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380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最新.docx

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最新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检测卷

(150分钟完卷,满分120分)

一、语言知识(1~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项对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亵(xiè)渎骈(bǐng)进恪(kè)尽职守吹毛求疵(chī)

B.陨(yǔn)落睿(ruì)智忐忑(tè)不安怒不可遏(jiē)

C.阴晦(huì)恣睢(suī)咬文嚼(jué)字豁(huò)然贯通

D.拮据(jū)滞(zhì)碍孜孜(zī)不倦妄自菲(fěi)薄

2.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诓骗鄙夷一代天娇断章取义B.弥留仓皇媚上欺下重蹈覆澈

C.凭吊玄虚无与伦比根深蒂固D.繁衍箫索歇斯底里格物致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读书不能一味贪多,要抓住有价值的文章和著作不松手,把它读熟,读透,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这样它才会化作你生命的基础。

②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设置的综合素质考察,只有一分,但意义却很重大,参赛选手在复习备考时不应掉以轻心。

③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遵守我们的,不能出尔反尔。

A.坚实纵然/固然允诺B.坚固纵然/当然承诺

C.坚实虽然/当然允诺D.坚固虽然/固然允诺

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东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B.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C.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D.大洪山的溶洞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5.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他请几个学校的干部参加座谈会。

B.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C.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是否取得成功的前提。

二、积累、整合、运用(15分)

6.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每一题1分,共计5分)

①《陈涉世家》中有陈胜的两句豪言壮语。

其中一句写“男儿当自强”的原句是:

②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③白居易在《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

④《望江南》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名句是:

,。

⑤《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撒播芳香的句子是:

,。

7.针对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的弱点,拟写一条格言,给自己以提醒,让青春一路顺风。

(1分)

8.请将下列“一句话评语”和对应的名著用直线连接起来。

(3分)

《儒林外史》帝王的镜子

《红楼梦》龙争虎斗

《三国演义》书生现形记

《诗经》失去的大观园

《聊斋志异》先民的歌唱

《资治通鉴》瓜棚下的怪谈

9.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某校新近成立的读书小组的活动安排。

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

(6分,每小题2分)

(1)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

请将相应的序号(A匡衡B陶渊明C李白D王羲之)填在其后的括号里。

①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

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

④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见所用的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

(2)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读书方法,认为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

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

请参考示例,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对所摘内容进行批注。

【示例】

读书批注卡

作者苏轼

内容: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只有仔细研读、深入思考,才能品出其中意蕴。

读书批注卡

作者张潮

内容: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3)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

你更认同哪一种?

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60字左右)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三、古代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0、11题。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水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佳节又重阳”这句诗中,“又”字有何妙处?

试结合本句诗作点分析。

(3分)

1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2分)

(二)阅读比较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②人,徐③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④五年,兄固⑤被召诣校书郎⑥,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⑦、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左右皆笑之。

超曰: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注释】①扶风,汉朝郡名。

②平陵:

汉朝县名。

③徐:

徐县,汉朝县名。

④永平:

汉明帝年号。

⑤固:

班超的哥哥班固。

⑥校书郎:

官名。

⑦傅介子:

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1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

(2分)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②不耻劳辱()

13.将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分)

①时人莫之许也译文:

②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译文:

14.甲文第三段陈述了先主求贤若渴的往事,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是:

;乙文后半部分叙述了班超年轻时的一件事,也可以用一成语来概括,它是。

15.下面的句子有一个通假字,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

(2分)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通假字是本字是。

16.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试比较两文在这方面的异同,并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2分)

四、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17~20题(8分)

圆珠笔自述

我,年龄不算大,40几岁,出生在英国,但并不走运,英国人把我卖给了美国人,到美国后,借助原子弹的神威,改名为“原子笔”,此后,我的身价大为提高。

用我写出的字清秀、美观、线条流畅,为其它笔所不及。

价廉物美,品种繁多,是大部分书写者,尤其是中小学生的首选。

我的身高13~14厘米不等,穿着一件漂亮的外套,看起来挺精神。

我的上半身是笔杆(占整个笔长的六分之五),由塑料铸成,保护着里面的笔芯。

笔帽是我的小外套,平常不穿,只有写字的时候才穿。

笔帽旁边是一个笔夹,那就是我的手,它令我依附在小主人的口袋里。

我的下半身是笔头(占整个笔长的六分之一)它一般由硬度较高的塑料制成,外观呈银白色,其作用是使笔尖较固定,书写自如。

扭动笔头,拿出里面的东西,就可以瞧见我的内脏器官——笔芯,它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笔管,另一部分是笔尖。

