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496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docx

主题读写专项训练之科技篇

科技

  【主题解说】

科技,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科技,正刷新着每一个创新的起点。

科技,让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让我们的生活富裕,美满。

飞速发展的科技,让我们每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感到了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无穷魅力。

科技的

进步,正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小到文具百货,大到各行各业。

如2008年北京奥运的一个主题就是“科技奥运”,我们可以在“鸟巢”的“钢筋铁骨”中看到中国人民的智慧,可以在“水立方”的“神奇外衣”里为华夏民族的尖端技术感到自豪。

再比如,我们从天气的变化里可以探究人类健康的因素,明白天气变化里蕴涵的许多科学道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科技,就是这样的神奇,就是这样的迷人。

  

【名作品读一】

  

“鸟巢”的“钢筋铁骨”

  国家体育场由独特的钢架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就仿佛若干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

形成了一个可以容纳91000人的体育场,实在让人惊叹。

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冲刺。

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鸟巢”的钢结构最大跨度达到333米,相当于200个成年人手拉手的长度。

重达4.2万吨的钢结构需摆脱外力的支撑,靠自己“站立”起来,工程浩大自不必说,其材料的选择是慎之又慎。

筑造“鸟巢”使用的钢材材质绝大部分为Q345D和Q345GJD钢材,局部受力大部位采用了Q460钢材。

Q460钢材是专为“鸟巢”量身打造的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

“Q”代表钢材的强度,“460”表示受力强度达到460兆帕时才会彻底变形,460兆帕相当于4540个标准大气压,普通钢材受力强度只有235兆帕,比Q460小将近一半。

在国家标准中,Q460的最大厚度是100毫米,而“鸟巢”这次使用的钢板厚度史无前例地达到110毫米。

“鸟巢”钢结构中共使用了400吨Q460钢材。

  “鸟巢”的俗称源于它的外形,走近它才知道,不仅仅是从外观上,更重要的是各种高科技元素的使用增加了观众观赛的舒适度,而孕育和呵护生命的“巢”最重要的就是这种舒适感。

  8月的北京,天气炎热,91000人坐在一个体育场里看比赛,如何避暑呢?

“鸟巢”的中方设计师们经过多次论证,借用了流体力学设计中的一种计算机CFD模拟方法,对“鸟巢”的观众席进行了热舒适度、风舒适度的模拟分析实验。

它可以精确模拟出“鸟巢”的钢结构和膜结构,模拟出91000人同时观赛时的自然通风状况,并计算出每个区域的观众能感受到的温度和湿度气流速度,在图纸上用不同颜色标示出来。

现在,“鸟巢”所有的通风设施,都是按照这个模拟分析对外国设计师的图纸进行调整优化的结果。

无论观众坐在上层看台还是下层看台、普通座位还是VIP席,都能享受到自然光和自然风,达到较好的舒适度。

  9万多人同时观赛,现场的声音之嘈杂可想而知。

如果场内没有良好的吸声材料和声学效果,无论运动员还是观众都将很难听清场内的广播。

“鸟巢”的下层膜采用吸声膜材,能起到声学吊顶的作用,配合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一些吸声材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使“鸟巢”内部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6——这个数字完全能保证坐在任何角落的观众都能清晰收听到场内广播。

这些科技手段的运用,让在“鸟巢”观赛的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奥运带来的乐趣。

  (选自“XX科技网”)

  探究练习

  1.如何理解“鸟巢”和“钢筋铁骨”?

  2.文中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3.“鸟巢”带给观众的舒适感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4.本文构思巧妙,采取了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外指的是什么?

内指的是什么?

5.你能说一下鸟巢的象征意义吗?

    【名作品读】一:

  1.“鸟巢”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形象具体,是说国家体育场的形状就像一个鸟巢一样。

“钢筋铁骨”指的是国家体育场全部是独特的钢架结构组合成的。

2.列数字,说明准确无误;做比较,“相当于200个成年人手拉手的长度”,突出钢结构的跨度之大。

3.①“鸟巢”的结构使观众视距保持一致;②自然通风,温度适宜;③语音传播清晰精确度高。

4.体育馆外部特征像鸟巢一样;内部构造和制作原理5.这是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巧妙结合;体现了人文关怀。

【名作品读二】:

  

“水立方”的“神奇外衣”

  

