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387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docx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义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

解题思路分析

一、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现代文阅读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其中一项要求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即思想倾向),包括:

提出一个意见(或一些素材)供学术研究作参考;提出一个疑问就教大方,或希望同行进一步研究;明确表示反对某一个观点;补充某一个观点;局部反对某一个观点等。

总之,赞同什么,建议什么,反对什么,商榷什么,都带有鲜明的作者的个人色彩。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在文中的表露大体有四种类型:

(1)直接表达。

(2)融在全文里,不给现成的结论。

(3)介绍不同观点的两种或多种有争议的内容时,作者倾向其中的一种或对其中的各种观点所持的态度。

(4)作者在文章中介绍某些事件的情况,或转述与别人有关的事情时,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现代文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

本考点测试内容包括:

一是判断符合作者观点的说法;二是了解作者不同意某种说法的原因;三是掌握作者在语句或文段中的看法和态度。

本考点测试形式:

一是选择题;二是简答题。

怎样解答这类试题呢?

一、整体把握。

1.注重文章角度。

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述上有不同的规律、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之间,差别更为明显。

文学作品的语句多有含蓄性、多义性、情感化的特点,并且不避夸饰之辞。

2.注意话题角度。

一篇文章有话题的范围,一段文字也有话题的范围,这在阅读时要心中有数。

3.注意命题角度。

作者创作一篇文章,总有它的思路。

一般情况下,掌握了一篇文章的思路脉络,也就对全篇理解了。

文章有写作的思路脉络,而阅读解答试题也有思路脉络可寻。

理解了命题者的思路,才能尽可能地明晰答题的思路脉络。

二、分析与认识是解题的前提。

作者的观点认识,在考场上只能通过阅读材料来把握。

甚至高考命题者在设计《贝多芬之谜》阅读题(1996年全国高考题)时也这样说:

“萧伯纳的文字底蕴丰富,对.于这样的阅读材料,我们的理解总是逐渐深化的,每一回阅读往往都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例如,对作者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深入地理解作品言语的内涵;音乐的修养越深,就越能分析作者的观点以及他对几位音乐大师的评价。

然而这不是对初读者的要求,也不是对考生的要求。

对初读者也好,对考生也好,基本要求应该是正确地把握作品的主要文意和观点。

1.认知题目。

题目或是指观点,或是指范围,是最好的背景材料。

例如,阅读《世间最美的坟墓》时要思考坟墓“最美”在何处。

2.了解注释,联系文章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包括作者一贯的思想观点、写作的背景

动机。

有些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作者的观点态度表现得委婉含蓄(甚至有意曲意为文,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时必须联系有关背景资料来帮助理解。

1991年高考题《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注释为: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根据作家的生平注释就能解答阅读的最后一题,“特殊的日子”是指纪念托尔斯泰诞生100周年。

3.审读题干。

题干指定了该题的阅读范围、解题思路、答题角度、字数等,一般应至少读两三遍题干再去做题。

4.注意标示性词语。

那些表示人物思想情感的词,如“认为”、“以为”、“感到”之类的词,是带有标志的词,它往往直接领起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抓住它往往就直接抓住了作者在文中的思想动态.

综上所述,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精力要放在社科类和文学类作品的阅读分析上。

由于这个考点的命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相当密切,所以,一些科技文很难进行此类命题。

尽管近几年来高考已经作了一定的尝试,如让考生选出符合文意的项来,但难度并不很大。

重点仍然是社科论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

而对前者来说,又主要集中在有争论的文章当中,需要辨别的文章当中。

明确题型特点,有的放矢练习。

例如,通过考查对关键词的理解来考查对观点与态度的把握;用比喻等修辞格的形式来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感情态度的分析理解;用同意语言转换的形式进行观点的测试等。

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现代文阅读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另一项要求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应该具备由此及彼的、由已知推未知的能力。

“想象”一般地说主要是针对阅读文学作品而言的形象思维的能力。

合理的推断,其前提是把握“已知”,即对原文精髓的真正把握。

另外,要对原文推断问题的思路有清楚的理解。

推断能力以前也曾考查过,只是没有强调。

推断能力包括对词义的推断,即通过上下文表述的内容,推断没有注解,没有见过的词的意义,如“赋闲”(见《背影》)一词的意义,不必查字典,根据上文即可推断其为失业、一时无业的意思。

对于观点的推断,如某观点是否就是某说法的另一种表述,某观点是否与某观点一致,某事物是否属于某观点的范围,某观点是否与某观点相左等。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这作为高考的一个新的阅读能力测试点,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弱化了文体阅读,强化了形象与抽象两种阅读思维特点的兼测。

