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3266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docx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

(2014.6.18)

一、绘图要求

1.底层平面图:

比例1/100~1/200。

(1)底层各入口要画出踏步、台阶等。

(2)尺寸标注为两道,即总尺寸与轴线尺寸。

(3)确定门窗位置、大小(按比例画,不注尺寸)及门的开启方向。

(4)楼梯要按比例尺寸画出梯段、平台及踏步,并标出上下行箭头。

(5)注明房间名称。

(6)标图名及比例。

2.正立面图:

比例1/100~1/200。

(1)外轮廓线画中粗线,地坪线画粗实线,其余画细实线。

(2)注明图名及比例。

3.总平面图:

1/500

二、设计方法与步骤

1.分析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目的要求及条件,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确定各类房间所需面积。

2.带着问题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和任务书上所提参考资料。

3.对设计要求进行功能分析,从功能角度找出各部分、各房间的相互关系及位置。

4.进行块体设计,即将各类房间所占面积粗略地估计平面和空间尺寸,用徒手单线画出初步方案的块体示意。

在进行块体组合时,要多思考,多动手(即多画),多修改。

从平面入手,但应着眼于空间。

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部,抓住主要矛盾,只要大布局合理就行了。

5.在块体设计基础上,划分房间,进一步调整各类房间和细部之间的关系,深入发展成为定稿的平、立面图,比例为1:

100-1:

200。

三、设计实例

四、设计基础知识

(一)中小学教学楼设计基础

 

学校的建筑设计,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在总体环境的规划布置,教学楼的平面与空间组合形式,以及材料、结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备的选用等方面,要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同时要考虑青少年好奇、好动和缺乏经验的特点,充分注意安全。

一、教学楼的组成与设计中小学教学楼一般是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部分:

包括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语言教室及图书阅览室等。

它们是教学楼的主体部分。

办公部分:

包括行政、社团办公室及教师办公室等。

生活辅助部分:

包括交通系统、厕所、饮水处以及贮藏室等。

(一)普通教室的设计

1.要求:

大小合适,视听良好、采光均匀、空气流通、结构简单和施工方便等。

2.教室尺寸的确定:

取决于教师容纳的人数、课桌椅的尺寸与排列方式,以及采光、通风、结构、设备及施工等因素。

按教育部规定,中学每班学生名额近期为50人,远期为45人,每人使用面积为1.08m2;小学每班近期为

45人,远期为40人,每人使用面积为1.04m2。

(1)课桌椅的尺寸:

要与学生的身高和人体各部分的尺寸相适应,见表1。

 

表1课桌椅尺寸(mm)

适用学生身高

1650以上

1500~1650

1350~1500

1200~1350

不足1200

备注

 

课桌

桌高A

760

700

640

580

520

 

 

桌下空区高B

600

550

500

450

400

桌面前后宽C

420~450

400~420

桌面左右长D

550~600

500~550

1100~1200

1000~1100

 

课椅

椅高a

430

395

360

325

290

椅面深度b

380

360

340

320

290

椅面宽度c

360

340

320

290

270

(2)课桌椅的布置:

要满足学生视听及书写要求,并便于通行就座和教师辅导,见图1。

①视距要求:

第一排前缘距黑板面距离≥2000mm;最后一排距黑板距离,不超过8500mm,到后墙面距离>

600mm。

②视角要求:

水平视角(即前排边座到黑板远端的夹角)应>30°;垂直视角(即第一排学生的视线与黑板顶部构成的夹角)应>45°。

 

25

③座位的排列,每行不宜多于两个座位,行间距b,中学为550~600mm;小学为500~550mm。

排距c,中学为850~900mm,小学为800~850mm;课桌距侧墙的距离a,为60~120mm。

(3)教室的平面形状与尺寸:

平面形状通常有矩形及方形,此外还有多边形及扇形等,见图2。

①矩形教室:

是当前国内大量采用的形式。

其平面轴线尺寸,中学可采用:

9000mm×6900mm,9000mm×6600mm、

9000mm×6300mm,小学可采用8100mm×6600mm、8100mm×6300mm,9000mm×6000mm等几种。

②方形教室:

教室的进深与开间基本相同,平面尺寸(轴线)可采用7200mm×7200mm,7500mm×75OOmm,7800mm

×7800mm及7500mm×7800mm等。

该形式教室的有效面积系数较矩形教室低,且不宜用于内廊式组合。

③多边形教室:

有五边形、六边形等,这种形式在采光、通风和座位排列上有其优越性,但经济性较上述形式要差一些。

(4)教室的层高:

