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5891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docx

生活与哲学易错题

生活与哲学

考点一 哲学思想

1.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2015·海南高考,21②)

提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客观实在性是指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2014·上海高考,22A)

提示: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3.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2013·天津高考,7D)

提示:

哲学源于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4.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013·福建高考,35①)

提示:

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真正的哲学,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5.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2012·上海高考,17A)

提示:

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并不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6.哲学是研究特定领域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科学(×)(2012·上海高考,17C)

提示:

具体科学是研究特定领域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7.方法论影响世界观(×)(2012·江苏高考,25C)

提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考点二 唯物论

8.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2015·江苏高考,24③)

提示: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9.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2015·广东高考,33④)

提示:

物质世界是客观的,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

10.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2015·江苏高考,29B)

提示: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有真实的也有不真实的。

11.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2015·江苏高考,27①)

提示: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但不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而是通过实践间接地改造客观世界。

12.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2015·天津高考,9C)

提示: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而不是客观存在直接移入人脑的。

13.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2014·课标全国卷Ⅱ,20①)

提示: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因此不能说总是融合的。

14.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2014·课标全国卷Ⅱ,20③)

提示:

物质和意识是有本质区别的。

15.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2014·北京高考,26①)

提示:

意识源于物质,而不是来源于主观想象。

16.意识是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2014·天津高考,4A)

提示:

意识不仅能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也能反映客观对象的现象。

17.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2014·天津高考,4C)

提示:

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18.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2014·江苏高考,27B)

提示:

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19.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14·重庆高考,10A)

提示:

只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2013·广东高考,34②)

提示:

规律是客观的,不能人为改变。

考点三 认识论

21.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2015·课标全国卷Ⅱ,23A)

提示:

新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22.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2015·广东高考,35C)

提示:

着眼于全局的认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未必都是真理性认识。

23.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2015·安徽高考,10C)

提示:

经实践检验的认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未必都是真理。

24.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2015·课标全国卷Ⅰ,21①)

提示: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但人的意识不能决定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25.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2015·福建高考,35②)

提示: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26.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2014·浙江高考,30③)

提示:

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具有相对性。

27.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永无定论的过程(×)(2014·课标全国卷Ⅰ,22③)

提示:

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最终能够正确认识事物。

28.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2014·课标全国卷Ⅰ,22④)

提示: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并非是推翻已有的真理。

29.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2014·山东高考,35D)

提示:

真理本身是正确的认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

30.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2013·安徽高考,4③)

提示: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而不是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31.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2013·课标全国卷Ⅱ,20①)

提示: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

32.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2013·北京高考,26B)

提示:

正确的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考点四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33.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2015·浙江高考,29②)

提示:

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34.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2015·山东高考,34A)

提示: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有条件的。

35.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2015·海南高考,22①)

提示:

联系有多变的,也有稳定的。

36.人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2015·海南高考,22②)

提示:

人们可以根据客观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7.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015·四川高考,4③)

提示:

当部分以合理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8.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2014·课标全国卷Ⅰ,21①)

提示: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9.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2014·课标全国卷Ⅰ,21③)

提示:

事物的联系是必然中有偶然,偶然中有必然。

40.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2014·安徽高考,10③)

提示:

联系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联系。

41.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2014·安徽高考,10④)

提示:

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人为事物的联系才具有“人化”的特点。

42.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2014·江苏高考,23①)

提示:

人为事物的联系同样具有客观性。

考点五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43.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2015·浙江高考,30②)

提示: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出现的事物未必就是新事物。

44.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2015·广东高考,34④)

提示:

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未必就是新事物,因此未必都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45.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2015·广东高考,34②)

提示:

事物数量的增减、结构的变化都可能引起质变。

46.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2015·江苏高考,33③)

提示:

新事物一开始的力量是比较弱小的。

47.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2015·海南高考,20D)

提示:

质变有前进和上升的,也有倒退和落后的。

48.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2014·浙江高考,27④)

提示: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善、恶的积累不一定会导致相应的质变。

49.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013·江苏高考,29A)

提示:

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50.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2012·上海高考,19D)

提示:

发展是质变,但并非所有量变到质变的运动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

51.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2012·福建高考,36②)