  这是一个关于水的建筑。

水在泡沫形态下的微观分子结构经过数学理论的推演,被放大为建筑体的有机空间网架结构,从而成为了建筑本身。

“水立方”以一个纯净得无以复加的正方形,平静地表达对主场的礼让与尊重,与主体育场完整的圆形相得益彰。

  ——题记

  晶莹剔透的国家游泳馆(水立方)像一潭碧蓝的池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浅蓝色、梦幻般的外形赋予了“水立方”女性般的柔美,与“阳刚”的鸟巢遥相呼应。

  “冰清玉洁”的“水立方”之所以有这样清丽的容颜,主要是由于它穿上了一件由3000多个“泡泡”——蓝色气枕组成的膜“外衣”。

  这层膜“外衣”的真正名字叫ETFE(四氟乙烯),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的膜材料。

这种名为ETFE的膜材料看上去只有牛皮纸厚,对着阳光望去非常剔透。

虽然这种含氟的膜材料看似很薄透,但强度却非常高。

“水立方”单块膜结构气枕最大重量达到了50千克,膜结构的抗压性极强,放上一辆轿车都不会被压坏。

但这层薄“外衣”的透光率达到了90%,“水立方”在盛夏酷暑的侵袭下会不会变成一个汇聚阳光的“温室浴场”?

如何在保持游泳馆透明、美观的同时,避免透明场馆温度偏高、出现眩光?

  解决上述问题的“法宝”就是分布在ETFE膜上的上亿个镀点,即在ETFE膜的表层,镀上上亿个与膜的颜色类似的镀点,用来改变光线的方向,起到隔热散光的效果。

这些“镀点”布成的点阵,就像一把把遮阳伞,把刺眼的光线和多余的热量挡在场馆之外;而在一把把“遮阳伞”之间,所需光线可以自由通过,保证场馆的温度和采光。

  “水立方”要呈现梦幻效果,还需要给每块“泡泡”充气,这个过程由“水立方”整体的自动充气系统完成,这意味着“水立方”的3000多个气枕充气状态都在它的监控下。

虽然“水立方”在外观上是个统一的整体,但每个“泡泡”却相对独立,因此,即便其中一块气枕损坏,也不会造成“水立方”膜结构的整体“泄气”。

  更有趣的是,“水立方”这件膜“外衣”本身具有“自我清洁”的能力,使得灰尘基本无法黏附。

即使沾上灰尘,自然降水也足以使之清洁如新,如果遇到类似沙尘暴的恶劣天气,场馆将会启动人工清洁的方法,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清洁。

经试验,在需要清洗时,只要两辆消防车的水,20分钟“水立方”就能洗完“干净澡”。

  (选自“XX科技网”)

  探究练习

  1.给“水立方”下个定义。

  2.为了介绍“水立方”,作者独具匠心地运用了哪些富有色彩与感情的词语?

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文中第三、四段为了说明“外衣”的特征,除了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使读者对“外衣”的了解更清楚?

 5.文中第五、六段对“水立方”的补充说明,让我们更惊叹于它的科技含量。

作为一个中学生,除了能认识到它设计的精巧,你还能感觉到什么?

    

 

 1.“水立方”,国家体育馆游泳中心,是一个纯净得无以复加的正方形,是水在泡沫形态下的微观分子结构被放大为建筑体的有机空间网架结构,具有浅蓝色、梦幻般的外形。

2.晶莹剔透、碧蓝、浅蓝色、梦幻、冰清玉洁、清丽、透明、美观。

彰显了游泳中心设计的独特和创新、色彩的富丽堂皇和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

3.打比方;具体地说明了“外衣”的形状,语言生动形象。

4.作诠释。

5.自豪于祖国科技发展的迅速;认真学习,发愤图强,自主创新,将来报效国家。

  

【名作品读三】

  

天气与健康

霍雨佳  

  天气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且健康涉及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因此,人们健康与否要看看天气如何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舒适是人的一种感觉,是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身体或精神上的愉悦感。

广义上的舒适,涉及气象、医学、生物、人文地理、心理学等诸方面。

如果狭义地理解,舒适也可认为是一种环境的适宜。

在诸多影响舒适感的环境因素中,以温度、湿度、风和辐射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

  日常生活中,冷与热都会造成身体的不舒适。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维持在37℃左右,这并非意味着当环境温度保持在37℃时,人体最为舒适。

因为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必须向外散发,当环境温度过高,这些热量就不能顺利散发出来,人就会感到难受;而当气温太低时,这种热量散发又太快,人便觉得寒冷。

根据各国的实验,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是:

夏季19-24℃,冬季12-22℃。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就要借汗液的蒸发来排出热量。