取决于气容量、采光均匀度,房间的比例及经济等因素。

一般来说,3.6~3.9m层高才能满足气容量的要求;其次从房间的比例和空间的视觉效果看,以层高为房间跨度的1/2~2/3为好;最后,还必须考虑经济,不适当的增加层高,就会增加造价,应予避免。

 

图1课桌椅布置要求

 

3.教室门窗设计

(1)教室门的设计:

门主要作为交通疏散,并兼通风用。

根据我国的实践,一般在教室前后各设一门,门洞宽1000mm。

在平面组合中,若设两个门有困难,也可只设一个门,但其宽度应为1200~1500mm。

门洞高一般为2400~2700mm,门内开,以免影响走道中行人的通行。

(2)教室窗的设计:

窗的位置及尺寸大小,主要受采光标准,层高及结构的制约,窗的高度还应符合模数。

 

26

具体要求如下:

①窗的大小按窗地比1/4确定。

一般采用窗宽为1500~2100mm,窗高为2100~2700mm。

②光线必须由学生左侧射入室内,各座位的亮度要均匀,窗上口要尽可能接近天棚,窗下口距地面(即窗台高)为900~1000mm。

窗间墙宽度,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缩小。

4.教室的内部设施:

教室的内部设施包括:

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挂镜线、电源插座、挂衣钩、广播箱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要利于使用,整齐美观,容易清洁。

(1)黑板:

是教室内的主要固定设备。

要易于书写擦拭,不发噪音,不产生眩光。

黑板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

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

黑板下缘到讲台面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

1000~1100mm。

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2)讲台:

有木制讲台和钢筋混凝土讲台。

高度一般为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长度等于黑板长度加上两端各延长200~250mm。

 

图2一般普通教室的平面形式

 

5.教室的结构布置:

有三种方式,即纵横墙承重、纵墙承重与横墙承重。

矩形教室,常用纵横墙承重和纵墙承重两种,见图3。

方形教室,则可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承重,见图4。

 

27

 

图3矩形教室结构布置

 

图4方形教室结构布置

 

教室的墙体厚度要经结构计算确定,一般三层以下用240mm厚,四~五层时底层为370mm厚。

当梁跨大于

6m时,如用240mm墙厚,则在梁的支承处加设壁柱。

(二)特殊教室设计

1.实验室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语言实验室及小学的自然教室等。

根据使用情况,有综合实验室(理、化、生合

用,适于初中和小学自然教室)和多功能实验室(边讲边试实验室、分组实验室和演示实验室)。

实验室平面尺寸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实验室的使用人数、家具的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以及设备的要求。

人数以班为单位计算,家具中的演示桌和实验桌是影响实验室大小的主要设备,其形状及尺寸如图5。

根据我国情况,实验室大小以75~85m2为宜,平面轴线尺寸(宽×长)可采用6600mm×12000mm、7500mm×

10800mm,7500mm×11700mm,8700mm×9900mm几种,层高与教室相同。

每个实验室均要设一间准备室,作为实验准备、存放仪器、药品和标本用,一般面积在45m2左右。

准备室要

紧靠实验室,并设门与之相通,以利使用,如图6。

 

28

 

图5常用实验室家具设备的尺寸和形状

 

图6实验室平面布置实例

 

29

2.音乐教室大小形状与普通教室同。

若考虑兼作文娱排练和其他用途时,面积可适当加大。

音乐课对其他教室干扰大,

设计时可将它作为独立的部分放在尽端,或放在教学楼尽端的底层或顶层,或在教学楼外单独建造。

音乐教室一般附有乐器室,两者紧密相连,并设门相通。

3.合班教室供多媒体教学、放映幻灯、科教电影、实验演示、观摩教学、学术报告和合班上课用。

合班教室宜设放映室

兼电教器材的贮存修理等附属用房与教室紧密相连,并设门相通,中学合班教室可设计成阶梯教室,使用面积按每座1m2计算;小学的合班教室地面不宜起坡,以兼作文体室使用,使用面积可按每座1~1.1m2计算,教室的规模一般以容一个年级为宜。

放映室面积一般为40m2左右,其位置可设于教室前部,也可设于教室后部。

前者称为前放式,后者称为后放

式。

当作成阶梯教室时,桌椅宜固定,宜采用翻板椅,地坪的升高和桌椅的排列,要考虑视线及视角要求,如图

7。

 

