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2977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docx

Y272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收期间防灭火措施

目录

一、工作面概况1

二、工作面自然发火特点分析1

1、收尾期间自然发火特点分析1

2、工作面回撤期间易自然发火特点分析2

(1)采空区氧化带与窒息带交界处2

(2)支架上方碎煤2

(3)支架后方15m范围上部浮煤2

(4)工作面上、下通道内浮煤2

三、自然发火预测预报3

1、收尾期间预测预报3

(1)人工检测3

(2)安全监测3

(3)束管监测3

2、回撤期间预测预报4

(1)人工检测4

(2)安全监测4

(3)束管监测4

3、数据整理、分析5

四、通风系统5

1、Ⅱ020208工作面收尾期间通风系统5

2、Ⅱ020208工作面回撤期间通风系统5

(1)回撤后部刮板输送机期间通风系统5

(2)工作面回撤支架期间通风系统6

(3)通风系统管理措施7

 

五、Ⅱ020208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措施7

1、Ⅱ020208工作面距停采线120~18m区间内防灭火措施7

2、Ⅱ020208工作面距停采线18m至施工回撤通道完成后防灭火措施9

3、工作面预防性封闭注液氮期间防灭火措施10

4、工作面回撤期间的防灭火措施12

5、工作面风、机两巷封闭及封闭后的防灭火措施14

六、通风安全管理措施14

七、应急措施15

1、可能发生自然发火的地点及特征15

2、应急处理措施15

3、异常情况下封闭期间注液氮安全技术措施16

4、应急物资储备17

八、避灾路线17

九、附图17

Ⅱ020208综放工作面收尾/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案

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概况

Ⅱ020208综放工作面开采煤层为2#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8.4m,平均倾角为14°,煤层为易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一般为2-3个月,最短为23天,瓦斯涌出量为10.79m3/min。

工作面上邻Ⅱ020206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净煤柱35m),下距Ⅱ020210回风顺槽净煤柱35m。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采放顶煤采煤法,采用全部跨落法控制采空区顶板,工作面倾斜长201.8m。

截至7月26日,Ⅱ020208工作面已经开采至距离停采线190m处。

本方案针对收尾至回撤期间不同阶段的防灭火特点制定相应的防灭火措施,分为四个阶段,即工作面距停采线100m~18m期间、工作面距停采线18m至施工回撤通道结束、工作面回撤期间与工作面封闭后。

二、工作面自然发火特点分析

根据该工作面煤层自然发火特性、自然发火期等级、开采工艺等情况综合分析,工作面防灭火具有以下特点:

1、收尾期间自然发火特点分析

(1)工作面采用放顶煤开采,采空区遗留大量浮煤,为采空区自然发火留下隐患;

(2)工作面风、机两巷采用锚索网支护,移架后顶板不易垮落,上、下隅角悬顶面积较大,致使采空区漏风较大;

(3)工作面回采至停采线时,回采速度慢,采空区浮煤氧化时间较长;

(4)该工作面停采前回采速度慢,地表裂隙充填不及时,增加地表漏风。

2、工作面回撤期间易自然发火特点分析

(1)采空区氧化带与窒息带交界处

工作面正常供风的情况下,根据“三带”考察结果,采空区约120m以里为窒息带,在工作面停采回撤期间采空区氧化带与窒息带交界地方的浮煤已达到其最短自燃发火期,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停采回撤时间里,这些浮煤将近一步氧化,极易自燃,一旦这些地点的浮煤自燃,其升高的CO气体将使工作面支架很难回撤出来。

(2)支架上方碎煤

经过采空区垂直三带考察,支架上方存在氧化带,工作面支架回撤时间约为1个月左右,因此如不对支架上部浮煤采取防火措施,则支架上部浮煤极易产生高温,自然发火,一旦支架上方出现自燃发火,灭火难度相当大。

(3)支架后方15m范围上部浮煤

支架后方15m范围处于采空区冷却带,其下部浮煤虽然不易自然发火,但上部浮煤处于采空区垂直三带的氧化带中,这些浮煤氮气不易到达,氧气浓度不易降低,支架上部打的小钻孔注的水也不易达到,温度较高,特别容易氧化自然发火,是撤架防火的难点。