此时,空气湿度就显得特别重要。

当空气湿度较高时,汗液蒸发速度很慢,人就有一种黏糊糊的感觉,很不舒服。

如果高温伴着高湿(例如夏季雷雨来临前),还容易发生中暑现象。

只有当空气湿度较低时,汗液蒸发速度才会较快,即使天热一点,人也感到一种爽快。

例如,同样是高温天气,在南京往往是汗流浃背,在北京则不会这样。

其实,北京的气温并不低,人体也并非不出汗,只是因为北京的空气湿度较小,汗一出来很快就蒸发掉了。

研究发现,当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50%左右时,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对人体都非常适宜。

  风对人体热量散发的影响主要有两点:

一是增强人体的对流换热;二是加快空气的扩散,从而影响人体排汗的散热效率。

这两点影响又由于气温高于或低于皮肤温度而有所不同。

当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一方面是“施热于人”,另一方面却加强了扩散,提高了人体的散热效率,所以在夏季,每当热风吹来,人体感到干热的同时,稍有点清爽的感觉。

反之,当冬季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使对流换热加快,散热效率提高,所以,同样是零度气温,有风时感觉很冷,无风时则不是太冷。

当温湿度适宜时,2级左右的风的吹拂会给人的精神带来愉快。

  研究表明,在高温或低温的条件下,人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辐射调节温度的平衡,从而有利于维持正常体温。

例如,冬季人们晒晒太阳,就觉得很舒服。

不过,这种“补偿效应”是有限的,当温度特别低时,人们待在太阳下,仍感觉很冷。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探究练习

  1.请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2.请你体会文章第四段和第六段的两个黑体词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二段中对“舒适”的解说属于什么说明方法?

4.文中从几方面来说明天气与健康的关系?

5.本文的语言特色较为平实。

你能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一种自然现象吗?

  

  【名作品读】三:

  1.气象与舒适2.①“发现”指发觉,通过研究找出了以前还没有被认识的食物或者规律或者现象。

②“表明”指表达通过研究以后得出的一种结论或者说观点。

二者的意思明显不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3.下定义(舒适是人的一种感觉,是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身体或精神上的愉悦感)和作诠释(广义上的舒适……最为直接和显著。

)4.冷和热(环境温度的高与低)、风的影响5.略。

 【作文手把手】

  

【作文手把手】

“鬼湖”之谜

王磊

  在美国的肯尼亚北部地区,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几乎不生长农作物。

这一天,来了一队商人,他们行走在茫茫的沙漠中,一个个被炎炎烈日烤得口干舌燥,可水袋里已滴水全无。

突然,大家眼前一亮——只见一汪碧水在前方闪闪发光。

于是,他们纷纷狂奔起来,等来到湖畔,看见碧波荡漾,湖水清澈见底,但不大一会儿工夫,辽阔的水面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眼前,又成为一片茫茫的沙漠。

大家顿时紧张起来: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鬼湖”吗?

我们不会遭遇什么不测吧?

(用传说故事开头,既设置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又给文章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这个湖,确实就是“鬼湖”。

如果你乘坐飞机,从飞机上俯视大沙漠,下面仿佛有一块巨大而美丽的水晶球,这就是非洲著名的图尔卡那湖,又名碧玉湖。

因为时隐时现变幻不定,所以被人称为“鬼湖”。

(用“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图尔卡那湖的形状和清澈透明的特点,通俗明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鬼湖”呢?

经过科学家们的反复考察,实验,推测出“鬼湖”现象是由于类似虹吸泉的现象引起的。

在“鬼湖”附近,应该有一个比“鬼湖”地势高的地下空洞,储藏着从别处流来的水,还有一个类似软管的地下通道,将“鬼湖”和地下空洞连接起来,当洞内的积水积到能淹没通道最高位时,水就将通道内的空气挤压掉,水便从空洞里流了出来,便出现“鬼湖”。

但又因为“鬼湖”处于沙漠之上,即使水再多,也不需多大工夫就流到沙层下面了。

就算这水一时没流掉,由于沙漠上狂风乍起,风沙弥漫,不大一会儿也就会被流沙所覆盖,变成一片茫茫的沙海。

这就出现了人们传说中的“鬼湖”现象。

(先用设问的形式引起读者的注意,再借用物理学中的虹吸现象来进行解释,然后用通俗明了、浅显易懂的语言,层次清楚地向大家介绍了“鬼湖”现象的形成原因。

  “鬼湖”之谜揭开了,科学是首功。

愿我们能用科学来解释自然界中的更多奇异的现象。

(结尾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最后发出了自己的美好祝愿,希望科学能给人类带来更多更大的益处。