图7阶梯教室平面布置从视线考虑,前排到黑板距离应大于或等于2500mm,后排距黑板不宜大于18m。

排距一般为850mm,走道宽

大于或等于800mm。

为了保证每排座位不被前排遮挡,阶梯梯级的高度,宜采用120mm,前后排座位宜错位布置。

合班教室在视角要求上与普通教室一样。

在采光照明方面,与普通教室同,但当教室宽度大于7.2m时,应

采用双面采光。

4.语言教室

又称为语言实验室,供语言课教学专用。

每座平均使用面积为1.60~1.80m2,语言教室一般包括语言教室、控制室、编辑及复制室、录音室、准备及维修室等一组房间。

教室的位置应设在教学楼中比较安静,并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地方,要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和隔音条件。

语言教室座位的布置应便于学生入座和离座,最好为双人连桌,两侧通道,如图8。

为了避免互相干扰,每个座位需设挡板隔开,前方安装玻璃,以便观看教师讲课。

 

30

 

图8语言教室结构布置形式

语言教室设有控制台,控制台可设在教室的讲台上,或设在独立的控制室内。

当设在独立的控制室内时,教室与控制室之间应设该观察窗,且满足教室视线看到教室每个座位的要求。

录音室是语言教室中的重要设施,可以放在控制室内或准备室旁边,面积大小以6~10m2为宜,若仅供1~2人使用,3~5m2即可。

准备室供进行编辑器材维修和课前准备之用,面积一般为6~10m2。

5.图书阅览室学校重要的公用教育设施,一般包括阅览室、书库和管理室三部分,面积大小视需要定,位置应设在师生便

于使用而又比较安静之处。

阅览室要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并便于疏散。

书库内要比较干燥,通风良好,防火安全。

书库与阅览室应紧密相连,有门相通,管理室亦可与书库合并,阅览室视学校规模大小,可以师生分别独立设置或合并一起。

(三)行政及生活用房的设计

1.办公室包括以下几种:

党政办公室:

包括党支部、校长、教务、总务等办公室、档案室、文印室、会议室、保健室、广播室及总务

仓库等。

教学办公室:

包括各学科教室办公室、体育办公室及器材室等,应与教室有方便联系。

社团办公室:

各括工会、团、队及学生办公室等。

办公室要有良好的采光通风。

数量按学校规模和实际需要定,一般教师人数,按中学1人/每班,小学0.5

人/每班配备,每座使用面积3.5m2。

办公室层高可比教室低,一般为3000~3600mm。

 

31

2.厕所设计时应注意几点:

(1)学生使用厕所多集中在课间休息时,因此必须有足够的数量,一般中小学人数可按男女生各为一半计算。

男厕:

中学50人使用一个大便器(或1.1m长大便槽),两个小便器(或1m长的小便槽);小学40人使用一个大便器(或1.Om长大便槽),两个小便器(或1.0m长小便槽)。

女厕:

中学25人使用一个大便器(或1.1m长大便槽);小学20人使用一个大便器(或1.0m长大便槽)。

(2)厕所的位置应较为隐蔽,并便于使用,宜设前室,通风要良好,位置上多设于教学楼端部、转弯处。

教工厕所应设小间与学生分开,可以靠近学生厕所设置,也可在教室办公室附近单独设置。

厕所内或外应设取水龙头、水槽和污水池,供学生洗手和搞卫生时用水。

厕所地坪标高一般应比同层地面低

50~60mm,并应设地漏。

(四)交通系统设计

1.门厅教学楼组织分配人流的交通枢纽,也是用来布置布告栏、宣传栏、壁报和供学生活动的地方,设计时必须注

意以下几点:

(1)与学校主要出入口及室外活动场地联系要便捷;

(2)内部空间要完整,采光通风良好,要有足够面积满足安全疏散及休息停留用。

(3)门厅入口处一般要设门廊或雨篷。

寒冷地区要设双道门构成门斗,门斗的深度不宜小于2100mm。

2.楼梯楼梯是上下楼层联系的通道,位置要明显,疏散要方便,宽度和数量要满足疏散和防火要求。

根据防火要求,两楼梯之间的房间,房门至最近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30m。

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

房间。

最远房门到楼梯口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0m,如图9。

 

图9楼梯间距楼梯宽度可按表2确定。

表2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宽度指标表(m/百人)

层数

耐火等级

备注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层

0.63

0.80

1.00

底层外门和每层楼梯的总宽度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三层

0.80

1.00

大于三层

1.00

1.25

楼梯踏步尺寸,一般采用踏步高为140~160mm,踏步高宽为280~340mm,楼梯扶手高900~1000mm。

楼梯

梯井的宽度不应大于200mm,当超过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3.走道

一般教学楼走道的宽度,内廊为2.4~3m,外廊为1.8~2.1m;办公室走道为1.5~1.8m。

 