笔管是一个直径3~4毫米的塑料管,里面盛满油墨,连着笔尖——我的脚。

笔尖一般由铜制成,其顶端的中间还有一个小圆珠,油墨通过小圆珠的滚动流到笔尖,使人们在纸上挥洒自如。

这就是我——圆珠笔的陈述。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第一段中圆珠笔的另外两个特点。

(2分)

①历史短,身价高;②;③。

18.请说出第二段采用的具体的空间顺序(两个)。

(2分)

19.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2分)

20.说明文讲究语言的科学性,请从下面选择一句加点的词语进行简单分析。

(2分)

①价廉物美,品种繁多,是大部分书写者,尤其是中小学生的首选。

②笔尖一般由铜制成。

(二)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21~24题(8分)

有自信我能行

①人生,是一场战斗的过程,时而平稳顺利,时而坎坷残酷,谁也不能卜知自己的命运,要想前进,要想成功,自信必备!

人,只要相信自己,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同时,人生又像一座险峻的山峰,只要自信地向上攀登,就能将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②自信是成功的秘诀——参透了自信的真谛,就算是既定的事实也有翻盘的希望。

③自信是一种力量——一种潜在的、可贵的、强大的力量,有了它,就可以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来。

④自信是做人的原则——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顺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历经多少失败,都要努力去战胜困难,要像那无所畏惧的苍松一样,傲然挺立。

⑤自信是一种拥有,一股勇气——就是凭借着这股激情,我们才能开拓自己的人生道路,尽情描绘明日的七彩世界。

⑥没有自信,越王勾践怎能砍断吴王的金戈?

没有自信,区区西秦如何东出函谷而一统天下?

没有自信,百二秦关怎能更换上刘汉的旗号?

没有自信,成吉思汗的铁骑又如何能踏上多瑙河的土地?

⑦啊!

自信是失败的支柱,是成功的基石。

自信,它给我以勇气与力量,有了它,失败不再追随我,胜利不再躲避我;有了它,生活更充实有趣,学习更富有生机。

自信,是一颗火热的太阳,使我享受了它的温暖;自信,是心底的一颗宝珠,什么时候用它,什么时候就会发光;自信,是征途的导航灯,指引我跨过一道道艰险的门槛。

⑧我要大声地告诉全世界:

“我自信,我能行!

”这就是我——一个新世纪的青年的铿锵宣言!

2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是怎样提出来的?

(2分)

22.第②~⑤段同第⑥段运用了论证方法,作用是

(2分)

23.第⑥段采用时间顺序列举了中国古代自信成功的例子,请你仿照例句再写一个例子(或近代或现代或当代或外国,兼可)。

(2分)

24.作者说:

“我自信,我能行!

”你是否赞成作者的这一观点?

为什么?

(请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来回答)(2分)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4分)

一、渔夫

我是个渔夫,住在靠海的小木屋里,靠捕鱼为生。

每天,在清晨清新微凉的空气中,我乘着我的小渔船出海,晚上伴着夕阳回来。

我没有亲人。

我也不是常常感到寂寞。

除了有时在浓黑的深夜,孤独的感觉排山倒海地将我淹没。

不过那只是偶尔的事。

我生活得很平静很平静,没有大悲,也没有大喜。

我从不去想我的未来什么的,我只是被动地迎着生活。

有一天,我再次出海,和平常一样,我撒下鱼网,鱼并不多,我又再试了几次,网上的都只是寥寥可数的几尾小鱼。

算了,这么小的鱼卖不了好价钱。

我摇了摇头,准备将它们放回去。

却不知为何,我捡起了那条,唯一的头上有个圆斑的小鱼。

二、鱼

我是一条鱼,一条头上有个圆斑的小鱼。

我生活在海里,过得很自在。

直到有一天,我被一张渔网给网住了,我很害怕。

我想:

也许我会变成油炸小鱼,因为我是那么小,小得无法拿来做菜。

我在网中拼命挣扎,突然被一双粗糙的大手拾了起来,他看看我,我也看看他——这个年轻的渔夫,这个有一双很寂寞的眼睛的渔夫。

三、渔夫

不知为何我竟把那尾很普通的小鱼养了起来。

也许是因为它的眼睛吧,我想。

当我和它对视时,我竟觉得那是一双能读懂我心思的眼睛。

我把它养在玻璃缸里,每天为它喂食换水。

我还惭惭喜欢上隔着玻璃看着它。

它灵巧地游动,有时它会看着我,这时我就觉得它已经明白我的心思。

有时,我常内疚地想,我真的不该把一个生灵局限在这方小小的空间之中。

但是,我已爱上有它陪伴的日子。

那天天气阴霾,看起来似乎要下雨,但我还是出海了,因为我想为它买一个大些的鱼缸。

暴风雨还是来了,而我却进入深海区域,我拼命往回划,但我还是不能回到岸上了……

被海浪吞没前,我脑中,只有那双鱼眼……

四、鱼

不知为何他竟把我养了起来,而我只是一尾小得可怜的鱼。

他每天给我喂食换水,更多的时候他只是一言不发地看着我。

透过玻璃,他的眼睛还是那么寂静和忧郁,就像第一次见到他时一样。

我发现自己已喜欢上他的目光,所以我一点也不后悔,不恨他把我局限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

那天天气阴霾,可他依然出海了,带着网。

他回头,看了我一眼,然后出门。

然后再也没有回来。

我快要死了……我会死在这个小小的鱼缸里。

临闭上眼那一刻,我的脑中,只有那双寂寞和忧郁的眼睛……

五、我

我做了一个长长的梦。

也许,人和鱼儿,是可以做朋友的。

人,活在无形的网中;鱼,挣扎在有形的网里。

孤独拉紧了网绳。

在网中痛苦的,都是沉默着的生灵。

(作者:

成都七中高筑本文略有删改)

(三)阅读上面这篇文章回答25~30题(16分)

25.通篇采用第一人称来写,尤其是写鱼的时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分)

26.小标题的拟定,是作者的匠心独运,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分)

27.“我作了一个长长的梦”,此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

28.渔夫为何将小鱼养起来?

为何舍命为它买一个大些的鱼缸?

(2分)

29.品味语言:

(每小题2分,共计4分,第③题选作)

①也许,人和鱼儿,是可以做朋友的。

(“也许”能去掉吗?

为什么?

②人,活在无形的网中;鱼,挣扎在有形的网里。

(“无形”和“有形”怎么理解?

③孤独拉紧了网绳。

(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30.读过这篇文章,你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人生道理是什么?

(2分)

五、写作(50分)

31.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来写作。

要求:

①记叙文要写出真情实感,不能杜撰,更不能套用或抄袭。

②议论文要观点正确、说理充分、论证严密。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1)请你以“谈谈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为题作文。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当前,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谈《论语》,孔庆东说鲁迅,以及红楼梦中人、红楼梦中菜……总之,人人都在了解经典名著,都在品析文学经典。

同时,每个人心中对名著的理解和感受也都是不一样的。

也许,你曾经有一段与名著有关的或开心、或伤感的经历;也许,你对某个文学人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还或许,你对某部经典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

请将下面的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写成一篇文章。

,我心中的至爱(或伤痛)(可填作品名,也可填人物名)

项目基础得分书写得分总分评卷人复查人

得分

200

2180000

400

600

800

2018年元月四川省青神县九年级语文检测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知识(1~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D2.C3.C4.A5.D

二、积累、整合、运用(15分)

6.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每一题1分,增字、减字、错字、别字、用拼音等该题不得分,共计5分)

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③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④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⑤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不设统一答案,只要合理,即给1分。

参考答案: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③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④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⑤阴易逝,岂容我待

⑥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就越感到失时的痛苦

⑦渴望能够一跃千里,只希望每天能够前进一步。

8.《儒林外史》—书生现形记《红楼梦》—失去的大观园

《三国演义》—龙争虎斗《诗经》—先民的歌唱

《聊斋志异》—瓜棚下的怪谈《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

9.

(1)①B②A③D④C(2分,做对两小题给1分,做对四小题给2分,不出现0.5分)

(2)例:

读书既要常看,也需方法,更要学以致用。

短短六句,即将读书之道阐述得淋漓尽致,可谓精辟!