  【总评】:

  这是一篇语言简练生动的说明文。

作者一开头就用一个扣人心弦的传说故事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用生动的描写、简练的叙述向大家展示了“鬼湖”的时隐时现、神秘莫测、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特点,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然后,又连用两个问句巧妙地引入了要说明的事物——“鬼湖”,吸引着读者的目光继续浏览下去。

接下来,作者从高空俯视的角度介绍了“鬼湖”的外形特点,再运用科学原理——物理学上的虹吸现象来进行解释,浅显易懂,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精评一条龙】

  

火眼金睛——说说X射线

师亚东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是谁吗?

  要想知道他是谁,那得先从孙悟空的眼睛说起。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的眼睛是火眼金睛,能穿透妖魔鬼怪的皮肉,看出它们的真面目,从而让妖怪在他眼中马上现形。

但是,这也只是神话传说而已,丝毫没有现实意义。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世界上还真就有了这么一双火眼金睛,不过,这双眼睛不是人类的,而是一种射线,那就是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于1895年11月8日发现的。

当时由于人们对这种射线不了解,就给它取了个未知数“X”的名字,后来人们便称它为“X射线”。

  X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因此,它在医学中常用作透视检查。

临床医生为了明确诊断,常需要病人到放射科做各种检查,如透视、摄片、消化道钡餐以及特殊的造影等。

在医学领域,X射线已成为人类战胜许多疾病的有力武器,而且还为今后物理学的重大变革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正因为这些,在1901年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上,伦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将X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

  X射线对人类查出疾病元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它也有有害的一面。

长期受X射线辐射对人体有伤害。

X射线照射量越大,对人体的损害就越大。

X射线照射量可在身体内累积,其主要危害是对人体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使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病菌容易侵入机体而发生疾病。

因此,虽说X射线检查对绝大多数人是安全的,但仍应强调,由于胎儿、婴幼儿、儿童对X射线非常敏感,故孕妇和婴幼儿、儿童应尽量避免X射线检查。

  我们相信,有了这双火眼金睛,人类一定会战胜更多的疾病!

  【同窗视点】:

  张同学:

从师亚东同学的文章里,我知道了X射线是由谁发现的,也知道了X射线的作用和危害,还知道了都有哪些人不能经常进行X射线检查。

  范玉娟同学:

本文题目形象传神,一看“火眼金睛”四个字就觉得很有吸引力,而且,师亚东同学还在结尾又一次点到这四个字,和题目中的“火眼金睛”相照应。

  黎家安同学:

我觉得师亚东同学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开头写得好,他在此处故意卖了个关子,设下悬念,起到了吸引读者读下去的作用。

  【教师评论】:

  柳老师:

这是一篇介绍X射线的科普说明文。

本文特色主要有:

1.思路清晰,顺序合理。

先从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说起,然后依次介绍了X射线的发现、命名、作用和危害。

2.举例分类,方法合理。

作者分别举了透视、摄片、消化道钡餐以及特殊的造影等例子来说明X射线的透视功能,这是举例子;为了说明X射线的危害,则分别指出孕妇和婴幼儿、儿童应尽量避免X射检查,这是分类别。

3.语言通俗明了,浅显易懂。

  

【作文升格】

【升格之前】

我是克隆绵羊多利

贺玉美

  1996年7月5日,在威尔莫特等人第248次实验后,我——成功地诞生了,我就是克隆小绵羊多利。

  对于我的诞生,许多人都很好奇,他们总是提出相同的问题,问我到底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

那我就给你们讲一下我诞生的过程吧。

  要说起我的诞生经历,也不怎么好玩。

最初,我的恩人,也就是科学家威尔莫特等人,从苏格兰一只黑脸羊的身体内取出卵,然后用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

与此同时,再从芬多塞特六龄母羊乳腺细胞中取出核,同取走核的苏格兰黑脸羊的卵细胞结合。

手术完成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这个换核卵,让卵细胞质与乳腺细胞核相互协调,使“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然后再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内。

终于,到了7月,我被成功地克隆出来了。

  我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他们都说我的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工业,而不是胚胎细胞核。

这个结果也就证明了:

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对于我的成功问世,我也备感欣喜。

克隆技术的确是一项很好的技术。

它是用体细胞克隆成功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克隆技术的进步,我想让科学家们多克隆些能为百姓尽职尽责的人类。

让克隆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吧!