(4)工作面上、下通道内浮煤

Ⅱ020208工作面上邻Ⅱ020206采空区、下邻Ⅱ020210风巷,上通道与Ⅱ020206采空区之间存在煤柱裂隙漏风,下通道与Ⅱ020210风巷存在煤柱裂隙漏风和机巷进风漏风。

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回撤时间内,上、下通道内的浮煤和与上、下通道相邻采空区内的浮煤极易发生氧化自燃现象,故控制上、下隅角漏风是工作面防灭火的重点。

三、自然发火预测预报

工作面自然发火检测主要采用人工检测、安全监测、束管监测、人工采样及红外线测温等手段。

工作面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为CO、C2H6、C2H4、C2H2,上隅角CO防火安全浓度为100PPm,临界值指标为300PPm。

凡监测到C2H6、C2H4、C2H2气体既为达到临界值指标。

通过上述检测手段相互验证和对比,实现自然发火的早期预测预报。

1、收尾期间预测预报

(1)人工检测

①正常情况下,瓦检员每班对上隅角、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及温度等进行检查,每班至少检查两遍,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通风调度。

②每班安排瓦斯检查员对工作面的支架每隔10架进行气体、温度等检测,检测地点为架间、行人侧与架后,并将检测结果及时汇报至通风调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③采空区预先埋设的3路束管测点,每班由瓦斯检查员进行采样,及时将采样结果送至地面监测室进行分析。

(2)安全监测

①信息化安排人员在上隅角设置氧气、温度传感器;工作面、回风流处各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瓦斯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

②工作面距停采线120m、90m、60m和30m处分别埋设测温电阻,待工作面回采过后,监测电工每天必须对预先埋设测温电阻进行测量,及时将检测结果汇报至通风调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3)束管监测

上隅角、工作面、回风流布置的束管测点、采空区预埋的3路束管测点,正常情况下每班1次抽气、检测分析。

异常情况下每班2次抽气、检测分析。

2、回撤期间预测预报

(1)人工检测

①当班瓦检员每班2次检查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绞车硐室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温度和氧气浓度,出现异常时,对异常点每2小时检查一次,并将检测结果汇报至通风调度。

②瓦斯检查员必须每班对工作面支架的架间温度、气体等参数进行检测,具体规定为每隔10架一个测点,对架间、行人侧与架后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汇报至通风调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上隅角、工作面支架间气体如有异常情况,进行人工采样、分析。

如局部地点CO浓度大于100ppm时,每班采样一次。

③回撤期间,每班对工作面30#、60#、90#支架处观测孔和上隅角的观测孔进行采样分析,对架间不注水钻孔进行人工检测,检测内容为氧气、一氧化碳与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及时汇报至通风调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2)安全监测

①工作面设置一氧化碳、氧气传感器;回风流设置一氧化碳、氧气和温度传感器;上隅角设置一氧化碳及氧气传感器;绞车硐室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各监测点实行24小时连续监测。

②工作面距停采线90m、60m和30m处分别埋设测温电阻与工作面4个观测孔中埋设测温电阻,信息化安排监测电工必须每天对其进行测量,及时将测量结果汇报至通风调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3)束管监测

利用预先埋设在采空区90m、60m、30m的束管监测探头,对回撤工作面气体进行监测,正常每班抽气、检测分析1次,出现异常情况时,每班抽气、检测分析2次。

Ⅱ020208工作面回撤期间预测预报测点布置图具体见附图一。

3、数据整理、分析

(1)每日将各种方法检测的数据汇总、整理和分析,以报表的形式上报通风副总、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审阅。

每日日报表主要包括:

瓦斯检测日报表、安全监测日报表、束管监测日报表、人工采样日报表等。

(2)通风二队将每10天的数据整理、汇总后,绘制气体与温度变化趋势图。

(3)每周根据各种检测手段,综合分析防灭火效果,并对一周内的防灭火状况进行评价。

(4)Ⅱ020208工作面的各种数据、记录,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收集、整理和归档。

四、通风系统

1、Ⅱ020208工作面收尾期间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

地面→副井→二采区二煤轨道下山→Ⅱ020208机巷轨道斜巷→Ⅱ020208运输顺槽→Ⅱ020208综放工作面

污风流:

Ⅱ020208回风顺槽→Ⅱ020208回风通路→二采区回风下山→+1170m回风下山→回风井→地面

Ⅱ020208工作面收尾期间,工作面风量保持正常回采风量,即为890m3/min左右。

工作面回撤通道施工完成后,将工作面风量减半,保持在400m3/min左右。

Ⅱ020208工作面收尾期间通风系统示意图具体见附图二。

2、Ⅱ020208工作面回撤期间通风系统

(1)回撤后部刮板输送机期间通风系统

①待运输顺槽内的转载机、破碎机、下端头支架向外推出工作面煤壁线以外5m后,通风二队在工作面下口处施工一道带调节风窗的永久密闭,届时开启工作面局扇,工作面通风方法为上行通风。

②通风二队在后溜回撤措施巷上部,距底板1.5m以上施工一道板闭,并用快速密闭材料喷涂。

距底板1.5m处设置挡风帘。

③利用机巷密闭调节窗调节风量,确保工作面区域的风量。

④待工作面的后部刮板输送机及前溜机头由Ⅱ020208后溜回撤措施巷回撤结束后,通风二队立即组织人员封闭Ⅱ020208后溜回撤措施巷与Ⅱ020208机巷密闭调节窗。

⑤后溜措施巷封闭砌筑3道密闭,其中措施巷上部砌筑1道板闭,距措施巷下部不超过5m处砌筑2道密闭,间隔1.5m,中间注充填材料。

密闭墙体上必须设置措施孔、观测孔、压差计、反水管等,并进行永久密闭管理。

⑥封闭作业期间,Ⅱ020208机巷区域实施局部通风,风机安装在Ⅱ020208机巷轨道斜巷处。

风机功率为2×15kw。

Ⅱ020208工作面回撤后溜期间通风系统示意图具体见附图三、

(2)工作面回撤支架期间通风系统

Ⅱ020208工作面回撤期间通风系统示意图具体见附图四。

新鲜风流:

Ⅱ020206机巷局部通风机(2×30kw)→Ⅱ020208回撤工作面

污风流:

Ⅱ020208回撤工作面→Ⅱ020208回风顺槽→Ⅱ020208回风通路→二采区回风下山→1170回风下山→回风井→地面

Ⅱ020208工作面回撤期间,工作面形成局部通风系统,其配风量计算如下:

①按人数计算:

Q=4Nm3/min=4×30=120m3/min;

②按沼气涌出量进行计算:

Q=100qk=100×0.04×2=8m3/min;

③按最低风速进行计算:

Q=0.25×60×20=300m3/min;

④绞车硐室利用风袖配风50m3/min。

因此,回撤期间工作面配风量为350m3/min。

FBD5.6/2×30KW局扇额定配风量为650~380m3/min,能够满足回撤工作面风量要求,风机安装在Ⅱ020206机巷内,风筒直径800mm。

(3)通风系统管理措施

①工作面形成局部通风时,每班安排专人对Ⅱ020208区域的通风设施进行巡检,保证通风设施的完好,确保通风系统稳定、正常。

②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系统后,安排通风设施工将Ⅱ020208工艺斜巷和Ⅱ020208风巷联络巷的风门钉死,保证通风系统稳定。

③施工区队在回撤作业时要注意保护好工作面及风巷的风筒,防止将风筒刮破。

④测风员每天对工作面风量进行测定,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并做好风量测定记录,

五、Ⅱ020208综放工作面收尾及回撤期间防灭火措施

根据工作面回采及收尾期间采空区自然发火特点,分四个阶段实施防火措施,即工作面距停采线120m~18m期间、工作面距停采线18m至施工回撤通道结束、工作面后溜回撤结束、工作面封闭注液氮期间、工作面启封、回撤支架期间和工作面封闭后。

这5个阶段内将采用预测预报、管风防火、充填地表裂隙、黄泥灌浆、注(液)氮、上(下)隅角设置沙袋隔离墙等多种防火措施。

1、Ⅱ020208工作面距停采线120~18m区间内防灭火措施

(1)工作面距停采线120m时,组织人员集中填充一次地表裂隙,此后每天安排专人人充填地表裂隙。

(2)距离停采线90m、60m、30m时,在Ⅱ020208回风顺槽离顶板不超过1m紧贴巷帮向采空区分别敷设一趟4寸钢管(管路编号管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逐渐埋入采空区,工作面每推进30m,进行预防性注浆防灭火,灌浆时在泥浆中加入适量高分子胶体和泡沫阻化剂,灌浆量不得小于700m3,水土比不大于7:

1。

(3)距离停采线120m时,工作面每推进20m,在Ⅱ020210风巷向Ⅱ020208采空区施工一组注液氮钻孔,每组钻孔数为2个,其钻孔间距为2m左右,距离停采线30m位置处,在此也施工钻孔一组,钻孔数为2个,其间距为2m左右,共计钻孔数13个,用于向采空区压注液氮所用。

钻孔终孔位置距Ⅱ020208机巷采空区底板5~6m,钻孔长度39~41m,采用一次性钻杆施工,钻杆直径为50mm,钻孔角度为23~25°。

压注液氮时,同时连接的钻孔数量不得少于2个,注液氮钻孔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小于60m,液氮流量控制在3~4t/h,每天中、夜班压注液氮,预计每天注液氮量为50t,具体注液氮量以工作面氧气浓度变化为准(O2浓度不得小于18%)。

Ⅱ020208工作面收尾期间灌浆、注氮系统图详见附图五

(4)在压注液氮期间,采煤队上隅角、下口行人过桥上部区域必须悬挂便携式O2报警仪。

上隅角区域作业人员、工作面瓦斯检查员、安检员与采煤队工班长以上管理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报警仪,作业区域内O2<18%,严禁进入作业区域,待O2≥18%时,方可进行作业。

注液氮期间,严禁人员进入后溜区域作业。

(5)距停采线30m时,从Ⅱ020208工作面上口沿后部刮板输送机铺设一趟4寸钢管,分别在沿工作面倾向自上而下100m和50m处留设三叉出口,作为注氮管路,在工作面停采后,根据回撤工作面的气体情况,实施注氮作业,有效惰化此区域。

(6)在此期间,工作面每推进20m分别在Ⅱ020208工作面上、下隅角施工沙袋隔离墙,沙袋隔离墙紧贴巷道两帮,平均厚度不少于1.0m,高度要接顶板,隔离墙施工完毕后,向隔离墙全断面喷堵快速密闭材料,并在隔离墙内灌注复合浆体,形成浆体隔离带,减少漏风。

(此项工作至工作面停采为止)

2、Ⅱ020208工作面距停采线18m至施工回撤通道完成后防灭火措施

(1)工作面推进至停采线18m范围时,开始铺设柔性网、风筒布形成堵漏“屏障”,有效减少采空区漏风,具体规定如下:

从Ⅱ020208工作面上、下口沿工作面倾向50m范围内铺设风风筒布、柔性网,要求先铺设一层柔性网,然后铺设一层风筒布。

(2)在此期间,综采三队要切实做好上、下隅角的强制放顶工作。

(3)工作面停采后,在工作面上、下隅角处施工一道木板闭,用快速密闭对板闭表面进行喷堵,有效杜绝采空区的漏风。

利用煤电钻在上、下隅角打眼注入高分子胶体,有效堵塞板闭周边的漏风通道。

(4)回撤通道完成后,通风二队组织人员在工作面架间每隔10架施工一个注水钻孔,共计13个,钻孔终孔位置位于支架后方12~15m,距支架顶部5m左右,钻孔仰角为150~170。

在施工注水钻孔的同时,沿工作面煤壁线铺设一趟供水管路,利用“三通”阀门分别与Ⅱ020208回风顺槽内的供水管路和灌浆管路接通,在工作面每隔2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注水钻孔用高压胶管与供水管路上的三通相连接。

(钻孔及其布置图详见附图六、附图七)

(5)注水钻孔施工完毕后,利用煤电钻在钻孔周边打眼,压注高分子胶体,有效堵漏钻孔周边的煤体裂隙,同时每天4个钻孔一组,自上而下交替进行注水,每个钻孔注水量不得少于100m3。

(6)回撤通道完成后,在30#支架、60#支架、90#支架后尾梁处和上隅角各施工1个观测孔,钻孔终孔位置位于支架后方25m,钻孔孔径50mm,平行于工作面底板,垂直于采空区。