所谓“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是指文章本身没有提供现成的结论,而要通过间接的推断得出结论。

当然这个推断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根据文章的内容,有根有据地得出的。

推断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把“推断”列入《考试说明》,这体现了由过去比较注重知识立意向以能力立意转变的命题思想。

推断和想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推断,就是推测断定,要求根据已知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或对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判断。

它属于逻辑思维,具有抽象性、严密性和理性色彩。

想象,就是在原有表象(主要指语言文字的描述)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

它属于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创造性和感性色彩。

因此,新考点实质上就是增加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多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寻求答案。

推断和想象信息,这样,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信息就在原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得到延伸和拓展,信息量也就大大增加了。

信息量的增加值,就是学生的创造值。

原考点要求学生吃透原文,筛选并提取原文的信息,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以及作者在原文中的观点态度,均重在对原文内部语言信息的把握,学生的思维起于原文又止于原文,有限的语言形式不能出现信息的增值。

因此,学生获得的信息量不会超过原文信息的总量,也就谈不上创新。

由此可见,新考点实质上也是增加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考查。

信息的推断不是凭空进行的,只有在充分理解并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才能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作出理性的推断。

它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思维品质:

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形成以此推彼、以因推果、以已知推未知、以整体推局部等推断能力,这就是在进行创造性的阅读。

解题时,要明了命题者设置选项的陷阱,破译干扰角度,做到心中有数,并以此指导解题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障碍,在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其信息推断题干扰项设置的角度有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故意曲解、断章取义、以假乱真、强加因果、模糊范围等。

例如“无中生有”。

有时题目根据原文内容有意捏造事实,无中生有,出现—个似是而非的推断;或者出现一个正确判断,但是这一判断不能从原文任何一处信息找到相关依据。

遇到这样的选项也不能作为正确答案,因为信息推断强调的是“由此及彼”,推断的前提是原文的相关信息,不能失之无据。

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15题D项:

“‘人’能成为计算机的仿生标本,是因为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

”文中谈到人的思维的巧妙、经验的丰富以及艺术修养和审美观念等,这些都是人能成为计算机的仿生标本的原因,而“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属于无中生有,失之无据。

再如1997年高考全国卷第28题D项为“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题目要求根据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来推断其正误,可综观全篇,文章根本未涉及“民族文化”问题,尽管这句话本身没错。

这显然是题目巧妙“捏造”,以此进行干扰。

再如“偷换概念”。

有时题目巧妙地利用不等值的词语来偷换原文相关信息中的词语,或增加,或遗漏,或更换,以图瞒天过海,引人入彀。

如1997年高考全国卷第28题的B项和E项即属于此,题干要求就散文的“心”进行推断,而B项“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和E项“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桎梏”虽然都是原文重点论述的内容,但属于散文的“体”。

这里题目暗中巧妙地偷换了概念,蒙住了当年不少考生。

这种干扰迷惑性大,考生必须慎之又慎。

还有“故意曲解”。

有时题目抓住文中某一关键信息,故意曲解,以此考查考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第10题B项:

“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该项实际上是对原文第三段的结论句“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的曲解。

造成海平面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只是讲“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做降水”,这不一定就能导致海平面升高,只能说明它在水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已。

再如2002年春季高考卷第20题A项:

“马戛尔尼使华时对鸦片贸易的存在并不知情。

”该项实际上是检测考生对文章最后一句“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政府明令禁止的鸦片一直在进行吗”的理解。

“不知道”是一重否定,反问句相当于一重否定,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即“马戛尔尼知道鸦片贸易的存在”,选项显然曲解了这一问句。

“推断”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考查推断能力已成为目前高考的一项重要考查内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是阅读的一种基本形式,它要求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更侧重主观的体验和感受。

鉴赏能力属于创造思维,即读者在阅读完作品以后产生的感想、评论、审美意识、价值或意义判断等。

对于以记叙、抒情为主的文章,要善于发现撞击情感之“钟”,即作品或文章的美感因素,判断其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味,从而达到欣赏、鉴别的目的。

本考点是全试卷中难度最大的一题。

难度的表现一是能力高,属评价鉴赏级;二是涉及面广,涉及文章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文章的思想、内容。

对于社会科学类的阅读材料,虽然没有形象问题,但其他各方面还是有的。

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感情的生活图景,因此,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是广义的,既包括具体人物,也包括典型环境下的具体群体,还包括具体事物,甚而是一种意象、一种精神的象征等。

无论形象是人是物,都涉及这种形象是否表现得恰当,是否底蕴深厚,是否形象丰满。

这就需要读者从整体出发,并透过字里行间,进行深层次挖掘。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一定要结合时代背景,整体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甚至于风格。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