  【升格建议】:

  1.作者想要说明的重点是多利的诞生过程,建议把第三段说明多利诞生过程的内容进一步充实,而第四段关于体细胞和胚胎细胞的内容与中心联系不大,可以删去。

2.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文章应在突出它利的一面的同时,再点出它弊的一面,从而使内容显得更严密。

3.文章第三段介绍多利诞生过程的语言过于简洁,因而有些地方说明得不够清楚,也不够准确。

另外,文章语言特色不够鲜明,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特点,生动活泼点更好。

  

【升格作文】

嗨,我是多利!

贺玉美

  嗨,我是多利!

  1996年7月5日,在以威尔莫特为首的科学家进行了第248次实验后,我成功地诞生了,我就是世界上第一只人类用克隆技术创造的新生命——克隆小绵羊多利。

  对于我的诞生,许多人都很好奇,他们觉得不可思议,总是提出相同的问题,问我到底是怎么被“克隆”出来的,让我觉得不胜其烦。

下面,我就干脆做一次“新闻发言人”,给你们讲一下我诞生的过程吧。

  要说起我的诞生经历,也不怎么好玩。

最初,我的恩人,也就是科学家威尔莫特等人,从苏格兰一只黑脸羊的身体内取出卵细胞,然后用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细胞核,与此同时,再从芬多塞特一只六龄白脸母羊乳腺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把细胞核移植到取走细胞核的苏格兰黑脸羊的卵细胞内。

之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这个换核卵,让卵细胞质与乳腺细胞核相互协调,从而融合到一起,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像受精卵那样开始分裂,发育,成为胚胎,再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内继续发育。

在277个成功与细胞核融合的卵子中,只有29个存活下来,被移植到13头母羊体内,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幸运者。

  终于,在移植手术后148天,1996年7月5日,我诞生了,成为世界上第一只人类用高新科技克隆出来的雌性小绵羊,他们给我取名为“多利”。

  这就是我的诞生过程,是不是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只不过是只有1/277的成功率幸运地与我结盟,其他的都失败了。

我成功问世,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了备受世人关注的幸运儿。

因此,我特别感谢人类发明了克隆技术。

可是,我又有点担心,假如有一天,人类把这个技术用来克隆人的话,那世界不就乱套了吗?

  【升格点评】:

  修改后的文章显示出几大优点:

  1.重点突出,清晰明了。

作者抓住了自己说明的重点——多利的诞生过程,用准确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多利的诞生过程,重点突出,清晰明了。

2.方法灵活,准确严密。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几组数据,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多利诞生的不易和偶然性,使得说明更加全面,严密。

3.语言生动,活泼有趣。

单从文章题目就可以看出文章语言的特色,“嗨,我是多利!

”亲切自然,“新闻发言人”的说法生动有趣,“恩人”的称呼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地说明了多利的诞生过程。

总之,升格文是篇较为成功的科技说明文。

 

【训练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今天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谁都不会否认科技的力量。

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科技,加快了社会前进的步伐。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它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科技,正在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科技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创新,一种文明。

  环视我们的身边,以“科技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作时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

  【写作指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的这一新科技革命,使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科技和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在享受着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科技所带来的诸多弊端。

对“科技与生活”这个写作话题,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科技影响生活的现象写起。

  选择写记叙文,可以考虑科技对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影响,从多方面、多角度反映科技对人类的影响;也可以侧重某一方面,挖掘出深刻的主题,突出表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和作用;还可以审视科技成果背后蕴涵的艰辛和责任,以及其负面影响给人带来的灾难与深思。

  写议论文,要以理性的眼光,辩证地看待科技对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例证要确凿,分析要全面。

  写说明文,要做到材料准确,科学,而且要跟“生活”有关。

语言风格要生活化,可选择生动的说明性语言的形式。

  

【风采展示一】

  

一只太空椒的自述

张守旺

  嗨,大家好,我叫太空椒。

看到我比拳头还大的个头,不会吓着你吧?

其实,我们和普通蔬菜一样,很乐意走上你的餐桌,成为你的最爱。

而且,我们的味道更鲜美,不信你可以尝尝。

只是不是现在啊,先听我介绍完自己。

  你一定很疑惑吧,我们为什么被取名“太空椒”呢?

这要从我们艰辛的成长历程说起。

相信大家对乘坐“神州五号”飞船的杨利伟不陌生吧,我们和杨利伟一样也去过太空。

早在199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