施工完成后,钻孔内埋设测温电阻与束管,工作面回撤期间每班对4个观测孔进行采样分析。

(7)回撤通道完成后,工作面上、下口各50m范围内用煤电钻打眼,注入高分子胶体封堵材料充填煤壁裂隙,减少漏风,并用快速密闭材料喷涂工作面上、下口。

(8)工作面距停采线18m至回撤通道完成前,工作面风量未作调整前,利用Ⅱ020210风巷注液氮钻孔向Ⅱ020208采空区压注液氮,每次注液氮钻孔连接数不得少于2个,每天安排中、夜班进行液氮作业,其注液氮钻孔距离工作面不得小于60m,同时严格控制液氮压注量,液氮流量控制在3~4t/h,预计每天注液氮量为50t,具体注液氮量以工作面氧气浓度变化为准(O2浓度不得小于18%)。

(9)回撤通道施工完成后,工作面风量减为一半,即400m3/min左右,工作面停止注液氮作业,此期间内利用风、机巷预埋的氮气管路与Ⅱ020210风巷钻孔以注气氮为主,氮气流量保持在2000m3/h。

(10)在此阶段,根据需要及时在工作面上、下隅角砌筑沙袋隔离墙封堵采空区漏风,采空区灌浆等常规防灭火措施正常进行。

3、工作面预防性封闭注液氮期间防灭火措施

(1)后部溜子回撤结束,及时封闭回撤后溜措施巷。

后溜措施巷砌筑3道密闭,最上口为板闭,下口2到永久密闭,墙厚550mm,间隔1.5m,中间压注充填材料,密闭预留观测孔、措施孔与反水管。

(2)Ⅱ020208机巷密闭的调节风窗及时用料石将其堵漏、封闭。

密闭预留观测孔、措施孔、反水管与泄压孔等,并安设U型压差计。

(3)距离Ⅱ020208风巷口以里5m处施工1道料石密闭,墙厚550mm。

并预留观测孔、泄压孔等,并安设U型压差计。

(见附图八)

(3)待工作面三机回撤完毕后,工作面区域实施封闭注液氮,通过Ⅱ020210风巷钻孔向工作面采空区注入液氮,液氮注入范围采空区30m范围之内,每次连接2~3个钻孔,预计封闭10天,日注氮不得少于150t。

(4)在压注液氮期间,Ⅱ020208机巷区域实施局部通风,风筒接至密闭前。

(5)注液氮期间的警戒点设置:

注液氮期间工作面共设置两个警戒点,分别位于Ⅱ020208回风通路处与Ⅱ020208机巷轨道斜巷处,并分别由当班瓦检员和安监员全程负责看守。

警戒必须用拉好警戒牌,警戒牌上注明“正在注液氮严禁入内”字样。

警戒设置详见警戒设置图。

(6)开始注液氮前将Ⅱ020208工艺斜巷、Ⅱ020208风巷与Ⅱ020206机巷联络巷、Ⅱ020208机巷与Ⅱ020210风巷联络巷以及Ⅱ020208风巷轨道联络巷的风门钉死,防止人员意外进入Ⅱ020208区域造成人员受伤。

(7)警戒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O2报警仪,同时在警戒地点各放置2台正压呼吸器。

在注液氮过程中,警戒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8)在封闭注氮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每隔2小时检查风、机巷密闭内气体与压差情况时,必须由2人以上完成,1人负责监护,1人进行作业。

当O2浓度不符合规定(即O2<18%时),必须携带正压呼吸器进入密闭区域检查,否则严禁进入密闭区域,同时将检测结果及时汇报至通风调度。

(9)当密闭内外压差达到350mm水柱以上时,及时打开密闭墙体上的泄压孔,及时进行泄压,并通知地表,减少液氮的注入量。

(10)在工作面封闭注液氮期间,通风二队安排专人负责管路的日常维护与巡检工作,发现管路异常情况,需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11)工作面预防性封闭注液氮结束后,对工作面进行启封,进入支架回撤阶段。

4、工作面回撤期间的防灭火措施

(1)工作面回撤期间,通过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及采空区30m处沿工作面倾向预埋的注氮管路以及Ⅱ020210风巷的钻孔,向采空区进行连续注气氮,正常情况下,24小时持续注氮,注氮量不小于2000m3/h,采空区防火注氮量的验算如下:

采空区防火注氮量确定原则是:

采空区氧化带氧气浓度不大于8%,工作面风流中的氧气不小于18%。

若采空区、上隅角中CO浓度较高(>100ppm),或者工作面、回风流CO浓度超限,或出现高温、异味等自燃征兆,都应加大注氮强度和注氮量。

若发现工作面、支架间的行人过道、上隅角氧气浓度降低(<18%),应暂停注氮或减少注氮强度。

①按采空区氧化带氧含量计算注氮量

按采空区氧化带内氧含量及惰化指标计算注氮强度,其计算公式为:

q=60×Q漏(C1-C2-C3)/C3

式中:

q---工作面采空区注氮强度,m3/h;

Q漏——采空区氧化带漏风量,m3/min;

C1——采空区氧化带内初始氧含量;

C2-一采空区氧化带内二氧化碳、甲烷等惰性气体含量;

C3——采空区氧化带惰化指标规定的氧含量,可取10%;

根据二分区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资料、二分区以往工作面回撤经验和其它矿的经验,假定Ⅱ020208采空区氧化带漏风量为30m3/min,氧化带内初始氧浓度为15%,二氧化碳和CH4等气体含量为2%,则Ⅱ020208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正常防火注氮强度为:

q=60×Q漏(C1一C2一C3)/C3=60×30×(15%-2%-10%)/10%

=540(m3/h)

②按工作面氧含量计算允许最大注氮量

qmin=60×Q×(C1一C2)/C2

式中:

qmin——按采面回风道允许氧浓度19%计算的采空区允许最大注氮强度,m3/h;

Q——工作面风量,m3/min:

C1——采面初始氧浓度,可取21%:

C2一工作面允许氧含量为18%。

实际计算时,应按采空区注氮量全部泄露到工作面和回风巷计算出允许最大注氮强度。

工作面回撤时供风量设计为350m3/min,则最大允许注氮量为:

qmax=60×Q×(C1一C2)/C2=60×350×(21%一18%)/18%

=3500m3/h

即实际注氮量小于允许最大注氮量。

(2)工作面回撤期间,正常情况下对工作面架间施工的注水钻孔4个一组,自上而下每天一倒换,进行注水降温工作,如果在回撤期间,发现某一支架区域出现温度、CO气体异常时,加大该区域内钻孔的注水量,此外利用已施工的钻孔则持续对该区域钻孔进行注浆或高分子防灭火材料,直至彻底消除隐患。

如现有钻孔不能有效覆盖异常区域,安排人员在异常区域内补打钻孔,进行防灭火作业。

(3)工作面在回撤期间,为维持足够的下行通风断面,回收支架时,每回收一组支架,在回收掩护架与煤壁间用1.2m的枕木架设高度接顶的联锁木垛。

枕木之间用扒钩固定,工作面回收通道顶部π型钢梁不回收,与木垛配合保护回风通道。

(4)回收过程中木垛损坏时,施工队伍必须先行对木垛进行维护后方可进行正常作业。

(5)工作面在回撤支架期间,根据工作面4个观测孔采样结果,有针对性的采取采空区灌浆与注气氮的防灭火措施。

5、工作面风、机两巷封闭及封闭后的防灭火措施

工作面收尾结束后,通风二队及时对工作面进行永久封闭,封闭结束后,实施封闭后注氮及灌浆工作。

1、注氮:

利用Ⅱ020208运输顺槽预先埋设注氮管路,向采空区注氮,注氮期间,通风二队安排专人每天对管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处理。

在注氮工作结束后及时关闭阀门,与采空区相连的注氮管断开后及时安装堵头,防止向采空区内漏风。

2、灌浆:

利用预先设置在Ⅱ020208采空区敷灌浆管路,每天24小时向采空区内灌浆,日灌浆量不得小于700m3,水土比不大于7:

1。

六、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1、“管风防火”是有效的防灭火手段,采煤工作面生产期间要进一步简化通风设施和通风网络,利于均压防灭火管理。

2、在收尾及回撤阶段,测风员每天对工作面风量进行测定,并做好风量测定记录。

3、当班瓦斯检查员加强通风设施巡检工作,确保通风系统稳定。

4、局扇(主、备机)安装在Ⅱ020206机巷内,施工区队安排专人每班检查风机运行情况,每天要做风机切换试验,局部通风机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功能。

通风二队安排风筒工对风筒进行日常检查及维护,确保工作面风量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