32

内走道要有良好的采光通风,除两端开窗直接采光外,还可以通过两侧墙上开高窗和两侧房间门上的亮子间接采光。

外廊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0mm,栏杆花饰宜用垂直线条,空隙小于或等于110mm,以免发生事故。

外廊易飘进雨水,地面应低于室内或坡向外,作有组织排水。

二、教学楼的组合设计组合设计就是将各个不同功能的房间组合在一起,通过三维空间的设计,从平面、立面、剖面以及体型等各

方面综合反映功能、技术与艺术的要求。

(一)组合的基本原则

1.结合地形,因地制宜;

2.各部分功能区分明确、合理,既要联系方便,又要避免相互干扰;

3.建筑空间布置紧凑,各个体部分组合得当;

4.交通联系要简捷;

5.结构合理,施工方便;

6.设备管线要尽量集中。

(二)教学楼部分的组合要求

1.将使用功能相同,且开间、进深基本一致的用房组合在一起,而形成普通教室组、专用教室组、办公用房组等。

2.根据学校规模,将使用功能基本一致的房间组(如学校的普通教室房间组等),结合学校用地具体条件,进行教学楼的组合。

在组合时应考虑交通流线关系,功能联系关系,相同房间在物理环境上的一致性等。

3.普通教室组的组合。

由于规模的不同在组合上有较大的差异性,规模大可以组成若干体部(或单元),这种情况可按低、中、高年级分栋;当规模较小时,仅为一个体部时,则采用高年级在上层,低年级在底层的布置方式。

4.专用教室的组合。

一般各种专用教室进深较大,房间的净面积也较大,在管理上也有其特殊要求,平面组合应保持一独立房间组(构成一个体部或独立一栋建筑)。

5.办公用房的组合。

教学办公及行政办公在一独立体部或独立建筑时,可分层布置;必要时也可分设,在这种情况下除一部分共用办公室集中布置在办公楼内(或办公区内),其他若干班主任办公室亦可分散到教室区内,以方便与学生接触。

(三)教学楼的组合方式组合方式有多种,形式也各

异。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走廊式组合:

有内廊、外廊和内外廊结合等几种,是应用

最广的形式,如图10。

图10走廊式平面组合

 

33

2.单元式组合,如图11:

(1)单元式组合为一个年级的教室集中在一个组合体内,亦可设置本组合体所需的卫生间及教师办公室等。

(2)为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在设计上可将几个单元以联廊连接起来,或从屋顶相通,以形成任何一间教室均有二个通路疏散。

(3)单元式组合形式,根据需要组成的教室数量不同,可有多种组合形式,但需满足教室对南向采光的要

求。

(4)单元式组合体,适应地形的能力较强,尤其对于不甚规整或地势起伏较大的校园更为有力。

(5)单元式组合体,可使每个教学单元有相对的独立性,以保证有安静的教学环境;也便于组织和开展同

年级的教学活动。

(6)单元式组合形式,有利于组织多变化的室外空间,易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活动及相互交往的环境。

3.厅式组合,如图12:

厅式组合是以设于中部的通高大厅连接周边的各教学用房的一种组合形式。

各层教学用房是通过设于厅内周边的走廊相联系,形成环状组合。

中部大厅形成学生课间的休息、交往、游戏场所,多适用于高中或完全中学。

当大厅顶部设置采光顶时,适用于严寒,多风沙的地区,当大厅顶部开敞对,适用于南方地区。

厅式组合的缺点是工程费用较大,易造成声音相互干扰。

 

图11单元式平面组合三、教学楼的体型、立面及细部设计

(一)教学楼的体型,立面设计中小学建筑的体型及立面设计要反映学生的性格与特征,通过成组的教室、明快的窗户、开敞通透的出入口

以及明亮的色彩,可给人以开朗、活泼、亲切和愉快的感觉。

首先要主次分明。

教学用房是主要的使用空间,应布置在主要部分。

办公室及辅助用房宜放次要部位。

通过

体量、线形、虚实、凹凸、光影与色彩的对比,以突出其主要部分。

其次还必须使各部分相互呼应,协调、统一,从而达到整体完美、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

 

34

 

图12厅式平面组合

 