它是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

不同的文学样式对语言有不同的要求。

散文语言强调整散适度、浓淡合宜,更多地强调美感有韵味,因而修辞手法的运用比较普遍;诗歌则在散文基础上更要求含蓄、简洁、富有韵律美;戏剧语言主要体现为对话,则要求机智、幽默、有内涵;至于小说语言则主要用细节描写展示出形象、生动的人物,当然有时叙述也强调简练。

高考试题一般大多从这些方面来取材设计,当然,有时也涉及与这些语言特点密切相关的方面<如风格、情感基调、氛围特点等)。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品运用了哪些原则和方法来塑造形象和表现文学作品的内容。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主要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篇章结构、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进行鉴赏,评价优劣。

例如,选材、剪裁是否典型、真实、得当、新颖、有特色;结构布局是否完整、合理、匀称、上下连贯、曲折有致;表达方式是否自然贴切、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表现手法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是否合情合理,达到鲜明、生动、突出的效果;语言是否简练、准确、生动、得体。

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要求我们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懂得一定的文章学、修辞学知识,有较丰富的文学文化知识,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如专题阅读法、比较阅读法)。

这些知识和技能要靠平时的积累和训练。

鉴赏文章表达技巧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1.鉴赏文章的篇章结构,一要抓住文体特点分析,如议论文要注意论点是怎样(什么位置、什么方式)提出的,论证是怎样(选什么论据、用什么方法)展开的;记叙文要注意其六要素具体如何安排,如何展开;散文要注意如何以“形”来展示“神”。

二要从整体着眼,要联系上下前后文,抓内在有机的关联。

2.鉴赏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表现为对修辞手法的分析。

分析文章运用修辞手法首先是要辨明其修辞格;其次根据不同修辞格表达上的特点并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恰如其分地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另外,还表现为理解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手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作用;表现为对联想、想象、象征等表达方式的作用的分析,这要在了解联想、想象、象征等表达方式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3.鉴赏文章的语言技巧,要了解词语的一般意义和用法,要了解不同句式的不同特点,然后在文章具体的语境中分析,通过横向、纵向比较,体会其用法意义,进而总结出语言运用技巧、语言风格。

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这方面内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解题时要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分析试题的表述,判断其正误。

例如《报秋》第30题就是这方面的题目。

当然,也有用主观表述题考查的,如《报秋》的第28题和《长城》的第22题。

前者考查衬托手法的运用,后者考查人称的选择对表达的影响。

4.鉴赏文章的风格,既要综合分析文章结构、表达、语言等各个方面,又要结合作者甚至时代文风。

解答文学鉴赏题,均要求对作品反复阅读,把握整体,在宏观控制下作部分的分析。

比如语言风格和感情基调的认定,如抓住某一段中的“亮色”,而忽视了全篇的“暗色”调,那就会谬之千里;比如形象,即使把握了文章的大部,但若忽视了小部(如结尾),也可能犯致命的错误,微型小说中的人物分析尤其如此。

四、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和评价能力属于创造思维。

本考点要求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领会与把握的前提下,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出恰当的评价。

“思想内容”是作者借助文学形式所表达的“显性”材料,是读者阅读时比较容易捕捉到的东西“观点态度”则是作者对所表现的思想内容的是非判断、好恶倾斜,这一般是隐含在文学语言所塑造的形象中的,一般要经过披沙拣金式的揣摩才能得知的“隐性”材料。

关于评价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这方面的内容很少直接考,除了以选择题的形式让考生判断正误外,通常与文章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结合起来考查。

这里只想提醒一点,这种“评价”是考查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而不是让我们写自己的感受,即考的是阅读,而不是写作。

因此,我们答题一定要以原文为依据,认真分析文章,不要在答题时加入自己的想象。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鉴赏,就是要求阅读文章后,能够判断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要正确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关键在于要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有正确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问题,不能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求能对文章使用的材料和思想内容或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评价。

具体而言就是评价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否健康,观点是否正确、深刻;主题是否鲜明、突出,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表现的人物、事件是否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评价文章素材是否真实、妥当,说明的内容是否传播了新的信息,是否具有介绍推广价值。

文章的思想内容是文学评论必评的一项。

我们这里说的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以外的一些常见的内容,如小说中的情节、人物,散文中的“形”和“神”,诗歌的意境,戏剧中的矛盾冲突等。

下面扼要地作一简述。

例如评价小说的思想内容。

应该仔细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并进而分析从人物形象身上所折射出来的生活的内涵。

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作者刻画了贾宝玉、林黛玉两位追求人格独立、婚姻自主的典型人物形象。

从这两个形象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末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的萌芽与发展。

