.0mm

自动或半自动气割边缘:

±1.5mm

手工气割边缘:

±2.0mm

(3)精密切割边缘表面质量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精密切割边缘表面质量要求

等级

项目

用于主要零部件

用于次要零部件

附注

表面粗糙度Ra

25μm

50μm

GB/T1031-1995用样板检测

崩坑

不允许

1m长度内,容许有一处1mm

超限应修补,按焊接有关规定

塌角

圆角半径≤0.5mm

切割面垂直度

≤0.05t,且不大于2.0mm

t为钢板厚度。

熔渣

块状的熔渣虽有散布附着现象,但不残留,易清除

(4)对于工艺要求再行机加工的气割零部件,其尺寸偏差可按工艺技术文件或图纸上注明的尺寸执行。

或者采用铣刨公差±0.5mm。

3.零件矫正、弯曲

(1)零件采用冷矫正或热矫正;其中冷矫正表面不出现层状撕裂裂纹。

(2)主要受力零件冷作弯曲时,内侧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板厚的15倍,小于者必须热煨。

冷作弯曲后零件边缘不得产生裂纹。

(3)零件矫正后的偏差满足下表的规定。

零件矫正允许偏差

零件

名称

简图

说明

允许偏差(mm)

平面度

每米范围

f≤1

直线度

全长

范围

L≤8000

f≤2

L>8000

f≤3

四角不平度

≤0.3

(4)冷矫正后的钢料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和其他损伤,否则仍需进行整形。

采用热矫时,热矫温度应控制在600-800℃,矫正后零件温度应缓慢冷却,降至室温以前,不得锤击零件钢材或用水急冷。

6.3.2底板单元制作

底板单元主要由底板和U肋组成,如下图。

底板单元结构示意图

底板单元制作基本流程如下:

(1)下料及成型

●U肋下料及成型:

采用半自动火焰切割机划线下料,下料时直接将坡口切割成型。

零件下料完毕后,采用折弯机成型。

成型时需注意坡口方向均朝外。

●底板下料:

在荒料上划出纵横基准线(在端部打上样冲眼),然后以纵基线为基准,划出底板宽度方向位置线,以横基线为基准,划出底板长度方向的位置线,并采用半自动火焰切割机划线下料及开坡口,长度方向仅切割一端,另外一端待组焊完毕后二次号割和开坡口。

如下图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底板桥位横向对接是采用陶瓷衬垫进行单面焊双面成型,因此,底板在宽度方向需减去陶瓷衬垫间隙尺寸4*n(n为对接接头数量),且底板的坡口方向均朝上,如下图。

(2)按涂装体系要求对底板顶面U肋覆盖区域喷涂/刷无机富锌底漆。

(3)将U肋进行喷砂处理,然后对其内外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4)底板单元组装

●以纵横基线为基准,划线组装U肋。

●注意:

U肋组装时需从一端往另外一端进行点焊固定。

●组装完毕,将其转至反变形胎架上进行焊接,宽度为1.8~3米的反变形胎架弦高控制在20~60mm之间,如下图。

组装完毕结构示意图

反变形胎架示意图

为保证U肋80%熔透,底板单元焊接时,需将反变形胎架倾斜20度,使其变成船形焊位置。

(5)底板单元焊接

●焊接方法:

采用实芯焊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

●焊接顺序:

先焊中间U形肋的焊缝,然后对称焊接两侧U肋的焊缝,焊接时,需从焊缝中间往两侧对称施焊,如下图。

焊接顺序示意图

(6)二次号割:

焊接完毕,经矫正处理后,以横基线为基准,划线切割底板另一端至要求尺寸(L-4*n),并按图纸要求切割焊接坡口。

(7)防腐处理:

板单元尺寸和焊缝质量均检查合格后,转至喷砂涂装工序,按涂装体系要求进行表面处理、电弧喷铝及完成除末道面漆外的其他所有油漆喷涂。

注意:

焊接部位两侧需各预留至少50mm不喷涂油漆,并将坡口进行保护。

6.3.3顶板单元制作

(1)顶板单元结构与底板单元类似,均由顶板和U肋(或加劲肋)组成,如下图。

顶板单元结构图1顶板单元结构图2

(2)制作基本流程:

下料及成型→顶板内表面及U肋内表面处理→U肋覆盖区域喷涂/刷无机富锌底漆→顶板单元组装→焊接→校正→二次号割→防腐处理

(3)注意事项:

●带加劲肋顶板单元可直接进行组装焊接,待组焊完毕后整体进行喷砂防腐处理。

●顶板段内及段间连接坡口均开成单边V形25度,且均朝箱体上方。

●下料及二次号割时注意减去因采用陶瓷衬垫工艺而预留的间隙尺寸(L-4*n)。

(4)各工序制作要求请参见“6.3.2底板单元制作”相关内容,此处不在重述。

6.3.4腹板单元制作

(1)腹板单元由腹板和加劲肋组成,如下图,结构与靠近悬臂位置的顶板单元相类似,如下图。

(2)制作流程:

下料→组装→焊接→校正→二次号割及开坡口→喷砂→腹板外露面电弧喷铝→涂装

(3)注意事项:

●腹板坡口均在板单元制作完毕后开。

●腹板与顶面连接坡口为单边V形30度坡口,方向朝箱体外;腹板与底板连接坡口为单边V形30度坡口,方向朝箱体内;

●腹板段间对接坡口开成单边V形25度,采用单面焊,反面清根工艺。

坡口朝向箱体内。

(4)各工序制作要求请参见“6.3.2底板单元制作”相关内容,此处不在重述。

6.3.5横隔板单元制作

(1)横隔板单元主要由横隔板、人孔圈、水平加劲肋和竖向加劲肋组成,如下图。

横隔板结构示意图

(2)制作基本流程:

(a)下料及成型:

●采用数控火焰切割机编程下料,U肋开口尺寸需单侧大于设计尺寸2mm。

●采用半自动火焰切割机划线切割加劲肋和人孔加强圈

●采用折弯机进行人孔加强圈成型,人空加强圈从中间一分为二分别进行成型。

(b)横隔板组装

●将横隔板放在平台上,然后以横隔板中心为基准,划线组装水平和竖向加劲肋。

组装时,从中间位置依次向两端点焊固定。

●组装人孔加强圈。

(c)焊接

●焊接方法:

采用实芯焊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

●焊接顺序:

先焊人孔加强圈与横隔板的贴角焊缝,再焊人孔加强圈对接焊缝,然后焊竖向加劲肋贴角焊缝,再焊竖向肋与水平肋的贴角焊缝,最后焊接水平加劲肋与横隔板贴脚焊缝。

焊接时注意对称施焊,长焊缝需从中间往两侧对称施焊。

焊接顺序如下图。

横隔板焊接顺序示意图

(d)焊接完毕,检查外形尺寸及焊缝外观质量,经检查合格后,转入涂装工序,按涂装体系要求进行油漆喷涂。

6.3.6焊接质量检查

1钢箱梁焊接外观质量检查

(1)焊缝焊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焊缝外观检测,并填写检测记录。

所有焊缝均不得有裂纹、未熔合、焊瘤、夹渣、未填满及焊漏等缺陷。

检测项目及标准见下表。

2钢箱梁焊接内在质量检查

(1)焊缝探伤应在焊接24小时后进行,探伤人员须持证上岗,且探伤设备在检定周期内。

(2)焊缝无损检验的质量分级、检验方法、检验部位及执行标准应符合下表相关规定.

6.3.7钢箱梁板单元涂装及检验要求

1内外面涂装体系

2涂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1)按图纸规定涂层配套进行喷涂,涂装材料、工艺及性能要求等亦应符合图纸要求。

(2)涂装前仔细确认涂料的种类、名称、质量及施工位置,并对批量油漆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粘度、附着力、干燥时间等进行检验。

(3)对双组份涂料要明确混合比例,并搅拌均匀、熟化后使用。

混合后如超过使用期,则不得使用。

(4)涂料按涂装方法(喷涂或刷涂)、工作温度、湿度,用规定的稀释剂。

如变动稀释剂的品种和用量,必须经甲方代表的批准,否则不得使用。

(5)注意留出焊缝处不涂油漆,节段分段边缘(即接头50mm宽)不喷漆,以免影响焊接质量。

(6)根据涂料性能选择正确的喷涂设备,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储料罐、输料管道及喷枪是否干净、适用;检查高压空气压力、管道喷嘴是否符合工艺要求,高压空气中是否有其他油物和水。

(7)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对损坏的油漆及需现场补涂的应进行补涂,对大面积损伤的,必须重新打砂按层修补。

局部小面积损伤者用手工打磨,进行修补。

3.涂层质量要求和检测

(1)漆膜的外观要求

漆膜要求平整、均匀,漆膜无气泡、裂纹,无严重流挂、脱落、漏涂等缺陷,面漆颜色与比色卡相一致。

(2)漆膜厚度的要求与检测

(a)用电子涂层厚度仪和磁性测厚仪、横杆式测厚仪等测量漆膜厚度。

(b)每涂完一层后,检查干膜厚度,出厂前检查总厚度。

(3)漆膜附着力的检验

漆膜附着力测试采用划格法按《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286-1988)进行划格评级,并应达到1级以上。

6.3.8钢箱梁板单元存放和运输

(1)检验合格的单元件转入专用存放场地存放,单元件转运时加专用托架,存放场地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满足存放承载要求。

(2)不同的单元件单独存放,底板单元件最多叠放4层,横隔板单元件最多叠放5层,腹板单元件最多叠放3层。

层间垫放200×280×3000垫木,垫木沿单元件长度方向间距不大于5m,且应摆放整齐平稳,防止堆放变形。

(3)根据板单元的实际长度,制定运输方案,必要时对整个运输路线进行现场察看。

(4)运输过程中采取捆绑、加垫木等方式对构件进行固定,防止构件扭曲和边缘损伤。

6.4.钢箱梁桥位组拼及安装

6.4.1钢箱梁吊装设备立柱设计

(1)根据施工需要,在桥的中间隔离带和侧边需要布置2*6=12个立柱,用于安装起吊设备轨道梁。

(2)立柱全部采用钢管和工字钢焊接而成;根据不同的安装位置,高度由5.8米-13.5米不等,基本结构如下图。

(3)由于桥中间隔离带仅1米宽,因此,隔离带位置中间处于桥位的3个支墩采用变截面结构形式,如下图。

(4)立柱支架受力分析

详见“呼市东互通L匝道桥起吊设备立柱支架受力分析计算书”。

6.4.2钢箱梁节段组装及安装准备

(1)立柱预埋件安装和基础混凝土浇筑:

在图纸要求挖出基坑,并进行夯实处理,必须保证其地基容许承载力特征值180kpa/m^2;当地基容许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时,必须进行换土回填夯实处理;立柱平面布置如下图。

注意:

当立柱安装在倾斜坡面时,在立柱安装完毕后,需采用粘土将其回填覆盖,确保独立基础底面的承载力.

(2)立柱制作和安装:

先在地面按照图纸进行立柱预制,然后采用汽车吊协助安装立柱。

(3)起重设备相关部件安装和调试:

采用汽车吊进行轨道大梁安装和龙门吊安装。

(4)制作钢箱梁组拼胎架:

采用型钢在引桥位置制作组拼胎架,胎架顶部设置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