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6157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当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武当山.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当山.docx

《武当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当山.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当山.docx

武当山

武当山

开放分类:

5A级旅游景区5A级湖北旅游景区三字中国名山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传统文化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属大巴山东段。

西界堵河,东界南河,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

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太极拳的发祥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十大避暑胜地之一,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拥有绵延140华里的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太极湖)。

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2009年,武当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道教第一山。

编辑摘要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名:

武当山外文名:

wudangmountain

别称:

太和山、嵾上山、谢罗山、仙室山所在地区:

中国十堰

淡季门票:

100元/人旺季门票:

180元/人

开园时间:

6:

00闭园时间:

18:

00

交通信息:

火车和汽车都很方便景区相关名人:

张三丰

地理位置:

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总面积:

312平方千米

电话区号:

0719邮政区码:

442714

方言:

西南官话其他信息:

道教名山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荣誉称号:

国家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所在地:

十堰地址: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武当山景区

类别:

文化宗教开放时间:

08:

00~17:

00;

票价:

138

1简介

2地理位置

3地质特征

4气候特征

5自然植被

6人文历史

7道教文化

历史

武术

古建筑群

医药

8主要景点

9古神道

10民风民俗

朝武当

11旅游信息

最佳旅游时间

常规线路

特色餐饮

门票信息

特色活动

注意事项

12其他景点

武当山-简介

(图)太和宫

太和宫图册

武当山,绵亘800里,其自然风光,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

自元代以来,就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井、10池、9台等。

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犹如金铸玉琢的宝柱雄峙苍穹,屹立于群峰之巅。

环绕其周围的群山,从四面八方向主峰倾斜,形成独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天然奇观。

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以宏伟的建筑规模著称于世。

其古建筑始建于唐、宋、元、明、清均有修建,在明代达到鼎盛。

共建有三十三个建筑群,100余万平方米;历经数百年沧桑,现仍存有近5万平方米。

其整个建筑系按照“真武修仙”的道教故事,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

其规模的大小,间距的疏密都恰到好处,因山就势,错落有致,前呼后应,巧妙布局。

或建于高山险峰之巅,或隐于悬崖绝壁之内,深山丛林之中,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达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被誉为“中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武当山-地理位置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南部,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景区面积古称“方圆八百里”,现有312平方千米。

东接历史名城襄樊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北临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

武当山-地质特征

武当山高峰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

武当山山体四周低下﹐中央呈块状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

岩层节理发育﹐并有沿旧断层线不断上升的迹象﹐形成许多悬崖峭壁的断层崖地貌。

山地两侧多陷落盆地﹐如房县盆地﹑郧县盆地等。

[1]

武当山-气候特征

武当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垂直气候明显,气温随海拔高度递减,最佳旅游时间是春秋两季。

全山分3层气候区:

高层即朝天宫至金顶,海拔1200-1600米,年平均气温8.5℃;中层即紫霄宫至朝天宫,海拔750-1200米,年平均气温12℃;底层,在海拔750米以下的太子坡和武当山镇等地,年平均气温则在15.9℃左右。

武当山-自然植被

原生植被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合林﹐次生林为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主要有松﹑杉﹑桦﹑栎等。

药用植物有400多种﹐产曼陀罗花﹑金钗﹑王龙芝﹑猴结﹑九仙子﹑天麻﹑田七等名贵药材。

[1]

武当山-人文历史

武当山历史地位的变迁:

"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至宋代,道经始将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将武当山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武当县。

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太宗诏武当节度使姚简到武当山祈雨而应。

敕建“五龙祠”。

唐乾宁年间(896~897年),武当山列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玄教宗师张留孙向世祖忽必烈奏报武当山后,忽必烈大信其道。

元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封“武当福地”。

明永乐十年(1412年),成祖朱棣命隆平侯张信、驸马督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琎、礼部尚书金纯等率20余万军民大修武当山。

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敕建的大岳太和山大小宫观33处落成。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世宗令工部右侍郎陆杰提督重修武当山宫观。

1961年,金殿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2月22日,紫霄宫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11月8日,武当山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8年1月,“治世玄岳”石牌坊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2月15日,南岩宫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2月17日,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7月,玉虚宫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5月,启动玉虚宫修缮工程。

2012年,武当山特区启动武当大兴600年20余项大型系列活动。

2012年7月25日,五龙宫景区正式投入开发建设。

2012年8月1日,因南水北调,遇真宫顶升工程正式启动。

2012年9月27日,玉虚宫修缮落成。

[1]

武当山-道教文化

(图)武当山门

武当山门图册

历史

北宋尚未出现玄武神话以前,武当山已经成为道教的名山。

武当山的名称在后汉时(126-221年)已有之。

《后汉书》记载有朱穆隐居于武当山。

南北朝时(386-582年)郦道元(?