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历史。

评价小说的内容要把情节的分析作为落脚点,着重研究作者设置情节展示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用心。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评论人物形象时,需要从作家刻画人物、塑造典型性格的方法入手,去分析其对小说人物塑造的作用。

具体地说,我们在评论人物时要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等几方面进行。

肖像、语言、行为可以说是以形传神,是外在的表现,而心理描写则是直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向读者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因此,我们在评论中一定要认真透视人物的心理,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人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性格上,评价时一定要注意评出各自的特点,千万不要评得千人一面,毫无个性。

散文“形散神不散”。

评价时要特别注意作者在描述种种物象时,是如何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来反映时代侧影、表现高尚情操和阐述深刻哲理的。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感情的。

评价诗歌要从诗歌形象入手。

诗歌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暗示性,例如屈原《涉江》一诗的开头对“奇服”的描写,评价时我们就不能单从服饰的角度去认识,而应结合诗人的政见、人品、际遇等方面去深入探讨它的内涵。

戏剧是通过戏剧冲突、曲折情节造成强烈的戏剧效果来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

因此,对戏剧内容的评价,要抓住戏剧冲突,搞清丰富复杂多层面的矛盾关系,分清主次,探究矛盾冲突的成因、性质以及作家刻画人物的用意。

鉴赏评价文章思想内容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在文“内”充分“挖潜”。

要对文章本身内容有准确的把握,不仅要把握文章直观显现的内容,而且要弄清文章隐含的内容,这是鉴赏评价的首要工作,其实就是弄清对象。

2.在文“外”适当“引、联”。

这就是要围绕文章作相关、相似的联想或引申。

有些寓意相对丰富深刻的文章,要联系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及其他相关资料,将其置于特定的氛围中才能对其正确地认识评价。

有些文章只有通过多方地引申联想,才能在动态中和纵横比较中评价它,评定其优劣。

3.鉴赏主体(即读者)要掌握正确的赏评标准和思维方法。

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我们鉴赏评价文章的准绳,没有客观正确的标准就难免人云亦云。

同时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分析,不能以偏赅全、责备求全、主观臆断,否则便不能作出恰当的鉴赏评价。

鉴赏和评价的答题技巧是:

对文章的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评价是阅读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历届高考中出题较多。

解答这类试题时要注意这样几点:

1.答题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认识能力以及在此基础:

形成的思辨力、鉴别力。

习惯人云亦云,从无自己的主张,是不可取的。

2.概括、归纳能力要强。

这是评价的基础。

许多试题便是要求答题者对概括、归纳的思想内容的准确性作出判断,并进而作出评价。

3.要建立整体观。

必须以全面、深入的阅读分析文章为基本前提,据此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再以正确的立场、观点评判文章内容。

4.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要做到:

全面周到,辩证分析;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评价要具体、充分,有深度,不可含糊笼统。

在具体答题过程中还必须注意:

(1)鉴赏评价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应试时要紧扣设题点思考作答,根据设题的核心来作答,不能无的放矢,漫无边际。

(2)不能脱离语言材料,滥用术语。

评价时一定耍以原文为基础,说准,说好,恰如其分,不能套用诸如“主题鲜明”、“思想深刻”之类的大而空的话。

(3)阅读中,我们强调抓重点,但不要脱离全篇,只就个别词、句、段进行评价,犯以偏赅全的错误。

我们要求适当引、联,但切忌妄加生发、无中生有。

在平时的阅读中,在基本的理解结束之后,要做进一步的阅读工作,即评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作者的主观情感和立场态度。

经常作这样的思考,评价、评判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通过一些简单的哲学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一些思维方法、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文学:

理论、文学批评方法的了解,以较快促进自己分析、辨别能力的增强,也是一条较好的路子。

真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8题。

(20分,1997年)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

郁达夫(1935年4月)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

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注]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

这一部《古文辞类纂》的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

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

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来分类而辨体。

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

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

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

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团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的一层固定的硬壳。

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旧不能离反这三种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要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

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

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造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叹过才能启口。

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规,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能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

【注】《古文辞类纂》:

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

24.第一段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

(3分)

①和②②和③①和③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B级。

【答案】不同;不同;不同

25.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

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至于他所说的“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的问题。

(4分)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层级B级。

【答案】主题;表现形式;白话与文言(或语言运用)

26.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

(4分)(限格内作答)

答:

第一重指:

第二重指: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能力层级B级。

【分析】“械梏”是个比喻,有“束缚”的意思。

两段文章,一从“散文的心”(主题)的角度说,一从“散文的体”(表现形式)的角度说。

第一段末句是“这些就是……‘散文的心’”,“这些”指的是前文所讲的“三大厚柱”,“三种教条”,“古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