那些只会埋头死读却不知消化的“两脚书橱”,正是“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的最佳佐证。

(2分,批注不限于题目所列角度,也不必说明批注角度,表达合理即可)

(3)例:

我更认同A。

理由:

读《荷马史诗》,让我们在感悟真理和正义之美的同时,也领略了古希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2分,能举出一部相应的书给1分,能结合所认同的观点进行简要阐述给1分,三种观点只要阐述合理都可给分)

10.常言道: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

一个“又”字,有很浓的感情色彩,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

(2分)

11.通过描述了重阳佳节作者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

(2分)

12.①去拜访②以……为耻辱(认为……是耻辱)(每词1分))

13.①当时的人没有不赞美他的。

②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14.三顾茅庐投笔从戎(各占1分)

15.通假字:

研,本字:

砚(各占1分)

16.相同之处:

两文都有对人物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如甲文开头的话和乙文的大部分文字都属正面描写。

甲文除开头的正面描写外,均为侧面描写;乙文的“左右皆笑之”,也是侧面描写。

不同之处是甲文以侧面描写为主;乙文以正面描写为主。

17.②写字清秀、美观、线条流畅。

③价廉物美,品种繁多。

(各占1分)

18.从上到下,由外而内。

(各占1分)

19.打比方,使说明的对象生动形象。

(各占1分)

20.选择一题作答。

(意思相近即可,2分)

(1)“大部分”是一表范围比较广的副词,虽说较广,但也没有达到全部。

如是去掉,肯定是全部,与生活实际不相符,不符合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

(2)“一般”是一表普遍性(共性)的词,不包含特殊性,如果去掉,只表普遍性,与生活实际不相符。

21.“我自信,我能行!

”是在文章的结尾处归纳出来的。

或“有自信我能行”,在文章的标题出现的。

(2分)

22.对比。

将“有自信”和“没有自信”加以比较,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突出强调、有力地证明了“我自信,我能行”的观点。

(2分)

23.符合文中的例句即可。

答案略。

(2分)

24.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不论赞成或反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分)

(1)说赞成。

结合原文的观点或自已的主张来阐述。

(2)说反对。

因为“我能行”,除了自信之外,还有其它因素,自信不是唯一条件。

25.采用第一人称来写,尤其是写鱼的时候,除了给人以亲切感,真实感之外,还赋予了鱼以人的思想性格,更符合寓言的特点,这样能更好的为表现文章中心服务。

(2分)

26.省去了过渡衔接的话;使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醒目、题文照应;概括内容;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

(只要答对其中之任意两点即可,2分)

27.对上文的小结,同时也说明了这篇文章是虚构的,符合寓言的特点。

(2分)

28.渔夫喜欢上了小鱼,且觉得小鱼有一双能读懂他心思的眼睛,能明白他的心思,能陪伴他过日子。

(意思相近即可,2分)

29.(答案不是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每题2分。

①“也许”是一个表猜测语气的副词,不确定,既可以,又不可以,说它可以是因为人和鱼是两类不同的动物,鱼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低等动物。

说可以,本文是一寓言,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鱼以人的性格特点。

②“无形”,是说,人好像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跟选文中的渔夫一样,日出面渔,日落而栖,好惬意好舒坦,但人是高等动物,有思想、有感情,孤独、寂寞和忧郁时常伴随在人的身边,让人欲罢不能,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可它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有形”,是说,鱼儿生活在一个小小的鱼缸里,鱼缸可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

③“孤独”在这里,作者赋予了它人的力量,它同样也可以置人以死地。

3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分。

分别从渔夫、鱼儿和我(作者)的角度来说。

(1)渔夫:

舍已为人等。

(2)鱼儿:

善解人意等。

(3)我(作者):

做一个智者告示。

五、作文(50分)作文评分标准

等级优秀

45~40良好

39~35中等

34~25较差

24~10差

9~0

内容切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符合题意;较符合文体要求;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内容较具体;中心较突出;比较感人。

内容不很具体;中心不很明确。

没有具体内容;没有中心。

表达语言流畅;结构严谨;富有个性。

语句通顺;表情达意恰当;结构完整。

语句较通顺;结构基本完整。

条理不够清楚;语句不够通顺。

辞不达意;文不成篇。

书写书写美观;卷面整洁;格式正确;标点恰当。

(5分)书写工整;卷面干净,格式、标点较恰当(4分)字体清楚,格式、标点基本恰当(3分)字迹潦草,格式、标点较差(2分)书写差;字迹难以辨认(1~0分)

加分拟题有新意、构思或表达有创新、表达有文采等可酌情加1~5分,最多可加5分。

扣分无标题扣2分,错别字、标点使用错误、病句每三处扣1分,重复不计;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2分;确认抄袭在第五等评分,确认套用者在四等内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