-527)撰《水经注》,记载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参上山、仙室、谢罗山等。

道教称仙人所居的地方为洞天福地,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647-735年)编的《洞天福地》尚未把武当山列入其中。

到了杜光庭(850-933年)在901年编《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则将武当山列入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

由此可见最迟在第九世纪末,十世纪初,武当山已经成为道教的圣地之一了。

宋代以前有关武当山的文献并不多见。

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后汉书》、《水经注》和《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外,另有唐代李吉甫(758-814年)撰《元和郡县图志》,都没有提到玄武。

在北宋初期李昉(925-996年)编《太平御览》卷四十三「武当山」条,引用的资料有《武当山记》、《南雍州记》、《阴君内传》,《甄异传》,记载历代在武当山修道成仙者有尹喜、阴长生、戴生、谢允等人,未提及玄武事迹。

乐史(925-1002年)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三「武当山」条也没有关于玄武的记载。

此可以作为北宋初期人们尚未把武当山与玄武牵上关系的左证。

武当山成为祀奉玄武的圣地应该是在《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出现以后。

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在武当山大顶之北创建紫霄宫祭祀玄武,可能是武当山上首座以祭祀玄武为主的宫观。

到了南宋,玄武的信仰已经非常普遍,玄武修道武当山的传说已经深入民心。

董素皇的《玄帝实录》对太和山,即武当山有较详细的描述,说明了武当山的地理位置是在海外,位于翼轸二星的下方。

而且增加了玉清圣祖紫元君传授玄武道法,命他到武当山修行的情节。

《玄帝实录》记载﹕「王子(玄武)十五岁辞父母,离宫寻访幽谷。

于是感动玉清圣祖紫元君授无极上道。

元君曰﹕子可越海往东,在翼轸之下有山……子可入是山,择众峰之中冲高紫霄者居之。

……王子乃依师语,越海东,果见师告之山。

山水藏没,有七十二峰,一峰耸翠,上凌云霄,当阳虚寂。

于是采师之诫,目山曰太和山,峰曰紫霄峰。

岩曰紫霄岩,因卜居焉。

潜虚玄一,默会万真,四十二年,大得上道。

」……

宋元交兵之际,均州也遭兵灾,均州武当山的宫观受到严重的破坏。

例如紫霄宫在1260年以后已杳无人迹。

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于燕京。

1269年冬天,有龟蛇出现在燕京西郊高梁河,众人以为是玄武显灵,象征元王朝国运兴隆,元帝室因而崇奉玄武。

1270年在高梁河筑昭应宫以祭祀玄武。

道士汪贞常入武当山,于1275年率领徒众鲁大宥等人重建五龙观。

1278年以道法术数著名于世的道士赵守节,领其徒重修武当佑圣观。

1286年世祖忽必烈命法师叶希真、刘道明、华洞真充任武当山都提点,并屡降御香至武当山祝愿祈福。

元代,武当山因帝王的崇拜及诸道士的经营使香火更加兴盛,玄武与武当山的关系传说也有新的发展。

刘道明撰《武当福地总真集》对武当山名称的由来提出了新的看法。

他认为武当山原名太和山,由于玄武在此修道成功,飞升之后,此山非玄武不足以当之,而改名为武当。

其书中充满了玄武在武当山修道降魔的遗迹。

兹以五龙观为例,说明元代将武当山的风物附会玄武的情形。

据可能是董素皇撰的〈五龙观记碑〉所载,五龙观兴建的原因是由于姚简到武当山祷雨有验,将此灵异奏闻唐太宗(627-649年在位)。

太宗降旨就武当山建观以表其圣迹。

南宋末,王象之等附会五龙观为玄武隐居的地方。

刘道明更据此而编造出玄武得道飞升的时候,有五条龙掖驾上升,所以在他旧隐的地方建五龙观以祭祀之。

成书稍后于《武当福地总真集》的《玄天上帝启圣录》,在修道武当山的故事,添饰了历经考验的情节,使玄武的传记更符合道教神仙传记的惯用结构,即修道者从开始修道,历经考验,最后升登仙界。