提示:

事物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其性质并未发生变化,而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因此量变不等于质变。

52.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2012·江苏高考,31A)

提示: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并不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考点六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53.系统优化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2015·江苏高考,28A)

提示: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54.抓住主流是解决矛盾的关键(×)(2015·江苏高考,28D)

提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5.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2014·课标全国卷Ⅱ,22③)

提示:

个性表现共性,但说其优于共性是错误的。

56.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2014·课标全国卷Ⅱ,22④)

提示: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57.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2014·课标全国卷Ⅱ,23①)

提示: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

58.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2014·课标全国卷Ⅱ,23③)

提示:

矛盾来源于客观世界,而不是人的认识。

59.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2014·上海高考,25B)

提示:

斗争性和同一性共同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

60.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2014·上海高考,25A)

提示: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考点七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61.新常态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2015·天津高考,7④)

提示: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辩证否定,即既肯定又否定,而不是根本否定。

62.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2015·四川高考,9②)

提示: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63.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2014·安徽高考,9①)

提示: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64.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2014·江苏高考,22②)

提示:

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

考点八 社会历史观

65.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2015·广东高考,33①)

提示:

社会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只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66.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15·江苏高考,28B)

提示: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6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2015·课标全国卷Ⅰ,16④)

提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表现,而不是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68.生产工具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2015·海南高考,19③)

提示: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69.人民群众的意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2015·上海高考,26A)

提示: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70.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2014·广东高考,33C)

提示: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7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2013·浙江高考,27④)

提示: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社会存在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因而不能说与社会存在如影随形。

72.先进的社会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的特性(×)(2013·海南高考,17①)

提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也不能超越时代和条件的制约。

73.先进的社会意识总是社会中的主导性意识(×)(2013·海南高考,17②)

提示:

先进的社会意识并不一定都是主导性意识。

74.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2013·江苏高考,32②)

提示:

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考点九 人生价值观

75.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2015·山东高考,35A)

提示: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76.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2015·山东高考,35B)

提示: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77.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质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2015·课标全国卷Ⅰ,22②)

提示:

价值判断虽具有主体差异性,但也有一定的客观评价标准。

78.梦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2015·安徽高考,9A)

提示:

实践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79.奉献他乡才能实现社会价值(×)(2015·安徽高考,9C)

提示:

奉献社会才能实现社会价值。

80.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2014·广东高考,33D)

提示:

正确的价值观也无法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

81.价值观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2014·课标全国卷Ⅰ,23③)

提示: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

82.价值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2014·课标全国卷Ⅱ,23④)

提示:

价值观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但是不能决定其前途和命运。

83.价值判断超越社会历史条件(×)(2014·安徽高考,11①)

提示:

价值判断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不能超越社会历史条件。

84.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2014·重庆高考,12①)

提示: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贡献越大价值就越大,不能以获得回报的多少来衡量。

85.人生价值的实现在于社会对个人尊重和需要的满足(×)(2014·上海高考,24D)

提示: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2015·济南一模]2015年初,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  )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错因] 本题易错选②肢,错选原因是不清楚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解析] 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这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要正确把握人和自然的关系,①④正确;②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③本身说法错误,可以做到人与自然协调。

[答案] D

2.[2015·淄博二模]“法”字在7000多条网友推荐词中脱颖而出,成为2014年中国年度汉字。

2014年日本评出的年度汉字是国民最为关注的“税”字,而韩国评出的年度汉字则是四字成语“指鹿为马”。

年度“汉字”的产生表明(  )

A.人们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物质对象的正确反映

C.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一定的社会意识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

[错因] 本题易错选B项,错选原因是不清楚意识的本质。

[解析]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现实,产生不同的中国年度汉字,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识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D正确;A、C与题意无关;B错误,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物质对象的正确反映。

[答案] D

3.[2015·宁波十校联考]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其中,每个“全面”,都是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这一战略布局必将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从这里可以看出(  )

A.正确的意识因其如实反映客观存在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B.创新性的认识是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D.理论创新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错因] 本题易错选A项,错选原因是不能正确区分意识的特点和实践的特点。

[解析] 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一战略布局必将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这说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C正确;A说法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B、D本身说法错误,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答案] C