(二)细部设计重点是入口,处理得好,可以打破立面设计上过分统一而形成的单调感。

因此在入口处多作特殊处理,如挑

出的雨篷或门廊、空透的隔断、花墙、独特的花台,再加上丰富多变的材料、质地、色彩、从而达到统一多变,突出重点的效果。

其他还有门窗、柱子,檐口、雨篷、遮阳、栏杆及装饰线条等,除了满足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外,在比例尺度、形式、色彩上都应仔细考虑,如柱子用什么断面好,门窗用何种形式才便于清洁、开关等,总之细部设计要结合结构构造及使用要求,力求简洁、轻快、注意整体效果,切忌繁锁和附加一些不必要的装饰。

四、学校的总平面设计简介

(一)学校总平面组成的内容

1.校舍建筑:

包括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及生活辅助用房等。

 

35

2.室外体育活动场地:

包括跑道、跳跃场、投掷场、球场、器械运动场及体操场等。

3.科学实验园地:

包括生物教学标本园地、植物种植园地、动物饲养园地及小气象站等。

4.道路及绿化。

(二)学校总平面设计的要求

1.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2.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3.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4.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

校门外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5.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2)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低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3)两排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三)总平面的布置方式在总平面布置中,主要是处理好教学楼、出入口与运动场应尽量争取南北向。

根据不同的地形环境条件,一

般有以下几种布置方式,如图13。

 

图13总平面布置示意

 

1.运动场位于教学楼的一侧,教学楼与运动场地的朝向均好,功能关系好,运动噪音对教室干扰小,如图

13(a)、(b)、(c)。

2.运动场位于教学楼的前或后,当运动场的长轴与教学楼纵横线垂直时,两者之间需加绿化隔离,以减少干扰,如图13(e)、(f)。

如运动场的长轴与教学楼平行,则二者有其一的朝向会较差,干扰也较大,如图

13(d)。

为解决这一矛盾,此时教学楼临近运动场一面可布置为辅助房间或外廊,并用绿化隔离。

 

36

 

(二)幼儿园建筑设计基础

 

一、概述幼儿园的建筑设计,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规范、指标和标准外,在园区总体布局,生活用房,服务用

房和供应用房等的设计中,要充分照顾幼儿生理、心理发育、德育特点和过程,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卫生、宜人的成长环境。

(一)幼儿园建筑设计要点

1.幼儿的生理、心理、行为特点及科学管理的要求决定了幼儿建筑的基本特征和设计要求。

即满足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的要求;满足幼儿生理、心理、行为特征的需求;运用儿童行为科学、心理学的理论来研究幼儿建筑环境及其设计要点。

2.创造舒适的睡眠和良好的室内、外活动环境以适应幼儿生活规律的要求。

3.创造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满足卫生、防疫要求的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

4.创造安全,利于防护的环境,以保障幼儿的安全。

5.适应幼儿园科学管理的需要。

(二)幼儿园的规模幼儿园、托儿所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养的机构。

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接纳不足三周岁幼儿的

为托儿所。

幼儿园规模及每班的容纳人数(班容量)是根据幼儿年龄的差异而反映出其生活处理能力的不同及保教人员

的工作量决定的。

幼儿园规模按3的倍数确定其班级数,一般以6个班、9个班规模为宜。

幼儿园规模,见表1。

幼儿园根据幼儿岁数的不同,可分为小、中、大班,小班收托3~4岁以下的幼儿,每班20~25人,中班收托4~

5岁以下的幼儿,每班26~30人,大班收托5~6岁以下的幼儿,每班31~35人。

 

表1幼儿园规模划分及优缺点

类别

规模

优缺点

 

幼儿园

 

小型

 

5班以下

·规模小了些

·不利于开展教研活动

·设施利用率低,不经济

·不利于发挥管理干部潜力

中型

6~9班

·与居住小区规模较适应

·大、中、小班各有2—3个班级,利于班际之间开展竞赛

·利于管理,利于提高保教质量

 

大型

 

10~12班

·规模偏大,作为寄宿制,城市中心幼儿园,大型企事业单位幼儿园,规模可行,大于12班管理上有困难,保教质量受到影响

(三)幼儿园的功能关系分析

幼儿园的功能分区,一般可分为幼儿活动区、服务区和供应区。

其基本功能关系如图1所示。

 

37

 

图1幼儿园功能关系分析

 

三、幼儿园建筑的组成及设计幼儿园建筑主要由生活用房、服务用房和供应用房等三部分组成。

生活用房包括活动室、寝室、卫生间(包括厕所、盟洗、洗浴)、衣帽贮藏室、音体活动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