而且新增加的情节都注明有遗迹。

武术

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

后经历代武术家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形成中华武术一大流派,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之称。

武当拳,亦名内家拳,这种拳法以养身炼功、防身保健为宗旨。

具有尚意不尚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延年益寿,祛病御疾,增长智慧等多种特点和功能。

武当三丰太极剑

武当三丰太极剑与太极拳同出一格,武当派祖师张三丰创太极拳后又吸百家剑法之长融道家养身法创编了太极剑。

武当三丰太极剑吸收了道教文化思想,具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又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延年益寿的功用,是集武术与养身为一体的剑法。

伏虎拳

伏虎拳又称降龙伏虎拳,是优秀的汉族武术拳种之一,属于武当山的镇山之拳,武当山习武道人增长功力的拳种。

以手法为主,腿法为辅。

主要练习方法有:

带手、冲拳、反腿、三连手等。

风格特点是刚中见刚、柔中至柔,式式逼人,不仅有强身健体之功效,更有防身制敌之用。

丹派武当剑

丹派武当剑系武当派内家剑法,其特点再剑道中以神为先,全凭神意,神足而道成,要求“神,剑,身”三者合一。

丹派武当剑素以奇巧善变的剑法著称,集各派剑术之长,不仅有前后左右之变,还有腾空击舞、一发即至;全套单练剑法为一百三十二式,演练时可以分路单练,也可以连续演统,剑路可长可短,无花招舞姿与重复之式,堪为武林瑰宝、国术精粹。

二十四式太极拳

二十四式太极拳是简化太极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之一,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的简易太极拳套路。

为了便于在广大群众中推广太极拳,1956年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去繁难和重复的动作,选取24式,编成“简化太极拳”。

为了满足群众练拳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在1979年又吸取陈式、杨式、吴式和武式太极拳之长,编成“48式简化太极拳”。

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敕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

明永乐年间,“北建故宫,南修武当”。

明成祖朱棣大建武当山,耗资数以百万计,日役使军民工匠30万人,历时12年,建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建筑群,嘉靖年间又增修扩建。

整个建筑群严格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统一布局,并采用皇家建筑规制,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仙山琼阁”的意境,绵延140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筑群。

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和“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

武当山现存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全山保存各类文物5035件。

金殿

金殿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天柱峰顶端的石筑平台正中,面积约160平方米,朝向为东偏南8°。

殿面宽与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

四周立柱12根,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与单翘重昂斗拱,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底殿式屋顶。

正脊两端铸龙对峙。

四壁于立柱之间装四抹头格扇门。

殿内顶部作平棋天花,铸浅雕流云纹样,线条柔和流畅。

地面以紫色石纹墁地,洗磨光洁。

屋顶采用“推山”做法为特点。

殿内于后壁屏风前设神坛,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

坛下玄武一尊,为金婉合体。

坛前设香案,置供器。

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金光妙相”四字。

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馏金牌额,上竖铸“金殿”二字。

殿体各部分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结构严谨,合缝精密,虽经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辉煌如初,显示中国铸造工业发展的高度水平。

五龙宫

五龙宫位于武当山天柱峰以西的五龙峰山麓,灵应峰下,前为金锁峰,右绕磨针涧。

武当山五龙宫共建有宫观庙宇850间,规模一度庞大,被列为武当山建筑最早的八宫之一。

南宋时,战争频繁,五龙宫道教建筑在"百年之中,三罹兵火"在历朝的战火中,五龙宫大部分被焚毁。

五龙宫为白云观底层建筑,由正殿、两廊、观音楼等组成,富丽堂皇。

复真观大殿

复真观大殿,又名“祖师殿”,是复真观神灵区的主体建筑,也是整个建筑群的高潮部位。

通过九曲黄河墙、照壁、龙虎殿等建筑物的铺垫渲染,在第二重院落突起一高台,高台上就是复真观大殿,富丽堂皇的大殿使人感到威武、庄严、肃穆,顿生虔诚之感。

复真观大殿敕建于明永乐十年,嘉靖年间扩建,明未毁坏严重,清康熙二十五年重修。

因清代维修为地方官吏和民间信士捐资,虽难以保持原有建筑的皇家等级,反而增加了许多民间建筑做法。

故通过大殿,可以同时看到明、清两代的建筑技术和艺术的遗存。

紫霄大殿

武当山紫霄大殿,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清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

