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392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docx

精选初中美术教材

外国风景画

欧洲的风景画最早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出现的,17世纪中期独自成为一派,并发展到欧洲的各个地方,于是欧洲各地区的风景画风格开始互相影响交融,到19世纪时进入巅峰时期。

印象派:

19世纪欧洲艺术发展的一个阶段,也是现实主义艺术向现代主义艺术过渡的一个阶段。

印象派画家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表现光与色的无穷变化。

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

莫奈:

法国画家,《日出.印象》表现的是港口一个多雾早晨的景象。

在弥漫的浓雾中,所有的物象——太阳、海浪、小船以及远处工厂的烟囱和船上的吊车等,都变得模糊不清了。

之前没有画家这样大胆处理画面,作品展出后引起轰动,许多画家都追求和表现——从此印象派产生了。

新印象派:

认为印象派表现光色效果的方法还不够“科学”,主张不要在调色板上调和颜料,应该来画布上把原色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进行视觉混合,然后获得一种新的色彩感受。

该画派又被称为“点彩派”。

修拉:

法国,《大碗岛星期日下午》这是一幅夏日风景画。

游人在巴黎郊外的塞纳河畔休憩、散步、垂钓、划船,整个画面宁静和谐。

修拉为了这幅作品,画了三十多幅习作和色彩稿,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它是现代艺术的重要事件之一。

“后印象派”不是“印象派”和“新印象派”风格的延续,而是对印象派的突破与反叛。

塞尚:

法国,《风景》

库贝尔:

法国,《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

德朗:

法国,《威斯敏斯大桥》

彼得.勃鲁盖尔:

尼德兰,《雪中猎人》

洛朗:

法国。

《海港日出》

霍贝玛:

荷兰《林间小道》

鲁斯达尔:

荷兰《辛格拉温的磨房》

透纳:

英国《莫特莱克台地》

勃拉克:

法国《艾斯塔克的房子》

蒙德里安:

荷兰《灰色的树》

外国建筑欣赏

斯通亨治巨石阵:

是最早的宗教建筑要数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拦“斯通亨治”,它是欧洲新石器时代最为重要的遗迹之一。

吉萨金字塔群:

最著名的胡夫金字塔高达146米,一共用了230余万块平均重量达2.5吨的石块堆砌而成。

帕特农神庙:

古希腊人最热衷建造神庙,这可能与他们的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典型的代表。

古希腊人创造的三种柱式:

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

古罗马人的建筑理念:

实用、坚固和美观。

他们建神庙的同时还修建了道路、输水渠、桥梁、竞技场、浴场、凯旋门和纪功柱。

哥特式教堂:

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和米兰大教堂等。

哥特式风格:

建筑在外形上具有空灵、纤细和垂直感,教堂高耸的尖顶指指上苍,形成一种强烈的精神指向,仿佛要把基督教徒的心灵引向天国。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追求古典的审美趣味,著名的圣彼得大教堂不仅使用罗马人发明的圆顶,教堂广场的两侧柱廊也采用了多立克式的柱子,柱廊顶端饰以162个巨大的古典风格的雕像,使整个建筑显得既庄重典雅又雄伟壮观。

埃菲尔铁塔:

是完全用钢铁建造而成的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建筑。

高300多米,塔身重达7000多吨,共由250万只柳丁连为一体。

埃菲尔铁塔以巨大的体重,复杂的结构,严密的设计和优美的轮廓线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也成为了法国的象征。

悉尼歌剧院:

丹麦建筑师伍重设计的,是一座在结构和造型上打败传统追求新奇的经典现代建筑。

位于悉尼三面环水的班尼朗岛,以白色壳形屋顶交错组合,形成了独特的外观造型。

泰姬陵:

堪称印度陵墓建筑的经典。

这是当时印度的皇帝为他的王妃建造的一座陵墓,整座建筑布局完美,形象肃穆,比例和谐。

建筑细部的装饰非常精致,许多地方镶嵌宝石,技艺的精湛可以说巧夺天工。

被称为“印度的珍珠”。

流水别墅:

美国,赖特。

 

外国肖像画

肖像画:

是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包括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蒙娜丽莎》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富盛名的艺术大师,科学家。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

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

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

丢勒:

不仅是16世纪德国最伟大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欧洲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达芬奇式的人物,既是版画家也是油画家、建筑家,同时对水粉画也很。

凡高,荷兰画家,生于1853年,是继印象主义之后再画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革新者。

凡高短暂的一生历经磨难,极具悲剧意味。

1890年7月29日,凡高在法国自杀身亡。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尼德兰,扬.凡.艾克。

《法国公使双人像》德国,小汉斯.荷尔拜因。

《杜普教授的解刨学课》荷兰,伦勃朗

《国王卡洛斯四世一家》西班牙,戈雅。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西班牙,委拉斯贵之

《马拉之死》法国,达维特

《朵拉.玛尔的肖像》西班牙,毕加索

《戴帽的芙劳》法国,莫迪里阿尼

 

外国静物画

静物画:

是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

大多取材于日常用具、花卉、水果以及猎获物。

《向日葵》荷兰,凡高。

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火一样的激情。

尤其是他用最耀眼的金黄色画出的《向日葵》就像一簇簇火焰,光芒四射。

《静物》法国,塞尚。

静物是塞尚最喜欢描绘的对象。

他完全抛弃了以明暗造型的传统手法,只用色彩的冷暖变化来造型,画家没有表现物体的质感,而是刻意塑造了每个物体的结构,使物体具有坚实,永恒的性格。

毕加索,是20世纪最享盛名,作品最多的艺术家之一,除绘画艺术外,还在雕刻、版画、舞台、布景设计、陶艺等创作上,留下许多杰出作品。

是立体派先驱。

《鹧鸪与铁臂铠》意大利,巴尔巴里。

《果篮》意大利,卡拉瓦乔。

《瓶子中的郁金香》荷兰,博兰格。

《有玻璃和银器的静物》荷兰,彼特.克莱茨。

《有樱桃和草莓的静物》荷兰,彼尔特。

《有青瓷水罐和花卉的静物》荷兰,德.海姆。

《静物》西班牙,安东尼奥.佩雷达。

《静物》法国,雅克.林那德。

《静物》法国,卢宾.保金。

《铜壶》法国,夏尔丹。

《静物》意大利,莫兰迪。

 

中国花鸟画

中国画:

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不是简单的题材分工,而是体现一种传统的人文思维。

人物画表现的是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花鸟画表现与人相处的动植物。

三方面合起来便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中国花鸟画:

是以植物、动物、昆虫等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形式。

工笔:

中国传统画法之一,相对“写意”而言,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澈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应物象形滴描绘物象。

写意:

中国传统画法之一,相对“工笔”而言,写意用豪放、简练、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

《芙蓉锦鸡图》宋朝皇帝画家赵佶画的芙蓉锦鸡,有着借物寓意,抒写情怀的用意。

《写生珍禽图》是五代黄筌的代表作之一,上有黄筌的署名和题记,题记上注明此画是为其子黄居宝所作。

《写生珍禽图》中禽鸟翎毛的结构和质感,天牛的触须,蜜蜂振翅的动感等等,描绘的简练概括,精妙入微,让我们在逼真之外,感受到精湛的绘画技艺。

《双喜图》宋代,崔白。

树、草、竹叶都朝一个方向翻飞,连同荒坡等警务都被画家用充满力度的笔墨勾写出来,呈现出秋风中的一派萧瑟景象。

兔子和小鸟都是敏感而容易受惊的动物,它们太秋风中一惊一乍的神情让秋的荒凉萧瑟更为强烈。

中国的花鸟画到了明代又发展出以徐渭为代表的写意派,更强调借物抒情,她们的花鸟画因此具有一定的象征性。

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这种画法称之为“没骨法”。

墨分五彩:

宋代文人画家认为墨色里有很多变化,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的效果,能够和其他色彩一样表现出丰富的情景。

《墨竹图》宋代,文同。

《墨葡萄图》明代,徐渭。

《游鱼》清代,朱耷。

《花卉册》清代,恽寿平。

《松龄鹤寿图》陈之佛。

《蟹娄图》齐白石。

中国人物画

人物画:

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画家将任务形象逼真表现的同时,也将人物的个性或画家个人的情感通过画中环境、人物的动态、画面的气氛传递出来,从而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

顾恺之:

博学多才,擅文学,工诗赋,喜书法,尤工绘画,人称“才绝、画绝、痴绝”。

在绘画理论方面,顾恺之也卓有建树,他提出的“迁思妙想”、“以形写神”等艺术主张,成为中国绘画的基本理论。

《洛神赋图》是早期人物画中的杰作,是东晋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创作的。

画家将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将山水、花鸟、人物画技巧荟萃一炉,诗情画意,相映生辉。

这是绘画与文学相结合的早期范例。

《历代帝王图》唐代,阎立本。

记录了从汉代到隋代的13位帝王的肖像,细致生动的画出了每位帝王的相貌、神情、性格,而且根据他们的政治作为,通过艺术形象予以褒贬,让后世引以为鉴。

《韩熙载夜宴图》南唐画家顾闳中所作的一副杰出的人物画作品,他用长卷记录了大臣韩熙载在家大宴宾客、听乐观舞的场面。

用长卷画出过程完整的故事,是中国画特殊的表现形式,这种手法类似后来的连环画,作画时一段段地画,观画时一段段地看。

(听乐、观舞、休憩、轻吹、告别)

白描:

源自绘画的粉本画样,经隋唐至宋,逐渐发展为独立的绘画样式。

白描不施色彩,纯用墨线勾勒形象,画面朴素优美,要求画家有很高的绘画技巧。

《免胄图》北宋的李公麟。

这是一张表现金戈铁马的白描作品,画的是老将郭子仪免胄面对回纥大军,以至诚感动回纥首领重新与唐朝结好的历史故事。

李公麟是北宋杰出的人物画家,也是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白描画家。

他的白描作品,多依靠曲直、粗细、刚柔、轻重而富有韵律变化的线条表现人物的神情仪态,效果可谓“不施丹青而光彩照人”。

《泼墨山人图》南宋的梁楷,是大写意人物画的开山鼻祖。

用寥寥几笔,将人物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诙谐。

《女娲补天图》清代,任伯年。

他的人物画题材非常广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神佛鬼怪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亲朋好友、都会在他的笔端生动流现。

这幅画隐含着画家对山河破碎、清政府腐败无能的黑暗现实的不满。

《簪花仕女图》唐代著名画家周昉的作品。

描写宫廷妇女闲逸的生活情景。

全卷共分四段,分别为描写宫廷妇女们采花、看花、漫步和戏犬的情景。

人物线条简劲浑圆而有力,设色浓艳而不俗。

周昉是继张萱后以表现贵族妇女著称的画家。

丰厚为体,衣裳简劲,色彩柔丽的特点。

体现了中晚唐时期官僚贵族的审美情趣。

张萱:

陕西西安人,擅长庙会贵族妇女、婴儿和鞍马。

妇女形象特点是以朱色晕染耳根,衣饰华丽,曲眉丰颊,体形丰满,表现出一种健康美和雍容华贵的气质。

他也很注意人物与景物位置环境关系的描绘。

《虢国夫人游春图》画中是唐玄宗外戚虢国夫人陪同秦国夫人带小孩、乳母、侍从女官骑马出游的场面。

人物线条做游丝纹,细劲有力,设色均匀明净,反映出糖是仕女画的高超水平。

《捣练图》是表现贵族妇女家庭妇女制作丝绢的劳动场面。

全图共12人分3组:

起首是捣丝,中间是理丝、缝合,最后是把绢拉直、熨平。

 

中国山水画

山水画:

我国传统画科之一。

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画科,到唐代完全成熟。

李思训:

是皇亲国戚,唐代开元初年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画史上有“大李将军”之称。

李思训和他的儿子李昭道,并称“二李”,是“青绿山水”的集大成者。

《江帆楼阁图》用大青绿着色,江天浩淼,风帆溯流,画出了勃勃的盛唐气象。

展子虔:

隋代。

《游春图》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作品生动地描绘了许多士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情景。

值得注意的是,《游春图》中的人物和山水有了恰当的比例,远近透视处理得较为妥帖,具有一种“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这是山水画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范宽:

北宋卓越的山水画家,他所画的《溪山行旅图》表现了北方山水雄壮的自然风光,画面像一堵墙挡住了我们的视野,迎面兀立的是森严的悬崖峭壁,高耸坚实,令人望而却步。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强调神韵,要求诗文,书法,篆刻与画结合,讲究画墨情趣。

唐代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鼻祖。

米友仁:

米点山水开始于北宋画家米芾,儿子米友仁继承父法,画山水多用水墨点染,别具风致,有“米氏云山”“米派”之称。

米芾的“米氏云山”善于用“模糊”的笔墨表现云雾弥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橫点,电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世称“米点”。

马远和夏圭是南宋著名的山水画家,马远夏圭的山水画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然而在构图上,都一改五代北宋以来上留天,下留地,正面摹写的全景式构图,而是留出大片的空阔天地,将景物集中于一侧,表现浩淼的空间,后人称之为“马一角,夏半边”。

《山径春行》马远。

《临流赋琴图》夏圭。

倪瓒:

元代。

《容膝斋图》所展现的是幽静清凉景色,而这些正是倪瓒远离尘嚣的理想环境。

黄公望:

元代。

《富春山居图》画的是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

画中林木深秀,峰峦起伏,将富春江两岸数百里的景色尽收笔底。

 

赵孟頫:

元代。

《鹊华秋色图》。

开阔的画面上,右边有鉴定的是华不注山,左边呈浑圆状者是鹊山,鹊华两山一左一右。

中央河汊纵横,农舍散落,扁舟片片,秋叶叠叠,一派恬适而幽静的乡居景致。

文徵明:

是明代一位画家兼诗人,他的作品多描绘江南的湖山庭院和文人生活,构图平稳,笔墨苍润秀雅。

《真赏斋图》是作者好友华中甫的私人园林住宅,建于无锡太湖边。

 

吴门四家、明四家:

文徵明、沈周、唐寅、仇英。

清代四僧:

弘仁、朱耷、石涛、残。

龚贤:

金陵八家之一,清代《清凉环翠图》

石涛:

明代王朝宗室,明亡后出家。

山水师法自然,主张“笔墨应随时代”他遍游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著有《石涛画语录》。

作品《淮扬洁秋图》。

李可染:

《万山红遍》以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进行的创作。

为了突出红字,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朱砂,又以浓厚的墨色为底,画面色彩强烈醒目,形成冷暖调子的对比。

黄宾虹:

《青城山》

傅抱石、关山月:

《江山如此多娇》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绘画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表现手法,采用全景式构图式,把山舞银蛇的北国风光与郁郁葱葱的江南景色有机的统一在同一画面之中,使人们更深一层的欣赏到祖国江山秀美。

 

中国现代美术

徐悲鸿:

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之一,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7年回国。

期间他游历欧洲诸国,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绘画,回国后投身美术教育,是杰出的画家在传统画马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的素描、解剖,马的造型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齐白石:

既无院校背景,更无游学经历,27岁开始学画。

然而,他以自己的独特风格赢得声誉。

齐白石喜画花鸟鱼虫,瓜果蔬菜。

虾似乎是齐白石最爱的题材,简练的笔墨将虾勾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大师之一。

林风眠:

他的绘画既不是中国画的改良,又不是西画的照搬,而是把西方绘画的色彩、造型等绘画语言融入中国画中,同时注重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追求,强调东方艺术原有的韵律。

刘海粟:

不仅在绘画领域里声名卓著,而且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院校。

他曾十上黄山,“搜尽奇山打草稿”《黄山一线天奇观》融入中西绘画技法为一体,潇洒纵逸,显示他深厚的艺术底蕴。

《开国大典》董希文,油画。

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画家大胆地将革命领袖移至左侧,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

另外,当天是阴雨天,画家却改为了晴朗的天气,使画面显得明丽而喜气洋洋。

大胆的改动体现了一个深刻道理:

艺术不是生活好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

画家把西方的写实手法与中国传统绘画中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融为一体,从而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民族气魄。

陈丹青:

《西藏组画》

何多苓:

《春风已苏醒》

《艰苦岁月》潘鹤,雕塑。

《五四运动》滑田友,浮雕。

《父亲》罗中立。

堪称写实主义美术的杰作,画家合理借用西方超级写实主义艺术手法,以深沉的情感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形象,使人感受到一种发人深省的力量。

中国版画:

鱼油悠久的历史。

中国现代版画指的是创作版画——画家自己画、自己刻制拓印的的木刻、石版、金属腐蚀等各种材料和科技的版画。

中国现代版画以木刻为主。

《英勇就义——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唐大禧等,雕塑。

人民英雄纪念碑:

20世纪50年代规模最宏伟的纪念碑。

高37.94米,碑座下层嵌有10块反映中国人民近百年来革命斗争史迹的大型浮雕,由雕塑家,画家共同设计,由优秀民间艺人雕刻而成。

内容有《烧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游击战》《胜利渡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

 

外国宗教画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

这是他为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食堂所作的壁画。

画面以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在吃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门徒之一的犹大因为30个银币出卖了耶稣,耶稣在晚餐时说出来后,门徒们的表情和激烈的变化和内心的强烈反应。

《亚历山大的胜利》这幅作品是阿尔特多菲为慕尼黑王宫庭院中的园亭绘制的作品。

画面表现的是古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打败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战况。

是16世纪德国绘画的不朽名作。

《梅杜萨之筏》席里柯,法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绘画有重要贡献的代表。

取材于当时法国一起严重的海难事件,即海军战舰“梅杜萨号”在开往非洲塞内加尔的途中不幸沉没。

军官们抛弃了载着遇难者的救生筏,许多人丧生。

只剩下几人幸免于难。

作者以幸存者的叙述作为他创作的素材。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是法国的大卫一生中创作的规模最大的一副油画,此画依拿破仑的命令而作的,描绘了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的隆重加冕仪式。

有近百人,包括拿破仑,皇后和罗马教皇,及宫廷大臣,将军和各国使节,都是真实人物。

 

外国雕塑

米开朗基罗: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他的《摩西像》取材于《圣经》,摩西是古代以色列人的救星。

以一个体格健硕的老者形象出现的。

不仅表现出摩西的智慧和情绪,同时体现他的强大生命力。

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在16世纪的意大利也能出现像摩西这样的救星,把祖国和人民带出动荡的深渊。

乌东:

法国著名雕塑家,堪称为古典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过程中最有特色的雕塑家。

他曾为当时的思想家,政治家,作家,哲学家等做过肖像雕塑。

《伏尔泰坐像》是他最完美的代表之一,伏尔泰身穿古罗马式战袍,端坐在宽大的椅子中,两手自然放于扶手上,威严有力,头侧向一旁,身躯微微前倾,锐利的目光似乎洞察了社会的一切使人感受到这位哲学家虽目光似乎洞察了社会的一切,依然充满战斗热情和智慧。

《巴尔扎克像》法国,罗丹。

作品里罗丹的目的并不在于对任务外在形象的逼真刻画,而在于表现这位用笔征服世界的文坛巨匠的灵魂,精神和性格、气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