4.[2015·临沂一模]经过十年多的等待,2014年11月12日,欧洲航天局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分离的“菲莱”着陆器,成功登陆“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这是有史以来人类探测器首次登上彗星。

着陆器在彗星表面上检测到有机分子,这或许可以为我们了解地球早期生命起源以及进一步探究太阳系带来更多线索。

这表明(  )

①认识是在不断否定真理的过程中发展的 ②科学实验不断提升人类的认识能力 ③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

④人类的认识发展是无限的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③④

[错因] 本题易错选③肢,错选原因是不清楚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解析] 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①错误;欧洲航天局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分离的“菲莱”着陆器,成功登陆“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属于科学实验,为我们了解地球早期生命起源以及进一步探究太阳系带来更多线索,说明科学实验不断提升人类的认识能力,②④正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 C

5.[2015·德阳二诊]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在30多年积累的基础上,经过3年多的不断探索,2014年终于把“香菇工厂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他们提出并验证成功的新型“基于二次培养的香菇工厂化”生产工艺,生产成本更低,自动化程度更高,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技术。

这说明(  )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②科学实验探索世界规律是实践的重要形式 ③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 ④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揭示创造真理的过程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错因] 本题易错选①肢,错选原因是不理解实践的含义。

[解析] ①表述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而不是主观世界;④“创造真理”的表述错误,排除;②③符合题意,答案B正确。

[答案] B

6.[2015·成都三诊]在工业化时代,人们重视“短板理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要尽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全球互联网时代,有人提出了“长板理论”,当你把木桶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放置时,它的容量就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

只要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我们可以凭此借助他人的力量发展自己。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是相对的,多元化的 ④实践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错因] 本题易错选③肢,错选原因是不理解真理的特点。

[解析] 在工业化时代,人们重视“短板理论”,在全球互联网时代,有人提出了“长板理论”,都为实现发展的目的。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实践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①②④正确;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认识,但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③中的“多元化”说法错误。

[答案] B

7.[2015·成都二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保护好源头活水,中央早在工程建设伊始就提出“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地位。

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

①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②要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遵循事物结构的有序性

③正确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④根据主观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更利于推动事物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错因] 本题易错选④肢,错选原因是不清楚联系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解析] 工程建设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地位,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要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正确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①②③正确;④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答案] A

8.[2015·天津和平二模]霍金在提交给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篇论文中指出,由于找不到黑洞的确切视界,因此经典理论上的黑洞是不存在的,并且现有黑洞理论与量子力学冲突。

黑洞这个始终无法观测到的“事实”,从支持到否定,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由此可见(  )

①原有的真理常常在实践中被推翻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真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发展 ④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错因] 本题易错选①肢,错选原因是不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解析] 黑洞这个始终无法观测到的“事实”,从支持到否定,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由此可见,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真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发展,③④正确;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但那些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①错误;②材料未体现。

[答案] D

9.[2015·绵阳三诊]下列对应联结合理的是(  )

①珠穆朗玛峰的形成——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③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 ④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错因] 本题易错选④肢,错选原因是不理解真理的条件性。

[解析] ①③材料和哲理对应联结正确;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体现了矛盾的相互转化,②错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这体现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错误。

[答案] B

10.[2015·温州一模]为准确把握人口国情,我国除了进行10年一次的人口大普查外,还建立了两年一次的“小普查”制度,即开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开展“小普查”的哲学依据是(  )

A.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B.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

C.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

[错因] 本题易错选B项,错选原因是不清楚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解析] 10年一次的人口大普查与两年一次的“小普查”,体现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A正确;B说法错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C材料未体现;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推动社会发展,D错误。

[答案] A

11.[2015·乌鲁木齐一诊]小鸟衔着树枝飞越海洋,饿了、累了,它把树枝扔到海面上捕鱼、休息。

谁能想到,小鸟的成功借助的仅仅是一小截平时没什么用处的小树枝呢?

如果小鸟把窝、食物这些日常必需用品全都带上,那它还能飞越海洋吗?

小鸟的成功从哲学角度启示我们,实现既定目标应该善于(  )

①把握主次矛盾的均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