现存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

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

宫的中部两翼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

医药

武当道教医药学的理论核心是以“气”为本,保“气”为先。

武当道教医药受楚汉文化的影响,吸收了楚汉文化中的“养气”理论,在医药理论上是以气为本,保气为先。

老庄名著《知北游》中曰: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南宋石泰《还源篇》中说:

“气是形中命,心为性中神”,三丰《大道论》中说:

“气脉静而内蕴元神,则曰真性,神思静而中长元气,则曰真命”。

从以上这些文献上可以看出,“气”是人生命之关键,人有气则生,无气则死。

因此,武当道教医药中特别注重“气”的保养。

自从武当山道教创建以来,武当山的道医们就源源不断地从民间吸取营养,引进技术,将流行在民间的各种健身养气法收入道教,加以宗教化地改造,纳入道教医药体系中,成为武当道教医药体系中“养气”方法的准则。

在用药治病疗伤方面,道医们也是以养气、理气、破气、调气为主要治疗方法。

武当山-主要景点

(图)紫霄殿

紫霄殿图册

武当山主要风景名胜有:

玄岳门:

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称,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建筑。

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高12米,宽12.8米,石凿榫卯而成。

正中坊额上刻着嘉靖皇帝亲书“治世玄岳”4个大字,笔势隽永刚健。

玉虚宫:

全称“玄天玉虚宫”。

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宫观庙宇2200间,嘉靖三十一年又经修葺,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单元。

后来大部分毁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现存部分建筑和遗址,还建有重达百吨的“龟驮碑”亭四座。

磨针井:

又名纯阳宫。

坐落在老营以南12公里处,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现存磨针井为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厢房50余间,面积1700平方米。

太子坡:

又名复真观。

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修建。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二十三年、二十九年曾三度重修。

现基本保持当年规模,是武当建筑群中的一个较大单元。

南岩:

为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

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有宫殿、道房、亭台等大小房间150间,赐额“大圣南岩宫”,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大到460间。

今存石殿,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

琼台观:

位于天柱峰东南麓约10公里,垂直距离1350米,分为上观、中观、下观。

在元代时,称为“琼台宫”。

明清时修葺扩建有24座道院,庙房数百间。

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毁于兵火。

现已修复部分庙房。

该处系武当山客运索道的起始点。

已成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

紫霄宫:

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原建宫殿、廊庑、斋堂、亭台等860多间,赐额“太元紫霄宫”。

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为禹迹池、宝珠峰。

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金殿:

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在海拔1612米的武当天柱峰之巅,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

进深为三间,高5.54米,长4.4米,宽3.15米,全为铜铸鎏金。

是世界罕见的铜建筑精品。

武当山-古神道

(图)武当山

武当山图册

武当北神道——位于天柱峰东北的丹江口市武当山镇﹐所产龙头拐杖﹑玉雕﹑木雕﹑陶瓷等工艺品﹐具浓厚的地方特色。

针井茶为传统名茶。

襄渝铁路﹑老(河口)白(河)公路在此并行通过。

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可以说,武当山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因此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南神道——位于武当山西南麓的丹江口市官山镇,距武当山金顶(天柱峰)仅有5.7公里,是豫川陕香客敬香的重要神道,素有武当后花园之美誉。

这里群山如花,数峰如笋,大河如练,美景如画,民歌如潮。

这里是八百里武当里一块最原始、最神秘的幽静之地,景区全长20公里,由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村和直通金顶的武当大峡谷两大景区组成,以九道河为玉带,像珍珠般串连着吕家河民歌村、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和新四军遗址、二龙戏珠、斩龙崖、尼姑岩、桃花洞、兰花谷、狮子滩、鬼谷子涧、天书谷、黑金沟大峡谷、龙潭、转运台、金蟾朝圣等众多景点。

茂密的原始森林、清纯的小河流水,古朴天成,深受游客青睐,在这里能得到身心的最大放松,真正体会到世外桃源所带来的乐趣。

武当山西神道——经丹江口市六里坪、官山外朝山、分道观分道开始登山,经过猴王庙、娃子坡、全真观遗址(有两株千年大银杏树)、长岭抵全龙观,计程15公里,现为四米宽水泥公路。

再登黄土岭,到乱石窖,交古韩粮道,依次经财神、黑虎、火神、山神四座石庙,上黄土垭,再攀青龙背、吊钟台,经太和宫上金顶,计程10公里。

因位于天柱峰西侧,史称西神道。

沿途古木参天,风景如画,东有深沟大壑的雷涧(东沟河),有金鼎、眉棱两峰左右矗立,七星(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峰南北屏立。

武当山东神道——从丹江口市盐池河镇到武当口村的15公里水泥路已硬化12.5公里,还有近2公里的路面有望在年内完成,届时,武当山第三条上山旅游线路将全面建成。

天桥沟瀑布——位于盐池河镇政府所在地以东约9公里处,实则为一条山涧小溪,自改板河村由东向西缓缓流出,长约3公里,溪水自天桥处折而向北流经百米高的悬崖跌宕而下形成瀑布。

山坡锣鼓——民间艺术瑰宝,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开发力度,争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向“中国锣鼓之乡”努力。

武当山-民风民俗

朝武当

武当山地区有“朝武当”的习俗,含有上山祭拜山神的意思,其实这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又一种方式,就像扫墓总是与踏青郊游连在一起的,“朝武当”也成为一种爬山的乐趣。

每年农历三月份春光明媚和八月份秋高气爽的时节,武当山里总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武当山-旅游信息

(图)武当山

武当山图册

最佳旅游时间

武当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垂直气候明显,气温随海拔高度递减,最佳旅游时间是春秋两季。

常规线路

武当山一日游

乘观光车至琼台(索道上下)游金顶(求福求升迁),回转乘车游太子坡(求学业),转乘车游南岩宫(求子求平安)、紫霄宫(求财运佑父母),返程下山游览论剑武当购物广场。

武当山二日游

A线:

D1:

参观武当竹博士健康生活馆,乘观光车至琼台(索道单上)游金顶(求福求升迁),徒步下山游朝天宫、黄龙洞、榔梅祠、南岩宫(求子求平安),宿乌鸦岭。

D2:

游紫霄宫(求财运佑父母)、逍遥谷(猕猴剧场、武术表演)、太子坡(求学业)、磨针井、玄岳门、太极湖水上游、武当博物馆、武当新区(可夜游)。

B线:

D1:

游磨针井、太子坡(求学业)、逍遥谷(猕猴剧场、武术表演)、紫霄宫(求财运佑父母)、南岩宫(求子求平安),参观竹博士健康生活馆,夜游武当新区,在太极剧场观看《天下武当》演出。

D2:

乘车至琼台(索道上)游金顶(求福求升迁),徒步下山游朝天宫、黄龙洞、榔梅祠、论剑武当购物广场、玄岳门、太极湖水上游、武当博物馆。

C线:

D1:

乘车至琼台(索道上)游金顶(求福求升迁)、徒步下山游朝天宫、黄

龙洞、榔梅祠、太子坡(求学业)、论剑武当购物广场、玄岳门、太极湖水上游、武当博物馆、夜观武乐盛典《太极武当》。

D2:

参观竹博士健康生活馆,游磨针井、太子坡(求学业)、逍遥谷(猕猴剧场、武术表演)、紫霄宫(求财运佑父母)、榔梅祠、南岩宫(求子求平安),游武当新区(可夜游)

武当山水三日游

D1:

参观竹博士健康生活馆,乘车至乌鸦岭,徒步(上下)金顶:

徒游榔梅祠、黄龙洞、朝天宫、金顶(求福求升迁)。

D2:

游磨针井、太子坡(求学业)、逍遥谷(猕猴剧场、武术表演)、紫霄宫(求财运佑父母)、南岩宫(求子求平安),游武当新区(可夜游),夜观武乐盛典《太极武当》。

D3:

游玉虚宫、玄岳门、遇真宫、太极湖水上游、元和观、武当山博物馆,游武当新区(可夜游)。

鄂西生态四日游

D1:

游览道教圣地内家拳发祥地武当山:

金顶、南岩宫、紫霄宫、太子坡,武当新区(夜游)。

D2.:

神农架林区,中途游览燕子垭、红坪画廊、神农坛。

D3:

游览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D4:

赴宜昌游览三峡大坝、坛子岭观景台、葛洲坝。

武当山—西安四日游

D1:

赴武当山,游南岩宫、紫霄宫、逍遥谷、太子坡,夜观武乐盛典《太极武当》。

D2:

游金顶、磨针井、玄岳门、太极湖水上游、武当博物馆,游武当新区(可夜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